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雅心
摘要:目前,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工具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互联网金融正在我国迅速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功能和发展现状,然后着重从成本、信息、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进而研究其特点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和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最后简要给出对传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以实现当今金融发展趋势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整个金融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转。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发展影响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支付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工具而产生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包括对原有金融产品、金融业务流程及运作模式、配套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外部监管环境的改善和创新,使得金融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的简单相加,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的特征进行资金融通,增强信息的对称性、操作的高效性以及风险的可规避性,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金融脱媒行为,具体表现为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和客户关系脱媒。
目前,互联网金融运营规模虽然尚小,但发展十分迅速,时至今日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个阶段,发展衍生出多种形式,在商业银行的三种传统主营业务——存、贷、汇业务中均有渗透。根据服务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归为三大类模式:一是从线下扩展为线上的传统金融服务(O2O),如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二是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如P2P lending、众筹融资、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三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如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基金、网络保险(放心保)模式、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等。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互联网金融逐步实现了在交易支付、清算结算、资源配置、资金融通、信息搜集、资本借贷等多方面的功能创新。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继上世纪90年代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证券等形式的出现,现今为适应金融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和金融服务需求的便捷化发展,以网络技术的革新为前提,网络金融业务与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浪潮——以移动支付、大数据和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为技术支持广泛展开网络支付、网络借贷、金融咨询等互联网金融服务。
网络支付方面,根据赛迪顾问发布数据(1),2013 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交易规模达6.91万亿,完成去年全年交易量10.4万亿的66%。根据支付行业第一阵营的汇付天下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其交易规模和营业收入均已超过2012年度全年。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充当资金托管中介、在交易结算中实现与多个银行的端口对接,在有效规避交易风险的同时也实现了网络交易的便捷高效。
网络借贷方面,以人人贷、拍拍贷为代表的P2P借贷、以阿里巴巴金融为代表的依托电商平台的网络小额信贷、以平安陆金所为代表的第三方担保贷款等网络借贷模式均有迅猛发展。根据宜信公司总裁助理刘大伟在互联网金融研讨会上的发言,目前行业内有500多家公司,较活跃的已逾300多家,业务规模总量接近1800 亿元,不论从机构数量还是从交易金额来看,我国网络借贷的规模已初步形成并逐渐扩大。
金融搜索与金融咨询方面,致力于提供融资贷款搜索和推荐的互联网平台“金融搜”和提供金融理财产品搜索咨询服务的“财经道”是目前我国较为领先的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和广大个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便捷的海量信息和搜索结果,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的同时,节省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并提高了信息的精度。除此之外,银行业与电商之间的合作也在进一步加强,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企业也开始与电商密切合作,在服务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上进行尝试。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一)成本方面
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并不需要很多的实体金融机构网点,添加一定量的服务器,便可以支撑海量的网络用户,这与传统金融业务开展的方式相比,节省了不必要的运营成本。并且,传统金融服务中实体经济的融资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手续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资金使用费和融资费用无疑会带来高昂的交易成本,同时,在对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和匹配的过程中会引致无形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这部分成本虽然难以计量,但是对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的增加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节省了交易成本。虽然,互联网金融在金融业务中发挥了便捷、高效、降低运营成本等功效,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违约成本较低和信用信息交换的困难等因素,也增大了交易方的违约风险和相关部门的监管难度。因此,目前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溢出,其发展的核心仍然是风险控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以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是互联网金融工作中的重点。
(二)信息方面
可获得性和共享性:自2009年互联网大会在京召开,我国所有城市已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乡镇覆盖率也高达97%。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高覆盖性和跨区域性,加之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云技术、搜索引擎、网络数据库,市场信息的对称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降低了市场选择风险。信息的获取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进而增强获取客户资源的能力,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在用户拓展和用户信息挖掘方面就更有优势。提供金融服务时,互联网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组织等互联网企业在服务器终端存储海量交易信息与信用数据,通过对客户交易记录的分析整理构建客户信用数据库,尤其在信贷融资时有助于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进一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障碍。另外,互联网技术的数据共享性使得海量信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输共享,保证金融机构间信息流的顺畅,有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安全性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减少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安全性:由于互联网技术赋予信息很强的可获得性和共享性,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道德风险、技术风险和逆向选择等引致的问题频发。据统计,2012年我国有84.8%(2)的网民遇到过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包括个人资料泄露、信息被非法盗取、交易信息篡改、网络金融诈骗等。除此之外,资金安全、监管安全、法律安全也存在较大风险,由于目前存在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不健全、监管不到位、追责制度缺失等因素,就势必会带来一系列金融风险和利益损失,如P2P网贷中的“庞氏骗局”、余额宝账户被盗取、密钥管理及加密技术的不完善使得黑客攻击猖狂等行为对投资者和交易方造成巨额的资金损失和信用损失。
