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玉
摘要:随着教学走向现代化,走向更高台阶,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先进的、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以及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吾日三省吾身",反思与创新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改进教学方法的策略,如果教师能有新且趣的教学方法,学生会学得愉快而有动力。不断改革创新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让创新为教学护航,能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49-021.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1.1情景教学。小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要人进行积极的引导,因此要采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讲《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情景图片的形式,拿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辨认,再拿这些动物的脚来让学生辨认,并进行配对,这时学生可能就不会全部配对正确,这时就可以要教师用如何了解每个动物脚的特征这个话题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1]。可以采用学生表演的形式将课堂内容呈现出来,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充分的理解和记住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另外很多的语文教材都有相配套的听力材料,听力材料在朗读方面比较有感情,而且发音也是比较标准的,所以放给学生听是很好的教学材料,让其通过模仿提升朗读能力。
1.2设置有启发和趣味性的话题或问题。首先,问题的设置要围绕课本的重难点知识,提比较有价值,有启发或是增加趣味性的问题。其次是根据班级学生能力的层次不同进行设置。最后,就是对提问的有效性进行控制,如果设计的问题过多,学生会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慢慢地失去了积极性,如果设计的问题过少,要达到的课堂效果体现不出来。所以要对问题的设置进行有效的把握。另外,对于所提问题,如果单个学生解决不了,就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或是师生互动的形式来进行解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并能从中得到收获。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洋思教学模式"最注重自学过程,教师完全是个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这个特殊的学习群体时,虽不能让孩子们直接先学后练,但教师仍然可以想出办法,让孩子在快乐中参与自学。学生做老师,表面上是传授知识给对方,其实是自己内化知识的过程[2]。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设立好适当的内容和范围,明确告诉学生:"老师对这些问题感到很困惑,自己看了几次都看不懂,同学们先自己看看学习内容,然后,你们来告诉我,你们自己是怎么学会的,让老师学一学。"首先,学生会感到兴奋,原来学习可以很自主,我得好好学。其次,学生都很乐意配合老师,即使其中一部分学生冰雪聪明,猜出了老师的目的,他们也不会说破,乐意跟老师一起完成这个新鲜的教学任务。最后我们再回到课堂上,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去实现合作学习,从而完成自学、汇报、传授的有机学习过程,旁听的学生自然也就恍然大悟了。
3.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模仿能力是比较强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如让学生一边读生词一边进行抄写,并让其养成这种习惯。或是拿出一副图片,让学生自己口述所看内容或是图片想表达的意思等,或是让学生自己根据图片写一篇文章,既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或是提高写作水平。另外也可以从培养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方面入手,如让学生自己归纳段意,对文章不懂的地方大胆的提出,或是培养其质疑能力,促进其积极思考问题。因此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拥有不自觉就开始学习的意识从而也就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的[3]。
4.装错误,让学生指出
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过程存在着许多共性,既有知识掌握的共性,也有走弯路、犯集体错误的共性。教师如果第一时间抓住错误之处并加以强调,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加深印象的基础上再辅以练习,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之前,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按照他们的习惯进行学习、揣摩,并找出可能出现的错误。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共性的错误纠正起来并不容易,它的涉及面广,学生的错误观念牢固,因此,必须用新鲜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演练时自己出现错误,学生的印象会特别深刻,可以达到让学生牢记并纠正错误的目的[4]。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的错误演示要尽可能真实自然,创造出一种能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氛围,在演示之前,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当学生纷纷指出教师的错误时,学生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学生对这个错误点自然也谙熟于心,不会再犯了。
5.教师根据教学效果改变教学方式
虽然前文列举了一系列的教学方式,但并不代表对每个学生都适用,教师应该根据每一阶段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并对每种教学方式所起的效果进行思考。如果这种教学方式深得学生们的喜欢,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就可以继续实施。但如果这种方式在课堂上的效果并不明显,就需要思考其原因,为什么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为什么这种方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是教师自身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通过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就可以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培养其认知能力的高效教学方式。
总而言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新课程改革的实现,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实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要能够善于向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请教,多学习多借鉴,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要能抓住这些,就可在实实在在的事物基础上,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想象。
总之,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每个小学生要善于学习,注意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想象是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越丰富,联想到的东西就会越多,要注意培养小学生们记日记的好习惯,把平时听到、看到的句段或感受及时写下来,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以此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张朝刚.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9).
[2]刘丰.从教学方法反思小学语文[J].赤子(中旬),2013,(8).
[3]肖慧琴.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4).
[4]王正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