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舒慧(1988.9-),女,汉族,山东,硕士研究生,山东财经大学,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摘要: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主要探讨了开展政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绩效审计;必要性;问题;对策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最先在国外发展,相比而言,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成效不够明显。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公共开支的大幅增加以及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政府承担经济责任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就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与审查,以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
政府绩效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与审计人员,依据相关法律和准则,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遵循一定的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查与评价。其目的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政府履行公共责任情况的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绩效。
(二)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1.客观历史发展的要求
实施政府绩效审计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国际审计工作发展的趋势。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工作内容及公共支出不断增加,公共资源及公共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其次,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其对政府支出的效益以及政府运用资源的节约程度更加关注。最后,传统的政府审计满足不了评价需要,需要其向高层次的绩效审计发展。因此,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2.建立廉洁、勤政政府的需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廉洁、勤政的政府。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能够对政府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对政府工作中的“3E”要素进行审计监督,有助于抑制官僚腐败之风以及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助于减少经济损失,使行政管理效益最大化。推行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建立有效的经济责任制度和风险约束机制,使政府的权力运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助于政府工作达到高效廉洁的目标。
3.加快政府体制改革的需要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政府部门重视自己的责任,达成各自的管理目标,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政府绩效审计能够在进行财务审计的基础上,考核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考察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效果,以及行政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性。此外,开展政府绩效审计,促使我国政府由权力型、管理型向责任型、服务型政府转变,加强对公众的服务意识,切实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三)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不足
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我国审计事业主要以真实性和合法性为主要目标的合规性审计为主,审计理论界、实务界以及社会各界,对政府绩效审计这一新型审计模式的认识还比较滞后。不少审计工作人员仍主要关注传统的合规性审计,甚至一些专业审计工作者对具体内容和实际操作也不算了解,难以达到以经济、效率、效果为主的绩效审计目标。绩效审计是一种投入多,收效不显著的审计模式,许多思想观念滞后、缺乏责任心的预算支出部门负责人,甚至对此产生抵触情绪。
2.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不完整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单位负责人判断经济效益以及优劣程度的重要尺度,也是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的依据。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制定了比较规范、具体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而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十分落后,缺乏规范性的准则和绩效评价标准体系。这就造成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的实施和绩效的评价无据可依,只能凭借主观判断和自身经验,很容易导致审计结果不客观,加大了审计的随意性以及审计风险,影响审计机关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积极性,致使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难以深入发展。
3.审计证据资料不可靠
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是被审计机关提供的各种数据资料。除了常规的帐表资料外,审计机关还需要收集足够的非量化资料。目前由于我国财政管理透明度不高,财经领域弄虚作假现象比较严重,虚假的资料会影响绩效审计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加大了审计风险。审计机关无法收集到比较具体的明细资料,给全面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造成很大困难。
4.审计人员配置未达到绩效审計的要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专业素质不够高、工作能力等方面欠缺,不能够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审计机构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他们绝大多数是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律、计算机、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绩效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独立性和胜任能力。多样化的审计方法以及多学科的知识是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而我国审计人员知识陈旧,缺乏开展绩效审计的新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四)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
1.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宣传工作
绩效审计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虽然我国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冲出传统观念的束缚,重视政府绩效审计,加强理论研究。审计理论界应加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尤其在绩效审计的方法、程序等具体操作方面,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此外,应不断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使之上升为新经验,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系统性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成果。
无论政府机关还是审计机构都应该加强对绩效审计的宣传力度,使绩效审计深入人心,这也是绩效审计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之一。可以采用的宣传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电视广播等媒体传播,审计人员继续培训、不定期的专题讲座等。
2.加快法律体系建设,规范审计准则和评价标准
在《宪法》和《审计法》的指导前提下,国家有关立法部门应加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法律法规,明确审计机关的职责,能有效地提高绩效审计的意识和自觉性。从立法上对绩效审计进行规范,可减少不必要的争议,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更加有效地推进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和更好的发挥其监督作用。结合我国目前的审计发展水平,应尽快制定一套完整的、科学规范的审计准则和评价标准。绩效审计的标准应该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也应该是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评价。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比如设置具体的指标进行量化;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可以借鉴美国“优先实践”的原则作为评价标准。此外,绩效评价标准应该随着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和政府工作重心适时调整,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和社会公众。
3.加快绩效审计人才的培养
政府绩效审计应该由高素质、多专业的审计人员组成。目前我国急需发掘和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审计人员,优化我国的审计队伍结构。一方面,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大对在职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加审计人员的绩效实务经验,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引进各类专家,使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审计队伍中。在招考审计人员时,放开专业限制,加大对法律、统计、工程等与审计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的招考。(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蔡松芬.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J].企业导报,2010(20).
[2]管锦岭.我国绩效审计难点研究[J].消费导刊,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