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多中心性研究

2014-08-13 08:29赵维良王呈慧
关键词:城市群中心区域

赵维良,王呈慧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以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区域。城市群正在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并深刻影响着国家竞争力和全球经济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和大城市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到2012年末,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2.57%,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超过130座。城市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成为决定政治稳定、民生进步和环境可持续的关键因素。

城市化呈现出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形式交错并存的格局。不仅大城市的数量在增加,而且地域范围也不断扩展,出现众多的城市连绵区(若干个都市区沿综合交通走廊连绵分布而形成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和大都市圈(在一定地理或行政区域内,以一两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一批中小城市,使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

一、区域发展的多中心性

(一)单中心城市群

单中心城市群是以一个大城市为核心,与若干中小城市组成紧密联系的空间组织。城市间主要是垂直等级联系,主次分明,核心城市突出,居于主导地位。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城市超前发展具有经济、社会合理性,因为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时间更长,经济结构更完善,市场发育更成熟,技术层级更高,其集聚效益、规模效益、优位效益和外部效益比中小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加之城市越大,基础设施越发达,就业机会越多,居民能获得的比较利益也越高,从而推动了人口向大城市汇聚。

但随着城市人口和工商业活动高度集中,既导致城市交通、住房和基础设施拥挤,又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还带来了无序的蔓延扩张。为了克服区域单中心模式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及城市规划专家提出了多核心区域发展模式,引导区域发展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进,形成了具有与核心城市互补和竞争的次中心的现代多中心区域城市网络结构模式。

(二)多中心城市群

1.多中心城市群的内涵

多中心城市群是以多个城市共同担当核心城市的职能,其他城市环绕在这几个核心城市周围形成复杂的交通网络联系。各中心之间通过高效的交通系统相连接,保证它们之间的必要联系畅通无阻。从形态学特性看,城市规模和空间距离是确定城市体系多中心和单中心的决定因素。目前,世界上发育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如以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大阪等为中心的日本东海岸城市群,以蒙特利尔、多伦多、底特律、芝加哥等为中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以阿姆斯特丹、波恩等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实际上是以多个大城市为中心组成的巨形多中心城市体系。

2.多中心城市群的特点

(1)城市群由层级向网络转变。与传统的城市体系不同,多中心城市群不是等级体制,而是形成城市之间的网络,成为网络型城市体系,通过高速交通干线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从而有利于城市之间的深度分工。

(2)核心城市共同组成区域的中心。在多中心城市群中,资金、技术、信息在城市网络中充分流动,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

(3)城市合理分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影响力范围,各个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城市为节点,以交通线为纽带,通过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开放式的地域空间结构。

(4)共享经济腹地产生协同效应。城市主体间关联程度高,发挥网络协同功能和效应有助于提高城市群内部及各城市间的资源流通、资本交易、能量转换、人才流动和信息传递等要素的循环水平。

(5)城市群形态呈组团式或块状分布。城市群是一个巨大的城市集合,不仅拥有多个中心城市,而且拥有大量中小城市,是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市镇的城市群体,它们互相嵌套,共同构成一个等级完整的城市综合体系。

(三)城市群多中心发展趋势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区域从农业状态转变到成熟工业状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从低水平均衡阶段向极化发展阶段、扩散发展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演变,这期间区域结构也从“核心-边缘”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变,多中心结构是区域更加稳定、高级的结构模式。

为了控制地区发展不均衡,欧洲1999年引进了“多中心性(polycentricity)”的城市发展理念[1]。多中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术语,而且是一种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2]。多中心结构下的区域发展能制定更合适的公共政策,解决经济活动过于集中带来的大城市房价过高、交通拥堵等问题,使区域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3]。更重要的是多中心能提供可持续的空间发展和空间公平,包括教育、基础设施、工作机会、社会服务等的公平分布[4]。多中心发展还提高了各个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有利于进行更平等的合作,使区域治理更加有效。

