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硬汉杨继盛

2014-08-07 18:32当年明月
公务员文萃 2014年6期
关键词:行刑严嵩牢房

当年明月

在明代官场,弹劾可谓家常便饭,比如看某人不顺眼,可以弹劾;和某人有仇,可以弹劾;政治斗争需要,可以弹劾;闲来无事找点活儿干,也可以弹劫。弹劾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明代的官员们早已习以为常,但凡一个官员干到三品,如果档案里没有十几份弹章,那就是件极不正常的事情。而平凡而不起眼的杨继盛却因此万古流芳,因为他使用了一种最为特别的弹劾方式——死劾。还因为他弹劾的对象是大奸臣严嵩。

若非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类纠纷,是断然不会有人用这一招的。严嵩没有杀杨继盛的爹,也没有抢他的老婆,相反他提拔了杨继盛,并希望将他收入门下。然而杨继盛拒绝了严嵩提供的升官发财的机会,他已经下定决心,死劾祸国害民的严嵩。

他并非不知道弹劾严嵩的下场,也并非没有人劝过他。熟悉斗争之道的同朝官员唐顺之及时看出了苗头,作为杨继盛的朋友,他曾写信苦口相劝,希望杨继盛不要出头,以避祸患。杨继盛看了信,却只是笑而不答。

在上书弹劾之前,杨继盛斋戒了三天。

杨继盛虽然不聪明,但也不笨,他十分明白,唐顺之的话是对的。死劾确实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但他没有更好的方法。他没有钱财,没有权势,没有皇帝亲信的背景和入阁的希望,更没有后来首辅徐阶和张居正的智慧。他唯一拥有的,只是他的性命。

弹劾的后果他也很清楚:严嵩的诬告、锦衣卫的拷打、诏狱的长期关押,如果运气好,可能还有行刑人的大刀。在这样恐怖的情况下,根本不用指望什么九死一生,只有“十死无生”。然而,他依然决定这样做。

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杨继盛依然慷慨而行。很多人认为这是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而在古老的中国哲学中,这种行为却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明知不可而为之。

杨继盛已经了无牵挂。他拿起笔,在铺开的纸张上写下了悲愤的心声。当杨继盛将这封千古名疏封存妥当,递送内阁转交皇帝时,他已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转变——昔日那个放牛的贫农子弟,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终将成为一位不朽的英雄。

杨继盛没钱买通行刑人,又得罪了手眼通天的严嵩。一般来说是必死无疑了。可杨继盛挨了100杖,虽说皮开肉绽,伤筋动骨,却也保住了性命。不过杨继盛只剩下了半条命,等待他的是潮湿而散发着恶臭的诏狱。

杨继盛骨气虽硬,但毕竟不是铁人,廷杖打折了他的腿骨,一片血肉模糊,已经昏迷的杨继盛被拖回了牢房,没有人给他包扎,在蝇虫滋生的环境中,他的伤口开始感染。

那个深夜,杨继盛被腿上的剧痛唤醒,借着微光,他看见了自己的残腿和碎肉。他没有大声呻吟叫喊,只是叫来了一个看守:“这里太暗,请帮我点一盏灯。”这是一个并不过分的要求,看守答应了,点亮一盏灯,靠近了杨继盛的牢房。杨继盛十分安静地坐在那里,他低着头,手中拿着一片破碎瓷片,聚精会神地刮着腿上的肉,那里已经感染腐烂了。他没有麻药,也没有塞嘴的白毛巾,只是一脸平静,不停地刮着腐肉。令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袭来,然而杨继盛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掌灯的看守快要崩溃了!看着这恐怖的一幕,他想逃走,双腿却似乎被牢牢地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然而此时的杨继盛笑了,他倚着墙壁,用残腿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元美(王世贞字元美),不必如此!”在昏暗的牢 房中,他的脸上映出无比自豪的光芒,“死得其所,死又何惧!”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初一,杨继盛英勇就义。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手无寸铁的杨继盛,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只凭借他的信念和勇气。

临刑前,他赋诗一首: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摘自《各界》)

猜你喜欢
行刑严嵩牢房
谁是真牧师
明代大老虎严嵩可能不是穷死的
李绅和严嵩
世有多少“触奸柏”
试论行刑一体化与刑罚执行权的新配置
谁是真牧师
明代权臣严嵩父子的传说
古代为何要“秋后问斩”
行刑为何在“午时三刻”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