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14-08-11 14:46:51吴建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34期
关键词:补阳黏度缺血性

吴建峰

(江苏省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33)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吴建峰

(江苏省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3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9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尼莫地平等常规抗缺血性脑中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6周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2组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方程K值、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降低,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常规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缺血性脑中风;补阳还五汤;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

缺血性脑中风是多病因引起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通常指的是在脑血栓形成或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的脑梗死、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意识障碍和偏瘫[1]。中医认为,缺血性脑中风属于血滞气虚、瘀血痰浊瘀阻于脑络所致,其表现为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功效为补气活血通络,以补为主,补活结合,有扶正祛邪之功。2012年11月—2013年5月笔者采用常规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患者4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结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9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缺血性脑中风诊断标准[2]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经脑CT、MRI检查示脑血栓、脑栓塞形成;排除脑出血、严重昏迷、合并精神病等疾病者。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49~80(62.5±7.4)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常规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及调控血糖及血压、抗感染、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并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药物组成:生黄芪120 g、当归尾6 g、赤芍5 g、川芎3 g、地龙3 g、桃仁3 g、红花3 g),1剂/d,水煎服,早晚各1次。2组治疗周期均为6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6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评估临床症状[4-5];检测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HCT,用微量毛细管法测定);血沉(ESR,采用Wintrobe法测定)、红细胞电泳(EEP,WDY-C型红细胞电泳仪测定)、全血黏度(ηb,DV-S型黏度计检测)、血浆黏度(ηp,DV-S型黏度计检测)、血沉方程K值(HCT/ RV)、全血还原黏度(RV= HCT×ηb)、纤维蛋白原(Fib,采用微量热沉法测定)。

1.4 疗效评定标准[6]治愈:神经功能评分降低>90%,且自主生活能力恢复;显效:神经功能评分降低50%~90%,可独立完成简单的生活劳动;有效:神经功能评分降低20%~50%,生活能力进步;无效:神经功能评分降低<2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治疗组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下降,Barthel指数升高,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分)

2.3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2周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下降,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6周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更明显,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或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脑组织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血管管腔出现狭窄、痉挛,进而血液的凝聚性增高、黏度增加或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使患者脑内局部动脉供血不足,发生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坏死等严重损伤,从而在患者全身表现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6-7]。

从中医角度讲,缺血性脑中风属于因情志内伤、劳逸失协、饮食不节、气候变化等病因所致以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为表现的疾病,其病因为血瘀气虚,所以要从益气通络兼活血化瘀原则上治疗。补阳还五汤是中国古代经验药方,方中用黄芪为君药,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当归为臣药,活血养血,化瘀而不伤血;地龙可通经活络,佐助其他药味行药力;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为佐助;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血行,活血养血,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短期治疗后2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常规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姚宏军,李丽.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6(13):586

[2] 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 王静芳,董晓英.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2(9):66

[4] 杨慧. 血塞通合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刊,2010,2(6):59

[5] 佟丽,谭县辉,沈剑刚. 补阳还五汤及不同配伍组方对缺血性脑[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6):519-521

[6] 杨海发,叶少荣. 中药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法联合西药综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462-463

[7] Banerjee A,Zhang X,Manda KR,et al.HIV proteins(gp120 and tat)and methamphetamine in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damage in the brain:potential role of the thiol antioxidant N-acetylcysteine amide[J]. Free Radic Biol Med,2010,48(10):1388-1398

10.3969/j.issn.1008-8849.2014.34.026

R743.3

B

1008-8849(2014)34-3833-02

2013-09-01

猜你喜欢
补阳黏度缺血性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上海公路(2019年3期)2019-11-25 07:39:30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
中国塑料(2014年2期)2014-10-17 02: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