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他人,换位思考

2014-08-07 22:19方森东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6期
关键词:分餐饭菜角度

方森东

日本学校的给食制度,无疑是日本教育史上一项极有成效的制度。

日本政府定制给食制度的初衷,是通过学校免费(即使收费,也是象征性的收取,基本等同免费)提供伙食,以吸引穷人家的孩子入学。在长期的探索中,给食制度日趋完善,它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和完善人格中效果凸显,究其根底,关键在于实施过程。

在小学里,学校要求统一配餐,全体学生都在校用餐。这种统一配餐犹如统一着装一样,有效地消除了学生之间明显的贫富差异,学生之间没有特例,只有共同点。学校虽然免费提供伙食,但要求每个班级轮流派出负责领餐的学生,将本班的饭菜从食堂领回课室。在这个过程中,值日老师只负责指引,不参与学生的工作,学生需通力合作抬回饭菜。把饭菜搬到课室后,领餐的学生继续分发食物,直到分发完毕,其他学生都只会安静的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分好,就餐,然后再由领餐学生将餐具收齐,归还学校食堂。

在消除了贫富之间会因为伙食带来的差异之后,这个领餐——分食——返还餐具的给食过程,还对学生进行了多方面的教育。

动手能力和责任感的培养。每个学生都会轮到领餐,都能锻炼动手能力;同时,每个学生会培养起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不能顺利领回饭菜,就意味着全班同学不能准时用餐,因此他们会谨慎、负责地去完成。

团结协作精神的认同。学生清晰地意识到,班级之间必须遵守秩序,相互礼让,才能让全部班级快速领到饭菜;班里,领餐学生之间明确分工,团结协作,保证顺利领到饭菜并抬回课室;同样,分发食物时还是要分工合作,保证迅速将饭、菜、汤等食物分给全班同学;至于吃完饭后收齐餐具归还学校食堂,也不外乎如此了。学生逐渐明白,不能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而应该融入集体中,以高度自觉的合作意识去完成任务,形成了有效的团结协作精神。

最后也是最重要,是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培养良好的换位思维,这是给食制度实施过程中最成功的地方。负责领餐的学生会站在全班同学的角度来思考,于是他让自己尽量做到迅速、稳当地领回食物,在保证不出错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分发到每位同学手中;领餐的学生还会站在一同前往食堂的伙伴的角度来思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主动承担责任,并且在同伴出错的情况下,不相互埋怨和推脱,以保证领餐、分食和返还餐具任务的顺利完成;在班里等待就餐的学生会站在领餐同学的角度来思考,因为自己也将会去领餐,或者自己已经领过,所以他们会选择安静的在座位上等待,不去干扰和抱怨其他人。

贯穿给食的整个过程,有序、谨慎、负责、团结、和谐,即使在领餐或分餐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情,也不过是重新再做一次,没有埋怨,没有推搪,没有争吵,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中国很多学校也提供午餐,不过学生领餐的过程却是大相径庭。

领餐时的混乱。中国学生的思维,最快的方式是拼抢争夺;接下来,学生的责任意识会暴露出素质。学生领餐不积极,容易出现意外;一旦出现意外,伙伴之间相互会推卸;等餐的学生首先会想到因为领餐学生的过失导致自己不能准时开饭,也少不了埋怨和责怪;再轮到自己领餐的时候,就很难会谨慎对待。中国式“给食”的过程,混乱、随意、马虎、推搪、争吵,太多的互相埋怨和消极对待。这足够让我们进行深刻反思。

反思的起步,不免要在孩子的素质培养和所接受和渗透的教育理念下功夫。中国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有长辈宠爱,干活不多, “领餐”“分餐”时粗手粗脚;同时伴随家庭僵化的教育理念。大部分家长长期灌输给孩子至高无上的观念,使得孩子的心中总有“我最重要”的思想,在被要求去“服务”他人的时候,很难做到为别人着想,在接受“服务”的时候,只会看到别人的失误和不足,为“给食”过程埋下了不和谐的伏笔。

集体意识的薄弱甚至缺失。在团结协作方面,由于个人意识和英雄主义的强化,领餐学生之间不易建立起团队意识,一旦出现意外,就自然地产生了指责和推卸;等餐学生之间不合作好,就会重蹈等级区分、个人至上的覆辙,缺乏平等和耐心,严重影响整个“给食”的过程;分餐学生和就餐学生之间不合作好,都本着自我优越的观念,那就会加重和深化两者对抗的矛盾,令到整个“给食”过程雪上加霜。

自我意识和自私心理的膨胀。“小皇帝”“小公主”现象严重蔓延,每个人心中只有自己,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换位——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于是,领餐学生可以凭借个人心情喜怒变化,而不是站在班里等餐同学的角度想问题;分餐时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而不是站在集体同学的角度想问题;等餐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站在其他就餐同学的角度想问题……当自我意识和自私心理占据了个人头脑,就严重影响了心理换位思维的养成,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错失,只有自身的不满足和对他人的挑剔。

日本给食制度的成功实施,让我们看到学生亲身参与、多方面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的重要性,让我们看到中国式教育的积重难返。中国式教育中对孩子团队合作意识和心理换位思维的缺失,令到孩子在成长中养成自私、冷漠、推搪、埋怨等负面的态度,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只能逐步的予以引导、改善。

把直接体验的权利交还孩子。调整教育方式,不论贫富,都要让孩子自小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家庭、社区和学校事务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感和荣誉感,孩子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会受到较深的教育;还可以借鉴西方教育观念,让孩子懂得通过付出自己的劳动来获取想要的东西,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还会让孩子逐渐加深对自己以外的事务的责任感,并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这就为孩子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强化与他人的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步加深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家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合作伙伴,父母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给孩子参考,但不剥夺孩子体验生活的主动权,必须消除家长代替式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去发现他人对自己的重要性,在不能仅凭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任务的时候,去寻求合作的伙伴以及适合自己的合作方式,从而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一旦进入学校,在班级里的学习生活会使团结合作的意识继续深化,团队精神的养成会促进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更加明确的理解自身的责任,两者相互促进,孩子的思想也能逐步成熟。

培养孩子的心理换位思维。在孩子做事、学习、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以旁观者和参与者的不同角度及时向孩子提出想法,让孩子逐渐养成理解他人、从他人角度看待自己、思考问题顾及他人感受等方面的思维,这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生重大的影响。一旦孩子懂得站在家长、教师的角度想问题,那他会开始理解师长做事的缘由;一旦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那他会逐渐体谅和宽容别人的过失。心理换位会有效地丰富个人的性格特点,也会让学生深化对责任感、团队意识的理解,从而形成更为完善的人格。

这是从日本给食制度中获得的中国式反思,让我们领会到心系他人、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让学生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心灵开始培养起团结合作、为他人着想的意识习惯,才能走向更为优秀、更为完美的人格高峰。

本栏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分餐饭菜角度
神奇的角度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分餐,餐盘里的“战争”和“自由”
分餐不分爱,安全万家行——给爸爸的一封信
小小筷子八寸长
我最喜欢的作业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文明餐桌 不剩饭菜
合欢花(外一首)
石器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