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新探

2014-08-08 02:12李品芳尹自斌
航海教育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轮机实操机舱

李品芳,尹自斌

(集美大学 轮机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机舱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新探

李品芳,尹自斌

(集美大学 轮机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基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在机舱资源管理方面的变化,引入能力公式解读机舱资源管理项目的教学目的,探讨机舱资源管理的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组织方法,论述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机舱资源管理;能力公式;理论教学;实操训练

一、引言

IMO基于“使航运更安全、使海洋更清洁” 的目标和宗旨,制定的STCW公约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多次修订,除了致力于船员的知识技能素质的提升之外,开始重视非知识、非技能因素在船员综合安全素质中的重要性。2010年6月,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通过,并于2012年1月1日生效,过渡期5年。马尼拉修正案把“机舱资源管理”(Engine Room Resource Management, ERM)列入STCW规则的A部分,作为强制性要求。我国交通运输部及国家海事局随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11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实施办法》及《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过渡规定实施办法》等履约文件,把“机舱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列入750千瓦及其以上海船轮机长和轮机员适任考试大纲的内容,并新增了“机舱资源管理”实操评估项目。对于“11规则”施行之前持有证书的船员,要求他们参加包括“机舱资源管理”在内的补差培训,以便换取符合“11规则”要求的新适任证书。在国家海事局的统一部署下,2012年6月份开始,“机舱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培训工作在全国各海事教育培训机构全面展开。[1]本文引入能力公式进一步解读“机舱资源管理”立项目的,并探讨“机舱资源管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

二、引入能力公式解读“机舱资源管理”的立项目的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关于“机舱资源管理”的表述出现在表A-III/1和表 A-III/2。表A-III/1操作级“轮机工程”职能模块中,“机舱资源管理”列入“保持安全的轮机值班”适任标准中,另外,操作级“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职能模块中,“机舱资源管理”的内容列入“领导力和团队工作技能的运用”适任标准中。表 A-III/2管理级“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职能模块中,“机舱资源管理”列入“领导力和管理技能的运用”适任标准中。

开展任何课程的教学研究,最核心的工作是掌握课程的立项目的,只有对课程的精神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才能使整个课程的教学组织不会跑偏。借鉴上海海事大学詹玉龙教授的理念,笔者引入能力公式来进一步解读“机舱资源管理”的立项目的,即

(1)

式中:C(Capacity)代表船员的综合素质(或者安全素质);K(Knowledge)代表船员的专业知识,S(Skill)代表船员的技术技能(动手能力),A(Attitude)代表船员的态度、理念和行为模式(非知识、非技能因素)。[2]

轮机人员的安全素质显然跟其专业知识基础是否扎实以及其实际操作能力水平密切相关,但是,从能力公式可见,影响轮机人员安全素质的因素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A,A值可以>1、=1或者<1,它对C的影响是起加权系数的作用,举足轻重。举个例子可以十分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轮机长甲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其(K+S)=90,但是该轮机长领导艺术较差,沟通能力欠缺,不了解轮机部团队成员的个性特征和能力特征,用人不善,个人人格魅力差,轮机部团队成员纷纷敬而远之,他的A值等于0.7,结果轮机长甲的C值只有63。轮机长乙知识技能方面相对薄弱,其(K+S)=70,然而,轮机长乙人格魅力很强,领导轮机部团队工作有条不紊,能充分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和积极性,团队内部气氛和谐,对外沟通能力强,为人处世得到船长及公司的认可,他的A值等于1.3,综合起来轮机长乙的C值等于91。轮机长甲领导的轮机部团队很难是一个安全的团队,所在船舶的动力装置安全堪忧;相反,轮机长乙领导的轮机部团队有良好的部门安全文化,这样的团队必定是船舶安全营运的有力保障。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把船舶资源管理(包括“机舱资源管理”和“驾驶台资源管理”)列入STCW规则的A部分,作为船员适任的强制性要求,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提升船员的A值,改变不安全的态度和理念,改变不安全的行为模式,从而提升船员的安全素质,减少船员人为因素对海上事故的影响,促进船舶安全营运。轮机人员接受“机舱资源管理”的培训,目的就是领会“机舱资源管理”的核心精神,在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提升个人的A值。

