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名乐
5月6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先后4次主持会议,与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国有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就这些机构的反腐工作提出了意见,强调要“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
正如王岐山所说,现在进行的反腐是为治本赢得时间。实际上,治本的方法与路径,要从治标的过程中摸索和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治标也是治本的一部分。无论是治标还是治本,在反腐败过程中,腐败分子总要一个一个地被查处,腐败“窝点”总要一个一个地被端掉。
在求解“治本”尚需时间的情况下,严查有望提拔要职的干部意味着,把现时有效的反腐资源集中在关键地方,在关键位置上阻断官员“前腐后继”之路,从而尽可能在领导干部队伍的“增量”部分显现治本的效果,并随着“增量”部分的逐渐扩张,进而杜绝腐败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严查有望提拔要职的干部是当下可行的既治标又治本、既有临时性又带有长期性的措施。这个措施,可以防止官员,尤其是那些有望提拔要职的干部被“带病提拔”。在当前情况下,官员被“带病提拔”的危害性尤其大。特别是那些被提拔到重要岗位的官员,如果“带病提拔”,则不仅示范其他官员腐败可以平安无事,也会挫伤公众的反腐信心。
严查有望提拔要职的干部,关键在于“严查”及“严查”之后的处理。我们已经看到,中纪委监察部本身也正身体力行“严查有望提拔要职的干部”,对身负“严查”任务的官员也实行严查。上周,中纪委第四监察室主任魏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就是这种“严查”的体现。如此“严查”并持续下去,才会在反腐问题上给公众带来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