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邬晓敏
[摘要]在全国第二届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上,70多位专家、学者和三线建设亲历者展开热切讨论。与会学者从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的核心、三线人群的身份认同、三线企业的发展等角度丰富和扩展了三线建设研究,并以上海和江西小三线建设、东至小三线建设等案例入手,着重探讨了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指出三线建设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对上海和安徽两地的经济交往、对中国电子工业的调整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三线建设;学术研讨;综述
三线建设是从1964年开始的新中国针对当时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整个三线建设规模巨大,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在发动三线建设五十周年纪念即将到来之际,由上海大学承办,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筹)主办,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2013年12月19—20日在上海大学举办。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华东师大、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和上海大学等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和三线建设亲历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提交的40多篇论文和文章围绕中国近代史上的军工业布局与调整、三线建设的决策与意义、各地三线建设和小三线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多学科的介入丰富了三线建设的研究内容,而对上海小三线建设的集中研究尤其突出。
一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的《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代启示》一文以档案资料为主,指出毛泽东关于三线建设的思想核心包括:关于建立三线战略后方,维护国家安全,有备无患的思想;关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平衡发展的思想;关于量力而行,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大,要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关于三线建设工业布局要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思想。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国家安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关注民生、调整产业结构、稳中求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宋毅军的《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的空前壮举——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回顾和思考》一文,在对三线建设决策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作出、实施及意义,并认为三线建设决策是基于国际以及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而作出的,其始于“三五”计划制定,完成于“文革”之前,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意义已为实践所证明,其失误也必须引以为鉴。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学刊编辑部赤桦在《大战备时期的三线建设与中国国防现代化》一文中论及了三线建设对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产生的深刻影响。作者认为,通过三线建设,中国一是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大后方;二是迅速组建了独立的核反击力量,并在常规武器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三是国防高科技和国防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国防实力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提升,为我国抵御外敌侵略、保卫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成果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忠民的《晚清江南制造局的“内迁”——兼论中国工业发展中的战略纵深》一文,以晚清江南制造总局的内迁为个案,通过还原同治、光绪两朝洋务人士对军工厂布局的认识变化与工厂布局调整的历史过程,认为江南制造总局与大小三线建设有共通之处,其历史经验值得今人深思和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袁为鹏在《观念与行动:甲午战后晚清军事工业布局述论》一文中指出,以甲午战争为界,晚清军事工业布局经历了两个重大变化趋势:一是军工厂分布从沿海地区向广大内地的转变,二是从地方性、分散的工业布局模式向全国统一的、集中的分布模式转变。
上海与安徽自近代以来就存在着经济联系,二者经济交往素有历史渊源。复旦大学历史系戴鞍钢在《近代沪皖经济联系述略》一文中,从近代史的角度考察了沪皖间的经济联系。作者指出,芜湖开埠后,在贸易上与上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且成为上海内外贸易在皖江区段的主要中转口岸;同时上海有利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不少皖籍人士到沪创业或谋生,也因此更紧密了沪皖间的经济交往与互动;“上海因素”成为近代皖江城市发展的助推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刘洋在《三线建设与中国电子工业的调整》一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在电子工业的发展方向上曾有过“军民兼顾”的考虑,即在为国防工业服务的同时,兼顾国民经济的需求。但由于三线建设的开展及“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电子工业在短暂地尝试“军民结合”的道路后,又回到了“以军为主”的传统发展路径上。作者认为只依赖国防工业的投资和国防需求,脱离了为国民经济服务这块土壤,电子工业、电子科学技术都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单纯依赖国防工业的带动,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水平,但从长期来看,后劲不足。
在三线人群体的问题上,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陈超的《The Politics of Label in the Third FrontEnterprises : A Field Study on Jinjiang Factory in Chengdu》一文,在对J厂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作者从政治学的角度探讨了J厂工人群体的构成、不同来源工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的确立等问题。作者认为,在“三线工人”的统一身份下,J厂工人又有着三种不同的次级认同,“支内职工”、“知青”与“转业军人”,因此,在和谐共处的厂内生活中,更交织着不断的分化与摩擦;厂内工作岗位的特征强化了工人之间群体性的分化,而日常生活与车间工作的不断接触,使得这种群体性的差异变得更加明显。其结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多种国家动员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建立次级的集体身份与认同,将工人分化,使工人的次级身份认同超越了整体的阶级认同。
