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培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能力

2014-08-08 20:09张娜
中国教师 2014年15期
关键词:品德资料内容

张娜

一、直面问题,深刻反思

品德与社会的新课程标准让教师教学的空间更广阔,也面临着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等难题。教材将大量的信息整合起来,多姿多彩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背后,需要教师补充更多的背景资料,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些背景资料,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因素,有利于学生深刻地领会教材的教育内涵。因此,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背景资料的搜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然而,审视学生搜集的资料,我们会发现它们像浅薄的浮萍,没有思考的根基;像柔弱的芦苇,没有推敲的价值。

1.充耳不闻不搜型

学困生和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对教师布置的搜集背景资料的作业常常是充耳不闻,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搜集资料不如语、数、英等学科作业重要,况且应付语、数、英的作业都很吃力,哪还有时间搜集资料呢。而且,这些学生的家长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发挥检查监督的作用,导致学生对“搜集资料”的漠视。

2.蜻蜓点水应付型

一些学生对搜集资料采取勉强应付的态度,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家庭条件的限制、家长的支持力度不够,如一些学生的家长认为搜集课前资料有点“不务正业”,这使得一些学生容易“蜻蜓点水”式地随便写几个字,所写的内容没有什么价值。

3.大张旗鼓浮肿型

这些学生片面追求“丰富”,把搜集资料当成是“表现”的工具,根本没有认真阅读、挑选、思考,这种“假搜集”徒有“搜集”的美称,却无“搜集、整理”之实。

4.家长溺爱代劳型

这些学生往往深受家长溺爱,他们常常会把“球”踢给家长,让家长代劳,而自己为何要搜集,搜集的资料有何用途,则云里雾里,不得而知。

周而复始,课前准备的不足与低效让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课堂效率每况愈下。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如何做呢?

二、重新认识,注重指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突出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上体现得尤其充分。学生能够在课前搜集对上课内容有用的资料,这是让学生学习或体验一种思路和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掌握未知的知识,自觉地联系教材上的内容,建构新的知识框架。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已趋于冷静思考阶段的今天,我们不能让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流于形式。

1.教给学生资料搜集的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是学生进行有效资料搜集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因人、因时、因地、因势高效地进行指导。

1)提示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资料搜集的途径,如可以通过电视、报刊、工具书等获得,进行实地调查采访、作摘录与札记、上网搜索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内容进行选择,如“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上网搜索、采访家长、看课外书、结合语文课文等方法获取相关资料。

2)利用信息技术课上网搜集资料

教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相关网站,主动和信息技术课教师联系,思考哪些内容可以在他们上课时给予上网搜集资料的指导,将一些课程内容作为搜集练习项目,这样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但能够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也可以减轻课下的课业负担,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一课中,远古农业离现在的学生生活较远,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到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博物馆等有关网站参观、学习,把自己看到的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介绍使用。

3)教学生剪报、记笔记

学生无论是从网上,还是书籍、报刊找到的资料,往往会原封不动地拿到课堂,需要介绍时乱翻乱看,无形中就会耽误很多时间。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剪贴下来,或者摘抄在学期初准备的搜集资料记录本上,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同时还能积累知识。

4)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材料搜集齐备,就要进入归纳总结阶段,这一环节是对搜集活动质量的提升。通过资料的提炼与总结,学生驾驭材料的能力得到锻炼,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例如,“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兵马俑的修建原因及发现,兵马俑的神奇,如服饰、头饰、彩绘颜色、兵器、规模等方面搜集资料,将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填入资料卡中。教师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汇总,下发给学生,让学生从教师所给的资料中选取所需信息进行摘记,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小组交流时可以就相同内容的不同理解进行交流,这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能力的扩充和提升。

5)制定具体的搜集资料的评价标准

教师可以针对资料的搜集情况进行评价,事先制定一个资料搜集评价标准,可分为四个层级,即五颗星、三颗星、一颗星、须努力。

五颗星:能够亲身参与,按时完成;资料针对性强,知道筛选,有价值地呈现;有条理、整齐。

三颗星:能亲身参与,按时完成;能初步进行一些整理;有条理、整齐。

一颗星:能亲身参与,按时完成;有条理、整齐。

须努力:没有认真参与。

2.与学生一同整理所需的搜集内容

在讲授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时,教师要安排时间和学生一起翻阅每课的学习内容,对一些需要拓展和准备的教学内容进行罗列,给出明确的资料搜集方向,这对一些需要长时间积累或实践的内容就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上的保证。例如,五(下)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内容可做如下的安排,见表1。

注:请同学们从每课中自主选择一项作为课前搜集资料的作业。作业成绩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考查的依据。

这样,学生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可能地发挥强项,进行自主探究。

3.分工进行搜集活动

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如是否拥有电脑可以上网、是否拥有家庭图书角与订阅报刊、社区调查与企业访问是否方便、家长是不是支持等,之后教师根据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组与分工。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主选题下的子选题,缩小查找范围,力求事半功倍,集思广益。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所设计的领域如此之广,因此,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课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理解和内化知识与技能,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一、直面问题,深刻反思

