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坤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丘处机道长是全真教创始人的王重阳真人的得意弟子,在全真七子之中的成就也是最大。他所创立的全真龙门律宗一直流传不息。丘处机道长所著的道书之中,《摄生消息论》是一本论述四季养生的专著,和世俗人的生活最为接近,故对当代来说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养生来说,笔者认为有下面几个重要的方面的重要价值。
丘道长认为春季是“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所谓发陈就是生发秋冬二季所收藏的阳气,使其生长起来。因此《皇帝内经》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又由于春季对应生气,在方位上是对应东方,而且阳气主动,阴气主静,所以春季就需要“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养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在五脏上,春季对应的肝脏,因此假如不按照上述的做法,就会伤害肝脏。对于夏季则是“夏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也就是说夏季是万物最繁华的时候,天地之气相交合,万物是开花结果。由于夏季是长气当令因此要“使志无怒,使华成实,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长养之道也”,是说夏季要保持心态平和,让身体气息相交,以对应自然界的长之气。假如违反了这一规则就会危害心脏,秋天引发痎疟。对于秋季则是“三月主肃杀,肺气旺”也就是说秋季是属收杀,因此在心态上是要保持平和,又因为秋季是主收,且阴气盛,阳气潜伏在内,所以要减少重体力劳动,以免耗损阳气。
在充分认识了自然规律之后,自然需要我们结合这些规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得身体能够健康。因此在春季来说就需要我们晚睡而早起,顺应春天的生气,在饮食上则是要减少酸味的食物,增加甜味的食物。因为春季主肝属木在五味主酸,在五行上木克土,而脾脏属土在味道上主甜,所以才有此做法。而在中医上春季木之生气属风症,因此春季尤其要小心避开邪风,避免疾病。中国古代谚语所谓“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意思就是说对于邪风就要像避免杀人的箭一样小心,因为风症在中医上是最难处理的一种邪气,如《黄帝内经》云“风善行而数变”。而在私生活上则是避免纵欲,就像避免战乱一般。而对于衣服的增添则是要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在饮食上则是晚上申时也就是3-5点之后要减少饮食。而对于夏季同样是晚睡早起,以养长气。而在饮食上则是要增加辛味的食物,减少苦味的食物。因为夏季主火,在五脏中是心脏当令,而心脏在五味上主苦,由于五行上火克金,金在五脏中属于肺脏,在五味上主辛,有此才有此举。而在食物的冷热方面则是要减少生冷和油腻的食物,增加温热和清淡的食物,因此中医上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一说法。因为夏季阳气几乎全部扩散在体表,而体内则是空虚的,形成了外热内寒、外阳内阴的格局。邱真人认为夏季阴气潜藏内,脾胃虚寒,我们所进食的生冷食物会继续家中其寒冷,从而引发霍乱之疾。而生冷的蔬菜和瓜果也会难以消化,加之身体内部阴气的作用下形成腹中结成硬块之症。对于秋季则是早我早卧早起,以养秋之收气。在饮食上则是要增加酸味的食物,减少辛辣的食物。因为秋季五行属金,肺脏当令,在五味上主辛味,而五行上则是金克木,木在五脏上属于肝脏,在五味上属于酸味,因此要少辛多酸,以养肝脏。如邱真人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就是要多吃芝麻等物滋润自身的秋燥之气,减少寒冷的饮品以及穿寒湿的衣物。冬季则是要早睡晚起,养藏之气。在饮食上则是要增加苦味的食物,减少咸味的食物。
所谓的六气养生法指的是嘘、吸、呵、呼、吹、呬,六字。其中嘘字对应的是肝脏,呵字对应的是心脏,吹字对应的是肾脏,呬字对应肺脏,呼字对应脾脏,而嘻字对应三焦。因此对于肝脏是“治肝病,当用嘘为泻,吸为补”就是以嘘字排泄掉肝脏之邪气,用吸字来补充肝脏之正气。对于心脏则是“心有疾,当用呵。呵者,出心之邪气也”就是说用呵字排出心脏之邪气。对于肺脏则是“肺有疾,用呬以抽之。无故而呬,不祥也”,就是用呬字抽取肺脏之病气,假若无病而常发出呬音则可以推断身体有异样。对于肾脏就是“肾有疾,当吹以泻之,吸以补之”就是说要用吹字排出肾脏之病气,用吸字补充其正气。因此对于我们当代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之下,结合自己的情况,在闲暇之余采用这套六气养生之法,当无大患矣。
[1] [南朝]陶弘景,[元]丘处机,养性延命录 摄生消息论[M],北京:中华书局,
[2] 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M],上海:东方出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