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无锡市惠山区政协副主席,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江苏省“333”科技、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南大学教育学院兼职导师,江苏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受聘担任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与中学关系研究”课题组全国成员校语文学科课题总协调工作,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编写并兼任特约审读工作。主编17本书,参加编写大学、中学教材及中学教育类书籍45本,超过300万字。近三年,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1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发起成立全国高中课改联盟,并当选课改联盟理事长。1996年,在国内率先领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课题,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构建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组成的新体系,其成果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重大影响,课改经验在全国推广,其任职学校被誉为我国“校本课程”的发源地。
伴随着大众对中国素质教育的重视,人们不得不面临当下教育的一种尴尬:我们最聪明的孩子们,都在学校里忙着做那些做不完的题目。一些学校甚至打出了这样的标语:“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些状况让我们非常揪心,但是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身边。就连无锡的高中也要挂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标语,让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联感到“尴尬”与“吃惊”!
当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时候,“中国梦”其实就在今天的校园里—如果我们还是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那么,学生还会有梦,我们还有梦?这样一想,真让人不寒而栗。我们苦苦地让孩子从小好好学习,结果是他们在高考之后,却把所有的试卷撕了抛向天空,以此宣泄他们心中对学习的厌恶。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说:“让学校成为一个真正可以称为学校的地方。”怎样汲取全人类教育的一点点滋养,让今天的中国教育发生那么一点点的变化,让学校更像学校,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并做出回答的问题。
对现实的思考:一点简单的国际教育比较
在德国,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了学前教育进行知识性教育,在小学以前,对孩子进行包括识字在内的知识性教育都在禁止之列。因为对孩子过早的智力开发,将会造成孩子的大脑变成一个硬盘,除了储存知识,其他功能的发育会因此而受到抑制。孩子在小学以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地成长。义务教育的这个概念,从德国的魏玛邦提出来之后,它的核心定义就是:教育应该是普及的,应该是免费的,应该是非歧视性选拔的。而应试教育的今天,许许多多的做法,都与此相悖。
我们现在开口谈美国教育、闭口谈英国教育,好像每天都忙着去鼓励孩子进行发明和创造。其实,如果一个人没有国家感、民族感,没有公民意识和基本道德修养,其他都毫无意义。诸如三聚氰胺事件、制造伪劣商品等,差不多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高材生的所作所为,因为一个没有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是不知道化合物是怎么回事的。所以关注人的基本道德素养,是我们更应该看重的一个国外教育的因素。
我在美国访问时,看到过这样动人的场景:清晨,走进美国的校园,学生们面对星条旗,虔诚地把手放在胸前,庄严地大声宣誓: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效忠在上帝之下,国家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一位美国校长说:“虽然每个礼拜一都要升国旗,但是孩子是不是用心向国旗、向国家致敬,这其实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在美国,对学生要求的是不参加义工活动则不允许毕业,也难以进入国内著名的学府。在25岁以下的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中,有46%的人有打工的经历。
从我们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和其他学校的国际课程班来看,我感到可能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用中国的应试教育的方式,来突击国外的课程以获得较高的成绩。这可能有些麻烦。因此,我要求我们的国际课程,必须像国外的课程一样:它要有社会实践的时间,有志愿者服务的经历,有探究性学习的空间,而不能是用中国的应试方式来博国际课程的高分。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就等于把所有的教育的优势都丢掉,而把所有教育的劣势都光大,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两边都靠不住的学生。
国外教育更关注对孩子品质的磨炼。比如,在法国,每个周三,那里的孩子都在博物馆里游历,因为游学是他们人生成长必不可少的经历。而现在,我们把学生关起来进行文化知识上的一种补习,而他们其实更加需要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世界各国都对必修课降低了要求,而把广阔的时空留给了高中选修课的学习。在美国的好多学校,下午两点半以后,就是大课时间,大课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我2013年曾经到以色列去访问过。在特拉维夫大学两个星期的学习进修当中,看到以色列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平等的人格,鼓励发问,没有权威感—这是他们创造的一个基础和源泉;第二,以色列人酷爱阅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在《圣经》上涂上蜂蜜,让孩子去舔舐书籍的味道,从而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学习基础能力的培养,才使他们拥有了那么多人类历史上的巨星般的人物。
在芬兰考察的时候,我也发现国家把支持学习当作一个基本的战略。在芬兰,他们的图书馆服务非常周到也非常人性化:你借什么书,他们就能帮你找到什么书,如果这个图书馆没有,那么在全国的图书馆里面也要尽力查找到,送到读者的手中。这么一个与无锡人口差不多的国家,但它却拥有900个公共图书馆,这是芬兰的一个基本情况。芬兰人热爱阅读到什么样的程度?就连孕妇在其专门的交流场所,也会探讨应该阅读什么样的内容。
