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政务信息公开新模式

2014-08-08 12:28龚花萍刘帅
现代情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微信

龚花萍+刘帅

基金项目: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电子政务环境下基于ILM的灾害信息资源规划和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310403071);南昌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关于政府部门信息资源规划利用的研究”(项目编号:2012141)。

作者简介:龚花萍(1964-),女,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微信是腾讯推出的一款用于移动终端的免费即时通讯软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向公众推送政务信息。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基于微信平台的政务信息公开新模式,认为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是一种新型的政务公开方式,具有方便、快捷、交互性强等特点。通过与其他政务信息公开方式进行对比,阐明了微信政务信息公开的意义。

〔关键词〕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政务信息公开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4.013

〔中图分类号〕D6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4-0062-05

A New Mode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Gong HuapingLiu Shuai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Wechat is an instant messenger software used on mobile devices which is developed by Tencent.The government can delive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o public through Wechat Platform.This paper analysed this new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odel based on Wechat taking real cases for example,which held the view that Wecha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a new mode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which has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quickness and great interactivity.Additionally,the author expla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Wecha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comparing with other models.

〔Keywords〕Wechat;Wechat public platform;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政务信息是指在履行政府职能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使用的一切信息,既包括行政部门自身产生的各类信息,也包括行政过程中使用的外部信息,广义上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政务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服务作用的重要方式。

我国正处在政府职能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时期,人们对政务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实行政务公开,是行政改革的潮流和基本趋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实现公共监督、廉洁勤政的重要举措。我国的政务信息公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形式单一到多方式多渠道公开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平台,用信息化促进政务信息公开。2009年8月,新浪公司推出了微博,微博政务随之兴起,一时蔚然成风。政务微博在信息公开方面比传统的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更加快捷,并能够做到与用户的互动,是政务信息公开新模式的成功尝试。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其功能定位是移动即时通讯工具。微信的出现,为政务信息公开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将对微信政务信息公开的新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1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概述

11微信简介

微信是一款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号码、扫描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通过微信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1]。

微信主要面对移动客户端用户,现有iOS、Android、Windows Phone、BlackBerry、Symbian等多种客户端[2]。2012年10月腾讯推出了微信网页版,用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网页微信。但微信尚未推出PC客户端。

12微信政务信息公开实施的可行性

微信的基本功能是通讯,通讯的实质就是信息传播。政务信息公开的目的就是将信息传播出去,微信的信息传播功能与政务信息公开的需求契合,这是微信政务信息公开的基础。实施微信政务信息公开的可行性,具体可概括为以下3点。

12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智能终端的普及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近几年,随着移动网络,特别是3G网络的普及,并且向4G网络迅速发展,移动网民市场迅速增加,移动互联网进入了“平民”时代,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使用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随着Wi-Fi技术不断推广,人们更容易以高网速、低成本接入移动互联网。相应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也快速发展,且价格不断走低,大大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785%[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带动了移动应用市场的迅猛发展。微信作为一款智能终端应用,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丰沃土壤。

122微信用户基数大且用户忠诚度高

自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微信以来,其用户数量就呈几何式增长,在短短不到2年的时间,其注册用户已经突破3亿。2013年4月底,微信用户已超过4亿。根据公开数据[4],汇总如表1。表1微信用户增长用时统计

用户数增加1亿用户用时(天)增速(万/天)0——1亿43323092亿17258143亿12083334亿1059523

由数据可以看出,从微信诞生之际,到1亿用户,用时400余天,而用户数量从3亿增长到4亿时,用时只有百天,增长1亿用户的用时越来越短,增长速度呈现出上升趋势。据业内人士透露,微信在7月初已达到5亿用户[5]。

endprint

从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腾讯开始公布微信的活跃账户数。活跃账户是指经常光顾微信,给微信带来数据价值的用户。活跃用户是用来衡量一款产品运营情况,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指标。2013年第一季度,微信活跃账户数为1944亿,比上一季度增长231%,比去年同期增长2284%[6];2013年第二季度,微信活跃账户数为2358亿,比上一季度增长213%,比去年同期增长1768%[7]。微信的活跃账户数与同期注册用户数之比达到60%以上,活跃用户增长速度快,用户忠诚度高。

2013年7月22日,腾讯微信发生自上线以来最大规模故障,随后引发微信用户的抓狂、焦虑,“瘫痪门”瞬间成为最热门话题。而一个产品的瘫痪,却在另一方面测试了其客户忠诚度。这种忠诚度,主要体现在微信官方发出第一条解释性微博后,所引发的逾2万条评论、逾47万次转发[8]。

