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好声音》,你会发现,举凡有歌的地方,就会有原汁原味的演唱,亦会有咆哮般甚至尖叫式的发挥。万事万物于生活中都有“实相”,所谓制度,也不过只是一首歌的曲子。写曲子的人量化自己的乐感进而制定出规则,而执行曲子的人却往往会在规则中加入自己想法,于是,就有了所谓的“跑调”。
跑调,是管理者每天都在面对的常态。试想,连一首歌都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唱法,更何况那牵扯到方方面面利益以及人心的种种制度。太多时候,我们在脑海里闪现出灵感A,于是设计出了制度B,最后却成了执行C,由此再产生了结果D。
从A到D的距离,其实就是创作者与演唱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管理者需要乐感,需要通过基于创作者本身的产品经理思维,去缩短与演唱者的距离。柳传志曾经提及他的管理三段论“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隐含其中的信息是“建班子”应在“定战略”之前。也即是说,先找人再定制度,好的制度应基于现在的人力而设计,切忌临渊羡鱼地生搬硬套所谓的先进管理方法,然后再“空降”到团队内部。
所谓“人对了,事就对”。这句话虽然残酷,亦登不上管理的大雅之堂,但对于中小企业甚至创业型团队而言,换人绝对要比换人的思想见效快。有人的地方就有思想,一个思想的好与坏,其实没有恒定的标尺用以辅佐判断,但是千头万绪一刀猛切的标准绝对只有一条,是否唱的是适合这个山头的歌,是否守了这个山头的“法”。
面对动态,不刻舟求剑;面对动态,同样需要坚持基本的“法”。一首歌的旋律是它的基本法,再有感情再有个人表现欲,亦要遵循基本的“调子”;一个公司能够量化的规则是它的“法”,法要量化,法要数字,法首先要是基于现有人员进行的量身设计。
面对动态,不妄自菲薄。好的管理是量化好制度,继而再弹奏出文化。好的文化是一部好的作品,像音乐、像诗、像油画,创造的是美。美是满足,是让需要成就感的人获得成就感,需要安全感的人获得安全感,让需要回家的人回家,需要出发的人出发。
管理需要乐感,乐感是一种境界。好的乐感,是将自己对某事某物某阶段的认知推己及人,最终再还原出最适合绝大多数唱出天籁的调子。好的乐感,要超越工具层面的理性,像水一样在虚虚实实之中推动高潮起伏。
好的乐感,是基于现象而抽出规律,然后再基于规律而制定的旋律。一种能够创造出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