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县域城镇化

2014-08-13 14:14贾海刚
当代县域经济 2014年8期
关键词:规模化县域城镇化

贾海刚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速度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不仅城镇数量有了极大增加,城镇人口也在较快增长,以县区为行政单元的县域城镇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县域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土地等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调整,农村劳动力及土地等要素的有效整合使农村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迅速发展起来。

县域城镇化就是农村的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的历史过程。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慢到快的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序幕,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起点,城镇化率以年平均增长率是世界同期增长率2.3倍的速度快速发展,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城镇人口达到7亿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攀升。

家庭联产承包制将土地分到每位农民的手里,发挥了中国农民的精耕细作的优势,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持续变动、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更能解放生产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未改变家庭联产承包基本模式的前提下,改变了超小规模的“个体家庭式”经营方式,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真正实现了土地的多种生产功能, 提高了粮食产出率。如当初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土地规模化经营先行在广东南海农民是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开展规模经营,不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并推动了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地逐步推行土地规模经营。目前,全国各地土地规模化经营均取得不俗的成绩,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其土地规模经营比例达到了87%。事实证明,农业现代化经营不仅能最大程度激发土地的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向标准化、现代化迈进,也能在农村城镇化中起到重要的相互推动作用。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其中,农村城镇化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支撑,由农村城镇化带来的工业建设、人口聚集、农地流转等关节点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点。由此,农村城镇化也就是县域城镇化规划与发展的重点,县域城镇化实质就是实现农村的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经营

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每年将有约1300万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农村青壮劳动力将变得匮乏,“空心村”“老人村”现象将更加严重,农村老龄化问题加剧。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耕种问题,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入城镇,大片土地将需要采用新的现代化农业耕种方式进行生产,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中取得的超高农业生产率无疑是农业现代化可供选择的重要模式之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部分农民放弃土地承包的要求,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为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前提条件—土地。农村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符合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同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成为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土地的规模化生产,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促使劳动者转移生产视角,参与到城镇生产和服务中去。开展积极的土地流转,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从上述所得,城镇化、农业从业人口及农业现代化经营三者围绕土地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如下图模型:

农业现代化经营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前提,农业现代化经营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反过来又能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县域城镇化

对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影响因素

生产力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经济学家们根据马克思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将科学技术、管理和信息也逐渐列入生产要素的内容。由此,城镇化带来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科学技术、管理和信息等要素的变革对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劳动者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能及意识的提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劳动者的超前意识对农业生产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农业现代化经营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知识传播平台,使农业从业人员更容易接受到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积极的创业意识,丰富的农业技术技能知识等,以便更高效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城镇化的发展更容易使农业从业人员接收到国家对农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调整。

——城镇化引导劳动人口的流动,提供农业现代化生产前提条件—土地。推行农业现代化经营,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尤其是劳动力条件。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部分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的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前提条件。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影响下,农业生产工具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使农业生产不再是全年候、重体力的生产活动,从而造就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他们走向经济市场,通过进城务工、做生意等途径改善自身经济环境,越来越脱离农业生产活动,农村人口逐渐流向高品质生活及优质子女教育的城镇。随之也产生大量“外包”“弃耕”的农田,为农业现代化经营创造了基本前提条件——土地。

——农业机械化、品种优良化等农业科技大力发展。2011年,我国良种覆盖率提高至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至54.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增长,2012年达到 53.5%。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 50%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性数据,表明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开始由传统要素(土地、劳动力等)推动为主转为以农业科技发展推动为主,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将更多的是依靠科技进步。

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特别是整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将有力推动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在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上将起到积极作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劳动集约向资本和技术集约转变,新型农业合作社和土地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农业生产规模将会继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体系将逐步完善,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微观领域必须尽快探索和总结的核心命题。未来随着农地流转方式和途径的完善和多样化,会有更多的农民将农地流转出去,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农业经营方式由自给自足向市场化转变,在经营方式上,农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不断加快。“公司+农户” “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等形式逐步推广,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开辟新型农产品销售渠道(如农超对接,互联网,O2O等方式),并培育出一大批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工农生产关系的转变。改革开放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新型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既通过工业管理原理及手段引导生产布局的区域调整,又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农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保障工业部门的稳定,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轻工业、食品深加工及农副产业是涉农企业的骨干成分,而涉农企业是带动本地区农业发展的龙头。加大国家对涉农企业、农村微小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转变涉农企业的发展模式,引导涉农企业合理、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是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重点。本质上说,加速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这本就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社会资本下乡。在资本和技术投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大的同时,劳动力和土地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不断下降,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科技的进步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国家在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的同时,应鼓励社会资本踊跃下乡,开展农业生产市场化经营,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国家政策对城镇化的倾斜。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服务要求将农民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象,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积极引导城镇化过程中生产布局的区域调整,体现了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区域调整,重点扶持主产区的政策取向。特许农业公司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将过去由财政、农口部门分管的资金进行“打包”整合,提高有限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探索投资参股等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的创新,鼓励城镇中蕴藏的社会流动资本下乡,扶持具有市场潜力、有一定规模且能够带动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猜你喜欢
规模化县域城镇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