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时期的小臣

2014-08-07 22:39王进锋
古代文明 2014年3期
关键词:内服铭文王朝

提要:殷商时期的诸多辞例中有“小臣”。时贤对其多有研究,但在“商代小臣是什么”这一问题上仍有争论。其实,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在内服方面,商王朝主要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可能与“臣扈”、“臣沚”等商王朝的重臣相比还处于成长和训练阶段,故被称为“小臣”。这批后备人员有的来自外国族,有的是商王子嗣,还有的是女性。他们担任的职务各不相同,商人往往在“小臣”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来区分他们。在外服方面,商王朝常从内服小臣中挑选成员回他们所来自的国族担任军事首领。通过内服小臣训练外服军事首领是商朝控制方国的手段之一。这些人员在身份显赫之后,仍然用“小臣”称名,因而出现了商代小臣纷繁多样的现象。

关键词:殷商时期;小臣;外服;内服;国族商代的甲骨、铜器、玉器和石器铭文以及传世文献中的诸多辞例有“小臣”字样。它们数量众多,而又位置重要,学者们关于商代小臣的研究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是在考察其他问题时附带涉及,如胡厚宣、李学勤、白玉峥、王玉哲和李玉洁等的研究。另一种情况则是对商代小臣的专门研究,如陈梦家、于省吾、张永山、寒峰、高明、钟柏生、李瑾、李春海、魏宜辉、周言、汪宁生、王龙正、韩江苏、白川静等。1综观旧有成果,学者研究商代小臣的目的,多为弄清楚其身份或性质。相关研究在商代小臣分内外服和小臣职务存有差别等个案方面取得了共识,同时在商代小臣到底是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实有必要深入探讨。在既有成果中较少关注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商代职务不同的人甚至位于内、外服不同地方的人为什么都称小臣?第二,商代内、外服小臣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而弄清楚它们才是解决“商代小臣是什么”的重要突破口。LS002)、上海市“晨光计划”资助项目(项目批号:12CG28)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臣、小臣与商周历史”(项目批号:13FZS018)的阶段性成果。

1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05页;于省吾:《释小臣的职别》,《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08—311页;张永山:《殷契小臣辨正》,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寒峰:《商代“臣”的身份缕析》,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3—49页;高明:《论商周时代的臣与小臣》,吴荣曾主编:《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8页;高明:《论商周时代的“臣”》,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钟柏生:《卜辞职官泛称之一——臣:并略论商代至春秋各类臣的职务》,《中国文字》(新20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95年,第82页;李瑾:《论卜辞“臣方”与氐羌“纵目”人之关系——殷周古文结体之人类学透视》,《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李春海、魏宜辉、周言:《说“小臣”》,江苏省甲骨文学会:《江苏纪念甲骨文发现百年: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南京:南京甲骨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4年;周言:《释“小臣”》,《华夏考古》,2000年第3期;汪宁生:《“小臣”之称谓由来及身份》,《华夏考古》,2002年第1期;王龙正:《臣、小臣辨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84—286页;韩江苏:《商代的“小臣”》,王宇信、宋镇豪、孟宪武主编:《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韩江苏:《商代边境的“小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3期;[日]白川靜:《小臣考——殷代奴隸制社會說の一問題》,载氏著:《甲骨文と殷

一、商代小臣的种类

从称名形式来看,商代的小臣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A小臣”,如马小臣(《合集》27881、27882)、卤小臣(《合集》5596)。这类小臣,有时也作“小A臣”,如小众人臣(《合集》5597)、小多马羌臣(《合集》 5717)、小臣(《合集》9017正、9566)。这就像《合集》26916辞中“十人又五”指“十又五人”、《合集》25036辞中“百鬯又十鬯”即指“百又十鬯”一样,是甲骨文中的倒装现象。1

第二类为“小臣X”,如小臣墙(《合集》27886)、小臣口(《合集》27884)。这类小臣有时会省称为“臣X”。如小臣辰。商周金文中屡见“臣辰”(《集成》9392;《集成》7268;《近出》589),其在小臣辰父辛尊铭文中就作“小臣辰”(《集成》5835)。可见“小臣辰”可省称为“臣辰”。有时“小臣X”仅称为“X”。如小臣旨。2在《合集》36419中,小臣旨在东部作防卫。联系到出土了很多亚旨铜器的苏埠屯一号墓葬,小臣旨应在山东益都一带。而在《合集》36824中,旨在与夷方相近的攸地活动。李学勤先生指出这里的“旨”就是“小臣旨”。3此又可举小臣俞为例,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玉戈,其内容为:“曰王大乙。在。俞。”铭文中的“俞”是人名。此件玉戈铭文的字体与晚商时期的卜辞、金文相同;同时,它所记之事,与晚商时期小臣俞犀尊铭文(《集成》5990)所记之事相关联。有学者据此认为“俞”与“小臣俞”是一人。4所以,小臣俞可称为俞。另外,有学者指出“小臣”(《合集》5571反)和卜辞中的“”是一人;5“小臣口”(《合集》27884)可能就是卜辞中的贞人“口”;6“小臣中”和贞人“中”是一人。7所以,小臣、小臣口、小臣中可分别简称为、口、中。另外,从下文中可以看出,小臣吴、小臣永有时也可省称为吴、永。有时,“小臣X”可省作“小X”,如“小臣邑”(《集成》9249)在《合集》17574中就作“小邑”。第三类为“小臣”。这一类小臣依据各自不同的性质,可以分别划归为前两类。如《合集》12“贞:小臣令众黍”中的“小臣”当是“A小臣”中的一种,而《合集》1823反“小臣入二”中的“小臣”当属于“小臣X”。

这里着重分析前两类小臣的性质:

(一)商代“A小臣”之A是这类小臣所担任的职务

从甲骨卜辞记载看,商代的“A小臣”有:

(1)马小臣,见于以下卜辞:

王其呼允,受有祐。

伐马,呼允,王受有祐。

丙寅卜,马小臣。(《合集》27881;无名8)

