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兴弼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治疗了84例脑出血首诊患者。其中男48例, 女36例;年龄34~84岁, 平均年龄49岁;这些患者在发病后6 h内进行首次的CT检查。依据患者第1次出血量的不同, 分A组(出血量<10 ml)38例、B组(出血量10~20 ml)28例、C组(出血量>20 ml)18例。三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资料相比,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为脑出血一般是位于基底节区部位而且没有血肿扩大;排除标准是脑血管畸形、动脉瘤、颅脑外伤、颅脑占位病变、抗凝治疗、凝血机制障碍等因素所致的脑出血[1]。
1.3 CT的检查及方法(头颅) 采用西门子生产的64排螺旋CT机:取仰卧位、固定患者头部、基线取OM线且常规轴位平扫。螺旋扫描方式, 扫描层厚5.0 mm ACq,64 mm×0.6 mm, 扫描速度8.42 s, 扫描视野10.96 mGY, 扫描条件:电压120 kV, 有效毫安秒70 mAs。采用高分辨率算法。
1.4 水肿体积测量 根据西门子公司开发的专用血肿体积测量软件, 血肿和水肿的测量方法共有三种:通过此软件可分辨脑出血的第1、第3、第7天的患者的脑出血水肿体积,从而计算得出第1天与第3天及第3天与第7天的水肿体积的差值。
1.5 统计学方法 依据SPSS13.0统计学的软件对其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一个组之间水肿体积差值用y做比较并检测, 三组间水肿体积差值与血肿吸收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脑出血第1天到第3天的水肿增长率为73.90%, 第3天到第7天的水肿增长率为24.86%。实验对象之间第1天与第3天水肿体积的差值和第3天与第7天水肿体积的差值比较, 并且同组之间在不同时期的水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的血肿吸收率根据时间的延长也会逐渐增加, 第3天明显比第1天增加, 血肿吸收率和第1次出血量有关, 出血量越少吸收率越快, 与之相反, 出血量越大, 血肿吸收越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直到现在,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暂未清晰。以下包含三个阶段:①超早期(6 h内)为第1阶段, 可能静水压及血块凝缩伴有血清挤出来; ②出血后2 d内为第2阶段,凝血反应已被激活及血管局部分的凝血酶增加;③出血3 d后为最终阶段, 已溶解的红细胞排放出血红蛋白, 进而诱导脑组织和脑神经元的损伤。脑出血后的炎症比没有出血的脑损伤严重很多。本论文还讨论了血肿吸收与出血时间与出血量的关系, 随着出血量的增加, 血肿吸收减慢。即第1、3、7天血肿吸收比例越来越增大;随着出血时间的延长, 血肿吸收率逐渐增大。如果血肿越大, 相应脑组织坏死、脑组织受压儿严重。所以, 延迟血肿吸收的时间, 则不能足够发挥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样, 出血量和时间点的不同, 血肿吸收率的差异也跟出血时间的进展和首次出血量密切相关[2,3]。
本论文通过CT影像学观察一系列脑出血患者水肿体积及血肿吸收的动态变化, 水肿体积的变化的显示、血肿吸收和患者出血量、时间相关。出血量大的患者其水肿增大快,血肿吸收慢, 出血量少的患者, 其水肿增大慢, 血肿吸收快,在脑出血后的临床中, 医师需注意出血时间的进展, 脑水肿体积跟血肿吸收率成正比[4]。
[1]闫乐卡, 刘怀军, 李剑颖, 等.脑出血水肿体积动态演变的探讨, 河北医药, 2010, 3(18):2495-2496.
[2]魏青, 顾翠, 杨旭东, 等.急性脑出血血肿体积动态变化研究,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7):9-12.
[3]闫春明, 冯平勇, 曹会志, 等.脑出血血肿体积动态演变的相关因素及CT定量评价, 河北医药, 2010, 3(20):2789-2791.
[4]王新成, 何堪生.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作用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 10(08):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