品德与社会的新课程标准让教师教学的空间更广阔,也面临着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等难题。教材将大量的信息整合起来,多姿多彩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背后,需要教师补充更多的背景资料,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些背景资料,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因素,有利于学生深刻地领会教材的教育内涵。因此,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背景资料的搜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然而,审视学生搜集的资料,我们会发现它们像浅薄的浮萍,没有思考的根基;像柔弱的芦苇,没有推敲的价值。

1.充耳不闻不搜型

学困生和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对教师布置的搜集背景资料的作业常常是充耳不闻,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搜集资料不如语、数、英等学科作业重要,况且应付语、数、英的作业都很吃力,哪还有时间搜集资料呢。而且,这些学生的家长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发挥检查监督的作用,导致学生对“搜集资料”的漠视。

2.蜻蜓点水应付型

一些学生对搜集资料采取勉强应付的态度,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家庭条件的限制、家长的支持力度不够,如一些学生的家长认为搜集课前资料有点“不务正业”,这使得一些学生容易“蜻蜓点水”式地随便写几个字,所写的内容没有什么价值。

3.大张旗鼓浮肿型

这些学生片面追求“丰富”,把搜集资料当成是“表现”的工具,根本没有认真阅读、挑选、思考,这种“假搜集”徒有“搜集”的美称,却无“搜集、整理”之实。

4.家长溺爱代劳型

这些学生往往深受家长溺爱,他们常常会把“球”踢给家长,让家长代劳,而自己为何要搜集,搜集的资料有何用途,则云里雾里,不得而知。

周而复始,课前准备的不足与低效让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课堂效率每况愈下。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如何做呢?

二、重新认识,注重指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突出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上体现得尤其充分。学生能够在课前搜集对上课内容有用的资料,这是让学生学习或体验一种思路和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掌握未知的知识,自觉地联系教材上的内容,建构新的知识框架。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已趋于冷静思考阶段的今天,我们不能让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流于形式。

1.教给学生资料搜集的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是学生进行有效资料搜集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因人、因时、因地、因势高效地进行指导。

1)提示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资料搜集的途径,如可以通过电视、报刊、工具书等获得,进行实地调查采访、作摘录与札记、上网搜索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内容进行选择,如“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上网搜索、采访家长、看课外书、结合语文课文等方法获取相关资料。

2)利用信息技术课上网搜集资料

教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相关网站,主动和信息技术课教师联系,思考哪些内容可以在他们上课时给予上网搜集资料的指导,将一些课程内容作为搜集练习项目,这样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但能够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也可以减轻课下的课业负担,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一课中,远古农业离现在的学生生活较远,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到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博物馆等有关网站参观、学习,把自己看到的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介绍使用。

3)教学生剪报、记笔记

学生无论是从网上,还是书籍、报刊找到的资料,往往会原封不动地拿到课堂,需要介绍时乱翻乱看,无形中就会耽误很多时间。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剪贴下来,或者摘抄在学期初准备的搜集资料记录本上,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同时还能积累知识。

4)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材料搜集齐备,就要进入归纳总结阶段,这一环节是对搜集活动质量的提升。通过资料的提炼与总结,学生驾驭材料的能力得到锻炼,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例如,“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兵马俑的修建原因及发现,兵马俑的神奇,如服饰、头饰、彩绘颜色、兵器、规模等方面搜集资料,将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填入资料卡中。教师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汇总,下发给学生,让学生从教师所给的资料中选取所需信息进行摘记,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小组交流时可以就相同内容的不同理解进行交流,这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能力的扩充和提升。

5)制定具体的搜集资料的评价标准

教师可以针对资料的搜集情况进行评价,事先制定一个资料搜集评价标准,可分为四个层级,即五颗星、三颗星、一颗星、须努力。

五颗星:能够亲身参与,按时完成;资料针对性强,知道筛选,有价值地呈现;有条理、整齐。

三颗星:能亲身参与,按时完成;能初步进行一些整理;有条理、整齐。

一颗星:能亲身参与,按时完成;有条理、整齐。

须努力:没有认真参与。

2.与学生一同整理所需的搜集内容

在讲授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时,教师要安排时间和学生一起翻阅每课的学习内容,对一些需要拓展和准备的教学内容进行罗列,给出明确的资料搜集方向,这对一些需要长时间积累或实践的内容就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上的保证。例如,五(下)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内容可做如下的安排,见表1。

注:请同学们从每课中自主选择一项作为课前搜集资料的作业。作业成绩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考查的依据。

这样,学生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可能地发挥强项,进行自主探究。

3.分工进行搜集活动

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如是否拥有电脑可以上网、是否拥有家庭图书角与订阅报刊、社区调查与企业访问是否方便、家长是不是支持等,之后教师根据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组与分工。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主选题下的子选题,缩小查找范围,力求事半功倍,集思广益。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所设计的领域如此之广,因此,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课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理解和内化知识与技能,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一、直面问题,深刻反思

