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2014-08-11 02:29李伟强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心房颤动联合

李伟强

【摘要】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时,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产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把其随机分成两组,都在原有降压治疗的前提下让其进行口服胺碘酮,观察组的患者在这个前提下服用麝香保心丸,都对其进行为期十八个月的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率以及血压水平进行观察,并把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房颤复发时间的差异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的有所下降(P<0.05);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房颤复发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的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进行治疗的疗效比较确切,安全性也很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联合;胺碘酮;高血压心脏病;心房颤动;疗效

在临床治疗中,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病,还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1]。高血压心脏病是经常可见的靶器官损害,而心房颤动是经常可见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脑猝死、血栓栓塞以及脑卒中等不良后果[2]。我院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的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分析:针对本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都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诊断标准[3-4],房颤持续3~26小时,心功能可分为Ⅰ~Ⅱ级。把糖尿病、甲状腺亢进、妊娠期、心脏瓣膜病、肺心病、继发性高血压、碘过敏、哺乳期女性以及心肌病等因素导致的心房颤动患者排除[5],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式随机的把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55~76(63.34±7.34)岁;体重55~80(66.74±8.13)千克;高血压病程8~19(13.03±3.88)天。观察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57~79(63.57±7.43)岁;体重55~80(67.13±8.32)千克;高血压病程5~19(13.14±3.57)天。两组从年龄、病程、性别以及体重等方面进行比较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方法:两组都在原有降压治疗的前提下让其进行口服胺碘酮,剂量为第一周每天为0.6克,第二周每天为0.4克,第三周每天为0.2克,之后继续维持每天0.2克的计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这个前提下服用麝香保心丸,每次两丸,每天3次。

观察项目:持续治疗18个月,对治疗前后的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并对两组的心房颤动复发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统计学分析:把全部数据输入到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 ±s)表示,比较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则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发生心房颤动的生理基础为折返冲动,但是现阶段其发生的机制还不是很明确[6]。心房颤动可以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并使心室充盈量减少,进一步促使心功能恶化。除此之外,房颤也是导致脑血栓以及外周动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如何让心房颤动的复发得到避免是临床工作的关键[7]。

近年来,射频消融以及药物等对房颤进行治疗的方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关于房颤卒中存在的危险进行评分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临床对房颤进行的抗凝治疗在以往一直依靠于华法林,但是存在着出血风险以及治疗窗窄等较难控制的缺点[8]。新型的器械以及抗凝药物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在基层的一些医院,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的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进行治疗是首选的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联合使用的方法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其临床医学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郭鹏,陈艺钊.坎地沙坦酯联合比索洛尔及胺碘酮对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的疗效[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2):130-132.

[2]Solomon SD,Verma A,Desai A,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on dia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J].Hy-pertension,2010,55(1):241-248.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9):541,769-774.

[4]陈复琼,梁华荣,唐家荣,等.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13-514.

[5]全勇,张育民.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南药学,2011,9(10):754-757.

[6]羿凤云,阳吾君.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临床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9):729-730.

[7]贺志伟,李军英.麝香保心丸协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学术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11,11(6):120-123.

[8]张超.IL-18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10(9):212-214.

【摘要】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时,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产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把其随机分成两组,都在原有降压治疗的前提下让其进行口服胺碘酮,观察组的患者在这个前提下服用麝香保心丸,都对其进行为期十八个月的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率以及血压水平进行观察,并把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房颤复发时间的差异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的有所下降(P<0.05);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房颤复发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的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进行治疗的疗效比较确切,安全性也很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联合;胺碘酮;高血压心脏病;心房颤动;疗效

在临床治疗中,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病,还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1]。高血压心脏病是经常可见的靶器官损害,而心房颤动是经常可见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脑猝死、血栓栓塞以及脑卒中等不良后果[2]。我院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的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分析:针对本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都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诊断标准[3-4],房颤持续3~26小时,心功能可分为Ⅰ~Ⅱ级。把糖尿病、甲状腺亢进、妊娠期、心脏瓣膜病、肺心病、继发性高血压、碘过敏、哺乳期女性以及心肌病等因素导致的心房颤动患者排除[5],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式随机的把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55~76(63.34±7.34)岁;体重55~80(66.74±8.13)千克;高血压病程8~19(13.03±3.88)天。观察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57~79(63.57±7.43)岁;体重55~80(67.13±8.32)千克;高血压病程5~19(13.14±3.57)天。两组从年龄、病程、性别以及体重等方面进行比较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方法:两组都在原有降压治疗的前提下让其进行口服胺碘酮,剂量为第一周每天为0.6克,第二周每天为0.4克,第三周每天为0.2克,之后继续维持每天0.2克的计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这个前提下服用麝香保心丸,每次两丸,每天3次。