来告:大方出,伐我师。马小臣令。(《合集》27882;无名)

马小臣就是主管马的小臣,9大方即为方国。上辞的大意为大方侵犯我师,让马小臣抵御。从上引卜辞第二条里的“王受有祐”看,这里的马小臣为商王身边的官员,应在商朝的内服。(2)卤小臣,见于:卤小臣其有邑。呼邑。(《合集》5596;宾间)卤小臣就是专司盐务的小臣。1以上辞例意为司掌盐卤职官是否可以有独立的聚邑,这里的卤小臣应为内服职官。2(3)小臣,见于以下卜辞:小臣。(《合集》9017正;宾一)呼[小]臣。(《合集》9566;宾一)“小臣”应即“小臣”,是“管获之事的小臣”。3《合集》9558记载:“贞:王往立,黍于□”, 表明商王亲自莅临收割农作物的现场视察,并在□地种黍。上辞中的《合集》9566紧接在其后,可能是一类相关的卜辞,所以小臣可能是商王随身携带的官员。故这里的小臣似乎是商王身边的官员。(4)小多马羌臣,见于:丁亥卜,,贞:呼小多马羌臣。十月。(《合集》5717正;宾三)小多马羌臣。(《合集》5718;宾三),人名。“小多马羌臣”即“多马羌小臣”;马羌,应是商王朝里来自羌族的马官;多马羌小臣,就是管理多个来自羌族马官的小臣。上引第一辞的含义为是否让呼令管理多个马羌的小臣。(5)小丘臣,见于:小丘臣。(《合集》5602;典宾)“小丘臣”就是“丘小臣”。卜辞中有“乙酉卜,子于翌日丙求南丘豕,”(《花东》14)、“贞:呼宅丘”(《合集》8119正),丘,似乎是一种社会基层组织。4如《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郑玄注:“四井为邑,方二里;四邑为丘,方四里”。又《汉书•刑法志》:“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故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也。有戎马一匹,牛三头”。由此, 丘小臣就是商王朝管理社会基层组织丘的小臣。(6)小臣,见于:唐少(小)()5臣。(《合集》21386;圆体)“小臣”即“小臣”。《说文》:“,持也。像手有所据也。凡之属皆从。读若戟”。甲骨文中有这样的辞例:“贞:执生”(《合集》13924),与执并列,字义当相近。6应有执捕4 小臣妥 《合集》5578、27890; 小臣妥玉琮5 小臣 《合集》278836 小臣 (永)1 《合集》278797 小臣口 《合集》278848 小臣 《合集》278899 小臣 《合集》27875、2787610 小臣()2 《合集》2787711 小臣中 《合集》5574、5575、16559反12 小臣俞 小臣俞犀尊,《集成》599013 小臣从 《合集》5579反14 小臣旨 《合集》3641915 小臣缶 小臣缶方鼎,《集成》265316 小臣片3 《合集》5598正、5598反、5599、5600、5601正17 小臣闻 《英藏》2000+《英藏》2032反18 小臣邑 小臣邑斝,《集成》924919 小臣儿 小臣儿卣;《集成》535120 小臣辰 小臣辰父辛尊,《集成》583521 小臣系 小臣系玉瑗;小臣系玉戚;小臣系石簋;小臣系卣,《集成》5378、537922 小臣高 《合集》5576正23 小臣 《合集》5571反、5572反、557324 小臣鬼 《合集》557725 小臣吴4 《合集》5603、560426 小臣宅5 小臣宅簋,《集成》420127 小臣 ()6 小臣刻辞7表二:表一1-10“小臣X”和与之对应的“族X”小臣X 国族X 依据小臣口 口方 侯口(《殷墟文字乙编》3462、 方(《卜辞通纂》251)小臣 方 方(《合集》27992、27995)小臣 族 呼(《合集》27964)小臣妥 妥族 子妥(《合集》20038)、妇妥(《合集》21727)小臣永 永方 永方(《合集》33189、33190)小臣 () 方 侯(《合集》697正)、步于 (《合集》36828)小臣 地 在(《合集》2940、32778)、至(《合集》16487)小臣列 列国 列公(《集成》2687)、列(《中国钱币》1993年第2期)小臣() 地 伐周、、卢方(《英藏》2425)、步自(《屯南》2100)小臣墙 墙族 逐鹿于墙(《合集》10937正)、勿爯墙《合集》811反)的意思,小臣应是商王朝负责执捕外族或外地人众的官员。上辞的含义似为让唐担任小臣。(7)小藉臣,见于: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3;宾三)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4;宾三)“小藉臣”即“藉小臣”,就是管理耕作的小臣。上两辞大意为是否让吴担任管理耕作的小臣。这里的小藉臣当是内服职官。综上所析,商代A小臣有时也作小A臣,其中的A是这类小臣所担任的职务。1而且这类小臣中的马小臣、卤小臣、小藉臣、小臣都是商王身边的官员,应位于商朝的内服。比照来看,小多马羌臣、小丘臣、小臣似也是商代的内服职官。(二)商代的“小臣X”来自族X从殷墟卜辞、玉器、石簋铭文等材料看,商代有诸多的“小臣X”。见上表一。可知商代“小臣X”的数量十分可观。2笔者曾经通过研究发现,表一中1—10的“小臣X”均有相应的族3X与之相对应。4具体见上表二。从表二可知,1-10间的小臣X应当就来自族X。根据宋镇豪先生的统计,商代的甲骨、金文中称“子某”者有156名,称“某子”者有29名,其中人地同名者有90例,约占总数的49%。针对这种现象,宋先生指出这是因为这批子成家立业,以其受封的土田命名,由此构成分宗立族的标志。5也就是说这些“子”来自与之同名的地方。1976年甘肃省庆阳县董志公社野林大队出土一件玉戈,长38.6,厚0.6厘米,上有铭文“乍(作)册吾”三字,字体属殷墟卜辞的武丁时期,它的时代与之相近。6商代有国族吾与之对应。如“□巳卜,宾,贞:其亦勿吾用”(《怀特》141),“吾”是指来自吾族的人牲;“在吾卜”(《合集》15628),“吾”是个地名。综之,“吾”在商代是个族。“作册吾”应当来自族“吾”。 1表一1—10间的“小臣X”与“族X”紧密对应的现象与商代“子”人地同名和“作册吾”与族“吾”相重的情况相同,即这些小臣X来自族X。