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着手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4-08-11 18:40:40占朝兴
新教师 2014年8期
关键词:松果松鼠小明

占朝兴

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对学习充满了希望,对教师充满了期待,对课堂充满了遐想。作为一年级的数学教师,促使孩子们爱数学,让他们对数学充满好奇,对教师充满信任与喜爱是保证我们数学课堂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从细节着手,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全神投入

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情境创设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激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第二课时《采松果》,笔者是这样引入的。

(课件出示情境图)师: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起去采松果,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知道它们采了多少松果吗?

生: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

生:它们谁采得多?

生:松鼠妈妈采得多,小松鼠采得少。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很快就提出了5个数学问题:1. 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2.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几个松果?3.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4. 小松鼠再采几个就和松鼠妈妈同样多?5. 松鼠妈妈少采几个就和小松鼠同样多?

良好的学习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思考与研究的数学世界。教科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我们要加以充分利用,组织教学活动。但要注意的是,创设学习情境的时候,不能过分,不可把情境的导入变成故事会,让孩子们沉浸于故事中出不来。同一节课,就曾有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没能及时控制住课堂,学生想象小松鼠为什么比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少。半节课都没回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环节上。所以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把握程度,不能因为关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其他方向。

二、营造学习氛围,把握课堂关键,促进学生乐学

当你带着微笑走进教室时,就为你的课堂成功打下了基础。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你设计的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它们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后,笔者不是一味单调地让学生练习化聚,而是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小小文具店”进课堂,让学生用“学具币”来购买“学习文具”。学生分角色当小售货员与小顾客,进行购物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学生学会了购物,学会了计算。而在学习《位置与顺序》内容时学生有一定的困难,他们的识字量不多,教学该内容时,要先让学生认识“前、后、上、下、左、右”,让学生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再结合学生的座位说一说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学生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在教学中组织排队活动,说一说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先交换同学的位置,再说一说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和刚才有没有变化。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是相对的,是会变化的,一位同学排队的顺序从前(左)数和从后(右)数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需要多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明确题意。

再如,认识“1~10的数字”后,笔者专门设计了一节《生活中的数》的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数:“我今年6岁了,我妈妈今年32岁”“我家有3口人”“我坐第4排”……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能用学到的“数的知识”去表示生活中的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注意力是短暂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设情境,组织各种活动与游戏,让学生在欢乐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热爱数学。

三、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品质

信心是学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动力。我们要在数学教学后,把学习加以延伸,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例如,在《认识钟表》教学中,教科书上结合《小明的一天》进行教学。笔者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是什么时间上学、放学、吃饭、睡觉的,再看看小明是怎样做的,做得好不好?咱们班谁的时间安排和小明的时间安排差不多。教学后,让学生留心每天的生活——什么时间做什么?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而在教学认识图形后,学生能正确辨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让学生找一找家中的物品是什么图形。学生回家就会认真观察,找出各种图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把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分不清“几个和第几个”,笔者先示范性组织学生排队。让3位小朋友排队,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这一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从前面数小明排在第几个?从后面数小明是第几个?加入了1位小朋友,他站在小明的前面,这时小明是第几个?位置变了吗?又来了2位小朋友,他们站在小明的后面,这时小明是第几个,位置变了吗?小明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一共有几个人?一直到组成8人小队,说一说:一共有几个?自己从前面数排在第几,前面有几个人,从后面数排在第几?后面有几个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排队游戏活动中逐步掌握知识,明白“几个”“第几个”的意义。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鼓励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学数学能让他们更聪明,更有信心。折射回来,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在课堂上带给你惊喜,让你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猜你喜欢
松果松鼠小明
小明照相
快乐语文(2020年30期)2021-01-14 01:05:34
摘松果
小松果
小松鼠
摘松果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松鼠
分松果
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