观察项目:持续治疗18个月,对治疗前后的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并对两组的心房颤动复发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统计学分析:把全部数据输入到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 ±s)表示,比较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则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发生心房颤动的生理基础为折返冲动,但是现阶段其发生的机制还不是很明确[6]。心房颤动可以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并使心室充盈量减少,进一步促使心功能恶化。除此之外,房颤也是导致脑血栓以及外周动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如何让心房颤动的复发得到避免是临床工作的关键[7]。

近年来,射频消融以及药物等对房颤进行治疗的方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关于房颤卒中存在的危险进行评分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临床对房颤进行的抗凝治疗在以往一直依靠于华法林,但是存在着出血风险以及治疗窗窄等较难控制的缺点[8]。新型的器械以及抗凝药物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在基层的一些医院,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的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进行治疗是首选的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联合使用的方法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其临床医学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郭鹏,陈艺钊.坎地沙坦酯联合比索洛尔及胺碘酮对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的疗效[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2):130-132.

[2]Solomon SD,Verma A,Desai A,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on dia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J].Hy-pertension,2010,55(1):241-248.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9):541,769-774.

[4]陈复琼,梁华荣,唐家荣,等.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13-514.

[5]全勇,张育民.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南药学,2011,9(10):754-757.

[6]羿凤云,阳吾君.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临床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9):729-730.

[7]贺志伟,李军英.麝香保心丸协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学术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11,11(6):120-123.

[8]张超.IL-18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10(9):212-214.

【摘要】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时,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产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把其随机分成两组,都在原有降压治疗的前提下让其进行口服胺碘酮,观察组的患者在这个前提下服用麝香保心丸,都对其进行为期十八个月的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率以及血压水平进行观察,并把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房颤复发时间的差异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的有所下降(P<0.05);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房颤复发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的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进行治疗的疗效比较确切,安全性也很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联合;胺碘酮;高血压心脏病;心房颤动;疗效

在临床治疗中,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病,还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1]。高血压心脏病是经常可见的靶器官损害,而心房颤动是经常可见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脑猝死、血栓栓塞以及脑卒中等不良后果[2]。我院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的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分析:针对本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都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诊断标准[3-4],房颤持续3~26小时,心功能可分为Ⅰ~Ⅱ级。把糖尿病、甲状腺亢进、妊娠期、心脏瓣膜病、肺心病、继发性高血压、碘过敏、哺乳期女性以及心肌病等因素导致的心房颤动患者排除[5],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式随机的把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55~76(63.34±7.34)岁;体重55~80(66.74±8.13)千克;高血压病程8~19(13.03±3.88)天。观察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57~79(63.57±7.43)岁;体重55~80(67.13±8.32)千克;高血压病程5~19(13.14±3.57)天。两组从年龄、病程、性别以及体重等方面进行比较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方法:两组都在原有降压治疗的前提下让其进行口服胺碘酮,剂量为第一周每天为0.6克,第二周每天为0.4克,第三周每天为0.2克,之后继续维持每天0.2克的计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这个前提下服用麝香保心丸,每次两丸,每天3次。

观察项目:持续治疗18个月,对治疗前后的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并对两组的心房颤动复发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统计学分析:把全部数据输入到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 ±s)表示,比较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则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发生心房颤动的生理基础为折返冲动,但是现阶段其发生的机制还不是很明确[6]。心房颤动可以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并使心室充盈量减少,进一步促使心功能恶化。除此之外,房颤也是导致脑血栓以及外周动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如何让心房颤动的复发得到避免是临床工作的关键[7]。

近年来,射频消融以及药物等对房颤进行治疗的方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关于房颤卒中存在的危险进行评分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临床对房颤进行的抗凝治疗在以往一直依靠于华法林,但是存在着出血风险以及治疗窗窄等较难控制的缺点[8]。新型的器械以及抗凝药物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在基层的一些医院,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的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进行治疗是首选的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联合使用的方法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其临床医学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郭鹏,陈艺钊.坎地沙坦酯联合比索洛尔及胺碘酮对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的疗效[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2):130-132.

[2]Solomon SD,Verma A,Desai A,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on dia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J].Hy-pertension,2010,55(1):241-248.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9):541,769-774.

[4]陈复琼,梁华荣,唐家荣,等.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13-514.

[5]全勇,张育民.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南药学,2011,9(10):754-757.

[6]羿凤云,阳吾君.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临床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9):729-730.

[7]贺志伟,李军英.麝香保心丸协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学术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11,11(6):120-123.

[8]张超.IL-18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10(9):212-214.

猜你喜欢
麝香保心丸心房颤动联合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建立高效有序的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处置机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