在历史纵深中 悟思教育的终极价值
在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教育实践方面,无锡曾经创造了一个足以让我们后人景仰的教育高度:1902年,无锡人编出了《蒙学读本》的全套教材;民国时期,无锡还被评为“教育模范县”(当时无锡还是县级市);大名鼎鼎的杜威先生,曾经来无锡做过两次演讲;当年无锡也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锡山高级中学的前身—匡村中学、无锡县中学,他们当年所使用的教材,就是和英国那些著名中学使用的同样的教材,其中,数理化教材还是英国原版的。当年,学校还开设了用外语浸没的方式来教学的课程。可是遗憾的是,今天无锡的学校没有一个能达到80年前那样的水平,包括我现在任职的学校,也远远达不到我们学校历史上那样的一个高度。
这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不能不承担的一个责任。我们要向无锡的历史致敬,更要像过去一样吸纳国际教育的精华,让我们对当下的教育做出那么一点点改变,这样才能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后人。
之前做过一个统计:2008年,对全国院士人数进行比较时发现,无锡院士人数排在全国第四位。但遗憾的是,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100岁以上的院士占到18.8%,90岁以上的占21.3%,80岁以上的占27.5%,70岁以上的占22.5%,而40岁以上的院士为零。由此可见,无锡当今所有的院士都是70岁以上的高龄,也就是说这些院士都不是今天的基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这个数据让大家很汗颜。
当今40来岁的那些人,他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我们都已经是基础教育的一员了,包括我们这一代无锡的校长,但我们没有拿出好看的成绩。历史的数据告诉我们,应该担当起教育的责任。曾经的匡村中学(锡山高级中学前身),他们提出了:把发展个性,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今天每一个省锡中的学生,都背过之前的校训:知道校训者,昭示学校训育之旨,俾学生之所遵循也。我校校训曰诚,曰敏,夫真实不欺则为诚,择善践行则为敏……之所以让学生记住这些,就是让他们有“立身有诚实之美德,做事有敏捷之习惯,勿蹈机械变诈之习,勿为苟安旦夕之计,方能救国于一发千钧之危,庶不负本校校训之宗旨也”。
培养要以身心为先,以品行为主,以能力为重,以习惯为基,能够实现人(学生)的愉悦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一个生命旺盛的人,精神高贵的人,智慧卓越的人,情感丰满的人。这是百年历史昭示的教育终极价值。
在中央电视台,我和崔永元对话的时候,引用过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以人为本”,真正把学生当成人,“实现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不是家长的面子,不是学校的牌子。应该努力地促成一个人健康、和谐、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学校不能只考虑升学率,因为升学率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辅助产品。有了人的全面的发展,自然可以优雅而体面地通过考试。我们不能仅仅追求升学率,不能把哲学上的根本价值降低为次要的价值,也不能制造根本价值和重要价值之间的价值对立。
我们的选择:让教育细节指向崇高的价值追求
教育的终极价值其实是为了生命的幸福。人生的价值可以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就是精神享受;优秀,就是人之成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真正的人。因此,二者都取决于人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学校努力做的是让学校所有的教育细节都指向崇高的价值追求,培养精神高贵的人。在省锡中,不参与义务活动的孩子,是不能拿到毕业证的。学生去义务看望老人,去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会抚慰老人的精神,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这些行为的根本就是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
每一年的9月18日,我们要停课让学生去清唱国歌。那一天,让他们知道,这一首国歌,原来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喊出来的,它应该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强声。
每一年,我们组织学生们给“远望号”科学测量船的官兵送行,向他们致敬。对于那些亲自把祖国梦想送上天空的人们,学生们不能不向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这是体悟崇高和感受崇高的活动。
每一年无锡沦陷的那一天,我们要都组织中学的学生从新校区步行走到老校区。因为在日本兵的太阳旗插上无锡城头的那一天,无锡的一批热血青年,就从无锡城步行走到匡村中学,在那里成立了“无锡抗日流亡青年先遣团”,走上了抗日的道路。这一天,让学生重走“锡流路”,就是还要秉承无锡人血脉中的那份血性。
我们让学生做终身的阅读者。在省锡中每一个教室的后面,打造出一间小的班级书屋,把天堂搬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实现精神的成长。“学习”在今天不能是只做题,还应该让学生多读一些书。这些作为都是我们把国际教育中的一些共识搬到学校里面,力图让当今的学校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俯下身来,努力为我们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比如,在省锡中,高一高二的学生可以选择的艺术课程多达17门,其中部分门类一直上到高三。再比如,学校引进了哈佛大学的辩论课程让学生自主吸收,接触世界最顶尖级大学的课程。
在无锡的历史上,最成功的国际教育是把国际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课程实践中,从而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今天,我们完全有能力让一些孩子出国接受教育,拓宽自己的视野。但是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改变我们当下的课程,引入最先进的理念,使学生不出国门,也能够用国际化的方式来培养他们—无锡未来的希望所在。
也许这可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是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每天都要给自己留一点做梦的机会,否则我们的心里那盏照亮我们生活、工作的明灯就会熄灭”,“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在我们的视界中消失,我们的脚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4年无锡市出国留学与国际教育专家介绍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