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慧+姜昊夫
摘要:综合性公园是现代城市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占城市绿地面积最大的开放空间,它同时也是城市生态循环的决定因素。通过阐述综合性公园的特点、规划设计、品种选择,合理化配置园林相关设施建设,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健全生态、美化环境。
关键词:综合性公园;设计;绿化植物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66-1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对于休闲游憩的需求与日俱增,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是关键所在。因此建设综合性公园,合理化配置园林相关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1 城市综合公园绿化特点
综合性公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美化环境、健全生态、保护植物都有其自身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生态效应
综合公园面积相对较大,大都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大面积的综合公园绿地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噪声、粉尘,增加空气湿度、氧气浓度,降低风速、屏蔽或吸收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具有很高的生态效应。
1.2 景观效应
综合公园是整个绿地系统中观赏价值最高的一种绿地形式,是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绿化上多采用丰富多样的设计手法,充分考虑公园绿地和周围城市环境及建筑之间的关系、绿地本身的景观构成、景观序列的安排及艺术特色等内容,不仅增强了城市景观的艺术效果,也为市民的室外文体活动和游憩提供了优美的环境空间。
1.3 社会文化功能
在综合公园绿化设计中,不仅要体现景观生态学的原则,而且还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使生态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居住、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除具有旅游价值、文化教育、休闲游乐的功能外,还折射出城市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城市往往因公园的存在而变得更有文化魅力。
2 城市综合公园绿化规划设计
根据园林的总体规划,结合不同分区、功能分区进行绿化布局。公园绿地布局宜多样统一,简洁而不单调,各分区间需有机联系。公园边缘绿地应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2.1 园路两侧绿化
主要干道绿化选用高大、浓荫的落叶乔木和耐阴的地被植物在道路的两侧布置花经,在配置上要以利于交通为原则,并根据周边地形、建筑、景观的需要精心配置;山水公园的园路多依山面水,植物应点缀其中,而不应遮挡视线。平地处的园路两侧绿地应采用乔木、灌木、灌木篱组合配置来分隔空间,使园路时隐时现于林中。
2.2 水体绿化
公园水体绿化主要分为水面绿化和岸边绿化,水面可以栽植荷花、睡莲、芦苇等水生植物,创造丰富多样的水景景观,但切忌栽植过密,应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空间来展示周围景物的倒影。驳岸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有远有近、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成趣。
2.3 科普及文化娱乐区绿化
要求以花坛、花经、草坪为主,便于游人集散,可适当点缀大乔木,不宜栽植过多的灌木,以免遮挡游人视线,影响交通。
2.4 体育运动区绿化
宜栽植生长较快、高大挺拔、冠大齐的树种,以利夏季遮阳;不宜栽植落花、落叶、落果、飞絮的树木品种。球类场地四周的绿化要离场地5~6米,树木的颜色要简单,要选择耐踏草坪。
2.5 儿童活动区绿化
选择冠大、挺拔,遮阴效果好的高大乔木,配以体型特殊、色彩艳丽的小乔木、灌木和花卉,吸引儿童的活动兴趣,儿童活动区的四周应植浓密的乔、灌木,形成隔离带。儿童活动区不宜选用带刺植物。
2.6 游盘休闲区绿化
以全园的骨干树种为主,突出植物景观季相的变化,在植物配置上根据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天际线的变化,采用自然组团式的植物配置方式,在路边可设月季园、牡丹园、杜鹃园等专类园。
2.7 公园管理区绿化
形式宜简单实用,以绿色为主,使整个区域掩映在树丛中,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
3 城市综合公园植物品种的选择
由于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不仅要遵循一般的规律,还要结合综合公园的面积大,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复杂、游人能够参与的活动项目多等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的生长稳定的树种为辅,并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适当密植,苗木规格以大苗为主。优先选择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病虫害少的树木品种。
参考文献
[1] 陈卫元.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浅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7,(14).
[2] 官文娟.现代开放式城市公园设计探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3] 罗正敏.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规划[D].南京林业大学,2007.
作者简介:迟慧,本科学历,沈阳市北陵公园管理中心,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
网络出版时间:2014-6-1015:11:42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40610.151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