在欧洲,多中心成为各层次空间规划的理论工具与既定目标;在北美,多中心被列入美国2050远景规划的重大议题,希望它会给这个一向不注重区域空间规划的国家带来新的视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空间发展日益呈现出多中心趋势。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省区出现了单中心极化发展,过度集中成了制约和破坏城市的力量,它导致城市发展速度减慢,产生“城市病”。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设施条件的迅速改善,使得区域内部联系日益密切。大部分省区从单中心极化发展向“核心-边缘”结构扩散发展,多中心形态逐步显现。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撤县设区”浪潮所引起的城市空间的扩张与重构,使得绝大多数省区的城市体系呈现出多中心性形态。

二、中国城市群的多中心性

1.样本与数据

《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5]称,根据“城市群内都市圈或大城市数量不少于3个,至少有1个特大或超大城市为核心”、“人口规模不低于2000万人”、“城市化水平大于50%,非农产业产值比率超过70%”、“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经济密度大于500万元人民币/km2”等标准,中国正在形成的23个城市群,呈现为“15+8”的空间结构格局,其中15个达标城市群,8个城市群则尚未达标。本文选择14个达标城市群(见表1)作为基本空间单元(长株潭城市群只有三个地级市,未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珠三角城市群中香港、澳门未统计),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各城市群2010年多中心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

2.多中心度量方法

形态学上,城市群人口规模和空间距离是确定一个城市群体系多中心或单中心的决定因素,现通过这两个路径来测量区域城市群体系的多中心特征。

另一个测量区域多中心的方法是大城市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如果最大的几个城市集聚在一起,即使城市人口规模相差不多,也不能称之为多中心,城市空间分布越广,多中心性越强。每个城市群选取3个最大的城市,通过公式1计算区域城市的空间分布[6]。

表1 中国十四大城市群及节点城市

其中,D为城市群体系空间分布系数,C1C2、C2C3、C1C3为每个城市群3个最大的城市之间的距离,S为该城市群的总面积,D越大即多中心性越强。

3.中国主要城市群多中心测算

中国主要城市群多中心测算结果见表2。

表2 各城市群单中心/多中心程度

从城市群人口规模分布来看,多中心程度较高的有江淮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等,单中心程度较高的有天山北坡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等。

在空间分布上,多中心程度较高的有江淮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单中心程度较高的有关中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

结合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分布来看,江淮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多中心程度较高,辽东半岛城市群人口规模多中心较高,但空间分布多中心不高,沈阳、大连以外的城市规模较小。

图1显示了江淮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多中心性。江淮城市群回归斜率较小,城市规模分布较均匀,多中心程度较高,而天山北坡城市群首位城市规模较大,多中心程度低。

阅读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学生将来语文学习能力的强弱,《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热爱阅读,通过阅读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但很多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并不重要,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下面我就从“培养学生专心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完成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将阅读延伸至课外”三个方面出发,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江淮城市群:人口(lgP)=2.445-0.683×位序(lgR)(R2=0.920)

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口(lgP)=2.317-1.403×位序(lgR)(R2=0.975)

图1 江淮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的人口规模分布

三、中国城市群多中心性与区际差异

(一)城市群多中心性与区际差异关系

“缪尔达尔-赫希曼模型”认为,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之间存在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是生产要素从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极化效应是生产要素从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流动,抑制落后地区的发展。威廉姆森(1965)[7]认为,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极化效应起主导作用,地区差距趋于扩大;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扩散作用发挥主导作用,地区差距缩小。

中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成长,而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赵永等(2007)[8]研究发现中国市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总体上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胡继亮等(2012)[9]对中部地区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差异呈波动状态,近几年差异逐渐缩小。邓慧慧(2012)[10]对十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差异分析表明,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经济差异在逐步减小。地区差异对国民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成为备受学术界、政府和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由单一城市或地区就能推动的,而是各个城市和地区全面发展的结果,其成功发展依赖于一系列的整体协调性运动。城市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从极化发展走向集聚演进,已经成为近百年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显然路径[11]。