四川外国语大学张勇的《三线建设的研究现状与社会学视野》一文,就三线建设的原因及背景、实施过程、影响与评价、调整改造、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领导人与三线建设等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对三线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反思,指出三线建设研究正呈现向微观研究、多学科研究转变的趋势,提出应借鉴和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加深三线建设研究,以此拓展和丰富其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并以“单位制”理论的引入为例,探讨了社会学理论在三线建设研究中的运用。
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胡悦晗的《“进城”:三线建设后期的工厂搬迁与地方政府——以湖北襄阳J厂迁厂之争为例(1982-1987)》一文,着重考察了中部地区一个三线工厂在搬迁过程中,工厂、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互动机制。通过研究,作者指出:在转型时期,工厂、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三者分别体现出强弱不等的能动性与主体意识,其中,地方级政府最强,工厂次之,中央部委最弱。工厂对于理顺隶属关系和规避企业社会资本缺失的应对措施决定着工厂日后的发展方向。
日本政法大学吴晓林是较早研究三线建设的学者之一。他在《小三线企业走向大市场——海螺集团水泥生产销售模式的形成和影响》一文中,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通过对海螺水泥的生产、流通、销售活动的考察,探讨中国水泥产业NSP技术引进和推广以后所发生的结构性的变化。作者指出,在中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型过程中,海螺通过引进新型生产线,使生产能力得到了迅速扩大;通过构建新的销售流通体系,使市场领域不断扩大,在众多水泥企业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该领域举足轻重的大型企业。
endprint
二
上海大学历史系谢忠强和徐有威的《上海和江西小三线建设研究——以上海档案馆馆藏资料为主》一文,将上海江西小三线建设作为上海支援国家国防建设的一个特殊案例,对江西小三线建设决策、规划与实施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基本梳理,并以江西钢厂作为个案,剖析上海包建江西小三线的历史始末。作者认为上海江西小三线建设在改善江西工业布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但在企业布局、生产设计、管理操作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刘毅和周平的文章《论上海小三线建设在皖南的发展及其影响》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上海小三线的提出与开展、在皖南的布点和建设情况以及皖南小三线的调整和交接过程。难能可贵的是,在提到“小三线”建设对皖南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影响和作用时,文章客观地列出了在“小三线”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是摊子过大,进退维谷;二是效果很差,浪费巨大。但不可否认,“小三线”建设不仅为皖南后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促进了皖南地区的工业、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小三线建设者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小三线精神留在了安徽,成为安徽建设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张励的《试论上海在全国三线建设中的作用》一文,将上海小三线建设置于全国范围内进行思考。首先,中央对上海在三线建设中的定位是发挥上海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建立后方基地,发挥上海的技术人才优势为重要依托,发挥上海的整体优势推动全国均衡发展。其次,作者认为上海支援三线建设的主要阶段为两次高潮, 1964—1966年是以企业迁建为主的阶段,1969—1971年是以重点建设项目包建为主的阶段。对于上海在全国三线建设中的具体作用,文章认为,第一,表现在建立骨干企业逐步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的不均衡状况;第二,输送技术人才为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第三,推动新兴城镇发展,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均衡发展的思想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的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异的重要方针也是一脉相承的。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张秀莉的《光荣使命与日常生活:皖南小三线职工的民生问题》一文从社会生活角度进行研究,并引入了当时丰富的政策条款以及一系列的数据支持。文章主要研究了日常生活与婚姻问题,其中日常生活包括日用品和副食品的供应、粮食供应、职工宿舍以及专用班车等方面。婚姻问题包括大龄青年婚姻问题、夫妻分居问题和户口问题。作者还提出,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小三线建设职工所面临的零碎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子女教育困难、医疗资源缺乏等,当我们对小三线建设的研究由面转向一个个鲜活的个案,由政策转向其执行结果的影响时,皖南上海小三线建设的7万余人中,不知记载了多少悲欢离合的岁月壮歌和感人故事。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徐锋华的《东至小三线建设始末及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以东至为个案研究,介绍了上海小三线东至化工基地建设概况、建设的困难和成就,作者从几个事例出发阐述了上海小三线与东至地方的关系,例如东至县向上海后方管理处要求援建碳酸钙厂、小三线厂电影放映也不拒绝当地人来看等等。最后,作者介绍了上海小三线的调整和东至县的接收过程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历史作用和长期影响。作者认为,全国每个省区市都有自己的小三线,其中上海的贡献是最大的。小三线建设留下来的很多人文景观和特色建筑,是这段历史变迁的珍贵见证。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黄啸撰写的《上海小三线交接工作的决策与实施述析》一文着重分析了上海小三线建设的交接工作,这也是上海小三线建设收口的重要部分。首先是政策方面,作者介绍了上海小三线建设的特殊性及交接方案的决策过程。其次,详细阐述了上海小三线建设的交接过程以及安徽省的接收工作及留皖单位的调整发展,正是由于这些政策的贯彻实施,使得上海小三线单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调整,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了安徽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上海小三线建设交接工作顺利完成,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上海小三线建设也全面结束,这虽然终结了小三线建设的历史,但也是其重生的开始。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林超超的文章《口述历史做到了什么?——<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 读后》从三线建设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口述史的角度,以《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一书为个案进行论述。作者简单地回顾了口述史研究的历史及趋势。她认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观察者可能出现多种阐释,并以上海撤回小三线的决定为例,论述了书中至少出现了三种说法印证这点。作者认为,口述史不仅是口述者的口述,采访者也参与思考。一部成功的口述史作品,应是口述者与采访者思想碰撞的结果。口述史的价值,不单是对于研究者而言的,要让公众参与历史书写,讲述他们所经历和感悟的历史,既可以避免“缺席审判”又可以走进他们的生活空间和心灵世界扩展研究领域。
作者李云系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邬晓敏系上海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奕韵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