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想逃,又依赖的青春期

2014-08-14 06:09李白勺韩铭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4年8期
关键词:口气夜市关心

李白勺+韩铭

十三岁那年《泰坦尼克号》上映,晚上放学回家,写完作业,我对爸妈宣布:我要出去散步。那完全不是商量的口气,我看到妈妈的眉头掠过一丝担忧,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但是很快消失了,看上去很轻快地对我说道:“好呀,别回来太晚。”爸爸在一边跟着说:“去吧去吧,别管你妈。”妈妈甚至有点不满地回应爸爸:“我也没说不让她去啊。”

我拿着零钱包欢快地出了门,心情好极了。

我承认,刚才原本是在等待一场争吵的。如果妈妈问我出去做什么,如果她因此禁止我去看电影,如果她把她的担忧说出来(没错,我知道她的担忧,出门时已经是傍晚了,她担心我的安全,不希望我夜里一个人很晚回来),我想我大概会毫不犹豫地和她争吵起来,我会马上爆发,愤怒地指责她不给我自由,理由我都想好了:作业写完了,我有权利支配我的课余时间。

但是她没有,她没有问我要去做什么,也没有把她的担忧说出来,虽然我明明白白看到她是很努力地忍耐下来的,她是很想问,很想说的。

我高高兴兴地去了电影院,看了那部著名的爱情电影,觉得自己和大人一样独立自由而且很有品位,然后一路开开心心走回了家。因为是夏天,满大街都是出来乘凉的人,我甚至在夜市上买了个手包,最后进了自己家的楼道,隔着纱窗,我听到爸妈正在聊天,而且声音很大,爸爸嚷嚷着“这么晚不回来!就不该放她出去!”妈妈说:“等她回来,你说她呀!怎么出门前不阻止她?冲我发脾气有什么用。”“那我怎么办?冲她发脾气?”

因为看了电影,我心情好得很,打定主意哪怕接下来被训个狗血喷头也无所谓啦,于是笑眯眯地去开门,爸妈看到我马上停止了对话,妈妈还是带着那种很努力的欢快的笑问我:“去哪儿啦?”我说:“去看了个电影,路过夜市还买了个包。”“路上黑吗?”爸爸问。“不黑,很多人在外面乘凉,路灯也很亮。”“你爸爸刚才还发脾气了呐,着急你怎么还不回来。”妈笑着瞟了爸爸一眼,“我才没有对我女儿发脾气。”爸的表情可爱极了。“可是你发脾气啦,而且是嫌闺女没回来”……爸妈刚才明明剑拔弩张,看到我之后口气变得喜气洋洋了,仿佛只要我安全回来,他们就已经可以张灯结彩庆祝一下了。我心想,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啊,打着呵欠洗洗睡了。

至今回想那个夜晚,还是觉得很美好。

我今年三十一岁,每当和朋友说起自己的青春期,都会笑着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把我爸我妈搞得快崩溃了。”这其实既不是醒悟,也不是后知后觉,因为那时候我就知道自己给爸妈添了多少麻烦,常常开玩笑对我妈说:“妈,我才不要生小孩,如果我生个小孩像我自己这么难搞,我可受不了。”可是,你如果说我是在故意折磨我妈,我还真是挺委屈,因为,当年,我把自己也搞得快崩溃了。

把我妈搞崩溃的理由表面看上去和千千万万青春期家庭一样,口舌纷争啦,不肯沟通啦,故意做一些不合常规的行为来凸显自己啦,但事实上,我知道她真正的难处是什么,她想爱我,可是又怕她的爱束缚我,因为青春期的孩子要独立嘛。可是她又不能不管我,这其中的度怎么把握?太难!

可是我也很纠结,我想要独立,我必须彰显自己,我必须要自由,可是我又不成熟,贪恋父母的关心,依赖他们。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这是青春期孩子的重要特点,十几岁的孩子就这德行,所以他们才叫“青春期”。

所以我记得当年母亲大人唠叨我的时候,我很烦很烦,但是会在她唠叨完我之后,笑着对她说:“妈,你知道你的唠叨有什么用吗?就是告诉我,你没有不管我,你没有放弃我,你一直还在关心我。虽然你唠叨的内容对我毫无价值。”我妈好几次都无奈地挥挥手道:“好好好,我唠叨的内容毫无价值,以后不唠叨了。”我说:“别,你不唠叨我,就是不爱我了,那也不行。”说完我在心里叹气,你是在折磨妈妈你知道吗?我知道,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在,我后来发现,妈妈最大的痛苦其实是不知道如何爱我,但是只要给她一个方向,只要肯让她爱我,哪怕我认为那是折磨,她也乐此不疲。

长大后看青春期沟通的文章,看到一句“记住,青春期的孩子比以往更加需要你”心里一颤,这个秘密,家长们应该都知道才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气夜市关心
大观楼夜市掠影
“网红”夜市
老天津卫的璀璨夜市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开心与关心
松了口气
松了口气
夜市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