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范健华(1979-),男,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讲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约教研员、广州市中职艺术与设计教研会秘书长、广州市中职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心组成员,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育。(广东 广州/510610)摘要:当今,云技术已经在网络中广泛地应用,以“云”为支持的职业教育研究是广大中职教师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探索在《CIS设计》课程中,使用云技术辅助教学的可行性、实践方法以及有效程度。
关键词:云技术;网络工作群;共享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044-03近年来,在国家积极推行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旗帜下,以云技术为支持的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笔者作为《CIS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者,以云技术引入课程,从理论认识到实践使用逐步探索其教学经验。
一、云技术应用的教学内涵
云技术(cloud computing)是基于网络共享服务器的信息传递模式,也是集群化和虚拟化的数据资源应用和处理。现阶段,云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网络世界中。国外最早把云技术引入商业服务的有IBM、微软、Google、Face book和苹果公司等IT界巨头。国内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和新浪等公司也纷纷推出基于“云”的数据服务。云数据处理软件操作简单,可利用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实现数据浏览和处理,使用方便,几乎没有技术门槛。基于这些条件,把云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了可能。而且,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单纯依靠黑板、挂图、单机播放的课件和视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同时,中职生的认知方式改变也促使教育必须跟上科技的步伐。
云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形态,包括云存储、云会议、云播放、云搜索、云邮箱和云社交等,能让课程具有更灵活的施教空间。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教学有相对独立的要求,网络“云”为其提供了庞大的互动资源库和全天候的“云”辅助,能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由于课程教学具有复杂的多变性,任课教师对“云”理解的不同,将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差异。笔者将结合个人实践分享其应用经验。
二、在云技术支持下的CIS设计教学
《CIS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应用计算机制作某一企业的图形化标识,属于一个模拟实际生产的综合性任务,所使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极强的流行性和时效性。传统的纸质教材、单纯的课堂面授以及把图书馆藏书作为主要的信息源已经不可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在《CIS设计》课堂中,引入“云”技术,实现小组网络群的学习和工作模式。通过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和即时学习(just learning)的相结合,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应用具体如表1。
三、应用云技术辅助课程评价
由于课程的教学是基于互联网开展,学生的学习信息能快捷地量化统计。作为网络管理员的教师能清晰地看到记录在“云”上的某位学生在某时间段的某一项网络活动记录,如:发帖情况,回帖数量,文件下载次数、邮件发送内容、视频观看和学生聊天列表等数据。同时,以信息论知识为依据,“云”端服务器能统计出学生作品的某些图形数据,如图像调色板熵、冗余度、排序度和复杂性等多个美术特征值。这些都有助于快速检测学生作品是否有抄袭剽窃的可能,分析学生每批次作业的艺术风格取向,统计全班同学的学习差异,为课程成绩的评定,提供客观的参考数据。•课程建设•在云技术支持下的《CIS设计》课程教学初探表1
阶段教学开展云技术应用教学意图任务导入(一课时)1.学生分组,并建立网络工作群。
2.各学习小组协商设计代表小组形象的标志,并设置为工作群的图标。
3.教师陈述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在学生的协助下把授课过程拍摄成视频,共享于班级工作群中。
4.教师把往届学生作业群共享,让学生参考。1.工作群是基于网络“云”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以应用BBS、相册、共享功能等进行交流。
2.群共享是由互联网公司推出的在线云存储服务之一,教师只需一台连接到因特网的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实现远程管理群共享文件。设备不需要随身携带,更不用担心文件会遗留或丢失,所有通过身份认证的学生都可以上传或下载其中的文件。1.教师通过群共享教学视频,使学生能根据个人的需要,多次播放或分段观看,获取教学的具体信息,理解课程任务。
2.网络工作群的建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每一个组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并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3.工作群图标的设计和展示,在于增强小组作为学习团队的凝聚力。任务分析(二课时)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头脑风暴,讨论工作任务,并由组长总结要点,在工作群的网络日志中发表。其他组员发表评论或者补充。
2.其他组的同学阅读群日志的讨论要点,并给予评论。网络日志即weblog,也称为博客,是云社交方式之一。能不定期发布新文章,能按照发布时间,以倒序方式排列。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或网站链接解释说明用户的观点和想法,访客可以对其评论。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通过网络日志,公开小组学习的成果,允许其他组的同学阅读和评论,使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获得来自教师以外的多维反馈信息。这既锻炼学生表达、辨别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设计思路和美术视野。企业调查 (二课时)1.教师通过云邮箱向各小组发送企业调查的要求,并指导学生应用提供在线问卷服务的网站制作电子问卷,并群发到目标人群。
