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华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中脉压的变化特征,并对其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脉压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时间点为入院时、手术前、超声乳化白内障前、人工晶体状植入时和手术结束时,分别为t1、t2、t3、t4、t5。记录和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脉压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有明显上升,患者手术前的脉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也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白内障手术中患者出现血管损伤的几率相对较低,但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损伤几率相对较大,因此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医师需要做好患者心电图监护、稳定患者的血压和脉压,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脉压
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针对部分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对其心血管的损伤几率仍然存在着争议性。脉压能够很好地预测患者的心血管损伤,当患者的脉压越大时,患者的血管顺应性就越差,其心血管损伤几率增高。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以我院的三组患者为例,简要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前后脉压的变化情况,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共计72例,依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和其年龄阶段分为三组,A组为老年血压正常组,平均年龄69.5±3.7岁,B组为老年高血压组,平均年龄70.1±3.8岁,C组为年轻血压正常组,平均年龄44.2±4.4岁。病例入选标准为:能够耐受手术、属原发性高血压且病程长于1年,血压稳定;患者无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眼部疾病,没有严重器质心脏病变等影响患者应激反应和白内障手术的疾病。
一般方法:①手术处理:术前30min用降压药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1片(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120423);术前散瞳行表面麻醉,术中心电监护、在患者颞侧做角膜缘透明切口并将黏弹剂注入患者眼前房,做环形撕囊并水分离,碎核、吸除患者晶体核及残余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体并去除黏弹剂。封闭切口术毕。包封术眼送病人回病房。②术前护理:首先,患者入院后应接受心理护理,相关的医疗人员要积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普及有关于白内障的知识与预后,缓解患者恐惧手术等不良心理情绪,尽可能地减轻患者因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叮嘱患者卧床休息1~2h后检查其血压,予以血压升高患者10mg心痛定,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实施全身检查,做好心电图、血糖、血尿常规以及胸透等检查。其次,护理人员要进行疏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阐述手术的注意事项与配合事项,予以精神支持,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③按压穴位:如风池穴、太冲穴等,术前分别按压双侧风池穴,术中分别交替按压双侧太冲穴,每穴按压时间为1~2分钟,按压强度以病人酸胀感为度,操作时要求取穴要准,按压力度及时间要够,以达到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使脉压平稳的目的。④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通过语言指导患者更换鞋帽,并细心照料他们,搀扶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中需要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术中注意事项,具体包括:叮嘱患者要遵医嘱,按照手术医生的要求给予配合;手术巾铺好后,不能将手抬起或移至头面部;术中若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手术医生,特别是需要咳嗽时,必须提前告知。采用鼻腔导管进行低流量吸氧1min,静卧3min后使用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3次,取三次监测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入室血压,如患者血压较高,则需要开放静脉、降血压,然后行表面麻醉后开始手术。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关怀与呵护,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⑤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需要护送患者至病房,护理人员应全程陪伴,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每半小时测一次血压和心率,监测处于平稳状态后,再改为1h测一次;如果患者术后出现高血压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采取降压措施。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三组患者的脉压数值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t1中B组数值最大,且其结果明显大于A组和C组,差异性明显,P<0.05;t2中B组数值与A组和C组相比,其差异性不大,三组均为t2数值明显高于t1,其P<0.05;C组患者的t4数值明显低于t2,差异性明显,P<0.05。患者手术前后的脉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细变化。
讨论
白内障手术虽然具有时间短的特点,但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极易因恐惧、焦虑等应激心理引起其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兴奋,从而导致脉压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血管顺应性相较正常人来讲较差,其动脉血管的牵拉力也有所增加,这时患者弹力纤维的退行性出现改变并断裂,最终导致血管损伤和出血,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肌缺血性损伤。由此,临床上一般将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高血压患者的白内障手术与心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在本组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术前脉压数值最大,而老年患者正常血压组的术前脉压与年轻血压正常组的数值相差较小、类似度高,这与以往研究中心的报告相符合。从术中的患者脉压情况来看,高血压组患者的脉压在三组中最高,而血压和脉压是目前临床上预测手术患者心血管损伤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老年人白内障手术中,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损伤的较大因素。
经过此次研究发现,致使术中出现高脉压的相关因素有基础脉压以及年龄,因此在手术进行之前就采取控制血压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若想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由心血管损伤带来的风险,仅靠血压控制是不够的,维持血压的稳定也同样很重要。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不仅要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同时还要注意患者血压是否保持在稳定状态。对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多与其沟通,舒缓其紧张心理,情况严重者则要行稳定血压治疗。术中术后都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整体情况,若出现并发症则要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心血管损伤带来的危害。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心血管损伤风险与高血压疾病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需要医师提高警惕,做好术中患者的心电图监测并稳定患者的脉压和血压,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与临床护理措施,控制患者血压值,提高手术治愈率。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中脉压的变化特征,并对其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脉压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时间点为入院时、手术前、超声乳化白内障前、人工晶体状植入时和手术结束时,分别为t1、t2、t3、t4、t5。记录和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脉压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有明显上升,患者手术前的脉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也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白内障手术中患者出现血管损伤的几率相对较低,但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损伤几率相对较大,因此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医师需要做好患者心电图监护、稳定患者的血压和脉压,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脉压
