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亦华
时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冠名班,的确屡见失败案例和问题结局。究其原因,既有职业院校迎合评估、追求“名分”,也有冠名企业目光短浅、看重“人利”。
要减少和消除“冠名班”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必须转变合作“理念”,规范合作“流程”,注重合作“内涵”建设,多在合作“深度”上动脑筋、想办法、做文章,照顾到冠名班多方的核心利益,就能实现从“冠名”到“走心”、从“单利”到“多赢”的蜕变。
首先,职业院校应结合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制定出科学、规范、可行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在校企合作的目的、原则、模式、职责、企业条件、审批流程、日常管理、年度评价等环节进行规范,既使冠名班的设立、管理有章可循,防止人为因素的随意性;也使学校各部门明确服务要求,防止校企合作中的推诿和阻碍。
其次,职业院校应对冠名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考察论证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合作诚信度。合作专业应符合校企双方发展需求,合作宗旨应有利于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招生前应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明确合作条款、各自职责、管理规范和责任追究,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多赢。要让企业参与冠名班招生面试,让学生、家长提前了解和掌握企业情况、培养要求和将来发展,自主选择冠名班级,防止一厢情愿、拉郎配和一头热一头冷。
第三,校企双方应共同协商、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既要有专业教学和生涯发展的通用性,也要有冠名企业和岗位特点的个体性。双方应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力量的配备、互访和融合。学校应参与企业见习、实习、活动的全程管理,企业应委派专人担任副班主任、参与课程教学和考核评价,实现招生、教学、实习、就业、发展一体。
第四,校企双方应努力营造冠名班的浓郁文化。可在教室、实训室和校园网布置冠名企业的介绍、制度和文化,校园网链接企业的网页,将企业的工装服作为学生校服,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见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参加企业的节日庆典、重大活动和文体比赛,给优秀师生、贫困学生发放奖学金、奖教金,试行校企双轨规章制度等,使学生耳濡目染、认同文化,逐步培养对企业的归属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同时,企业应区别于非冠名班学生和社会招聘员工,有吸引冠名班学生长期就业的针对性发展规划、成长阶梯、激励措施和薪酬福利,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