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如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见,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知识的宝贵资源。从生活中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教学便能事半功倍。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如:在《克与千克的认识》这一课中,我将大商场“搬”到了教室的屏幕上,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交流在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感受到了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激发了想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借助生活经验,培养学习能力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位置》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掌握除了平面图中行、列以外的位置,我设计了“在电影院找座位”“找居民楼”等活动,这些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的位置自然而然就给了他们亲切感,吸引了他们,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特定的位置,如排、层等。这样的效果,是学生自己领悟到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
〓〓三、开展生活体验,拓宽学习空间
〓〓学生对生活是相当熟悉的,从学习中产生的生活问题,不仅会给学生亲切感,而且能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在教学《分类》这一课时,我准备了多种新鲜蔬菜、水果、香皂、牙膏、杯子、洗衣粉、文具盒、笔、墨水、本子等物品,让学生开个“便民小店”,要求小售货员进行分类摆放。学生觉得很新鲜,热情非常高,在活动中,有学生把杯子、牙刷和牙膏放在一块,称为刷牙品;有把肥皂和和洗衣粉放在一起,称为洗衣服的;有把文具盒、笔、墨、本子放在一起,称为学习用具;有把蔬菜和水果放在一起,称为可食用的,也有的说可分开放,因为水果可生食,而蔬菜要煮着吃。从活动的结果可看到,学生不仅能正确地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还理解了用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在《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以及怎样使用人民币。课前准备了一些学习用品,标价为几角、几元和几元几角等,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人民币来购买。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做售货员,有的同学做顾客,一个在付钱,一个在找钱,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场面”。在付钱找钱的过程中,同学们知道了怎样“花钱”,并且能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从而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四、回归生活实践,延伸学习动力
〓〓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目的。新课程总体目标提出了“增强应用数学意识”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延伸课堂效果,延伸学习动力。如教完“位置”,让学生收拾自己的房间;教完“分类” ,让学生整理书柜;教完“圆锥的体积” ,让学生算一算自己所吃甜筒的体积;教完“长方体的表面积” ,让学生为家里的电视机设计外衣;教完“比例知识” ,布置实践活动:按一定的比例绘出自己家的平面图,并设计一份理想的家居图……这样学以致用,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对数学产生持续永久的兴趣,并上升为乐趣、志趣,化作学习数学的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