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最早的数学是从计数和计算开始的。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渔猎生活,为了记录猎物的多少和分配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数和计算,所以说数和计算是数学的最初来源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在生活和生产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是很高。在进行计算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粗心大意造成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我切实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以下是我在计算教学中获得的点滴经验,也许对大家的教学工作能有所帮助,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让学生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做什么事都是这样的,只有知道它是重要的是有用的,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计算的重要性。我抓住计算与生活是紧密联系这一点,提高学生对计算的重视。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去购买商品,去计算付钱与找钱问题;让学生给自己的家庭记一下帐,做爸爸妈妈的好助手,记录收入与支出;看一看自己家里每月用了多少吨水,多少度电,算一算花了多少水电费……这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与数学紧密联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我让学生观看数学计算在生产和国防科技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短片,例如两弹一星的研发,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我国大飞机的制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更使学生树立用数学报国的梦想。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只有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才愿意去做,而且会不知疲惫,乐于其中。计算更是如此,教师要把看似枯燥无味的计算变成学生感兴趣的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或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我适时加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或是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来增添课堂气氛,唤起学生计算的兴趣与欲望,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课堂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教学中还要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首先要做到计算目标的全面性,不仅重视笔算,更要重视口算,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得笔算与口算相互促进。我还适当教授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采用多种形式,才能改变计算形式的单一,使学生产生兴趣,进而学会主动学习。在进行中算训练时可采用开火车计算、小组竞赛计算、规定时间计算、游戏计算、自制卡片计算等多种形式的计算。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跃跃欲试,积极性颇高。在经过一阶段后,我班会进行计算大赛,根据制定的细则评选出“神算宝贝”,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计算氛围。
三、坚持长期训练的原则
计算这一重点内容要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也就是说计算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这就决定了计算能力的训练必须坚持长期这一原则。我坚持让学生每天练,节节练,课课练,每一堂课让学生算15道口算题已成为我们班学生一种很好的习惯,学生的口算能力显著提高。我不但注重计算的数量,更重视计算的质量,注重技巧。简便计算在小学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更能开发学生动脑计算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我进行专项训练,根据学生的层次出不同难度的简算题,我不仅坚持长期运算,而且注重算理的教学与巩固,做到算有所依,脚踏实地,为其它科目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长期训练这一原则我坚持去做,一路走来,已飘来阵阵果香,让我陶醉其中。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好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可以使人走向成功。良好的计算习惯能使学生算的更快、更准。小学生尤其到了高年级以后,由于作业量比较大,为了完成作业,很多学生书写比较潦草,特别是在进行计算时,数字书写不够清晰,算式倾斜,解方程时等号没有对齐等多种书写不规范的情况,不但影响了作业的清晰,更使费力算出的得数因为字迹潦草而毁于一旦。我认真要求学生的书写习惯,对不认真书写的学生要求其重写。在教学中我不吝惜自己的鼓励,用表扬激励学生,培养学生遇到难题独立思考,迎难而上,不轻易向别人请教,要有检查检验和改正的好习惯。做到时时清,堂堂清,天天清,今日之题今日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繁复的教学过程,我们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只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感受,自觉还不是十分成熟,望各位老师同行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