(三)效率方面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思想是努力实现金融脱媒,即在金融监管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方绕过商业银行等传统的金融体系,直接将资金输送给需求方,在保证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更高效地实现资金的体外循环。目前,互联网金融不仅能够通过简化传统金融业务中的繁琐手续,规范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还可以将复杂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降低金融业的准入门槛,对个人消费贷款和中小企业融资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在实际运营中,由于具有审批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金融产品种类繁多等特点,所以特别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出路,在促进资金快速高效周转的同时,也加快了金融民主化的进程。因此,高效率、低门槛、受众面广的特点使得互联网金融能够迅速崛起,它在为增强资金流动性、激发市场潜力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互联网金融开启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正是简化的服务系统和较低的准入门槛,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操作风险。由于过于追求系统的易用性而产生设计上的缺陷,容易导致安全系统的失效;交易主体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操作规范和要求不了解,则可能导致交易主体的操作失误,长此以往使得操作风险累积,最终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损失,甚至在交易过程中出现流动性不足、支付结算中断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促进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寻找易用性和安全性的均衡是互联网金融得以稳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尽管银行收入来源趋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仍旧依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获取利差作为其收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导致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减少。首先,会使银行存款业务量萎缩。如:根据天弘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的资产规模已逾2500亿元,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超越连续7年蝉联中国最大基金管理公司的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跃升为我国第一大基金公司。由于余额宝拥有相当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10余倍的高收益、T+0实时赎回、利用手机客户端可随时随地进行操作、操作流程简单、与普通货币基金相比对最低投资额不设限制等诸多特点,使得银行活期存款量大幅下降,银行客户分流。此外,近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公布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也存在存款业务受到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因素。另外,据调查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对“网贷”的追捧程度日益加深,令银行的贷款业务也受到一定量的冲击。以平安陆金所推出的稳赢-安e贷为例,8.4%以上年化利率营造高收益,平安担保公司全额本息担保确保低风险,60天后即可转让保证高流动性,外加低门槛准入以及便利的全天候投资,足以提供给资金需求方高效安全的优质服务,使银行陷入激烈的竞争中。
(二)弱化银行的中介功能。银行作为传统的支付中介、融资中介的功能正面临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在支付领域,过去商业银行基本垄断了第三方支付结算转账平台,通过提供便利的服务吸引客户消费各种理财产品,从而获取中间业务收入。而随着央行发放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牌照,用户借助互联网便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支付结算,导致银行客户流失、难以通过挖掘客户价值来实现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效益。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如国内最大的平台“支付宝”和国际贸易常用支付工具PayPal,可利用大数据对客户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借助云计算实现信息整合配对,促使更多客户卷入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从而获得巨额收益,加剧银行客户基础的动摇,这对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融资领域,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以财经道为代表的金融搜索引擎与网贷平台的联手,革新了信息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产生的较低的融资成本显然比传统的银行间接融资模式对客户更具吸引力。尽管目前金融领域的移动搜索仍处于起步期,但是用户对“端对端”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需求不断膨胀,会进一步刺激配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线下服务向线上服务转移的模式创新,可见,资源配置去中介化的趋势将会带动银行中介作用的淡化消弭。
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的确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和功能造成很大程度的冲击,但是尽管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其规模在短期内尚不会撼动传统商业银行的地位。首先,互联网金融行业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严谨的自律性,其自身特点引致的技术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法律风险、监管风险等不容忽视。其次,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资金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客户资源丰富、客户认知度高、风险控制体系完善、行业准入门槛规范等优势,不会在短时间内轻易被互联网金融所取代。再者,人们普遍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是“忠诚”的,尽管存在“羊群效应”,但是理性人假定以及风险厌恶的心理使得多数银行客户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观念,去冒然尝试体验新兴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
四、互联网金融影响下,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发展趋势的深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进一步加强, 靠丰厚利差赚取收益已经不再是传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出路,新一轮金融改革势在必行。然而,互联网金融带给商业银行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向,转变发展观念,更加关注大众需求和客户体验,在互联网金融的投入上做好整体战略布局,将互联网的先进技术与银行的核心业务有机结合,拓展服务渠道,研发创新业务品种,规范服务流程,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更新传统金融格局以适应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同时,银行还应以开放的态度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合作,将银行自身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规范的操作模式和丰富的业务种类与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中努力实现“双赢”,最终促进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稳健地发展。
注释:
(1) 数据来源:刘彦华.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机遇[J]. 小康(财智), 2013, (9): 38-39
(2) 数据来源:何虹. 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风险隐患应予以重视[J]. 华北金融, 2013, (8): 55-61
参考文献:
[1] 冯娟娟.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 现代金融, 2013, (4): 14-16
[2] 李文博, 孙冬冬, 刘红婷. 浅谈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J]. 商场现代化, 2013, (20): 195-195
[3] 宫晓林.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3, (5): 86-88
[4] 陈敬民.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若干思考[J]. 金融纵横, 2013, (5): 13-15
[5] 邱峰.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 吉林金融研究, 2013, (8): 44-50
[6]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谢平,邹传伟[J].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