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筒式出砂井生产管柱在锦采的应用

2014-08-11 15:39孙立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24期
关键词:结论

摘 要:锦州采油厂所属油区已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阶段,油井出砂日益严重,因出砂而导致修井不断增加,修井成本不断升高,采用动筒式出砂井生产管柱可解决油井出砂严重,砂卡频繁造成油井多次检泵的问题,并能保证大部分出砂油井不经任何防砂措施就能正常生产,极大地减少砂卡井数,节省作业费用,降低采油成本。

关键词:锦州采油厂;出砂井生产管柱;动筒防砂泵;激光割缝筛管;现场应用分析;结论

前言

锦州油田油井开井数在1400口左右,出砂井占70%以上,而每年所有防砂措施井数在140井次左右,远不能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同时对于地层能量较低、 出砂粒径较小的油井,防砂后极易造成供液不足乃至停产,这给油田的防砂治砂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油田每年发生砂卡井在400井次左右,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如何保证大部分油井不采取防砂措施就能正常生产,是我们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

1 管柱结构工艺原理及技术特点

1.1 管柱结构

出砂油井抽油管柱由动筒式防砂泵、激光割缝筛管、中心管、释放管、释放接头、泄油器、脱接器、扶正体、连接体构成。

1.2 工艺原理

按设计方案下入出砂油井抽油管柱,抽油时含砂液体首先通过割缝筛管,大于割缝筛管割缝宽度的砂粒被挡在泵外,沉入沉砂口袋,小于割缝宽度的砂粒经割缝筛管进入泵内。进入泵腔内的砂粒在特殊结构的柱塞作用下不会在泵腔沉积,随液流经游动凡尔排出泵外进入油管,在流动液体的作用下,部分砂粒排出油管,粒径较大的砂粒沉积下来经泵筒与外管的环形空间沉入沉砂管,这样保证了油井即使在停抽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卡泵现象,保证了油井在出砂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产,大大延长检泵周期,极大减少卡泵次数。

1.3 技术特点

管柱集管外防砂和管内沉砂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抗砂卡能力;改变割缝筛管的割缝宽度,可挡住不同粒径的砂,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对地层无伤害,尤其对低压出砂油井的防砂治理更具优势;管柱具有泄油装置,可实现无污染作业。

2 主要配套工具

2.1 动筒式防砂泵

动筒式防砂泵主要由1、接头; 2、外管; 3、出油接头; 4、排出阀; 5、上扶正器; 6、保护接头; 7、上刮砂结构; 8、柱塞; 9、泵筒; 10、吸入阀; 11、下刮砂结构; 12、补偿管; 13、下扶正器; 14、交叉流道总成构成。

其主要特点为:彻底堵死了泵上沉砂进入泵腔的通道,解决了泵上沉砂而造成的卡泵问题;柱塞两端设计具有等径刮砂杯结构,保证了泵筒与柱塞在“无砂”条件下运动,改善了泵的工作环境,提高泵的使用寿命;系统采用大流道、流线型设计,并采用硬质合金球和球座,提高了凡尔系统的耐磨性,有利于提高整个管柱的使用寿命。

2.2 激光割缝筛管

激光割缝筛管起挡砂作用,将大于割缝宽度的砂粒挡在筛管外,减少进泵的砂量;同时液体经过筛管进入泵内。

3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井例:千12-75-451,井段1088.3 m -1190.6 m。措施前为长柱塞沉砂泵,开井4小时就卡,2011年4月10 日下入该管柱,泵挂1143m(在油层中下部),沉砂管2根,未下割缝筛管,生产19天于4月30日卡。2011年5月8日检泵,上提负荷48吨将管柱提出,泵下2根沉砂管及泵环空均被砂填满,检泵下入浮环式防砂泵,生产9天卡。该井下入的3种防砂泵都发生了砂卡现象,而出砂油井抽油管柱是在管柱部分被埋、2根沉砂管满的情况下发生的。从该井3次检泵周期和检泵时的冲砂情况对比看出,砂油井抽油管柱的防砂卡能力最强。

试验情况表明:出砂井抽油管柱具有很强的抗砂卡能力,能适应该油田出砂油井生产的需要。

4 经济效益

现场试验19井次,共投入60.8万元,措施前平均检泵周期35天,措施后平均检泵周期77天,周期对比增油3803吨,节省检泵次数65井次。原油价格按3000元/吨,生产成本800元/吨计算:

