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连科
高僧种地
◎ 阎连科
有位出家人,聪慧多智,在庙里勤读苦攻,却终日不得悟醒。与他一同出家的僧者,大都开悟后到了他寺,做了主持,只有他还在那庙里捧经敲木,日复一日。
终于有一天,他问高僧师父:“我为何不能成佛?”
师父答:“你太聪明了。”
他又问:“那么,如何才能笨些?”
师父说:“种地去吧。”
聪明和尚就丢下经书,开始到庙旁种地。
最初,小和尚并不会耕作劳种,不知春发秋果,不明四季耕作,可他明智好学、勤于吃苦,第一季虽米果歉收,第二季却有了丰旺景象。到了第三年的秋天,庙旁田地已经是果实累累,色艳味香。
可高僧师父到了这儿,望着这番丰景,紧紧地皱着眉头,半晌无言无语。
和尚问:“师父,是我种得不够好吗?”
师父答:“太好了,好得过了。”
和尚有些气馁,生气地问:“难道说,要歉收才好?”
师父答:“你再种三年地吧。”言毕,师父怅然而去。
从此,小和尚种地不再走巧,不再过于精心,只是随季播种。雨后锄草,秋日收获,冬天休地猫冬,春耕伸腰荷锄。他有些懒散,有些怠惰,可那田那地,却也一样景色丰饶,美如天堂。就这样又过三年,秋收时节,高僧师父再次从庙里来到田旁,见该收的庄稼因未收而有些卧伏,该下架的瓜果因未下架而稍稍有些干枯。师父四处寻找徒弟,他却不在田里。师父又到远处庵内,只见小和尚正躲着太阳,在庵里斗蛐蛐,且见了师父,他不惊不喜,只是欠了身子,示意师父坐下,就又专心地斗着自己的蛐蛐。
师父问:“你知庄稼该收了吗?”
和尚说:“哦,忘了。”
师父问:“学会种地了吧?”
和尚不假思索:“又不会了。”
师父问:“蛐蛐斗得可好?”
和尚如实说到:“正在学呐。”
师父一笑:“你开悟了,可以走了。”
和尚走后,到了别处庙宇诵经传教,后来成了高僧中的高僧。从明白再到糊涂,才是最终的开悟和醒透。
(摘自《写作最难是糊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胡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