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平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再创造" 的过程。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机;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34-01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数学这门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要有一定的积极动脑和思维的创新能力。几何部分的知识要求培养学生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大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解决问题难,是一种负担,学得很累。在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第一次用新的教学理念教《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通过这部分的教学让我体会到教学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了学生上课愿意说而且主动说的那种氛围。对班级中的差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没有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学困生,作业完成得很积极,效果也比较好。这是我在教学中很少有的经历,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本章内容的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作为今后教学中的借鉴。
1.在游戏中学数学
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价值。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概率这部分知识时笔者这样设计:上课时教师宣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话刚说完,学生异口同声说:好"!)这里每个袋子里各装了两个球,有的袋子里放的两个全是白球或两个都是黑球,有的袋子里放的是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球,摸好后继续把球放在袋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推选一名记录。学生感到新奇,便产生了兴趣,合作学习不知不觉地展开了。活动结束后,每一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2.在生活中学数学
只有让学生接近生活,接近现实,学生才会感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整数加减法时这样设计(以本班同学模拟):车上原有10位乘客,到了某站有3人下车,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位乘客?如果后来有2人上车,那时车上还有多少位乘客?下一站将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根据教材内容,紧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学生踏进数学大门,就会发现随时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味的数学,就会亲身体验到"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3.巧设练习,增强学习趣味性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对课堂练习进行精心设计,做到目的性强,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形式新颖,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好习惯。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要注意练习题组的多样性,如改错、竞赛、抢答、填写必答卡,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变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既能扩大练习面,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