多中心城市群更容易实现区域集聚,通过区域外溢动态增长极成为国家和区域的引擎。多中心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等功能平衡分布在城市群体系,其发展思路是一个区域中多中心比一个或两个中心好[12],多中心发展能发掘地区发展潜力,减少地区差异。很多追求多中心发展的欧洲国家,也非常重视首位城市在减少地区差异中的优势[13]。然而,这种多中心城市群体系与较少地区差异强相关的假定还缺少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经验证实。本文利用我国城市群发展状况检验多中心城市群体系的区域是否比单中心区域具有更少的地区差异。

(二)中国城市群多中心性与区际差异测算

1.计算方法

变异系数能够反映某一指标在不同空间的变异程度,可以剔除由于基数大小不同造成的影响,现用人均GDP的变异系数来测量地区差异,变异系数值越高表明地区差异越明显。计算公式为

(2)

2.计算结果

各城市群人均GDP差异情况如表3所示。变异系数显示,珠三角城市群、哈大长城市群等区际差异较大,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区际差异较小。

表3 各城市群人均GDP差异情况

分别以城市群人口多中心和空间分布多中心为自变量,区际差异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t值分别为1.791和1.810,没有通过显著检验,表明城市群多中心指标与地区差异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总体来看,我国主要城市群的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相关性不强,主要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处于极化发展阶段,极化程度越高地区差异越小,东部地区已经处于扩散发展阶段,正在向高水平均衡阶段演变,因此其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不显著。

四、结论与启示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多中心性在不同的空间尺度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多中心趋势日益增强。本文利用人口规模和空间分布表征多中心性,对14个城市群多中心性进行检验,并计算了其与区际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阶段我国城市群的多中心程度还不高,城市群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相关性不显著。

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然而这种城市规模仍主要停留在空间形态层面,功能的多中心仍未形成,而真正高水平的多中心结构模式是基于功能的多中心均衡发展,注重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协调和规模匹配。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形态多中心只是城市区域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表象,而基于高端产业发展的功能多中心与促进区域协调合作发展的治理的多中心才是影响区域空间演化的决定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群多中心性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城市群的健康发展。适度的多中心和紧凑度可以实现城市群综合效益最大化,但多中心性并非越高越好,因为城市间构建经济联系时必然要产生交易成本和费用,反而会影响合理分工和资源利用效率,所以只有维持合适的多中心性才能保证城市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单纯地关注区域空间形态的多中心发展是无助益的,促进功能与治理的多中心发展才是区域规划与发展政策的重点。

参考文献:

[1]EuropeanCommission.Europeanspatialdevelopmentperspective:Towardsbalanced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territoryoftheEuropeanUnion[R].Brussels:EuropeanCommission, 1999.

[2]HAGUEC,KIRKK.Polycentricityscopingstudy[M].London:OfficeoftheDeputyPrimeMinister, 2003.

[3]PARRJ.Thepolycentricurbanregion:acloserinspection[J].RegionalStudies, 2004, 38(3): 231-240.

[4]ERAYDINA.Theimpactofglobalizationondifferentsocialgroups:Competitiveness,socialcohesionandspatialsegregationinIstanbul[J].UrbanStudies, 2008, 45(7): 1663-1691.

[5]方创琳,姚士谋,刘盛和.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赵维良.多中心发展与地区差异——基于中国21个省区的检验[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8.

[7]WILLIAMSONJG.Regionalinequalityandtheprocessofnationaldevelopment:Adescriptionofthepatterns[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 1965,13(1):3-45.

[8]赵永,王劲峰.中国市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7(3):357-361.

[9]胡继亮,袁园.中部地区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40-45.

[10]邓慧慧.基于广义熵指数对十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4):55-60.

[11]王红霞.多中心化空间演变进程中的城镇体系建设——以上海为例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1):13-22.

[12]MEIJERSE.Polycentricurbanregionsandthequestforsynergy:Isanetworkofcitiesmorethanthesumoftheparts?[J].UrbanStudies, 2005, 42(4): 765-781.

[13]WATERHOUTB,ZONNEVELDW,MEIJERSE.PolycentricdevelopmentpoliciesinEurope:Overviewanddebate[J].BuiltEnvironment, 2005, 31(2): 163-173.

猜你喜欢
城市群中心区域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分割区域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区域发展篇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