检泵费用按1.5万元/井次计算:

经济效益=产出+节省检泵费用-投入=3403吨×(3000-800)元/吨+65井次×15000元/井次-684000元=777.76(万元)

投入产出比=68.4:777.76=1:11.37

5 结束语

出砂井抽油管柱配套工具结构设计合理,尤其是动筒式防砂泵结构独特、新颖;出砂井抽油管柱成功地将防砂筛管用于具有沉砂结构的防砂泵上,属国内首创;出砂井抽油管柱解决了砂卡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防砂生产管柱的抗砂卡能力;改变割逢筛管的割缝宽度,可挡住不同粒径的砂粒;同时独特的设计和采用高性能的材质,进一步提高了管柱的抗砂卡能力,提高了管柱的使用寿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10年-2012年现场试验38井次,,措施前的平均检泵周期35天,措施后平均检泵周期77天,减少检泵次数56井次,节省检泵费用97.5万元,创经济效益777.76万元,投入产出比1:11.37。现场试验表明:该生产管柱的抗砂卡能力优于目前十余种防砂泵的抗砂卡能力,消除了卡泵的现象,是出砂油井最理想的生产管柱。

作者简介: 孙立军(1968-),男,汉族,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辽油职工大学,采油工程专业,2004年1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大学。已从事油田井下工具的研究与应用21年,现锦州采油厂,工艺研究所采油室,主要从事井下工具和油井举升的研究与应用。endprint

摘 要:锦州采油厂所属油区已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阶段,油井出砂日益严重,因出砂而导致修井不断增加,修井成本不断升高,采用动筒式出砂井生产管柱可解决油井出砂严重,砂卡频繁造成油井多次检泵的问题,并能保证大部分出砂油井不经任何防砂措施就能正常生产,极大地减少砂卡井数,节省作业费用,降低采油成本。

关键词:锦州采油厂;出砂井生产管柱;动筒防砂泵;激光割缝筛管;现场应用分析;结论

前言

锦州油田油井开井数在1400口左右,出砂井占70%以上,而每年所有防砂措施井数在140井次左右,远不能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同时对于地层能量较低、 出砂粒径较小的油井,防砂后极易造成供液不足乃至停产,这给油田的防砂治砂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油田每年发生砂卡井在400井次左右,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如何保证大部分油井不采取防砂措施就能正常生产,是我们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

1 管柱结构工艺原理及技术特点

1.1 管柱结构

出砂油井抽油管柱由动筒式防砂泵、激光割缝筛管、中心管、释放管、释放接头、泄油器、脱接器、扶正体、连接体构成。

1.2 工艺原理

按设计方案下入出砂油井抽油管柱,抽油时含砂液体首先通过割缝筛管,大于割缝筛管割缝宽度的砂粒被挡在泵外,沉入沉砂口袋,小于割缝宽度的砂粒经割缝筛管进入泵内。进入泵腔内的砂粒在特殊结构的柱塞作用下不会在泵腔沉积,随液流经游动凡尔排出泵外进入油管,在流动液体的作用下,部分砂粒排出油管,粒径较大的砂粒沉积下来经泵筒与外管的环形空间沉入沉砂管,这样保证了油井即使在停抽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卡泵现象,保证了油井在出砂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产,大大延长检泵周期,极大减少卡泵次数。

1.3 技术特点

管柱集管外防砂和管内沉砂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抗砂卡能力;改变割缝筛管的割缝宽度,可挡住不同粒径的砂,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对地层无伤害,尤其对低压出砂油井的防砂治理更具优势;管柱具有泄油装置,可实现无污染作业。

2 主要配套工具

2.1 动筒式防砂泵

动筒式防砂泵主要由1、接头; 2、外管; 3、出油接头; 4、排出阀; 5、上扶正器; 6、保护接头; 7、上刮砂结构; 8、柱塞; 9、泵筒; 10、吸入阀; 11、下刮砂结构; 12、补偿管; 13、下扶正器; 14、交叉流道总成构成。

其主要特点为:彻底堵死了泵上沉砂进入泵腔的通道,解决了泵上沉砂而造成的卡泵问题;柱塞两端设计具有等径刮砂杯结构,保证了泵筒与柱塞在“无砂”条件下运动,改善了泵的工作环境,提高泵的使用寿命;系统采用大流道、流线型设计,并采用硬质合金球和球座,提高了凡尔系统的耐磨性,有利于提高整个管柱的使用寿命。