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针对部分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对其心血管的损伤几率仍然存在着争议性。脉压能够很好地预测患者的心血管损伤,当患者的脉压越大时,患者的血管顺应性就越差,其心血管损伤几率增高。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以我院的三组患者为例,简要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前后脉压的变化情况,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共计72例,依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和其年龄阶段分为三组,A组为老年血压正常组,平均年龄69.5±3.7岁,B组为老年高血压组,平均年龄70.1±3.8岁,C组为年轻血压正常组,平均年龄44.2±4.4岁。病例入选标准为:能够耐受手术、属原发性高血压且病程长于1年,血压稳定;患者无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眼部疾病,没有严重器质心脏病变等影响患者应激反应和白内障手术的疾病。
一般方法:①手术处理:术前30min用降压药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1片(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120423);术前散瞳行表面麻醉,术中心电监护、在患者颞侧做角膜缘透明切口并将黏弹剂注入患者眼前房,做环形撕囊并水分离,碎核、吸除患者晶体核及残余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体并去除黏弹剂。封闭切口术毕。包封术眼送病人回病房。②术前护理:首先,患者入院后应接受心理护理,相关的医疗人员要积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普及有关于白内障的知识与预后,缓解患者恐惧手术等不良心理情绪,尽可能地减轻患者因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叮嘱患者卧床休息1~2h后检查其血压,予以血压升高患者10mg心痛定,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实施全身检查,做好心电图、血糖、血尿常规以及胸透等检查。其次,护理人员要进行疏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阐述手术的注意事项与配合事项,予以精神支持,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③按压穴位:如风池穴、太冲穴等,术前分别按压双侧风池穴,术中分别交替按压双侧太冲穴,每穴按压时间为1~2分钟,按压强度以病人酸胀感为度,操作时要求取穴要准,按压力度及时间要够,以达到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使脉压平稳的目的。④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通过语言指导患者更换鞋帽,并细心照料他们,搀扶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中需要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术中注意事项,具体包括:叮嘱患者要遵医嘱,按照手术医生的要求给予配合;手术巾铺好后,不能将手抬起或移至头面部;术中若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手术医生,特别是需要咳嗽时,必须提前告知。采用鼻腔导管进行低流量吸氧1min,静卧3min后使用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3次,取三次监测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入室血压,如患者血压较高,则需要开放静脉、降血压,然后行表面麻醉后开始手术。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关怀与呵护,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⑤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需要护送患者至病房,护理人员应全程陪伴,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每半小时测一次血压和心率,监测处于平稳状态后,再改为1h测一次;如果患者术后出现高血压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采取降压措施。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三组患者的脉压数值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t1中B组数值最大,且其结果明显大于A组和C组,差异性明显,P<0.05;t2中B组数值与A组和C组相比,其差异性不大,三组均为t2数值明显高于t1,其P<0.05;C组患者的t4数值明显低于t2,差异性明显,P<0.05。患者手术前后的脉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细变化。
讨论
白内障手术虽然具有时间短的特点,但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极易因恐惧、焦虑等应激心理引起其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兴奋,从而导致脉压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血管顺应性相较正常人来讲较差,其动脉血管的牵拉力也有所增加,这时患者弹力纤维的退行性出现改变并断裂,最终导致血管损伤和出血,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肌缺血性损伤。由此,临床上一般将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高血压患者的白内障手术与心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在本组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术前脉压数值最大,而老年患者正常血压组的术前脉压与年轻血压正常组的数值相差较小、类似度高,这与以往研究中心的报告相符合。从术中的患者脉压情况来看,高血压组患者的脉压在三组中最高,而血压和脉压是目前临床上预测手术患者心血管损伤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老年人白内障手术中,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损伤的较大因素。
经过此次研究发现,致使术中出现高脉压的相关因素有基础脉压以及年龄,因此在手术进行之前就采取控制血压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若想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由心血管损伤带来的风险,仅靠血压控制是不够的,维持血压的稳定也同样很重要。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不仅要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同时还要注意患者血压是否保持在稳定状态。对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多与其沟通,舒缓其紧张心理,情况严重者则要行稳定血压治疗。术中术后都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整体情况,若出现并发症则要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心血管损伤带来的危害。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心血管损伤风险与高血压疾病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需要医师提高警惕,做好术中患者的心电图监测并稳定患者的脉压和血压,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与临床护理措施,控制患者血压值,提高手术治愈率。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中脉压的变化特征,并对其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脉压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时间点为入院时、手术前、超声乳化白内障前、人工晶体状植入时和手术结束时,分别为t1、t2、t3、t4、t5。记录和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脉压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有明显上升,患者手术前的脉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也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白内障手术中患者出现血管损伤的几率相对较低,但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损伤几率相对较大,因此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医师需要做好患者心电图监护、稳定患者的血压和脉压,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脉压