123微信公众平台的形成

2012年8月,微信推出了公众平台。个人或者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打造一个公众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等内容。公众平台拥有群发助手、自动回复等人性化功能。通过公众平台,平台管理者可以向订阅用户推送消息。公众平台与订阅者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公众平台,可以向多个用户推送消息。这样就有“广而告之”的效果,为政务信息的公开开辟了新途径,而这些使微信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可能。

13微信政务信息公开的意义

(1)微信是一个新生事物,运用微信进行政务公开,虽然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但政府部门敢于试水新鲜事物,多渠道拓宽政务信息公开路径,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探索新型政务公开模式的大胆尝试。

(2)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自上世纪末至今方兴未艾,网络化更是逐步深入,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网络为基础的第四媒体、第五媒体迅速崛起,正在改变传统的媒体格局,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是政府部门主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潮流和新媒体发展趋势、抢占新媒体应用领域的必然要求。

(3)微信政务公开较传统方式更接地气,更能拉近政府部门与群众的距离,更便于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及时地予以反馈,这有利于政府部门打造亲民形象,深入群众,这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不谋而合。

14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新模式

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政务信息有了新的公开模式。笔者结合现实案例,对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141模式介绍

微信政务信息公开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模式的运行机制如下:

①公众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要将信息推送给公众,或者说公众想要获取相关信息,公众就应先关注公众平台。公众可以通过搜索号码、查找公众号、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从政府部门方面讲,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运营方可以主动推广自己的微信号,在政府网站、

图1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模式图

宣传册等地方,主动告知公众微信账号,放置微信公众平台的二维码供用户扫描。

②政府部门选取内容,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给公众。一条微信,少则是一条短讯,多则是几条信息的集合,不可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推送内容要按照不同部门的需要选取一定内容。微信提供多种信息格式的传输,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方式展现,甚至可以是链接。

③公众将信息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每个公众可以方便地将信息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微信内置了一键分享,可以将信息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腾讯微博,还可以复制该条信息链接、以邮件方式发送给好友。假设某微信公众平台有m个人关注,每个人有n个好友,那么该条信息就相当于发送给了mn个人。

④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交互。微信公众平台事实上是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一个信息交互纽带,这是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最核心的部分。政府与公众的交互方式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可立即答复的问题,即对于公众提出的问题,政府部门可通过设置相关功能自动解答以立即回复。这类问题一般是公众普遍关心、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自动回复的设置大体有两种:第一种是建立关键词库,回复关键字或其代码即可收到相应内容。如图2A,以“平安肇庆”(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官方微信)为例,在文本框中回复数字0,即可收到实时路况方面的内容;第二种是设置自定义菜单,点击相关按钮即可收到相关内容。如图2B,以“统计微讯”(国家统计局新闻办公室微信)为例,点击月度数据,即可收到当月各类统计数据。图2微信公众平台两种自动回复方式

第二类主要是针对个别无法直接回复的问题。公众可以向微信公众平台留言,公众平台可在后台收集这些数据,然后反映到具体职能部门处理相关问题,再通过微信或者咨询人的其他联系方式,对具体问题进行回复解答。

⑤微信公众平台向运营方反馈用户分析、图文分析和消息分析等统计数据。通过统计数据,可以方便查看任意时间段内用户数的增长、取消关注和用户属性等信息,查看任意时间段内图文消息群发效果的统计,包括送达人数,阅读人数和转发人数等。这些有利于政府运营方优化公众平台的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142案例分析

“上海发布”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官方微信,于2013年6月8日正式上线。“上海发布”微信是建立在其官方微博400万粉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微信平台每天会向订阅者发送轨交、教育、医疗、社保、居住等与上海有关的信息,其发布信息也会随着不同时期推送不同的信息,如中秋节会提供市民一些度假建议、天气炎热会发布高温预警等。

“上海发布”针对常见问题,共设置了3个自定义菜单:微互动、今日推荐、居住证专题。“微互动”告知订阅者如何提问。通过点击“微互动”下的“菜单功能”,会得到一串关键词及其代码,这样,就将两种自定义回复的方式结合起来。“今日推荐”菜单下是当日一些重要提示,包括天气预报、文艺演出等。针对广大市民对落户上海的大量需求,“上海发布”微信平台专门设立了“居住证专题”,该菜单图文介绍了相关政策及办理流程(参见图3)。

