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凯 葛学军 张 健
(宿迁华夏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 223800)
工程总承包商将项目工程分包给各分包商,这就要求总承包商要对分包商进行必要的管理,以确保工程保质保量的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分包可以降低工程建造风险,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现阶段,工程分包管理的现状堪忧,工程分包市场管理混乱,弊端百出。比如,对总承包商来说,有一种非常常见的“甩砣子”问题。一些单位对分包项目或工序不做技术或经济方面的周密研究分析,不科学合理地设计分包方案。对分包商来说,同样存在着忽视分包合同,越权管理或者逃避职责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总承包商无法统筹兼顾,对分包商无法实行全面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分包商难以履行承包责任,在材料购买和职工待遇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工程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遇到很多难题,也涉及到很多领域,如职工招聘、职工住宿和待遇问题、工程建筑材料问题、工程质量检测问题等等。工程总承包商无法全方位地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探究和解决,那样既浪费人力、物力,也延误了工程建造时间。通过对工程分包,全面充分地利用市场资源,通过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人力、物力的合理利用,减少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工程建造过程中要面对许多风险,总承包商一般无法面对和完全解决所有的困难问题,这就可能会导致工程建造完成时间的延误。对于总承包商不擅长的工程领域,总承包商会把这些工程承包出去,提供给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团队,既实现了这些团队的技术利用,也降低了工程建造的风险。
大型工程项目涉及到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必须进行各种形式的分包。这既是对分包商专业技术的合理利用,也是对总承包商统筹全局能力的最好考验。一方面,总承包商不可能拥有所有类型的工程建造人才,即使拥有所有类型的工程建造人才,总承包商内部的运营和管理也会非常迟滞,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另一方面,良好专业团队的施工资质和专业技术都要求这些团队既要独立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又要和其他团队保持协作关系,实现工程建造施工程序的合理化安排。
分包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包括业主、监理、总承包商以及分包商之间的关系,这也就使得工程分包问题变得复杂化。通过签订详尽完善的分包合同,标示好各个单位的职责和权限,以此来合理调节工程建设的节奏,分配好工程各个项目的建设时间。工程合同的签订,要涉及到多个方面,在工期、材料消耗、质量水平等方面都要有详尽的叙述,尤其不能忽视对工程质量测定水准的要求,这关系着工程建设的根本。
各个分包商之间的权力地位平等,不能因为其岗位和职责的不同而存在歧视心态,这样无疑会对施工人员产生消极的影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施工分包各当事人共同的目标与愿望,也是构建各方面正常关系、维护大局稳定的基本准则。总承包商在管理分包商时,要提高自身素质,不能对分包商拥有歧视心理。两者之间虽存在着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但是分包商与总承包商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的水平。
在工程分包之后,各分包商要完成自己的施工任务,总承包商要处理好与各分包商之间的财务、监督管理、质量检测等关系,这就可能会导致财务不清、监督不力、工程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工程分包前,总承包商要对各分包商下定建立应急机制的任务,要求各分包商对各个问题都要有相应的应急机制,妥善处理好各项问题,使得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不延误工期。同时,应急机制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到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通过市场竞争,能够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择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团队。通过竞标,能够在各团队之间展开竞争,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在工程分包前,要预选出多个技术团队,这样能够在竞标者中做出比较,选择出最佳的分包商;竞标的标准要注重工程质量方面,要选择具有优秀经验的团队来完成分包任务;工程分包前,做好对各个竞标单位的审查和检验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前期保障。
工程建设不只是建筑承包商之间的相互协作,一项工程的完成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的资源配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一方面,业主和总承包商要对分包商的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监督,对各个单位的分包职责进行监督,看其是否正确履行了分包合同。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建立、健全工程分包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出良好的工程分包管理大环境,使得工程分包管理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如果出现了工程延误或者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状况,也能够依法追究相关单位的责任。
工程施工分包为大型工程的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管理模式。在工程进行分包之后,市场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各个专业技术团队职责有了合理的分配。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在分包商管理问题上存在的一些漏洞,必须抓紧采取有效措施弥补这些漏洞,从而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1]黄泽民.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中的合同管理[J].四川建筑,2005(02).
[2]宋宗宇,郭金虎,刘树利.建设工程合同标准文本国际实践及借鉴[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01).
[3]雷应金,陈义平,张杰,李绍进.完善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02).
[4]余群舟.总分包模式下相关问题的分析[J].建设监理,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