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江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里的所谓“有价值”“必需”都是指它的实际价值实际意义,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会解几道计算题,考一个八十分、九十分就算把数学学好了。
〓〓“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数学理念是要求我们的数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数学准备,重视学生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正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我觉得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到——活的数学。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活的数学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教材用活,用活教法,教灵活学生。具体可以从几方面着手。
〓〓1. 学数学与学算数
〓〓我们学校有一位这样的教师,他所教班级的数学每一次考试平均分都比较高,而计算题更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同学做错。他是优秀教师,也是我校的学科带头人。学校让他介绍经验,他总结两条:多练,错了再练。——没错,这是拿高分的经验,但绝对不是学数学的经验。我后来去追踪调查这位优秀教师所教的学生,发现六年级毕业考试时他们班的优秀生到了八年级九年级的时候,有为数不少的当年的优秀生变成了普通生,甚至后进生;有不少的同学变得不会学数学了,讨厌数学了。这根本的原因就是,把学数学变成了学算数。
〓〓如果是有心人的话,就会发现,这几年三四年级的数学教材(包括“新课程标准的教材”)的计算已经有相当部分是要求学生用计算器来算的,可我发现还有教师,要求学生不准带计算器,不能用计算器,这与“新课程标准”简直是背道而驰。
〓〓2. 动手与手动
〓〓我听过一节数学课,有这样一个片段:教师在讲到“12-9”的时候,拿出计数器在讲台上拔出“12-9=3”,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来拔计数器上的珠子。这样,如果学生多拔几次的话,也许能掌握这类算术题。但这第一颗珠子并不是学生主动拔出去的,学生也丧失了主动拔第一颗珠子的机会,可能这些学生以后也只会老师教的这种方法。其实在出示了“12-9”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拔珠子计算,告诉学生“条条大路通北京”,你想怎么拔就怎么拔,算出来后,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就行了。作为教师如果发现有创新的方法还要给予表扬奖励。
〓〓3. 来于实际与用于实践
〓〓有一道智力题:一块长方形木板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答案是:5个角。)在这里题目的叙述和答案都值得商榷。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叙述题目的话,可能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解答,把题目换成:“小明做手工劳作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剪掉一个角,大家猜一猜小明的这张纸可能还剩几个角?为什么?试一试。”同时答案也不能说是唯一的,回答有3个、4个、5个的都应该判为正确。
〓〓上面这个案例,看似没有什么,其实就是一个是否来源于实际的问题,小学生的经验、思维、想象等都还很有限,同样一个问题,一个要靠想象,一个发生在身边或者在自己身上,那么解答起来,哪个容易不言而喻。
〓〓4. 活数学与死数学
〓〓我的孩子,有一次,做一道这样的题目:铁皮通风管,横截面直径40厘米,长1.8米,求做这个通风管需多少铁皮?第一步:40÷2=20厘米=0.2米,0.22×3.14=0.1256平方米;第二步:40厘米=0.4米,0.4×3.14×1.8=2.2608平方米;第三步:0.1256×2+2.2608=2.3864平方米。表面看起来,这个解答中规中矩,完全正确。我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解答,他说,老师讲了,只要是计算圆柱形物体表面积以及有关用料问题,就让我们套用所背的计算公式:圆柱体表面积的公式=底面积×2+侧面积。我说公式是没有错,但用错了地方,你想想:通风管是怎样的?底面积把通风管的口封掉了,还怎么通风呢?接着我拿一张纸卷一个纸筒让孩子观察,很快孩子发现了自己解答上的错误:原来解答的第一步、第三步都是错误的也是多余的。
〓〓从上面这个例子来看,单纯死记公式,死套公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关键是:教师要会教活教,教灵教活;学生要活学活用,边学边用。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思想观念,会学能用“新课程标准”,树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牢牢记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相信教师能把数学教活,学生能把数学学活用活。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