不仅如此,表一中11—27的“小臣X”也无一例外地来自相应的族X。请看下列证据:(1)小臣中。卜辞中有“庚申贞:王令擒中”(《合集》32845)的记载,中为中地的俘虏。殷墟西区的M699出土了三件青铜铙,上面皆有铭文“中”,2应是族氏名号。可见“中”是个族名。小臣中当来自中族。(2)小臣俞。商周时期的铜器中有“亚俞”(亚俞父乙卣,殷,《集成》5054;亚俞父辛觯,西周早期,《集成》6411;吴盘,西周早期,《集成》10066)类的族氏铭文,说明商周时期有个族名为“俞”。小臣俞当来自俞族。3(3)小臣从。卜辞中有“王其田从”(《合集》28576)、“王往田从,来崇,豕擒”(《合集》33362)、“王其田从南”(《合集》29414),“从”为地名。卜辞中还有“王比从”(《合集》7407甲正),“比”有“辅助”的含义,4所以此辞大意为商王辅助从族的首领。可见,从是个族名。小臣从当来自从族。(4)小臣旨。商代有多件铜器铭文中有“亚旨”铭文,旨是族名。小臣旨当来自旨族。5(5)小臣缶。卜辞中有“翌乙丑,多臣弗其缶”(《合集》6834正)、“伐缶”(《合集》6871)等卜辞,知缶是个方国名。小臣缶当来自缶方。(6)小臣片。甲骨卜辞中有“在片牧虎方”(《合集》36969)、“甲辰卜,在片牧,延启有邑在”(《屯南》2320),“片”都作地名。“小臣片”当来自片地。(7)小臣闻。卜辞中有“闻”(《合集》1136、1137),是以来自闻族俘虏作祭。所以,闻也为族名。小臣闻当来自族闻。(8)小臣邑。卜辞中有“子邑”(《合集》17577反),可能是指商王在邑地的儿子。还有“贞:呼取邑”(《史语所购藏甲骨集》58),6可能是指捕取邑地的俘虏。可见邑是个国族名。小臣邑当来自邑族。(9)小臣儿。卜辞有“丙午卜,王令臣于儿。六月”(《合集》20592),说明儿是地名。小臣儿应来自儿地。(10)小臣辰。卜辞载“乙未卜,贞:辰入驶,其”(《合集》28196),意为辰族进贡;“卜,王其田辰,无灾,擒”(《屯南》2432),意为王在辰地田猎;“其五牢又辰”(《屯南》4178),辰与牢并列,应是祭祀的牺牲,可能是辰族的俘虏。可见,在商代确有个叫辰的族。小臣辰当来自辰族。(11)小臣系。卜辞中有“系方”(《合集》27997),则系是方国名。“于系,往来无灾”(《续》181)、“在系”(《明》929),系均为地名。小臣系当来自系方。(12)小臣高。卜辞有:“入二,在高”(《合集》376反、9229)、“戊寅卜,在高贞:王田衣,逐无灾”(《合集》37533)、“壬午卜,贞:王田高,往来无灾”(《英藏》2555),高皆为地名。战国空首布有铭“高”者(《上海博物馆藏钱币·先秦钱币》43号、7《历代古钱图说》2·3)、8还有铭“高半釿”者(《上海博物馆藏钱币·先秦钱币》292号),按照钱币文字的一般规律,9“高”皆为地名。此高和殷商时的高地似是一处。小臣高当来自高地。(13)小臣。卜辞中有“贞:惟伐方”(《合集》6298),大意为命令族首领率领族众攻伐方。有学者指出族“是商王朝重要的附属方国部族”。1小臣当来自族。(14)小臣鬼。《竹书纪年》载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克鬼方,氐羌来宾”。《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卜辞中有“乙酉卜,,贞:鬼方昜,无。五月”(《合集》8591),鬼方昜指鬼方的伯长昜。可知,鬼为方国名。小臣鬼当来自鬼方。(15)小臣吴。卜辞中有“贞:使人于吴”(《合集》14474正)、“侑,至自吴”(《合集》8109),吴为地名;还有“卜,御吴于妇三牢。五月”(《合集》13740),吴是来自族吴的祭祀人牲。所以,这个时期有个族叫吴。小臣吴当来自吴族。(16)小臣宅。《说文》谓“宅”是“乇声”,所以,“宅”、“乇”音同可以通假。《仪礼·士相见礼》:“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郑玄注:“今文宅或作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子虚过诧乌有先生”,《文选·子虚赋》诧作奼;《庄子·达生》:“有孙休者踵门而诧子扁庆子曰”,《经典释文》:“诧,李本作讬”,均可作为证据。另外,战国方足布币“乇昜”(《古币文编》2第20页),也作“乇阳”(《东亚钱志》34·11),当就是“宅阳”(《古币文编》第81—84页、《史记·韩世家》)。商代的乇田舌卣有铭文“乇田舌”(《集成》5019)、西周时期的乇斧(《集成》11773)有铭文“乇”,“乇”皆为族氏名号,说明商周时期有个乇族。商代的小臣宅当来自乇族。(17)小臣。商代有族氏铭文“”(觚,《集成》6705;爵;《集成》7434),可见是一个族。小臣应来自族。至此,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表一11-27小臣X与其族氏表,具体见下表三。综上所析,商代有诸多的“小臣X”。从殷墟卜辞和相关材料看,这些小臣X都来自族X。4另外,商代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臣,不能划归为以上的任何一类。他们为:(1)小王臣,见于以下卜辞:贞:西方。令小王臣。(《合集》5570;宾三)上引卜辞中的“小王臣”似乎活动在商王身边,他应是“王臣”的一种。5“小王臣”的身份可能比“王臣”尊贵,但还是要处于“被令”的地位。“小王臣”的具体情况如何,由于辞例稀少又不明,很难确知。(2)鬳小臣,见于:贞:今庚辰夕用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九月。(《合集》629;典宾)癸酉卜,贞:多匕6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合集》630;典宾)甲骨文中有“贞:勿桎鬳”(《合集》863),意为抓捕鬳族的俘虏;还有“子鬳”(《合集》23536、23537),可能是指商王位于鬳地之子。