三、“机舱资源管理”的理论教学

1.“机舱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

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表A-III/1和表 A-III/2对“机舱资源管理”适任标准的表述,结合业界同行的理解,笔者在组织“机舱资源管理”理论教学时把“机舱资源管理”的理论归纳为五大要素,即资源的分配、分派与优先顺序、有效沟通、领导力与决断力、情景意识的获得与保持和团队工作。

第一个要素资源的分配、分派与优先顺序包含计划、时间管理、疲劳与压力等知识点;第二个要素有效沟通是五大要素的核心,其他四个要素中都有沟通的存在,包含有效沟通的特征、机舱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语言沟通及跨文化沟通等知识点;第三个要素领导力与决断力包含领导力、激励、决策过程等知识点;第四个要素情景意识的获得与保持包含情景意识的含义、事故链的破断等知识点;第五个要素团队工作包含团队的概念、团队精神和高效团队等知识点。

2.“机舱资源管理”理论教学的组织

根据国家海事局的要求,轮机长及轮机员的过渡期补差培训采取小班上课的形式,每期最多人数控制在20名。但是,受学生数的制约,面对在校生(准船员)开设的“机舱资源管理”课程很难做到小班授课。

(1)圆桌教学法。在国家海事局组织的“机舱资源管理”师资培训中,詹玉龙教授倡导的圆桌教学方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和学员围坐成一圈,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领会“机舱资源管理”的核心精神,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组织的20多期“机舱资源管理”培训中一直沿用圆桌教学这一轻松愉快的教学模式,受训学员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把20名学员分成4组,每组5人,并推选一名组长。分组的原则是不同职别搭配、不同类别搭配、不同公司搭配。每个要素的理论学习,首先由老师进行讲解,然后分组讨论,组长汇总组员的意见并代表发言,最后老师再做总结性发言。学员们把所学的“机舱资源管理”理论要素与船上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常常会提供十分经典的案例一起分享。

(2)案例教学法。“机舱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许多属于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范畴,对于轮机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知识不容易理解。在陈述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老师引用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员理解这些知识点,加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印象,更好地领会“机舱资源管理”的精神,而且有利于学员学以致用。还可以利用讨论环节向有不同公司、不同航线和不同船型工作经验的学员征集案例,这些案例的积累可以充实后续的教学培训课程。案例教学可以使得理论教学环节生动活泼,师生互动良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在校生来说,理论知识的宣贯往往会显得枯燥乏味,生动的案例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准确领会“机舱资源管理”的理念。[3]

这里以“情景意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情景意识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对影响船舶的因素和条件的准确感知,它是人们对于事故发生的一种预知和警惕。情景意识的概念表述比较抽象,现举例说明。在机舱集控室,二管轮值班中,突然滑油低压警报响起,二管轮将警报消声之后进入机舱,他这时候的思维过程是:滑油低压可能造成滑油失压,进而使主机保护性停车,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船舶可能失去稳性,极端情况可能导致船舶倾覆。根据他的工作经验,滑油低压的原因可能是滑油滤器脏堵,于是他径直走到滑油滤器边,转换双联滤器,滑油压力很快就恢复了。二管轮从集控室走到滑油滤器边的路上的思维活动就是情景意识,他能准确判断故障,切断事故链,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说明他的情景意识很高。通过这个案例的讲解,学员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情景意识的含义了。

就一线船员补差培训的“机舱资源管理”理论考核,笔者主张淡化卷面理论考试,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呈交一篇千字左右的结合个人经验的学习心得,作为培训的理论部分评价依据。这一观点逐渐得到各级海事主管部门的认可。

