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琪连
摘 要:森林是地球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的重要帮手。但是病虫害却是森林健康生长的一个重要威胁。近年来,国内森林病虫害呈增长趋势,面积在不断扩大,严重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文章从森林病虫害的发病原因着手,指出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而阐述了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病虫害;森林;防治;生态保护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森林生长周期少则数十年,多则几百年。因此在这个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机率也非常大。森林病虫害有时会让林木生长缓慢,严重时会导致林木枯竭,造成森林植被面积锐减。因此,积极防治森林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病原因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植物种类繁多,每个植物种类都有其独特的发病机理和发病根源,因此应对各种病虫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类森林病虫害发病原因有数十万类,病虫害的多样性给防治工作也带来不少困难。因此,防治森林病虫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实践中,即使是对一种病虫害的防治也需要大量人员付出长期、辛苦的工作。从森林病虫害的发病原因上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森林病虫害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它们往往具有主动传染和传播的特性。因此,防治起来特别困难,即使绝大多数病虫害被消灭干净,只要剩下有个别个体,依然能够死灰复燃,重新传播。
第二,森林病虫害会迅速侵袭到人工林中,随着我国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森林病虫害也不断增加。
第三,森林病虫害国际间的传播速度日益迅速。伴随着国际森林及林木生产、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外来病虫害也随之侵入我国,这就形成了新物种的病虫害侵袭,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第四,病虫害会随着人类防治的过程,而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和物种,进而产生抗药性。因此森林病虫害并非一劳永逸的过程,对病虫害的防治要长期投入,培育出新的除病虫害的药物,以消灭那些不断变异的新物种。
2 我国森林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的主要难点
第一,我国森林病虫害范围在不断扩大。随着我国人工造林事业的不断推广,人工单一树种纯林面积不断增加,这就会造成巨大的病虫害威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注重培养人工防护林。随着防护林的面积不断增加,森林病虫害的发病频率和发病面积也在不断加大。据国家林业部门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病面积达到数千万亩,严重威胁着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
同时,随着极端天气,例如:严寒、酷暑、持续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增多,森林病虫害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以当前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人力和物力,已经很难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第二,森林病虫害种类在不断增加,防治困难也在不断增大。森林病虫害是一种传染性极强,适应能力极大的病害种类。以东北某省为例,森林病虫害种类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42种,剧增为76种。由于很多病虫害是通过国际间的传播,国内对这些病虫害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还很欠缺,增加了防治难度。另一方面,传统的病虫害(松毛虫、杨扇舟蛾等)也没有彻底有效根治,发病面积超过一定数量,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林木减产情况惊人,达到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多达几十亿元。
第三,森林病虫害具有巨大的潜在危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国,由于我国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国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病和国内检疫对象日本松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国东北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
第四,森林病虫害抗药性较强,一旦局地大规模爆发,根治困难。例如,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3 预防我国森林病虫害的路径分析
第一,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首先要积极预防,加大监测力度。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是贯彻国家林业部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要求,划区域、分类别进行监测,同时大力发动林区群众,增加监测力度。
第二,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要加强营造林的防治,重点做好人工林木的基本防护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从生态和谐的角度进行考量,抓大局、抢重点。因地制宜地根据地形、地质、地貌、土壤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林木进行培植和培育。在符合生态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培育混交林,增加森林本身的抗病虫性,保护林木的和谐统一,从根本上为预防病虫害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还要注意在营造新林木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其他防治病虫的方法,也不能一味只顾营造林木,而没有防治措施。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经验来看,纯林的发病次数和发病危害性都比较大。因此,封山育林,保护该地区原有的地质、地貌和生态植被,将纯林改造成具有多种林木混交的森林,不仅可以增加森林的林木广度,还能有效提高林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的作用,为森林营造一个多层次、多种类的自我防护体系。这样即使某些树种发生病虫害,也不会影响到其他树种的安全,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病虫害发生,影响整个森林的生态体系。
第三,森林病虫防治过程中,要处理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关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办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妥善用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在實际操作过程中,多手段的治理理念并不拒绝化学防治,但是它也并非唯一预防病虫害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化学防治是在病虫害大规模爆发的危急情况下使用的,而在日常防治过程中,则更多的使用生物防治法,如利用微生物、益虫、益鸟,可以有效保持森林的生态平衡。
4 结束语
简而言之,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艰巨、持久而复杂的工作。在对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积极预防,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因地制宜地做好人工营造林的防治工作,增加森林树种的多样性,提高森林自我保护的能力;处理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关系,在日常防治过程中尽量多使用生物防治,遇到大规模森林病虫害的时候,果断使用化学防治。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森林病虫害,营造科学、高效、生态的森林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执中,等.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37-71.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231-245.
[3]陈昌洁.森林松毛虫综合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08(3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