可见,以上辞例中的“鬳”是指族名或地名。所以,“鬳小臣”是指鬳地的小臣。(3)小臣,见于:癸亥卜,,贞:令何、呼小臣弋衣。(《怀特》961;典宾)贞:令何、呼小臣弋衣。(《怀特》962;典宾)何、,人名。弋,应读为“毖”,意为敕戒镇抚。7表三:表一11-27“小臣X”及其族氏小臣X 族X 依据小臣中 中族 王令擒中(《合集》32845)小臣俞 俞族 亚俞(亚俞父乙卣,《集成》5054;亚俞父辛觯,《集成》6411;吴盘,《集成》10066)小臣从 从族 田从(《合集》28576)、王往田从(《合集》33362)、王比从(《合集》7407甲正)小臣旨 旨族 亚旨(《集成》11438-11443)小臣缶 缶族 缶(《合集》6834正)、伐缶(《合集》6871)小臣片 片族 在片牧(《合集》36969、《屯南》2320)小臣闻 闻族 闻(《合集》1136、1137)小臣邑 邑族 子邑(《合集》17577反)小臣儿 儿族 于儿(《合集》20592)小臣辰 辰族 田辰(《屯南》2432)、其五牢又辰(《屯南》4178)小臣系 系族 系方(《合集》27997)、于系(《续》181)、在系(《明》929)小臣高 高族 在高(《合集》376反、9229)、在高贞(《合集》37533)、王田高(《英藏》2555),小臣 族 惟伐方(《合集》6298)小臣鬼 鬼族 伐鬼方;克鬼方(《竹书纪年》)、高宗伐鬼方(《周易•既济》)、鬼方昜(《合集》8591)小臣吴 吴族 于吴(《合集》14474正)、自吴(《合集》8109)、御吴于妇三牢(《合集》13740)小臣宅 乇族 乇田舌(《集成》5019)、乇(《集成》11773) 小臣 族 (觚,《集成》6705;爵;《集成》7434),族名;1小臣是指来自族的小臣。根据“王田衣”(《合集》37532)、“王田于衣”(《合集》27551),衣是地名。上辞中的“令”当是商王发出的,其大意为商王命令何、呼令小臣镇抚衣地。可见,小臣具有军事性。而且小臣似是内服的职官。(4)伊小臣,见于叔夷钟:“伊少(小)臣唯辅,咸有九州”。(《集成》285,春秋时期)少即小,《国语·晋语四》:“少溲于豕牢”,韦昭注:“少,小也”;《吕氏春秋·知士》:“寡人少”,高诱注:“少,小也”;《说文•小部》段玉裁注:“不多则小,故古少、小互训通用”,均为其证。《墨子•尚贤》:“汤有小臣”;《楚辞•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王逸注:“小臣谓伊尹也”;《吕氏春秋•尊师》 :“汤师小臣”,高诱注:“小臣谓伊尹”;《吕氏春秋•知度》:“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毕沅注:“小臣,汤之师也,谓伊尹”。所以,叔夷钟铭文中的伊小臣就是伊尹。总之,根据称名形式,商代的小臣可分为几类,分别为:第一类,“A小臣”,这类小臣有时又称为“小A臣”,其中A小臣之A是小臣担任的职务。这类小臣都是商代的内服职官。第二类,“小臣X”,这类小臣有时又称为“臣X”或“小X”或“X”。小臣X往往来自国族X。第三类,“小臣”,这类小臣可依据各自不同的性质划归为前两类。另外,商代还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小臣,如小王臣、鬳小臣、小臣、伊小臣,他们的形式比较独特,并不能划归为以上的种类。在分布上,商代小臣有的位于内服,有的位于外服。下文将分别讨论商代的内外服小臣的职责、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二、商代的外服小臣在《尚书·酒诰》中,周公曾举商代的历史来告诫康叔,其中有段记载为: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可见商代从成汤至帝乙时期都存在着内、外服。相似的记载也见于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我闻殷坠令(命),唯殷边侯、田(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酉(酒),古(故)丧师已(矣)。”(《集成》2837)铭文中的“殷边侯、甸”当指外服,“殷正、百辟”指内服。此篇铭文进一步证明了商代内、外服的存在。(一)商代“小臣X”中的多数都位于商王朝的外服上文表一中1—10的小臣X皆处在《合集》27880—28008之间。笔者曾经根据这些卜辞所呈现的共同特征,认为它们是一类相互关联的卜辞,并对它们进行了排谱。排谱后的卜辞反映的历史为:商王朝遇到大方的侵扰,商王让商王朝的马小臣先行应对,可能是马小臣无法抵御大方,所以商王又命令1—10的小臣X协助马小臣抵御大方。1从卜辞内容来看,这些小臣X又被笼统称为“小臣”(《合集》28008)。他们还被称为“多辟臣”(《合集》27896),辟,君。《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郑玄笺:“辟,君也”;《玉篇·辟部》:“辟,君也”,均可为证。多君臣,说明他们是来自方国的小臣。排谱的辞例中还有这样一条卜辞:“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屯小臣。”(《合集》27896;无名)。《广雅·释诂三》:“屯,聚也”;《后汉书·班固传》“而礼官儒林屯朋笃论之士”,李贤注:“屯,聚也”。上引卜辞辞意为:是否命令多方聚集小臣。这里的小臣即指1—10的小臣X,以此看来,这些小臣X是战时从多方聚集来的。所以可以说1—10的小臣X不在商都,而是位于外服的多方。不仅如此,表一11—27间也有小臣X位于外服。请看以下几例:其一,小臣旨。甲骨文中的“小臣旨”来自旨族。从甲骨卜辞来看,小臣旨是地位很显赫的军事首领,而且身份还在一般的地方首领之上,其应当就是旨族之长。小臣旨曾在商王朝的东边作防御,而且从时代、身份的级别来推断,山东苏埠屯一号墓的墓主人就是甲骨卜辞中的小臣旨。2小臣旨作为旨族的首领,并且死后埋葬在山东青州苏埠屯一带,说明他也在商代的外服。 其二,小臣系。