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从社会参与的角度

2014-08-07 01:13吕美燕郭宁罗炎林
商 2014年14期
关键词:办学政府制度

吕美燕+郭宁+罗炎林

摘要:社会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治理主体之一,对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观念,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社会参与制度不完善,社会参与现代学校制度的积极性低,形式单一,起到的实质性小。因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面临社会参与的问题,要通过制度建设,观念转变,政府适当介入,新媒体技术应用等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现代学校制度;社会参与;治理结构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纲要指出现代学校制度的四个重要特点——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以及现代学校制度的三个治理主体——政府,学校和社会。纲要中体现了社会作为现代学校制度治理主体的重要性,突出社会参与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位置。而社会作为学校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对学校建设缺乏积极性,这是目前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的问题之一。因而在本文中,笔者所关注的问题是社会参与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面临的困境,我国现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社会参与度低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积极性。

一.社会参与面临的问题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从教育治理结构角度来说,它要处理好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主体是政府,社会和学校,而内部治理结构是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达到内外部治理结构协调开放,以人为本,高效运转。而社会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治理主体之一,它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作用很大,但却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障碍。

1.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低。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是指学生家长、社会公众和社团组织,为了改进学校的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的服务效能,通过一定的途径介人学校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②在目前,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从宏观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定,到微观的教师招聘,教学评估实行管理,政府对学校的控制权力大,学校依赖政府,缺乏办学自主性。而在美国高校中,教育治理结构的主体是政府,社团组织和学校。③社团组织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监督政府在学校中的权力使用,还对学校进行公平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设计,起到一个很好中介缓冲作用,而在中国,由社会公众和专业教育人士发起的社团组织少,并且多数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因而,从这三个层面说明了在目前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低。

2.社会参与形式单一。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有些国家在保持个人参与的同时,鼓励参与组织的建设。有母亲俱乐部,家长委员会,家长咨询委员会,企业家—校长协会和家长—教师协会等社会参与学校建设的组织。④这些社会组织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和制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在我国,特别是中小学,最常见的是家长参与学校建设,但这种参与在笔者看来是“非自愿”,“无建设性”的。学校与社区和家长之间的隔离,不利于学校外部环境保障和管理。从另外一个层面,一些企业家,社会团体对于学校建设的参与,主要是通过捐款,提供服务的形式,并没有对学校的外部监督和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

3.社会参与实质作用小。目前我国的社会参与机构局限于学校内部建设,这种内部参与的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难以形成影响力,进行影响学校的内部决策和管理。不少国家的家长委员会、家长一教师协会等社会参与机构都形成了学校—地区—全国三级网络,使得社会参与既能够贯彻落实到基层学校,又避免了各自为政、力量分散、难成气候的现象,造成了社会参与的强大声势。⑤因而,我国的社会参与机构可以借鉴国外的三级参与网络经验,使得社会在参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发挥更实质性的作用。

二.社会参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积极性低的原因

笔者认为,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要从内外部治理结构入手,从外部治理结构上来说,要处理好政府,学校,市场和社会的主体关系;从内部治理结构来说,学校要确保决策民主,监督顺畅,高效公平的内部运行。但目前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1.社会观念的影响。一方面,笔者认为我国不是一个公民社会,可以说,中国人对于政治的追求是浓烈的,但是这种追求止于个人仕途步步高升的层面,而缺乏一种对国家和社会的终极关怀。人们缺乏一种民主参与的公民意识,这也是和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有关。另一方面,从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来看,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学校是政府的一个附属机构,政府对于学校的办学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有几分“关起门办教育”的味道。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社会上的人们对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但是,随着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八零后父母的出现,这种社会观念的影响会逐渐的减弱的。

2.社会参与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社会参与学校建设缺乏一种秩序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参与制度的建设不完善。从政策和法规这个层面来说,完善社会参与教育的政策法规,能够激发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制度建设,同时也起到引导作用。虽然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提到,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办学,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建立教师基金会,奖励优秀教师,支持学校办学。这些政策法规缺乏实际指导性。另一方面,笔者认为社会参与没有被放进制度框架里面,因而社会参与在很多时候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3.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从纵向关系上看,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政府—学校的垂直管理体系,政府从宏观教育方针制定,中观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到微观各种学校具体事务进行集中的管理,这种传统的办学模式,社会很少有途径和渠道对学校的课程设置,重大决策,教学监督,资金支持造成影响,这使现代学校制度中学校建设缺乏民主监督和决策。另一方面,我国普通教育是“小学—初中—高中”直线型封闭办学模式,学生被封闭管理,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社会适应性考虑,在这种传统的学校管理中,社会参与学校制度建设没有渠道,对于学校的管理难以造成影响力,进而促进学校制度改革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的参与。学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最关注的核心,因而制度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这一个核心,不能脱离这个核心。目前我国社会参与积极性低,形式比较单一,起到的作用不大,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观念,制度和法规建设的落后,而要提高社会参与必须要从制度建设,观念转变,政府适当介入这三个方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学校制度[J].教育研究,2004,12:32-38.

[2]楚江亭.科学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6-9.

[3]解读《教育规划纲要》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第十三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J].中小学管理,2011,04:47.

[4]李继星.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未来教育家,2013,Z1:6-10

注解

①马青,邬志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育治理结构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0,07:69-74

②郭继东.国外学校管理中的社会参与[J].上海教育,2000,10:62-64.

③彭红玉.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反思——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7,06:5-8

④郭继东.国外学校管理中的社会参与[J].上海教育,2000,10:62-64.

⑤郭继东.关于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思路与实践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06:10-13

猜你喜欢
办学政府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