四、“机舱资源管理”的实操组织

“机舱资源管理”实操评估是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中评估大纲的一个项目。“机舱资源管理”实操的目的是让学员通过设定话题的演练,加深对“机舱资源管理”五大要素的理解,在实践中将“机舱资源管理”的核心精神融会贯通。根据国家海事局出台的“机舱资源管理”实操纲要,“机舱资源管理”的实操题目包括模拟器演练和面对面演练两种类型。

1.“机舱资源管理”实操中模拟器的作用

按照国家海事局的要求,开展“机舱资源管理”项目教学培训工作的海事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有全功能轮机模拟器作为硬件支持。在轮机模拟器这个平台上,学员小组可以进行如备车、完车等的机舱常规操作,也可以模拟如主机故障、舵机故障等应急事件的处理,还可以由教师设定系统故障让学员小组判断排除。在项目演练的过程中,学员的领导力、沟通能力、任务分配组织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和团队的情景意识等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也是“机舱资源管理”项目的模拟器演练有别于单纯的轮机模拟器训练之所在。[4]

2.“机舱资源管理”实操项目的组织

通常会安排每个小组完成两个话题的演练,需要用到模拟器的和面对面的话题各选一个。每期20个学员分4组,总共就有8个典型的话题,小组之间互相观摩,资源共享。通过严格的训练,要求学员能通过随机抽取的话题的评估考试。实操的具体组织分为4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确定技术路线,小组组长带领组员对分配到的话题展开讨论,写下实施步骤和具体内容,要求技术路线应该专业、全面、有序;第二个环节是角色分派,组长根据组员的具体情况,按照话题的需要分配每位组员担任一个特定角色,组长通常担任轮机长角色,其他组员担任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等角色,如果需要,一个学员可以兼任两个角色,如大管轮兼任驾驶台值班驾驶员;第三个环节是任务分配,组长根据机舱惯例,把技术路线中的各项任务分配给每个特定的角色;第四个环节是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教员跟进指导,对技术路线进行必要的修正,指出话题演练过程中的不足。在演练过程中,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点评,指出不足加以完善。

3.在校生的特殊安排

在校生缺乏船上工作经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这给“机舱资源管理”项目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建议“机舱资源管理”项目的教学应该安排在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学期进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

首先,在理论教学方面,结合理论知识的解读,应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公约立法精神的印象,因为“机舱资源管理”中涵盖的许多理念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在讲机舱内部沟通、机舱安全文化建设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大学生宿舍的学习氛围营造;讲到情景意识的时候,可以把高段位棋手对棋局的判断作为一个生动的例子;讲到时间管理时,可以联系到城市交通的错峰出行等。对于准船员来说,贴近生活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其次,在实操训练方面,可以选定几个有代表性的话题,老师指导学生编写专业、全面、有序的技术方案(剧本),让学生反复演练,在实操中进一步体会“机舱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在一线船员培训中可以收集到许多素材,编辑完善之后可以作为在校生的训练剧本。

五、结语

“机舱资源管理”教学针对的是轮机人员的非知识、非技能方面的素质,正确领会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这一立法精神是做好“机舱资源管理”项目教学培训工作的前提。作为航海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机舱资源管理”项目强调的正确的态度、正确的理念和正确的行为模式宣贯给受培训对象,使他们将“机舱资源管理”的精神入心入脑,并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自觉行动。这也是航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之所在。

[1] 蒋德志,李品芳.机舱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1.

[2] 蒋德志,李福海.“机舱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0,31(4):4-9.

[3] 安 骥,陈 磊.机舱资源管理及培训[J].中国航海,2013,36(2):28-32.

[4] 蒋德志,赵晓玲.基于轮机模拟器的“机舱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航海,2011,34(1):22-25.

2014-08-21

集美大学第六批教改重点项目( JY12002)

李品芳(1965-),男,副教授,主要从事船舶安全与防污染教学与研究。

U676.2

A

1006-8724(2014)04-0064-03

猜你喜欢
轮机实操机舱
船舶机舱火灾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船舶机舱通风相关要求及常见关闭装置分析
船舶机舱常见消防隐患及防控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机舱污水井应急除油设计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船舶轮机常见的故障
面向实操评估的轮机虚拟拆装考试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