小臣系见于商代后期的小臣系卣铭文,内容为:“王赐小臣(系)。赐在(寝)。用作祖乙尊。。”(《集成》5378、5379)寝,宗庙,卜辞中有“辛巳,贞:其刚于祖乙寝”(《屯南》1050),祖乙寝,就是祖乙的宗庙。小臣系卣铭文大意为商王在宗庙赏赐小臣系。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了一件小臣系玉瑗,其铭文云:“小臣(系)(谒)。”此玉瑗与上引小臣系卣铭的字体风格、铭文结构相似,“小臣系”称谓相同,“无疑应属同一人”。3由此可知小臣系玉瑗的时代也在商代后期。2005—2006年于陕西韩城梁带村发掘的西周墓葬M26中出土了一件玉戚,其上有四字铭文,与小臣系玉瑗铭文相同,4应是同一人之物。小臣系玉器铭文中的“”是“”的繁构,甲骨文中的“无”(《合集》22767),有时就作“无”(《合集》36359、36507、37835),可作证明。“”是“害”字。1“”在玉器铭文中当读为“谒”。2《尚书·汤诰》:“是日曷丧”,《孟子·梁惠王上》引“曷”作“害”;《尚书·大诰》:“予曷敢不终朕亩”,《汉书·翟方进传》引王莽《大诰》作:“予害敢不终予亩”;《尚书·泰誓》:“予曷敢有越厥志”,敦煌本“曷”作“害”,都可作为证据。小臣系玉瑗和玉戚当是小臣系谒见商王时,进献给商王的。1935年殷墟第11次发掘,于侯家庄西北冈1003号大墓出土了一件有铭石簋,一般称为小臣系石簋。其铭文载:“辛丑,小臣(系)入 (擒)。宜才(在) 。以(与)簋。”31003号大墓是一座殷墟四期的墓葬,所以这可能是件晚商石器。此处的小臣系和青铜器、玉器铭文中的小臣系应是一人。擒,应是擒获的物品。宜,祭名;,地名;宜在,就是在地举行宜祭。“与簋”,说明小臣系在进献物品的同时,向商王进贡了簋。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一件卢方剐玉戈,长38.6、援长26.4、援宽10.1、穿径1、内厚0.6厘米,其铭文云:“卢方剐入戈五”,4卢方剐是卢方的首领,他位于商王朝的外服。小臣系玉器铭中的“小臣系谒”、小臣系石簋铭中“小臣系入擒”与“卢方剐入戈五”结构相同,小臣系和卢方剐的身份当亦相当,即位于商朝的外服。综上所析,根据表一中1—10小臣X以及小臣旨、小臣系的例子,商代小臣X中的多数均位于商王朝的外服。(二)位于外服的小臣X的职责商代外服小臣X的第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参加商王朝的军事战争。表一1—10的小臣X都参加了商王朝抵御大方的军事活动,就是很好的例证。卜辞中还有:“贞:小臣伐。辟王。”(《合集》5584;宾三)辞例中的“小臣”应当位于商王朝外服。这就像1—10的小臣X称“小臣”(《合集》28008)一样。辟,开;5开,引申为发扬光大的意思。《诗经·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师望鼎铭文:“丕显考公……哲厥德,用辟于先王”。墙盘铭文:“唯辟孝友,史(使)墙夙夜不坠,其日蔑历”中的“辟”都有发扬广大的意思。这里的小臣参加征伐战争,也与军事有关。而且目的是为了发扬光大商王,可见他是为了商王的。商代外服小臣X的第二项职责是为商王朝戍边。甲骨文中有这样的卜辞:“辛卯,王小臣旨其乍(作)圉于东,对。王占曰:大[吉]。”6(《合集》36419;黄类)上辞大意为要小臣旨在东边作防御,应对(敌方的困扰)吗。王亲自占卜,结果显示是大吉大利。从此辞可以看出小臣旨具有军事性,而且,小臣旨的墓葬——苏埠屯一号墓出土了大量的兵器和两件象征身份的青铜钺,则小臣旨是军事首领式的人物。7这里的小臣旨是为商王在东边作防御的。商代外服小臣X的第三项职责是向商王进贡物品。商代的卜辞和玉器铭文中有:小臣入二。(《合集》1823反)小臣妥见。(小臣妥玉琮铭8)卜辞中有“雀入三十”(《合集》190反)、“奠入二”(《合集》151反),雀、奠均为国族名。与之相比照,可知第一辞中的小臣是从外服的国族向商朝进贡的。见,献。1记录第二辞的玉器应当就是小臣妥献给商王的。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商代玉器还有小臣玉戈,其铭文为:“小臣(投)”。“”字也见于殷墟甲骨文,如:“又(侑),羌。王受又”(《合集》26956)、“唯羊”(《合集》30315)、“二人,卯二牢”(《合集》35361),均用作动词。《玉篇》“,古为投”。投,致。《礼记·曲礼上》:“毋投以狗骨”,孔颖达疏:“投,致也”。《文选·悼亡诗》:“投心遵朝命”,刘良注:“投,致也”。“小臣投”就表示这件玉戈是由小臣向商王致送的。这件玉戈与上文的小臣系玉瑗同出一墓,小臣与小臣系当是一人。这件小臣玉戈可能是小臣谒见商王时,致送给商王的。商代的外服小臣X有时是参加军事活动和进贡物品职责同时履行的。小臣俞犀尊铭文曰:“丁子(巳),王省夒(庸2),王赐小臣俞夒贝。唯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商代后期;《集成》5990)夒,地名。夒庸,即夒地之城。夒贝就是夒地之贝。商王在征伐完人方,回商都的路上省察了夒地之城,在夒地赏赐了小臣俞贝。小臣俞应参加了征伐人方的战争。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玉戈,根据其铭文可知玉戈的主人为俞,所以可称其为俞玉戈。其铭文为:“曰王大乙。在。俞。”3李学勤指出这里俞和小臣俞是一人。,祭名;王大乙,成汤;,贡;,地名。商王在地祭王大乙,小臣俞进贡物品。玉戈铭文所记之事可能与小臣俞犀尊铭中的征人方有关系。应是在小臣俞随王征伐人方来到地,并举行祭。从以上两篇铭文中可知,小臣俞要随商王出征,还要向商王进贡,其应是军事首领式人物,可能是来自俞地的军事首领。从小臣俞的事迹看,商代的外服小臣X有时是参加军事征伐和进献物品的职责同时履行。综合而言,商代的外服小臣有几项重要职责,一为参加商王朝的军事活动,二为商王朝戍边,三为向商王进贡物品。有时小臣是多项职能同时履行。