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兰婷 刘玉宁
一、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
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第七条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同时第十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可以看出,企业使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在我国是被积极鼓励和倡导的。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比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使信息决策更加有优势。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够接受更多相关的会计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历史资金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而做出错误判断,最终为决策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
二、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产生的影响
1.对于税收影响
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进而在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中不得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同时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使两者的差额值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而我国税法是采用成本计量模式,以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投资性房地产可以计提折旧并且按期摊销。因而公允价值模式从账面上可以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但是它失去了成本模式的抵税效果。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否选择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仍需斟酌。
2.公允价值模式对计量成本的影响
企业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获得公允价值,一是聘请独立资格的资产评估师,二是企业自行确定。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所采用的方法及重要假设、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和缺乏可比的市场数据、公允价值的确定是取得了市场证据还是更多地依赖于其它因素等。这些都会加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后续成本。
3.缓解资金紧张局面
房地产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且其资金需求量巨大。近些年,国家提高了房地产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门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贷风险,房地产企业再一次陷入了资金紧缺的困境。新准则中引入了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促使房地产估价更加与市场接轨,将很大程度提升企业的银行贷款信誉,提高融资实力,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紧张窘境。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现状
1.公允价值运用条件尚未成熟
在投资性房地产的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被用来作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属性,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严格的限制的条件:一是灵活的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合理的估计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而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要素市场的完善度和成熟度都跟国外的资本市场有较大差异,这成为影响公允价值运用的最大障碍。对于灵活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和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并不是每一处房地产都有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模式虽然反映了随着时间和市场经济的变化的资产的价值,但公允价值的确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从而可以看出,公允价值模式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运用的,市场宏观条件和企业微观条件都将制约它的运用。
2.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信息误导
期末可通过资产的公允价值比账面价值的增值来调增当期损益进而虚增净利润,公允价值变动加大净利润的变动,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形象。因此企业管理层有责任谨慎选择是否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两个方面分别从公司内部责任和外部审计监督的角度对管理层适当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限制。
3.公允价值可操作性低
公允价值是一个变动的、非确定的计量模式,其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在信息的相关性上有保障,但在可靠性上的保障却降低了。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有大量的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但在理论上和实务操作中没有具体规范计量的操作细则。在我国,公允价值的获取存在难度加之公允价值要求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应用,而现实的经济环境常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它的确定需要专业的评估人员和会计人员,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成本较高,可操作性较低,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在经济活动中仍选择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的成本计量模式。
参考文献:
[1]財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S],2006
[2]中国会计网-中国会计行业门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解读,2009-12-08
[3]吴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之研究 吉林财经大学 司春明《对公允价值应用的探讨》硕士论文.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03-01
[4]黄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及前景分析.中华会计网,20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