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云搜索,获取被调查企业的内外环境资料,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科研和员工状况、企业外部的市场供求、消费者心理、区域购买力和竞争对手状况等信息。
3.各小组把调查资料整理后,通过云邮箱发回任课教师检查,同时共享于群日志中。1.云邮箱是采用云技术的电子邮箱系统。它比一般的网络邮箱稳定,安全保障,可存放的邮件数量和附件容量更大,能自动更新反垃圾和病毒数据库,可由用户设置全天候的邮件管理应用服务和全程私有邮件通讯协议。
2.在线问卷是以“云”服务器为支持的自助调查、测评和分析平台,具有快捷、易用、低成本的优势。
3.云搜索基于传统网络搜索引擎,可以接收每个搜索关键字的比重信息,并通过不同的外观造型加以区分,是实现信息分级处理的新型电子平台。1.把云邮箱和云搜索引入企业调查环节,应用虚拟的电子空间和网络环境符合现阶段中职生的信息认知和传播规律。
2.学生借助互联网创建网络问卷,通过自己的QQ、微博和邮件等方式将问卷链接发给好友填写。方法简单易用,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满足感。
3.课堂中采用搜一搜、发一发和评一评等多种网络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能参与、乐参与、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制定计划 (四课时)1.各小组制定课程任务的工作程序(包括合作项目和独立任务)。
2.各小组预计完成任务的总工作量,合理分配组员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制定完成的合格指标。
3.小组合作设定任务进度的时间节点,根据各阶段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工作细节分配时间段。
4.组长填写工作计划书电子版,并上传到云U盘中。云U盘是传输速度较快的一种云储存形式,是一个构建在高速分布式存储网络上的数据中心。它和传统U盘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存储产品转换为存储服务。云U盘把传统U盘和云存储服务器,通过应用软件协同工作,形成一个专用的数据存储和访问的系统,适用于文件的数据存储、备份和归档等一系列要求。用户在电脑上插入U盘,就可以通过U盘生产商提供的绿色通道连接到“云”服务器上,快速上传或下载文件。要实现《CIS设计》课堂教学的高效,关键在于让全班同学 “动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制定教学计划阶段,要求每位同学都接受力所能及的任务。同时把工作任务书放在云U盘中,不仅为小组在网络条件下开展群工作的做准备,而且起到组内互相监督、借鉴和激励的作用。同时,活跃了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了感悟能力,并在客观上刺激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续表1)
阶段教学开展云技术应用教学意图计划实施(十二课时)1.学生在云U盘下载教师上传的设计图库和字体。利用在线软件或群共享的绿色版软件进行课程任务的制作,包括: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办公用品、旗帜招牌、标识牌等。在制作过程中,制作文件需要不断备份在云U盘中,以便其他组员下载其中组件,简化制作过程,节约制作时间。
2.教师引导学习小组互相观摩和借鉴。在线软件指供应商的 “云”端软件使用服务,还可以根据客户定制的需要配套第三方插件,客户按定购服务的多少和使用时间的长短向供应商支付一定的费用,不需要购买整套软件,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同时,“云”服务器提供软件的离线操作和本地数据存储,客户只需要支出极少的租赁服务费用,便可以享有最新版本的软件使用权。这是“云”技术发展中最具社会效应的软件运营模式。1.学习小组的设计成果存储于云U盘中,使用统一版本的在线软件或者绿色版软件制作。使学生不受课堂内外的时间限制,分阶段完成任务,实现网络群的生产模式,加速了制作效率。
2.学生拥有了统一的工作平台。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能以多边方式进行的,能充分利用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使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参与实践。展示点评 (四课时)1.各学习小组制作PPT,展示本组作业的最终完成效果。每位成员分别说明自己所承担的部分,并录制成视频文件,上传至云播放服务器中。
2.各小组相互观看展示视频,填写评价表格。
3.教师点评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并进行总结。云播放即在线快速播放,视频无需下载。电脑的IE浏览器可以直接播放,无需安装客户端。云播放的核心技术是云下载与云转码,它将视频通过服务器(云端)转换成适合移动通讯设备播放的视频格式。使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的设备快速播放视频,提高其流畅度,缩小文件格式对视频播放的影响。1.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个性表达,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展示自我,让学生大胆表达个人工作成果。
2.应用云播放展示,学生合作编导录制视频,其他组的同学课余观看,教师课堂上集中点评。既缩短展示时间,也使展示的清晰度大大提高。
四、教学反思
《CIS设计》课程教学在云技术下开展,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技术上加速了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教师不再是课程开展的唯一动力,而是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合力推进教学的前进。
云技术让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工作“云”的平台上,师生交流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语言表达,他们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手机自拍、屏幕截图、音乐分享、视频剪辑以及文章转载等多种形式反映各自的学习观点。其手法繁多,信息量丰富,是单一语言表达无法比拟的。同时,云技术下的课堂不仅加深了学生自身职业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也加速了学生概念与技能应用的完整构建,并最终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