2.2 激光割缝筛管

激光割缝筛管起挡砂作用,将大于割缝宽度的砂粒挡在筛管外,减少进泵的砂量;同时液体经过筛管进入泵内。

3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井例:千12-75-451,井段1088.3 m -1190.6 m。措施前为长柱塞沉砂泵,开井4小时就卡,2011年4月10 日下入该管柱,泵挂1143m(在油层中下部),沉砂管2根,未下割缝筛管,生产19天于4月30日卡。2011年5月8日检泵,上提负荷48吨将管柱提出,泵下2根沉砂管及泵环空均被砂填满,检泵下入浮环式防砂泵,生产9天卡。该井下入的3种防砂泵都发生了砂卡现象,而出砂油井抽油管柱是在管柱部分被埋、2根沉砂管满的情况下发生的。从该井3次检泵周期和检泵时的冲砂情况对比看出,砂油井抽油管柱的防砂卡能力最强。

试验情况表明:出砂井抽油管柱具有很强的抗砂卡能力,能适应该油田出砂油井生产的需要。

4 经济效益

现场试验19井次,共投入60.8万元,措施前平均检泵周期35天,措施后平均检泵周期77天,周期对比增油3803吨,节省检泵次数65井次。原油价格按3000元/吨,生产成本800元/吨计算:

检泵费用按1.5万元/井次计算:

经济效益=产出+节省检泵费用-投入=3403吨×(3000-800)元/吨+65井次×15000元/井次-684000元=777.76(万元)

投入产出比=68.4:777.76=1:11.37

5 结束语

出砂井抽油管柱配套工具结构设计合理,尤其是动筒式防砂泵结构独特、新颖;出砂井抽油管柱成功地将防砂筛管用于具有沉砂结构的防砂泵上,属国内首创;出砂井抽油管柱解决了砂卡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防砂生产管柱的抗砂卡能力;改变割逢筛管的割缝宽度,可挡住不同粒径的砂粒;同时独特的设计和采用高性能的材质,进一步提高了管柱的抗砂卡能力,提高了管柱的使用寿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10年-2012年现场试验38井次,,措施前的平均检泵周期35天,措施后平均检泵周期77天,减少检泵次数56井次,节省检泵费用97.5万元,创经济效益777.76万元,投入产出比1:11.37。现场试验表明:该生产管柱的抗砂卡能力优于目前十余种防砂泵的抗砂卡能力,消除了卡泵的现象,是出砂油井最理想的生产管柱。

作者简介: 孙立军(1968-),男,汉族,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辽油职工大学,采油工程专业,2004年1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大学。已从事油田井下工具的研究与应用21年,现锦州采油厂,工艺研究所采油室,主要从事井下工具和油井举升的研究与应用。endprint

摘 要:锦州采油厂所属油区已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阶段,油井出砂日益严重,因出砂而导致修井不断增加,修井成本不断升高,采用动筒式出砂井生产管柱可解决油井出砂严重,砂卡频繁造成油井多次检泵的问题,并能保证大部分出砂油井不经任何防砂措施就能正常生产,极大地减少砂卡井数,节省作业费用,降低采油成本。

关键词:锦州采油厂;出砂井生产管柱;动筒防砂泵;激光割缝筛管;现场应用分析;结论

前言

锦州油田油井开井数在1400口左右,出砂井占70%以上,而每年所有防砂措施井数在140井次左右,远不能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同时对于地层能量较低、 出砂粒径较小的油井,防砂后极易造成供液不足乃至停产,这给油田的防砂治砂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油田每年发生砂卡井在400井次左右,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如何保证大部分油井不采取防砂措施就能正常生产,是我们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

1 管柱结构工艺原理及技术特点

1.1 管柱结构

出砂油井抽油管柱由动筒式防砂泵、激光割缝筛管、中心管、释放管、释放接头、泄油器、脱接器、扶正体、连接体构成。

1.2 工艺原理

按设计方案下入出砂油井抽油管柱,抽油时含砂液体首先通过割缝筛管,大于割缝筛管割缝宽度的砂粒被挡在泵外,沉入沉砂口袋,小于割缝宽度的砂粒经割缝筛管进入泵内。进入泵腔内的砂粒在特殊结构的柱塞作用下不会在泵腔沉积,随液流经游动凡尔排出泵外进入油管,在流动液体的作用下,部分砂粒排出油管,粒径较大的砂粒沉积下来经泵筒与外管的环形空间沉入沉砂管,这样保证了油井即使在停抽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卡泵现象,保证了油井在出砂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产,大大延长检泵周期,极大减少卡泵次数。

