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居特色分析★

2014-08-11 14:29王珊珊汪婷婷单石磊
山西建筑 2014年33期
关键词:徽派古民居徽商

王珊珊 汪婷婷 单石磊

(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规划·建筑·

徽州古民居特色分析★

王珊珊 汪婷婷*单石磊

(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结合实地考察,对徽派民居进行访谈调查和实地测绘,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建筑的平面、立面、结构、建筑细部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徽派古民居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

古民居,特色,文化

徽州民居形成于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这是徽州历史上首次发生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此时的古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新安文化。徽州民居繁荣于明清时期,而到今天,徽派建筑仍然散发出了特有的魅力,而这些徽派建筑的元素对我们在现代的建筑设计和城市景观应用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 徽州传统民居的特色

徽州民居,一种天井四合院形制的居住建筑,融合了中原四合院平面形制与当地的干阑式形制。同时徽商们在民居的建造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的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方式等的想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徽派建筑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1.1 平面特点

徽州传统民居的基本格局为三间式、两层的楼房。居住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但是明清时期徽州古民居大多都是大门朝北的,这是因为自汉代起就流行着一种说法“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故在明清时期,徽商为了图吉利,将建筑都做成了大门朝北。建筑的平面大都采用了对称式的布局方式,进门为前庭,中开天井,后设厅堂,以一明堂二暗室的三间式为一基本单元。主要房间都放置在南向,东西向是次要的房间,两侧为厢房,中间是厅堂,楼梯位于厅堂的前后或者左右。入口处有一个供通风采光之用的内天井。在这个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组合,形成了大厅式、穿堂式、四合式等格局。建筑平面见图1。

1.2 立面特点

徽州古民居在立面上都是很少开窗的,即使是开窗一般都是开在二层,一个很小接近正方形的漏窗。民居的采光通风全部靠天井来解决。

徽州古民居立面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马头墙,又称封火墙。徽州古民居呈聚落式,房屋间的间距比较小,再加上房屋内部都是木结构,所以防火居于首位。而马头墙便是在两端墙顶上砌筑的高出屋顶的山墙,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在满足了功能的同时,人们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审美,将马头墙做成了阶梯状。马头墙有一阶到四阶之分,称为一叠式、二叠式等,一般情况下,为三阶,四阶,再大一点的民居,也会出现五阶,俗称“五岳朝天”。

1.3 结构特点

徽州民居的结构形式多为穿斗式和抬梁式的混合结构,抬梁式用于中跨,穿斗式用于山墙面,使比较密集的柱梁横向穿插结合,加上墙体,可以增加整栋民居的抗风性能。内部的柱子用料比较粗大,在上部会有一点收分,梁架用料也都比较粗大,而且注重梁的装饰性,在横梁中部,会微微拱起,即是俗称的冬瓜梁。

1.4 建筑细部装饰特点

建筑的细部往往会使建筑具有一定的表现力,而建筑风格中最有力的表现便是通过细部来表现的。

1)门罩。这是徽派建筑的格式,由于徽州是多雨的地区,在建筑大门上加上门罩(见图2),可以防止雨水顺着墙而溅到门上。具体做法是:在离门框上部一定距离的地方,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再在上面盖上一层青瓦,并刻有一些装饰。在一般民居中称之为门罩。在一些富贵人家,则称为门楼,尺寸也会比一般民居的门罩大,做法也更考究,而上面的装饰、雕刻手法及种类更多。

2)窗。徽州古民居,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古民居的外墙都比较封闭,一般的开窗都位于二层,且较小较高。在徽派建筑中,还有一种窗户形式,称之为格窗,是沿着天井一周的回廊,采用木制格窗来分隔室内外空间的,它的功能有采光、通风、保温、防尘,格窗的图案多种多样,并且图案多采用暗喻或者谐音来表示吉祥如意的寓意,格窗往往都会再附上一层绸绢或者彩纸等以增加室内的透光性。

3)徽州三雕。徽派建筑的装饰部分是非常精细的,广泛采用砖雕、石雕、木雕,这三者并称为“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起源于宋代,在明清达到了鼎盛。在居室中主要用于家具、屏风、格窗等。“徽州三雕”雕刻的手法有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技艺手法。在明代初期,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明中叶以后,多层透雕取代了初期的平面淡浮雕。

2 徽州古民居特色形成的原因

2.1 自然环境的影响

徽州山林地区,多雨,建筑的用地非常的局促,建筑必然会通过紧凑的布局方式来适应用地的不足。在建筑形制上,采用楼居,楼居不仅有利于通风采光,避免潮湿。徽州丰富的木材为徽州古民居采用木结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徽州三雕中的木雕亦是由于木材的丰富,才得以发展的。山多石材也比较丰富,而石材也是建筑材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2 经济因素的影响

明清朝代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当徽商致富后,他们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故乡的建设中,而其中成就最高的便是居住建筑和宗庙建筑。徽商为徽派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强大的动力,没有徽商,必然也不会存在现在徽派建筑的成就。徽商所引起的徽派建筑的建设,使徽派建筑在形制上更具广泛性,功能上更齐全,装饰也更加的豪华与细致。

2.3 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

徽州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徽州大多数的民居、村落都是历史上南迁避乱者建造的,而人类的迁徙必然会带来文化的碰撞。徽州民居的形成便是由南迁的中原建筑文化与当地的“山越”建筑文化碰撞、融合而成的一种地方建筑文化,一种徽派建筑形制的文化,如果说中原文化与“山越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只是影响建筑建造技术方面的话,那么新安理学对徽派建筑的影响则是体现在建造思想上了,如门朝北居、四水归堂等等。徽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由于徽州的教育基础扎实,故而在书法绘画、金石篆刻、音乐戏曲等方面有大量的优秀人才,文化的发达,必然会丰富建筑的内容,为建筑的建造、雕刻提供丰富的素材,提高建筑的艺术水平。

3 结语

徽州民居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徽州古民居在建造上追求着与当地自然环境、当地特有的文化的结合,使建筑的空间充满丰富性与趣味性;在意境上追求着诗情画意,并完美的做到了与人之间的和谐,满足了使用者在生理、精神上的要求。徽州古民居在建筑界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1] 单德启.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J].中国勘察设计,2008(3):30-33.

[2] 张国梅.浅谈徽州建筑传统民居的环境布局及建筑特色[J].安徽建筑,2002(1):32-33.

[3] 冯 卫,谢一鸣.徽派传统聚落建筑基因研究[J].中国名城,2011(9):66-68.

[4] 金 樱.论天人合一的徽派建筑和谐美[J].艺海,2011(12):177-178.

CharacteristicanalysisoftraditionaldwellinghousesofHuizhou★

WANGShan-shanWANGTing-ting*SHANShi-lei

(DepartmentofArchitecture,Huangshan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Combined with fieldwork, Huizhou ancient houses are visited and mapping, characteristics of Huizhou ancient houses are analyzed in the plan, the elevation, the structure, the decoration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angle of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cient houses,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1009-6825(2014)33-0001-02

2014-09-15★: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210375013)

王珊珊(1992- ),女,在读本科生; 单石磊(1989- ),男,在读本科生

汪婷婷(1984- ),女,硕士,助教

TU-092.9

:A

猜你喜欢
徽派古民居徽商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徽商回归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徽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
史论 Art History & Art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