图3“上海发布”微信

“上海发布”的微博、微信相互配合,在“上海发布”的官方微博显要位置,放置了微信地址的二维码,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扫一扫”二维码,轻松关注其微信。

另外,“上海发布”还在每条信息的后面,提示订阅者如何将信息分享给朋友,让更多的朋友获知该信息(参见图4)。

图4“上海发布”提醒订阅者分享信息

“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平台,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各种功能,坚持推送市政信息,使市民迅速方便地了解上海动态,是微信平台的成功典范。

2微信政务信息公开与传统方式、微博方式的比较

传统方式主要是指政府部门网站发布信息。现对传统方式、微博方式和微信政务信息公开进行比较(见表2)。

表2微信政务信息公开与传统方式、微博方式的比较

指标〖〗传统方式微博方式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支持终端PC客户端PC客户端+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平台属性大众化信息发布平台社会化咨询网络私人化关系网络交互性弱一般强信息呈现方式图文、视频文字(限140字)、图片、视频图文、语音、视频信息获取方式用户主动浏览网页用户关注、主动获取用户订阅,被动接收

(即微信公众平台主动推送)

通过表2可以发现,在支持终端方面,微信是侧重于移动终端的产品,更加强调随时随地就能获取信息;从平台属性看,传统方式和微博方式都是开放的平台,而微信是相对私人化的关系网络,即“用户—平台”对等关系,订阅的信息只有自己可见;信息呈现方式方面,三者没有很大差别,几种常见的信息形态,都可以呈现出来;从信息获取方式来看,传统方式和微博方式,是将信息汇总发布,需要用户自己主动去搜寻,而微信政务信息公开,只要用户关注了公众平台,相关部门就会通过平台主动推送信息,这就将政务信息公开从“主动公开”转变为“主动推送”,信息公开更进一步。

endprint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三者之间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传统方式包含的信息量最全面,但是不支持移动终端,与公众的交互性差;微博方式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支持移动终端,并有了一定的交互性;微信政务信息公开则关注移动终端随时获取信息,并大大增强了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交互性。3种政务公开模式可以相互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可以在政府网站、微博页面上公布微信账号,设置微信二维码标识,引导公众主动关注政务微信;而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推送短消息并附上相关网站链接。

3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要注重公众平台的账号宣传

微信交流是一种私密性的闭环交流,公众账号需要广泛宣传才能让广大群众得知,所以,相关部门要运用网站、当地媒体报刊等多种方式宣传自己的账号,扩大公众平台的覆盖面。

32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要持之以恒

公众平台在上线初期,订阅者较少,公众平台的各种优势不能显现出来,有些公众平台因初期效果不显著而放弃了平台运营,逐步沦为“僵尸账号”。公众平台运营方,应该组建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和维护,持之以恒,注重运营的质量,逐步扩大平台的影响力。

33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推送内容

微信公众平台好不好,关键还是看内容,如果提供的内容华而不实,就会失去订阅者,所以,要精选实用信息,使推送的信息真正反映人民的需求,不断更新关键词库,提高回复效率。

4结语

微信政务信息公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运用好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树立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打造更加开放、更加亲民的服务型政府,变“微信”为“威信”。但微信政务信息公开才刚刚起步,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微信的普及率城乡差距较大,尚缺乏相关的规范标准等,需要相关运营部门不断探索和总结,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使微信政务信息公开发挥其最大效益[9]。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微信[EB].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2013-09-11.

[2]邱诗雨,吴思,毛秀利.微博与微信营销能力比较与未来预期[J].中国商贸,2013,(7):91-92.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P020130717505343100851.pdf,2013-07-31.

[4]微信用户已达4亿![EB].http:∥www.gfax.cn/news/content609.html,2013-07-03.

[5]TechWeb:微信用户已突破5亿用户日增160万[EB].http:∥mi.techweb.com.cn/tmt/2013-07-22/1311578.shtml,2013-07-22.

[6]腾讯2013年第一季度业绩[EB].http:∥www.tencent.com/zh-cn/content/at/2013/attachments/20130515.pdf,2013-05-15.

[7]腾讯2013年第二季度业绩[EB].http:∥www.tencent.com/zh-cn/content/at/2013/attachments/20130814.pdf,2013-08-14.

[8]没有微信的几小时,你在做什么[N].上海证券报,2013-07-23.

[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首个中央部委试水政务微信的样本意义[EB].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3/0605/c241220-21748123.html,2013-06-05.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
微信
微信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