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无视很多人

2014-08-12 11:41富大人
第一财经 2014年21期
关键词:凡卡监考机票

富大人

这个夏天有点性急,才5月底,就已经派40度的天气打探民意了。在北方人眼里这当然是历史同期最高、多年不遇的事件了。作为锅炉省份的人,对这种事情变得莫名宽容起来。随便回想一下,就好像不宜激动。

最热的记忆还是军训的时候,每天都在烈日下暴晒,训练一种傻气腾腾的军姿。我比我的同学们不耐烦许多,只坚持了一周的时间就逃跑了,并在拉练打靶的返程里,唆使好友故意拖延到了队伍的最末,然后由我出面拦了一辆卡车,缓缓离开了守规矩的同学们。他们淋着雨,步行了十来里路。我总记得这个细节,并以此激励自己记住不要当那种听话的傻子。

可能是因为过去我听信他人的建议,吃过一些苦头。比如小升初的作文考试,有个监考老师走到边上指着题,让我注意看题,题目来自契诃夫的短篇《凡卡》,要求我们写一篇类似“我和凡卡”或者“我和××比童年”的文章,××是自选。在写了一半和爷爷比童年之际,监考老师让我重写,凡卡,凡卡,她戳着凡卡。我当天有点发高烧,脑子也不清醒,听从了她的意见开始划掉重写。虽然最终进了重点中学,但学号排名为42。这是我拥有的第一个学号,学号代表入学排名,它的标签作用不容忽视。所以我迅速陨落了,从一个光辉的小学生过渡到了平庸的中学生。整个6年,毫无亮点。直到高三,自主意识才渐渐萌发。

转折点发生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试验考试上。这个考核动手试验能力的测试是必须通过的项目,全市统一进行。但那天我迟到了,等赶到考场,同学们已经做完前两项测试走向三楼物理教室。场外监考者有一个体育老师,我问他怎么办,他说那你等一周之后的第二批次吧。我直接无视了他的建议,走进了化学实验室,然后一个人做完了试验。这件事让我尝到了甜头,我不仅通过了—原来还很惴惴,想着怎么瞄瞄别人才好—而且省去了和大家不同步的麻烦。谁知道一个体育老师的话的可信度,万一一周后没有第二批次的考核呢?

有了这些打底事件之后,自作主张变得顺理成章起来。观察心得告诉我,大部分时候,他人说的事情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基本不会认真替你着想。大家说话,很可能只是舌头抵着“天花板”憋着难受,或者为了省事,随口这么一吐。所以,不要那么信以为真。

有一次,我因为弄丢了火车票,春运期间想着在最近的窗口去补买一张当天机票,但窗口人员告诉我,没有票了,我不肯接受这样的现实,又追问了几句,真的没有了吗?今天什么时间段都行。窗口里头的人忽然说那你再等等,等中午看看有没有票放出来。半小时后我拿到了机票。你看,人们就是这么事不关己地办事的。如果你想办成事,起码得比他们放弃得稍微晚一点。

最近,我再次实践了这个理论。地点是在北大口腔医院,因为有个熟人的熟人在里头,所以直接去洗牙了。但因为后续要拔智齿,还有一些其他事项,医生建议再去挂号,拍完关节片,找相关医生看。那会儿已经接近下午2点。临时挂号能就诊?我心里也没底,但还是直接敲了关节科的门。一位长了一张常见的导致医患紧张的脸的人坐在那,硬生生说改天再来,今天号满了,医生都要休息的……看上去只能默默把门带上,失望而归,但专程再跑一趟只为等医生说上5分钟是多么令人生厌,所以我没有丝毫要离开的意思,“现在才两点不到,不可以加个号吗?我从东边过来,帮个忙呗。片都拍好了,又不要多久。”这位白衣女子,虽然不是很情愿,但还是加了个条。尽管整件事是这样微不足道,求人也不光彩,但怎么说呢,我更不喜欢空手而归。

医生看完片子,说完没什么问题之后,问我是哪位大夫加的条,我说没有,他哦了一句。这再次让我坚定,道路有点崎岖,要继续无视很多人,自谋出路,才能不糟心一点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凡卡监考机票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监考时……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虚拟体验式营销对顾客在线行为的作用机制--以线上机票销售为例
监考老师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
Unit 15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