(三)商代外服小臣X的身份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国族X的军事首领。笔者曾指出表一1—10的小臣X是商王征召来应对大方入侵的,他们都是来自国族X的军事首领。4商代外服的小臣旨也曾被商王命令来“乍(作)圉于东,对”(《合集》36419;黄类),即在东边作防御,应对侵扰。可见其身份显赫。他的事迹还见于:其于之,若。旨其至于攸,若。王占曰:大吉。其大出,吉。(《合集》36824;黄类)此处的“旨”即“小臣旨”。第一条卜辞中的“”是人名,而且是地之长;“之”为地名。第二条卜辞中“其”后一字,于省吾读为“”,5“攸”是地名。上引卜辞的大意为让地之长到之地会好吗;小臣旨乘去攸地会好吗,王亲自占卜,结果显示是旨去攸地大吉大利;小臣旨率领军队大出,结果是很吉祥。上引卜辞中“小臣旨”和“”都是商王做一件事选贞的对象,小臣旨的身份和相当。据此,我们认为小臣旨也是旨族之长;而且从第二条可知,商王最终选择了小臣旨而不是,可以想见小臣旨拥有比更强的实力。另外,我们曾经论证山东青州苏埠屯一号墓(M1)的墓主人就是小臣旨。6苏埠屯M1虽被盗掘严重,但从其四个墓道的墓葬形制、大规模人殉、两件青铜钺来看,其墓主人应当是仅次于商王的方伯类的人物。而且从M1中出土的大量青铜武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当是军事首领。综合来看,小臣旨就是旨族的军事首领。要之,从1—10小臣X以及小臣旨来看,商代的外服小臣X就是来自国族X的军事首领。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军事首领可以得到传世文献的印证。《尚书·君奭》载: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上引“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一段大体说的是:各代商王在一些重臣的辅佐下,使得殷礼能升配上天,多历年许;天也大佑商,商王朝的异姓百官和同姓之臣也秉德勤勉和谨慎。可见,这一段说的是商王朝内服职官的贡献。屏,《魏石经》古文作“并”。侯、甸,侯服和甸服,是商王朝的外服诸侯。“小臣,屏侯、甸……罔不是孚”这段说的是:小臣、侯服和甸服,亦都勤勉做事,举德,来辅助其君(即商王)。所以商王有战事于四方,则占卜,被选定的小臣、侯、甸没有不来守卫的。与前段的商王朝内服职官相对,这里应当说的是商王朝外服,这从侯服、甸服可以看出。小臣与侯服、甸服并列,他们的身份应相当。上文指出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军事首领正与这点相合。文献的证据还见于《逸周书•世俘解》。这篇文献记载了武王伐商和攻伐殷商方国的过程,其中有段内容为:庚子,陈本命伐磨,百韦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陈本、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俘艾侯、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又)三百两,告以馘俘。《世俘解》一般认为是“周初作品” ,1因而能客观反映商末周初的历史。上文中的“小臣”与霍侯、艾侯、佚侯并列,地位应与之相当。小臣X是军事首领正与这种情况相合。2总之,商代的小臣X中的多数均位于商王朝的外服。商代的外服小臣X有替商王打仗、为商王戍边和向商王进贡物品的职责。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来自国族X的军事首领。三、商代的内服小臣(一)商代有小臣在内服上文已经指出,A小臣都是商王身边的一些官员,他们都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另外,商代有部分小臣X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如小臣中、小臣从和小臣闻,相关的卜辞见下:乞自廿屯,小臣中示。(系)。(《合集》5574;宾三)丙子,小臣中。(《合集》5575;宾三)大小臣中。(《合集》16559反;宾一)允十屯,小臣从示。(《合集》5579反;典宾)辛丑,乞自廿屯,小臣[闻]。(《英藏》2000+《英藏》2032反;宾三)二十屯,小臣。(《合集》5580;典宾)乞,《玉篇》“求也”。,地名。3屯,是计量单位,相当于“对” 。4“示”就是“视”。5以上第五条卜辞为钟柏生所拼合,“闻”亦由其补出。6卜辞中有“妇好示十屯。争”(《合集》7287臼)、“妇井示三十。争”(《合集》116反),妇好、妇井是商王的妻子,她们是在商都视察进贡来的物品。以上卜辞中,外人进贡二十屯物品,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察看。与妇好、妇井相比照,可知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应在商王朝任职。所以,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均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又如小臣邑。甲骨文中小臣邑的卜辞如下:壬午,邑示八屯。岳。(《合集》4632臼;典宾)戊寅,小邑示八屯。岳。(《合集》17574;典宾)第一辞中的“邑示八屯”说明邑在商王朝任职。第二辞中的“小邑”就是“小臣邑”。这两条卜辞说明小臣邑是在商王朝任职,他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再如小臣辰。“小臣辰”见于小臣辰父辛尊(《集成》5835)铭文“小臣辰。佚。父辛”。他和屡见于商周铜器铭文中的“臣辰”(如臣辰父癸盉,《集成》9392;西周早期)是一人。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臣辰本是人名,后来他的后世家族就以他的名字作为家族名号。