论网络语言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2014-08-15 00:42熊维娟
戏剧之家 2014年14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网民校园文化

熊维娟,谢 维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 404000)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网民关注的新闻或事件日益增多,有自己的表达诉求,希望在某些地方得到话语权,网络这个平台刚好满足了网民的话语权利,于是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语言也开始走出电脑屏幕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一、网络语言的涵义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必须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在网络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表达自我诉求、充满个性色彩的话语来彰显魅力,于是语言的创新就在这个区域里产生并传播,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网络语言。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的作者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就是指在网络上普遍使用的语言,这是全新的语体,最开始,其主要是指网络里的计算机语言,与此同时也包括在网络里使用的有着一定特征的自然语言。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方面考虑,在网络上出现抑或是使用的语言都能叫做网络语言,而从小的方面理解则是那些所谓网民运用的语言。即网络语言有三类语言组成: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像登录、在线等词语;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像网民、上网等;网络聊天语,像MM、3Q等词语。从狭义上来看,网络语言只是代表网民使用的网络聊天语,主要是一些常用词语和符号。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里,呈现出各式各样鲜明的特点,网络语言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网络语言和主流语言的过招

网络虚拟世界的表达具有去权威性、去中心性的特点,在表达形式上也容易出现颠覆传统的做法,让喜欢个性自由的大学生成为新媒体使用和传播的主要人群。但是,大学生在学校里所接受的主流语言系统有规范性、规律性,而与网络语言表达的简洁明快、丰富多样、贴近生活等特点,与具有较大差异。

网络语言的创造和使用十分宽松,加之年轻人追求创新的特点以及专职网络从业人员的推动网络新鲜词语层出不穷地涌现,令人目不暇接,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词汇产生后随即迅速消亡。各种各样形式的词语可以互相搭配,灵活运用,同样的字词可以表达出多种不同的情感观念,他们追求用最短的时间表达最多的内容,用最精简的字表达宏大的事件。沟通双方既要从交流的速度又要从网络费用的角度考虑出发,因而只要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不规范的词语和断句在网络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是上述四个特征的必然结果。例如网络语言中汉字、数字、英语字母和中文本符号等混合在一起同时使用,并且存在大量的怪字、错字、别字,有的时候很多词语以及句子都是颠倒着来进行表述的。例如,“我做完了都(我都做完了)”,“1314520(一生一世我爱你)”,“3Q(thankyou)”,“雷”,“同”等等网络语言的使用。这些网络语言在语言规则、修辞运用方面与正统、官方的表达方式差异很大,导致大学生在课堂中和课后作业中时常冒出网络新词,让教师哭笑不得。

随着网络词汇的不断增加,一些词语被逐渐规范化并且成为现代汉语规范语言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已经形成全球一体化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将更为广泛,在相互交流中,我国大学生可能会接触更多的外来词汇以及新兴术语,

而这些词语经过演变之后就可能成为大学生普遍使用的词汇。由于一些词语十分常用,最终在其他的大学生群体当中成为一种约定俗成,而这也恰恰是语言当中词汇的一个特征,如果某一些词汇已经为大家所常用时,就慢慢会成为规范汉语当中的组成部分了。因此我们能够预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网络词汇进入到我国的汉语词汇系统。

三、网络语言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学生群体赖以求学、生活、社交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丰富课余时间而展开的。网络语言通过新媒体铺天盖地的出现,进入大学生的视野,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网络语言对于日常用语的影响不断加大,随着大学生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多,网络语言对于日常用语的影响将会不断增大。现在,网络语言的使用随处可见,如综艺节目、电视剧、广告里,常常会使用很多的网络语言。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受其影响,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使用网络语言。生活中,常常有同学不时的在口语里使用网络语言,比如:“我晕”、“汗”、“我也是醉了”、“心塞”等等,这些都说明网络语言对于日常用语的影响在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的网络表达是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情感的直接表达,通过丰富生动的网络语言表达形式,跃然于网络之上,得到广大学生的共鸣。这种生活化的网络语言,与大学生在传统教育中接受的宏大叙事风格迥然不同,是一种关怀生活、关注个体、关爱个性的新鲜语言,因此更容易被广大大学生所认同。以汉字“囧”字为例,在网络语言中,“囧”字单独运用时可以体现为形象化表达,传递如“晕”、“雷”、“汗”相似的信息。它这将夸张且扭曲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从字面上来看也有窘迫的意思。一些青少年用“囧”字,就是因其与一张棱角清晰的脸庞上两个倒挂的眉毛和一个张大的嘴巴组合上,形象的表达出那种的神韵。亦或者“槑”,在《康熙字典》里面第一次出现,其和古文字里面的梅字意思相似。但是,网民却硬把两个“呆”凑到一起,最终形成了“槑”字,这个词集合了陕西、江苏等地的方言,表示的意思是比呆还要呆,形容一个人非常天真,已经到了傻的地步了。诙谐机智的网络语言淋漓尽致地彰显青年人们的个性。同时,也在挑战语法规范的底线,挑衅青年人的正确认知力。

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语言的自由性也为一些低俗、极度消极、反动的网络语言内容提供滋生的沃土。长期接触,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往往会受其荼毒,会出现对社会产生危机感,失去道德意识,对现实人际关系、现实生活失去信任等问题。其次,网络语言的反传统语法规则,随意打乱语序的特点,例如:“有木有”,害怕说成“怕怕”等,容易导致错误的使用语言,从而降低对母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语言是一面反映社会发展情况的镜子,从网络语言出现开始发展到现在,其流传和普及的速度非常快。现在,网络语言早已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网络语言有一个正确认知,做到扬长避短,使之为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1]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刘海燕.网络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姜华.谈“网络语体”[J].科技经济市场,2007.

[4]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5]崔海霞,王文燕.网络语言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

[6]吴佳烨,徐昕燕,纪玲云,房萍.网络语言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

[7]高鸣.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学海,2007.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网民校园文化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