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昕
一、 教师优化课堂评价用语的策略
1.理念:建立发展性的评价理念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要以发展的眼光全方位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以期望与指导,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基于发展性的评价理念,首先,教师的评价要始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倡导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完美结合。其次,要尊重、正视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再次,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态度:课前预设、及时反思、不断学习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心的准备,所以,要强调预设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前特别是备课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别是学生情况先行设计课堂评价言语行为。教师不仅要重视有声语言的设计,还要重视体态语的设计。教师只有对各种情况进行预设,才能提高评价言行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只有做足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坦然面对各种随机问题。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虽然可以预设,但是更多的是课堂动态生成的,这当中,教师的随意性评价不可避免。但是,教师通过课后的及时反思以及借鉴和请教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自身评价用语方面的不足。
教师的评价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课堂评价用语的运用能力既涉及课堂评价理念和知识,更受制于教师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课堂评价理念和知识,不断进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技巧
(1)全方位、多角度评价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评价中,教师要尊重、正视学生的多元智能。在评价内容方面,除了传统上“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发展,还包括学生自我认知、身体运动、心理健康等全方位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全方位、多层次地评价学生,肯定和挖掘学生的多项潜能。
在评价角度方面,教师要转变过去更多地以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为目标的评价方式,建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为目标的评价方式。
(2)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为本,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定位为一种平等民主、互助合作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的课堂评价模式,引入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学生评价教师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评价语言要能够引导学生倾听他人,学会与他人交流。
(3)注重评价用语艺术
①激励、导向
教师要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激励、引导的功能,通过及时的评价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
当然,“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新课程提倡对学生要多激励,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否定、批评。因此在课堂上,小学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研究批评的艺术,以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②具体、准确
为了实现评价的诊断与反馈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评价用语还必须准确、具体。为此我们要做到多用描述性的语言。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就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提问时多采用开放式问题提问,鼓励学生讲述他们的想法和推理。
③个性、丰富
每一个学生都是性格各异的独特个体,所有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正是新课标所要强调的理念。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因材施“评”。教师要掌握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语言评价的表达技巧和策略,根据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智力水平、性格性别、天赋爱好,用个性鲜明、丰富多变的语言来评价,让课堂教学评价用语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④机智、灵活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需灵活运用教学机智,随着课堂的生成而灵动变化,将预设性语言和应变性语言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突发情况,把握时机,巧妙应对。
(4)注意语气语调
除注重以上几方面的语言技巧外,还要注意评价时的语气语调,尽可能用温和的语气、亲切的语调进行评价。评价时注意用语调的高低、快慢、升降的变化来更好地表情达意,以商量式的、建议式的口吻给出自己的评价。
(5)发挥体态语功能
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还要讲究体态语的技巧。通过自身表情、目光、手势、身姿等,特别是眼神,配合课堂评价语言,拓宽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传达有声语言无法替代的多种信息,有效发挥体态语补充、丰富和强化有声语言的功能,增强教师评价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6)讲究倾听技巧
课堂评价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倾听孩子的话。倾听是最好的尊重、认可和激励。面对开放的课堂、多元的学生反应,教师必须善于倾听,用注视的眼神、变化的表情等体态语以及简短的应答来配合自己的倾听,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以欣赏的眼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表现,与学生平等交流。
二、 管理层优化课堂评价用语的策略
1.大力加强适应基础教育需求的高师院校相关课程的改革
相关调查[1]显示,在教师职前培养体系中,相关的涉及教师课堂评价方面的课程,如教育学学科课程及见习、实习和微格教学之类的实训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及执行与实施方面都存在与未来教师所需要的专业实践不相匹配的问题。
而涉及教师课堂用语的唯一课程——“教师口语”,课时少,内容却很庞杂,“由普通话语音知识与训练、一般口语交际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2]。这门课程由于有普通话语音的内容,要求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的教师才有资格授课,这就决定了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大多为汉语言文学背景。教师的学科背景,加上课时紧张,再加上师范生还有普通话过级的压力,就使得“教师口语”课程中“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课时更是少之又少,在一些学校甚至名存实亡。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求教师具有即兴进行评价的高超的语言能力。能灵活考虑当下各种特殊的语境因素,如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情况、智力水平,以及课堂表现等,及时选择恰当的词语、句式、语气语调以及体态语等进行应对,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语言能力并非靠短期的培训就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更多需要教师职前教育体系的支撑。
2.强化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培训体系中相关内容的培训
据一项调查表明,有53%的教师认为自己迫切需要研究评价用语的相关问题,“认为自己曾无意识地想到过评价语言重要性的占24%,从未关注过课堂评价语言的占4%,说明课堂评价用语已经引起了教师的广泛关注,作为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评价能力的发展主动性很强;20%的教师认为理想中的评价很难实现,认为自己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效果不明显的占22%,说明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为评价能力的发展感到困惑,需要得到帮助。”[3]
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应把评价理论和评价语言的内容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落实。
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量化的指标作为评判的标准不可缺少,否则就失去了评价的依据,所以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应该把对教师课堂评价的考量纳入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考核中,建立起符合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 郑东辉,叶盛楠.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知识及其来源的研究——基于浙江省的样本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2(20).
[2] 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试行)[S].语言文字应用,1993(3).
[3] 刘艳萍.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用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基于A校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白文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