这是一种以祖先名来命家族名的现象。1商代的臣辰父乙尊铭文载:“臣辰。佚。父乙。”(《近出》628)此铭文说明臣辰家族至迟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得到“臣辰”的名号而存在了。那么,臣辰本人应当生活在商代。臣辰铜器中还有如下铭文:唯王大龠(禴)于宗周,(出)京年,在五月既望辛酉。王令士上眔史寅:“殷于成周,百生(姓)豚,眔赏卣鬯、贝”。用作父癸宝尊彝。臣辰。。佚。(士上史寅卣,《集成》5421、5422,西周早期)铭文大意为:王在宗周举行禴祭,出来又在京举行祭;在这一年的五月既望辛酉这天,王命令士上和史寅:“去成周参见殷见礼,赐百姓小豕,同时赏赐他们一卣的鬯和贝”;士上和史寅用来制作祭祀父癸的宝器。在此篇铭文中,上担任的是“士”职,寅担任的“史”职,都不是作册。然而,他们却在自己铸造的铜器铭末标记“册”的铭文。则作册一职的担任者只能是他们的祖先臣辰。综合来看,小臣辰应是在商王朝担任作册,他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另外,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还有如下的卜辞:丙卜:隹亚奠乍(作)子齿。丙卜:隹小臣乍(作)子齿。丙卜:隹妇好乍(作)子齿。(《花东》28)此三辞是卜问亚奠、小臣还是妇好给子带来麻烦事。2这里的小臣与亚奠、妇好并列,当位于商王朝的内服。总之,商代的A小臣均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另外,从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小臣邑、小臣辰和《花东》28中的小臣来看,商代的小臣X中也有一些位于商王朝的内服。(二)商代内服小臣的性质其一,商代内服小臣的职务呈现多元化。卜辞载:贞:唯小臣令众黍。一月。(《合集》12;宾三)[贞:唯]小臣令[众]黍。(《合集》13;宾三)这里的小臣主要负责领导众种黍。又:庚申卜,:令少(小)臣取鸟。(《合集》20354;肥笔)“少”就是“小”。“”可能是地名。这里的小臣主要负责取地的鸟。还有:癸巳卜,,贞:旬无。王曰:乃兹亦有祟,若偁。甲午王往逐兕,小臣(由)3车马,王车,子央亦坠。(《合集》10405正;典宾)“”字的释读,诸家争论较大。屈万里结合《汗简》和《古文四声韵》中的“迪()”,认为其字是“由” 。4《方言》卷六:“由,辅也。燕之北鄙曰由”;《广雅•释诂二》:“由,助也”。“小臣由车马”就是小臣辅助驾驶车马。小臣的职责是负责为商王驾驶车马。上文已指出,商王朝内服的小臣辰担任作册职。另外,上文中的A小臣、小A臣、小臣和小王臣都管理一定的事务,他们也是在商王朝内服任职。其二,商代的内服小臣可由来自外国族的人担任,也可由商王的儿子担任,还可由女性担任。并且,商代的一人可担任多项小臣职务。如上引卜辞中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是在内服任职,他们是来自中族、从族和闻族。商王的儿子可担任小臣,请看以下卜辞:壬午,邑示八屯。岳。(《合集》4632臼;典宾)戊寅,小邑示八屯。岳。(《合集》17574;典宾)子邑。(《合集》17577反;典宾)第一辞中的“邑示八屯”说明邑在商王朝任职。第二辞中的“小邑”应当就是“小臣邑”,此辞说明在商王朝任职的是小臣邑。第三辞的“子邑”,则说明小臣邑是商王之子。商代的内服小臣还可以由女性担任。如:辛丑卜,争,贞:小臣娩,(嘉)。(《合集》14037;典宾)小臣娩,(嘉)。(《合集》14038;典宾)戊午卜,小臣(嘉)。十月。 戊午卜,小臣(嘉)。戊午卜,小臣不其(嘉)。癸酉甲戌,母[(嘉)]。(《合集》585正;典宾)娩就是娩子。1上引卜辞中的小臣能生育,应当是女性。另外,从下文“小臣吴”的辞例看,商代一人可担任多项小臣职务。其三,商王朝的一些重要官员曾担任小臣。上文记载“小臣中”的辞例为宾一、宾三类卜辞,2说明中在武丁、祖庚之世担任小臣。甲骨文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乙丑妇示一屯。小、中。(《合集》17508臼;典宾)甲子妇示四屯。小、中。(《合集》17510臼;典宾)癸酉卜,中,贞:四牛。(《合集》24394;出二)庚戌卜,中,贞:卜有祟。(《合集》26098;出二)“中”和“小臣中”是一人。从辞例看,一、二辞中的“中”作为妇、妇视察进贡物品后的登记人之一,是贞人;三、四辞的“中”是贞人,至为明显。典宾类卜辞中的一部分可至祖庚之世;出二类卜辞处于祖甲之世。可见中在祖庚、祖甲之世成为了贞人。则贞人中曾担任小臣。从金文和传世文献材料看,伊尹也曾在商王朝内服担任小臣。春秋时期的叔夷钟铭文载:“伊小臣唯辅,咸有九州”(《集成》285),伊小臣就是伊尹。可见伊尹曾担任小臣一职。关于伊尹的族氏,《吕氏春秋•本味》载:有侁(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则伊尹出自有莘氏。伊尹为商汤所用的过程,文献记载不同,兹将其中典型的摘录于此,以加以辨析: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孟子•万章上》)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包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韩非子•难言》)从万章的话可以看出,孟子时代社会上确流传着伊尹以割烹劝诫汤的说法。孟子从“成一家之言”的意识出发,对伊尹被任用的过程大加繁化,这主要是为了宣扬自己明君贤臣的思想。比较来看,《韩非子》对于伊尹被任用的过程的记载更贴近历史事实。从中可以伊尹是通过庖宰来劝诫商汤,从而被起用。庖宰可能就是伊尹被起用前所担任的小臣之职。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记载:“曰故(古)有赤鹄集于汤之屋,汤射之,获之,乃命小臣曰:‘脂(旨)羮之,我其享之”。