1.3 技术特点

管柱集管外防砂和管内沉砂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抗砂卡能力;改变割缝筛管的割缝宽度,可挡住不同粒径的砂,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对地层无伤害,尤其对低压出砂油井的防砂治理更具优势;管柱具有泄油装置,可实现无污染作业。

2 主要配套工具

2.1 动筒式防砂泵

动筒式防砂泵主要由1、接头; 2、外管; 3、出油接头; 4、排出阀; 5、上扶正器; 6、保护接头; 7、上刮砂结构; 8、柱塞; 9、泵筒; 10、吸入阀; 11、下刮砂结构; 12、补偿管; 13、下扶正器; 14、交叉流道总成构成。

其主要特点为:彻底堵死了泵上沉砂进入泵腔的通道,解决了泵上沉砂而造成的卡泵问题;柱塞两端设计具有等径刮砂杯结构,保证了泵筒与柱塞在“无砂”条件下运动,改善了泵的工作环境,提高泵的使用寿命;系统采用大流道、流线型设计,并采用硬质合金球和球座,提高了凡尔系统的耐磨性,有利于提高整个管柱的使用寿命。

2.2 激光割缝筛管

激光割缝筛管起挡砂作用,将大于割缝宽度的砂粒挡在筛管外,减少进泵的砂量;同时液体经过筛管进入泵内。

3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井例:千12-75-451,井段1088.3 m -1190.6 m。措施前为长柱塞沉砂泵,开井4小时就卡,2011年4月10 日下入该管柱,泵挂1143m(在油层中下部),沉砂管2根,未下割缝筛管,生产19天于4月30日卡。2011年5月8日检泵,上提负荷48吨将管柱提出,泵下2根沉砂管及泵环空均被砂填满,检泵下入浮环式防砂泵,生产9天卡。该井下入的3种防砂泵都发生了砂卡现象,而出砂油井抽油管柱是在管柱部分被埋、2根沉砂管满的情况下发生的。从该井3次检泵周期和检泵时的冲砂情况对比看出,砂油井抽油管柱的防砂卡能力最强。

试验情况表明:出砂井抽油管柱具有很强的抗砂卡能力,能适应该油田出砂油井生产的需要。

4 经济效益

现场试验19井次,共投入60.8万元,措施前平均检泵周期35天,措施后平均检泵周期77天,周期对比增油3803吨,节省检泵次数65井次。原油价格按3000元/吨,生产成本800元/吨计算:

检泵费用按1.5万元/井次计算:

经济效益=产出+节省检泵费用-投入=3403吨×(3000-800)元/吨+65井次×15000元/井次-684000元=777.76(万元)

投入产出比=68.4:777.76=1:11.37

5 结束语

出砂井抽油管柱配套工具结构设计合理,尤其是动筒式防砂泵结构独特、新颖;出砂井抽油管柱成功地将防砂筛管用于具有沉砂结构的防砂泵上,属国内首创;出砂井抽油管柱解决了砂卡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防砂生产管柱的抗砂卡能力;改变割逢筛管的割缝宽度,可挡住不同粒径的砂粒;同时独特的设计和采用高性能的材质,进一步提高了管柱的抗砂卡能力,提高了管柱的使用寿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10年-2012年现场试验38井次,,措施前的平均检泵周期35天,措施后平均检泵周期77天,减少检泵次数56井次,节省检泵费用97.5万元,创经济效益777.76万元,投入产出比1:11.37。现场试验表明:该生产管柱的抗砂卡能力优于目前十余种防砂泵的抗砂卡能力,消除了卡泵的现象,是出砂油井最理想的生产管柱。

作者简介: 孙立军(1968-),男,汉族,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辽油职工大学,采油工程专业,2004年1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大学。已从事油田井下工具的研究与应用21年,现锦州采油厂,工艺研究所采油室,主要从事井下工具和油井举升的研究与应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论
角平分线的三个有趣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圆锥曲线的相关结论应用探究
圆锥曲线几个结论的证明与应用
“意识形态终结论”三重维度批判
巧用结论求最值
出人意料的气象学结论
结论
小结论 大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