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

2014-08-13 06:43赵银花刘春源温勇陈利新朱丽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宫腔符合率宫腔镜

赵银花 刘春源 温勇 陈利新 朱丽敏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白带异常及不规则出血等, 会导致患者腹痛, 甚至不孕。在利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时, 是在宫腔内置入宫腔镜, 使操作者可较为清晰的观察到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和生理形态[1], 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因此, 本研究以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宫腔镜及B超检查, 分析诊断及临床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确诊及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38.45±5.56)岁;54例表现为月经紊乱, 10例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 6例经B超提示为子宫内膜增厚;70例患者入院后采取宫腔镜手术, 送往病理检查。

1.2 方法 选取由德国万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宫腔镜。①宫腔镜诊断: 70例患者均进行宫腔镜检查, 建立宫腔为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压力, 灌流速度在250~300 ml/min。患者均行局部浸润麻醉, 采用2%利多卡因麻醉, 置入宫腔镜, 对宫腔进行全面检查, 对患者息肉以及异变处部位、体积以及数目进行观察和确定。②宫腔镜治疗: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进行手术。患者术前采用100 mg吲哚美辛栓进行肛塞, 然后采取宫颈扩张术。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及静脉麻醉, 常规消毒, 对外阴、阴道、宫颈等进行消毒, 探测宫腔深度, 采用扩张宫颈管置入手术镜, 建立宫腔压力150 mm Hg, 灌流速度保持在250~300 ml/min, 在宫腔镜直视下, 由息肉基底部采用环状电极将息肉完整切除。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 预防感染。③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正确率及患者手术情况。

1.3 诊断标准[2,3]B超:强回声, 出现不均匀回声或者蜂窝状回声。宫腔镜:在宫腔镜直视下, 子宫内膜表面存在柔软赘生物, 较小异物体积在1~2 mm, 最大异物可充满宫腔。赘生物颜色与周围内膜一致, 表现为纤细的微血管网。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 70例患者经病理学诊断确诊58例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其中, B超诊断为38例, 确诊率为65.45%;宫腔镜检查54例, 确诊率为93.11%, 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1)。

2.2 患者不同月经周期阶段经宫腔镜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 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增生期28例, 宫腔镜检查符合为28例, 符合率为100%;分泌期18例, 宫腔镜检查符合为15例, 占83.33%;绝经期12例, 宫腔镜检查符合为11例,符合率为91.67%。

2.3 宫腔镜诊断情况 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宫腔镜检查为54例, 漏诊1例, 2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 1例诊断为内膜增生。

2.4 手术情况 70例患者通过治疗, 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24 min, 宫腔深度(7.22±1.12)cm;其中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 单发25例, 多发33例, 直径(1.78±1.33)cm;经宫腔镜观察病变处, 赘生物为有蒂, 形状为柱状或长圆形,表面颜色与周围内膜颜色相似, 无异性或粗大血管。患者术后未发生腹痛、感染及大出血等不良反应, 1例发热, 3 d后自愈。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无典型临床症状, 在诊断时具有一定难度。B超无创, 操作简单, 但常会出现漏诊率。随着B超技术的发展, 诊断率也得到提升, 在本组研究中, B超诊断率为65.45%;但宫腔镜诊断率依然较B超来说是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 通过研究, 宫腔镜确诊率为93.11%,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腔镜诊断时, 是置入宫腔内,可有效探查子宫内膜息肉的位置、大小、数目, 同时可以去除子宫内膜息肉, 为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4]。在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断时, 患者处于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符合率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本组研究显示, 患者处于分泌期时, 宫腔镜检查符合率占83.33%, 主要是由于患者在处于分泌期时,内膜增厚突向, 会对宫腔造成影响阻碍诊断。而患者处于增生期时, 宫腔镜检查符合率为100%, 是由于增生期患者子宫内膜薄, 黏液少, 容易暴露宫腔内病变, 可较为清晰观察。研究中宫腔镜检查漏诊1例, 2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 1例诊断为内膜增生。主要是由于在手术时, 将息肉切碎, 形态不完整, 息肉结构和子宫内膜一致, 易漏诊;在分泌期水肿内膜也易呈息肉状, 难以区分;而子宫黏膜下肌瘤处于Ⅰ型时, 与子宫内膜息肉混淆[5]。

在此次手术中, 7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 术后未发生腹痛、感染及大出血等不良反应, 1例发热, 3 d后自愈。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 可以将息肉彻底切除, 并不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进行手术, 手术时间短, 资料显效为8~24 min。同时在电切血管后可以立即凝固, 不会出现大出血现象, 不会损伤内膜, 避免术后出现宫腔粘连、术后感染及宫腔积血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 采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 同时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面疗效显著,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龚钿, 赵红利.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8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10):246.

[2]简卓欢, 蒋学禄.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1):31-32.

[3]李可君, 张慧英, 韩玉昆.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11):1569-1570.

[4]高敏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研究.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 23(3):344-346.

[5]张丽, 古衍.宫腔镜诊治予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中国综合临床, 2009, 9(13):265.

猜你喜欢
宫腔符合率宫腔镜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