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针对部分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对其心血管的损伤几率仍然存在着争议性。脉压能够很好地预测患者的心血管损伤,当患者的脉压越大时,患者的血管顺应性就越差,其心血管损伤几率增高。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以我院的三组患者为例,简要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前后脉压的变化情况,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共计72例,依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和其年龄阶段分为三组,A组为老年血压正常组,平均年龄69.5±3.7岁,B组为老年高血压组,平均年龄70.1±3.8岁,C组为年轻血压正常组,平均年龄44.2±4.4岁。病例入选标准为:能够耐受手术、属原发性高血压且病程长于1年,血压稳定;患者无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眼部疾病,没有严重器质心脏病变等影响患者应激反应和白内障手术的疾病。
一般方法:①手术处理:术前30min用降压药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1片(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120423);术前散瞳行表面麻醉,术中心电监护、在患者颞侧做角膜缘透明切口并将黏弹剂注入患者眼前房,做环形撕囊并水分离,碎核、吸除患者晶体核及残余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体并去除黏弹剂。封闭切口术毕。包封术眼送病人回病房。②术前护理:首先,患者入院后应接受心理护理,相关的医疗人员要积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普及有关于白内障的知识与预后,缓解患者恐惧手术等不良心理情绪,尽可能地减轻患者因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叮嘱患者卧床休息1~2h后检查其血压,予以血压升高患者10mg心痛定,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实施全身检查,做好心电图、血糖、血尿常规以及胸透等检查。其次,护理人员要进行疏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阐述手术的注意事项与配合事项,予以精神支持,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③按压穴位:如风池穴、太冲穴等,术前分别按压双侧风池穴,术中分别交替按压双侧太冲穴,每穴按压时间为1~2分钟,按压强度以病人酸胀感为度,操作时要求取穴要准,按压力度及时间要够,以达到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使脉压平稳的目的。④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通过语言指导患者更换鞋帽,并细心照料他们,搀扶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中需要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术中注意事项,具体包括:叮嘱患者要遵医嘱,按照手术医生的要求给予配合;手术巾铺好后,不能将手抬起或移至头面部;术中若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手术医生,特别是需要咳嗽时,必须提前告知。采用鼻腔导管进行低流量吸氧1min,静卧3min后使用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3次,取三次监测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入室血压,如患者血压较高,则需要开放静脉、降血压,然后行表面麻醉后开始手术。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关怀与呵护,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⑤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需要护送患者至病房,护理人员应全程陪伴,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每半小时测一次血压和心率,监测处于平稳状态后,再改为1h测一次;如果患者术后出现高血压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采取降压措施。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三组患者的脉压数值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t1中B组数值最大,且其结果明显大于A组和C组,差异性明显,P<0.05;t2中B组数值与A组和C组相比,其差异性不大,三组均为t2数值明显高于t1,其P<0.05;C组患者的t4数值明显低于t2,差异性明显,P<0.05。患者手术前后的脉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细变化。
讨论
白内障手术虽然具有时间短的特点,但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极易因恐惧、焦虑等应激心理引起其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兴奋,从而导致脉压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血管顺应性相较正常人来讲较差,其动脉血管的牵拉力也有所增加,这时患者弹力纤维的退行性出现改变并断裂,最终导致血管损伤和出血,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肌缺血性损伤。由此,临床上一般将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高血压患者的白内障手术与心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在本组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术前脉压数值最大,而老年患者正常血压组的术前脉压与年轻血压正常组的数值相差较小、类似度高,这与以往研究中心的报告相符合。从术中的患者脉压情况来看,高血压组患者的脉压在三组中最高,而血压和脉压是目前临床上预测手术患者心血管损伤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老年人白内障手术中,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损伤的较大因素。
经过此次研究发现,致使术中出现高脉压的相关因素有基础脉压以及年龄,因此在手术进行之前就采取控制血压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若想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由心血管损伤带来的风险,仅靠血压控制是不够的,维持血压的稳定也同样很重要。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不仅要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同时还要注意患者血压是否保持在稳定状态。对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多与其沟通,舒缓其紧张心理,情况严重者则要行稳定血压治疗。术中术后都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整体情况,若出现并发症则要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心血管损伤带来的危害。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心血管损伤风险与高血压疾病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需要医师提高警惕,做好术中患者的心电图监测并稳定患者的脉压和血压,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与临床护理措施,控制患者血压值,提高手术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