品德与社会的新课程标准让教师教学的空间更广阔,也面临着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等难题。教材将大量的信息整合起来,多姿多彩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背后,需要教师补充更多的背景资料,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些背景资料,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因素,有利于学生深刻地领会教材的教育内涵。因此,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背景资料的搜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然而,审视学生搜集的资料,我们会发现它们像浅薄的浮萍,没有思考的根基;像柔弱的芦苇,没有推敲的价值。

1.充耳不闻不搜型

学困生和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对教师布置的搜集背景资料的作业常常是充耳不闻,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搜集资料不如语、数、英等学科作业重要,况且应付语、数、英的作业都很吃力,哪还有时间搜集资料呢。而且,这些学生的家长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发挥检查监督的作用,导致学生对“搜集资料”的漠视。

2.蜻蜓点水应付型

一些学生对搜集资料采取勉强应付的态度,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家庭条件的限制、家长的支持力度不够,如一些学生的家长认为搜集课前资料有点“不务正业”,这使得一些学生容易“蜻蜓点水”式地随便写几个字,所写的内容没有什么价值。

3.大张旗鼓浮肿型

这些学生片面追求“丰富”,把搜集资料当成是“表现”的工具,根本没有认真阅读、挑选、思考,这种“假搜集”徒有“搜集”的美称,却无“搜集、整理”之实。

4.家长溺爱代劳型

这些学生往往深受家长溺爱,他们常常会把“球”踢给家长,让家长代劳,而自己为何要搜集,搜集的资料有何用途,则云里雾里,不得而知。

周而复始,课前准备的不足与低效让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课堂效率每况愈下。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如何做呢?

二、重新认识,注重指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突出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上体现得尤其充分。学生能够在课前搜集对上课内容有用的资料,这是让学生学习或体验一种思路和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掌握未知的知识,自觉地联系教材上的内容,建构新的知识框架。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已趋于冷静思考阶段的今天,我们不能让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流于形式。

1.教给学生资料搜集的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是学生进行有效资料搜集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因人、因时、因地、因势高效地进行指导。

1)提示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资料搜集的途径,如可以通过电视、报刊、工具书等获得,进行实地调查采访、作摘录与札记、上网搜索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内容进行选择,如“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上网搜索、采访家长、看课外书、结合语文课文等方法获取相关资料。

2)利用信息技术课上网搜集资料

教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相关网站,主动和信息技术课教师联系,思考哪些内容可以在他们上课时给予上网搜集资料的指导,将一些课程内容作为搜集练习项目,这样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但能够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也可以减轻课下的课业负担,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农业博物馆里的发现”一课中,远古农业离现在的学生生活较远,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到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博物馆等有关网站参观、学习,把自己看到的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介绍使用。

3)教学生剪报、记笔记

学生无论是从网上,还是书籍、报刊找到的资料,往往会原封不动地拿到课堂,需要介绍时乱翻乱看,无形中就会耽误很多时间。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剪贴下来,或者摘抄在学期初准备的搜集资料记录本上,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同时还能积累知识。

4)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材料搜集齐备,就要进入归纳总结阶段,这一环节是对搜集活动质量的提升。通过资料的提炼与总结,学生驾驭材料的能力得到锻炼,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例如,“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兵马俑的修建原因及发现,兵马俑的神奇,如服饰、头饰、彩绘颜色、兵器、规模等方面搜集资料,将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填入资料卡中。教师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汇总,下发给学生,让学生从教师所给的资料中选取所需信息进行摘记,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小组交流时可以就相同内容的不同理解进行交流,这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能力的扩充和提升。

5)制定具体的搜集资料的评价标准

教师可以针对资料的搜集情况进行评价,事先制定一个资料搜集评价标准,可分为四个层级,即五颗星、三颗星、一颗星、须努力。

五颗星:能够亲身参与,按时完成;资料针对性强,知道筛选,有价值地呈现;有条理、整齐。

三颗星:能亲身参与,按时完成;能初步进行一些整理;有条理、整齐。

一颗星:能亲身参与,按时完成;有条理、整齐。

须努力:没有认真参与。

2.与学生一同整理所需的搜集内容

在讲授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时,教师要安排时间和学生一起翻阅每课的学习内容,对一些需要拓展和准备的教学内容进行罗列,给出明确的资料搜集方向,这对一些需要长时间积累或实践的内容就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上的保证。例如,五(下)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内容可做如下的安排,见表1。

注:请同学们从每课中自主选择一项作为课前搜集资料的作业。作业成绩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考查的依据。

这样,学生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可能地发挥强项,进行自主探究。

3.分工进行搜集活动

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如是否拥有电脑可以上网、是否拥有家庭图书角与订阅报刊、社区调查与企业访问是否方便、家长是不是支持等,之后教师根据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组与分工。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主选题下的子选题,缩小查找范围,力求事半功倍,集思广益。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所设计的领域如此之广,因此,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课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理解和内化知识与技能,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品德资料内容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好学者贤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