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信息技术优化专业教学

2014-08-14 15:05刘丽皎
教师·中 2014年7期
关键词:整合中职信息技术

刘丽皎

摘要: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整合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此分析了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信息技术;整合

教育借助于信息技术得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模式及手段,是促进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间的结合,实现了课程与信息技术、信息资源间的交叉与互融,是有效促进教学优化的方式。本文旨在探究两者整合对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学的作用。

有别于传统教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体现了相对的独立性、交叉与继承性、综合性为一体的特点。简略而言,将信息技术穿插入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满足了培养学生主体性及创造性的需求,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提高其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作为创设教学环境的有利手段,能激励学生情感及提高知识认知度。其二,信息化技术作为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辅助工具,可将本专业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简单化,有利于学生接受。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课程实际整合中,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能自主获取计算机信息,便于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因此,两者的整合有利于优化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学。

一是教学理念的突破。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着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旨在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能力,难以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今,信息技术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教学内容中的动静态图像、文字及声音通过创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疑,利用生动化、形象化的声像结合文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行探讨问题。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使屏幕上的声像产生逼真效果,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及充实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利于学生接受抽象的计算机理论。这不但降低了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而且将技能讲解具体化、简单化及动态化,易于学生真正掌握。

二是优化了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而成的教学系统,为学生创设了个性自主学习的环境及互相协作、探究的环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教材内容。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中,学生得以借助互联网获取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点,便于为解决问题整理思路,且互联网上的共享平台可将各位学生的解决方案统一呈现,便于学生间互相学习及探讨,是实现学生间、师生间互相交流无时间限制的有效手段。

三是创新了教学手段。借助信息技术,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可重构教学结构,适当地将教室网络、多媒体计算机与因特网、校园网结合于一体运用到教学环境中。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利用校园网为学生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无地点、无时间限制的教学环境,将准备好的教学课件、学习指导、模拟习题库及教材参考书等内容上传在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平台教学便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从平台上获取课程相关内容,且及时向教师反馈心中的疑惑点,寻求帮助。

总之,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便于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更加高效地解决疑惑:优化了的教学手段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因其覆盖面广,可随时随地获取资源共享,为学生获取公平教育及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内课堂教育,可根据个人喜好及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此外,计算机具备的信息技术促使学校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下教师、教材与学生成一线的教学格局,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声像文字并茂的教材内容逐一呈现于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不再感觉书本中的知识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计算机专业课程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计算机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转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促使教师优化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且合理运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而有效地教学。它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技能,又能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石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6).

李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4).

猜你喜欢
整合中职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