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应遵循的四项原则

2014-08-07 07:30潘妮李园洁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4年7期
关键词:扣子幼儿材料

潘妮+李园洁

开放教育是一种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允许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资源运用的学习方式。开放教育能使幼儿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以自由意志合情、合理与合法地处理事情,造就一个凡事有主张、做事有决心与毅力的人。幼儿开放教育活动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尊重幼儿的不同需求,提供开放式的教育环境

幼儿是在环境的不断刺激中得到发展的。要发挥小组活动的功能,前提在于对幼儿兴趣、需求的全面了解。因此,在环境的创设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把握幼儿的需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捕捉契机,“生成”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通过与幼儿共同沟通、探讨生成活动。如:在一次户外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一棵树上长满了芽,于是同伴们都好奇地上前摸、看、闻。有的小朋友说:“这片叶子好小啊!”有的小朋友说:“这是小时候的叶子……”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可专门在益智区提供不同的种子,引导幼儿采用泡、种等方式,观察发现不同种子发芽的过程。接着,幼儿又发现了温度对种子的发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幼儿又将重点放在了温度、水温上。这个活动内容一直持续了一个月之久,孩子们兴趣盎然,因为这个活动源于他们的发现,是他们自己生成的活动。

抓住兴趣,“制造”活动内容。有一段时间,幼儿坐在一起都会谈到陀螺,他们很喜欢比较谁的陀螺转得快,有的孩子甚至偷偷地从书包里拿出陀螺来演示。究竟陀螺为什么会旋转,为什么会转得那么快,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说因为它是圆形的,有的幼儿说是因为在光滑的地面上……抓往幼儿的兴趣以及其好奇的心理,在探索区新增加了“旋转”这个活动内容,提供了可以旋转的材料,让幼儿能在区域内尽情地观察、探索、分享。

教师对幼儿的参与给予信任与肯定,会对环境的创设起到助推作用。而且幼儿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参与起来是十分认真的,因为这是他们最想做的事情。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多元化的材料

皮亚杰曾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与材料的对话中获得发展的。在小组活动中,材料的提供尤为重要,不同的材料和操作方法,致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会不同。

确定教育目标,循序渐进地投放。材料的投放既要考虑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与教育目标紧密联系。结合学期目标,教师要确定月目标,并细化到每个区域、材料之中。并且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投放材料,不断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如:建构活动——《我设计的桥梁》。首先提供不同形状、大小的积木,让幼儿学习搭建桥梁;当幼儿已经能够搭建桥梁时,再投放纸板、盒子、圆筒等材料,让幼儿尝试建构不同层次的桥梁;最后提供树、人、动物等辅助材料,让幼儿进行整合。教师提供的材料不宜多而杂,应充分考虑所投放材料的目的性——是否有助于幼儿的发展。

挖掘材料的多用性,将材料进行有机整合。在收集材料时应该考虑材料的多用性,最好能一物多玩。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珠子,放在生活区可以用勺子舀,用筷子夹;放在美术区能够进行滚珠画;放在数学区可以进行分类或点数;放在益智区可以进行探索,珠子在哪种跑道滚得比较快。教师要深刻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将材料有机地整合,让材料真正地“活”起来。

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幼儿的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我们应该认同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因此,材料的投放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观察、了解,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好的发展。

比如:扣扣子活动。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提供数量较少的大号扣子,让幼儿练习扣扣子的动作;为自理能力中等的幼儿提供中号扣子,让幼儿练习扣小一点的扣子;为自理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扣子,激发幼儿挑战的欲望。

尊重幼儿的独特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法

在小组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活动中的个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与行为,观察幼儿的发展需求与情感需求,并给予适时引导。

教师的观察、鼓励为重中之重。小组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教师的指导应以观察、了解为主,以鼓励、尊重为主。一是观察环境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二是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譬如,幼儿当前的兴趣需要是什么;分析幼儿这么做的原因;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个体差异等。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做法,不要轻易指责、评判,充分理解幼儿不同行为的合理性。

教师的指导以间接为主。这种间接指导,一是靠材料为媒介。如:拼图活动,当老师观察到大部分幼儿已经驾轻就熟,且兴趣降低时,应及时调整拼图的难度,提供块数更多的拼图,使幼儿从材料中获得探索学习的激情。二是靠问题媒介。当幼儿在活动中兴趣疲软时,教师可以假设问题,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如:“为什么这辆车跑得快些?”“它还能变成什么?”等,激发幼儿继续学习探索的欲望。

教师的适时介入为辅。教师要把握好介入的有效时机。幼儿在探索的问题难以深化时,亦或幼儿之间发生纠纷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幼儿在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不要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尽量让他自己去学习、探索、发现,使之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活动。

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科学的评价手段

提供鼓励性的评价。在评价环节中,教师可以运用鼓励式的语言。如:“他把拼图完成了”“他们今天合作建构了飞机场”等,在肯定这些幼儿的同时,也让其他的幼儿能够确定自己下次活动的方向。

提供激趣性的评价。活动中我们会发现部分幼儿存在偏区的现象,有的区域的材料具有发展价值,而一时尚未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评价这个平台,启发、引领幼儿,激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有的幼儿喜欢拼搭操作类的活动,对于需要动脑筋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可以适当地点拔,使孩子的兴趣更广泛一些。

提供讨论性的评价。在评价环节中,可以围绕孩子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如:“怎样才能让这座桥搭得更结实?”“如何使天平保持平衡?”等,这种有意义的讨论,可以使幼儿的思维在碰撞中得到升华,在操作中经验得到提升。

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需要教师拥有开放的心态,善于捕捉活动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让幼儿真正成为小组活动中的主体。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活动方式,在提倡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充分利用开放式小组活动这一活动形式,走进幼儿、了解幼儿,发挥开放式教育的独特功能,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而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全面和谐地主动发展。

猜你喜欢
扣子幼儿材料
一粒扣子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团团的扣子掉了
最美材料人
给我一个扣子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