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创新路径研究

2014-08-07 15:49赵俊英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3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编号:2012-QN-554);郑州航院青年基金项目:金融共生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适应性发展问题研究(编号:2013031002),本文也是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赵俊英(1980-),女,河南西平人,经济学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金融、产业经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贸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摘要: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巨大的金融需求,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提供了契机。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进程中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创新路径,包括挖掘客户潜在金融需求,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择优扶持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建设项目,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措施,为新型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提供支撑,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城镇化;金融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3010402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毋庸置疑,其进程已经在政府引导或者农民自觉的过程中悄然进行。从宏观上,城镇化直接影响经济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从微观层面则会影响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规则的改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人的城镇化,是农民的市民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的协调发展等。相应,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将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这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契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新入主体,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发出适合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开创新的盈利渠道,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分析新型城镇化金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的现状,提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的路径及配套政策,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1新型城镇化的金融需求表现

1.1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金融需求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民工不仅是生产者还是生活者,是享受市民同等待遇的新型农民,随着城镇落户政策的放宽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规模将大增,目前需要市民化的存量农民工有2.34亿,以及每年新增的1000万左右农民工以及随迁家属,未来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有三亿左右。随着收入增加与观念转变,个人将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金融需求:一是就业方面。农民工市民化后,首先面临的是就业问题,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有的工作而自主创业,这将衍生出大量的小额信贷需求;二是住房贷款的需求,成为新市民后,要考虑租房或买房,从而产生住房贷款需求;三是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理财理念将会随之收入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日常性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卡服务、汇兑服务、代发工资、代缴费等;投资理财需求,包括股票、基金和债券等。

1.2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

新型城镇化强调通过发展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注重生态城市建设。大量农民成为市民,城镇化的建设相应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用品的投入,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能源、供水、供电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养老、绿地、文化设施的建设等生活服务设施,这些均需要必要的资金保障。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就成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选。

1.3农业现代化衍生出的金融需求

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其他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农业现代化可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促进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促进就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城镇化进程。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表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动力,而农业现代化则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共同前提与基础条件,他们之间存在互为支持与促进的关系,共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工业强而农业弱,城镇发展而农村落后的二元经济最终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体现在生产方面,还体现在销售、产销一条龙方面,如农超对接。而且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将成为与实体店销售并行的渠道。相应,生产、销售等方面的金融需求会随之产生,金融需求主体也由传统农户扩大到农业企业、种养殖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及问题

2006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解决农村金融排斥问题而产生,近年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截至2013年末我国共有村镇银行1071家,小额信贷公司7839家,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1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大力资金支持

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大力的资金支持。如天津市北辰村镇银行,截至2012年末,其资产为32.8亿,存款19.5亿,贷款15.5亿,不良率为零,累计服务城乡居民8000多户,实现效益1.6亿,规模和效益始终位列天津市各村镇银行前列,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村镇银行”。北辰银行量身定制公司类产品13项,个人类产品24项,2012年下半年,个人业务团队开始重点运作公检法、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等个人类客户贷款,已经成功运作法官荣誉贷、公务员荣誉贷、个人房抵贷等个人类小额贷款近10笔,贷款金额合计400余万元。

2.2金融产品种类有限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储蓄和贷款方面,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力度不够。村镇银行目前经营储蓄和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利润来源所占比重较小,诸如代收费、代理保险、代理基金买卖等业务均没有开展。按照相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立足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原则,可以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业务品种普遍单一,资金运用受限,收入主要来源于贷款利息。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由于服务对象面广人多,借贷信息对称,管理成本低,机制灵活,手续便捷等特点,深受农村农户和企业欢迎,但其资金规模小,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有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种类有限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盈利渠道,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2.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金融排异困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支持城镇化过程中,同时还面临金融排异困境。一是来自社区居民的认知排异。以村镇银行为例,按照规定,其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但由于社区居民对这一新型机构认可度低,居民存款绝大部分选择存放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在农村吸收的存款比例很低,如云南一家村镇银行开业近两年,其存款还不到2个亿,吸存难成为限制其业务开展的重要障碍。二是来自监管机构的排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尚未纳入央行结算系统,对公业务不能办理,也不能加入征信查询系统,行业准入上的现实限制,使得村镇银行无法加入银行业的竞争市场。应解决农村金融排斥而生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今面临金融排异问题,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路径

新型城镇化建设既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业务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根据城镇化建设的现实与潜在金融需求,设计出令客户满意的产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为推动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1挖掘新市民化客户群体潜在金融需求,不断进行金融创新

深入了解分析农民市民化的金融需求,才能设计出有效的金融产品,服务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根据前述分析的农民市民化前后的金融需求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到农村宣传与普及金融知识,同时展开相关调查,深入调研其金融需求。在人口较为密集的乡镇、县城,可尝试开展相关存贷款、代收费和其他结算业务;对在新城区即将就业的新市民,可请专家为其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并适时推出个人创业贷款品种。另一方面,部分农户由于拆迁将获得相应补款,金融机构也可为量身打造相应的理财产品,满足农户新的理财需求。此外,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按揭贷款等消费型贷款将成为农民市民化后的金融需求重点,新型金融机构同样可从这方面多下功夫。

3.2择优扶持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建设项目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带来的机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积极提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服务,如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对新市民的教育、养老、绿化等项目的金融服务等;为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旧房改造、自建房等提供融资,更好的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3.3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

农业现代化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面对融资主体、融资需求的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分析农业现代化的金融需求特点,推出适合农业现代化开展的相关金融服务,以龙头农业企业为核心企业,为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建立与农业产业链发展的良性循环。随着电商平台的运作,农产品的销售将会更多的借助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为农业企业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也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努力的方向。

4相关配套措施

4.1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措施,为新型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提供支撑

由于农民收入规模小,农业的弱质性等特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为农民、农业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风险,为鼓励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方面的可持续性,政府可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建设提供补贴,具体包括出台相关文件,划定城镇化金融支持的业务范围,制定支付补贴的方式、标准等,为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提供支持。此外拓宽融资渠道,补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允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城镇化建设、服务三农提供有力支撑。

4.2建立健全新型金融机构良好的经营环境

解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排异困境,首先依赖金融制度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存款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排异观念。201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从制度上有效解决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存款难的问题。其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宣传力度,增进与农户、农业企业等存贷款人的沟通。如村镇银行可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关系网络,通过下乡宣传、媒体广告、定期讲座等方式,向潜在的客户介绍自身的特点及业务,引导农民、新市民正确认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4.3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健全的社会征信体系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完善农村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到城镇郊区、人流较多的乡镇进行信用知识宣传,并选定时期进行信用信息统计,有效征集农村信用信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信用信息的作用,并实现个人、企业等信用信息在工商行政部门、金融机构之间的共享,有效建立农村征信体系。

参考文献

[1]四方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DB/OL].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319.

[2]张喜玲.新型城镇化需要金融支持[N].经济日报,20130830.

[3]李萌,周立.放宽农村金融准入与舒缓金融排异[J].银行家,2013,(12).

[4]王俊芳.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金融缺失与农业银行支持路径选择—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