这里的“小臣”就是伊尹。3这则材料进一步证明伊尹担任的小臣就是管理烹煮之类的事务。所以,伊尹的升迁轨迹应是出生于有莘氏,然而到商王朝任小臣职.在任小臣职庖宰时,劝诫商汤,被启用,从而担任重臣。不仅如此,上文中任作册的“臣辰”曾担任小臣,作册宅也曾担任小臣。他们可能是在任作册之前任小臣的。或说,“作册宅”出现在商代晚期的作册宅方彝(《西清古鉴》13•6)中,“小臣宅”则在西周时期的小臣宅簋铭文1中,作册宅明显早于小臣宅,为什么反而是宅先担任小臣后担任作册?这种情况,应是宅在成为作册后继续用“小臣”来称名的缘故。商代早期的伊尹在成为商汤的重臣、商代晚期的臣辰在成为作册后仍称“小臣”都可作为证据。综合上面所分析的诸多特点来看,(1)商代的内服小臣不是一个固定的职务,而是一批后备人员。商王朝主要从这批后备人员中选拔优秀的成员为商王朝的重要官员。伊尹、贞人中、臣辰、作册宅都是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出来的。(2)伊尹处在商代早期,贞人中处在商代中后期,臣辰和作册宅都处在商代晚期,如此看来,这种选拔机制贯穿了整个殷商一代。(3)这批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并不固定。而像小臣吴,一人职司数职,应是为了锻炼其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4)这批人员在成为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后继续沿用“小臣”的名号来称名,如伊尹仍称小臣,作册宅继续称小臣宅。那么,这批人员担任的职务不同,为什么都称“小臣”呢?我们知道商代的太戊时期有“臣扈”(《尚书•君奭》),武丁时期有“臣沚”(《合集》707正)2,他们都是商王朝的重臣,身份显赫。甲骨文有如下的记载:“贞:我家旧臣无我。”(《合集》3522正;典宾)卜辞中的“旧臣”是指殷商先王身边的重臣。可能与“臣扈”、“臣沚”、“旧臣”相比,这批后备人员还处于成长和训练阶段,所以被称为“小臣”。然而,从“小臣辰”成为“臣辰”来看,这批人员中的一部分后来确实成为了重臣。这批后备人员有的来自外国族,有的是商王的子嗣,还有的是女性;他们担任的职务又各不相同,但是都在商王朝任职。至此,“A小臣”和“小臣X”两类不同称名形式出现的真正原因,应是商人为了区分他们,而在“小臣”的名号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所致。总之,商代的内服有小臣。综合来看,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商王朝从这批后备人员中选拔优秀的成员为商王朝重要官员。而且,这种选拔机制贯穿了整个有商一代。可能与商王朝的重臣“臣扈”、“臣沚”等相比,这批人员还处于成长和训练阶段,故被称为“小臣”。商代的内服小臣来源于多国族,职务也多样,商人为了区分他们,往往在“小臣”的名号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这就有了“A小臣”和“小臣X”的出现。这批人员在成为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后继续沿用“小臣”的名号来称名。四、商代内、外服小臣之间的关系(一)商代部分小臣从内服走向了外服商代还有小臣X在有些辞例中位于外服,在另外一些辞例中位于内服,如小臣吴。请看下列一组卜辞: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3;宾三)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4;宾三)此处的“吴”即“小臣吴”。上辞中,小臣吴应是在商王朝担任职务的,他位于商王朝内服。小臣吴也见于:吴入一。(《合集》1076乙反;典宾)吴入五。(《合集》3979反;典宾) 吴入五十。(《合集》13338反;宾一)此处三条卜辞和《合集》5603、5604都属于宾组,时代相近,因而辞例中的吴当就是小臣吴。入,贡纳。与上文的“小臣系谒”、“小臣系入擒”、“卢方剐入戈五”相参比,知上引辞例中的吴位于外服。综合上面多条辞例可见,小臣吴有时在内服,有时在外服。小臣吴在有些辞例中在内服,在有些辞例中在外服的情况,提醒我们商代的小臣X中应当有相当一部分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可以想见,这些来自国族X的小臣X应该最初是生活在各自国族的,后来商王朝把他们征召到商王朝任职。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即这些小臣X是做到国族的军事首领再到商王朝任官员,还是先在商王朝任官员再回各自的国族任军事首领,抑或他们既在国族任军事首领又在商王朝任官员呢?我们知道,西周时期的周公旦被分封到鲁国做国君,但是他还在周王朝任职。春秋时期的郑国国君郑武公、郑庄公先后在周王朝任卿士(《左传•隐公三年》)。他们都是同时做诸侯国国君和周王朝官员的。周代的情况可能使人认为商代小臣X的任职情况是第三种可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军事首领的小臣X并不能同时在商王朝任职。商代旨族的军事首领小臣旨在商王朝的东边作防御,死后葬于山东青州的苏埠屯地区就是证明。1商代小臣X实际上是先在商王朝任职,再回到各自国族做军事首领的。卜辞中小臣的发展轨迹就是很好的例证。甲骨卜辞中的小臣见于以下卜辞: 小臣。(《合集》5571反;宾三) 小臣。(《合集》5572反;宾三) [小]臣。(《合集》5573;宾一)有学者指出,小臣能祭祀商的高祖、先公和近王,是商王的同姓贵族。2作为商王的同姓贵族的应最先生活在商都。曾在商王朝任职,见下列卜辞:贞:勿呼省田。(《合集》10546;宾一)癸酉,示十屯。耳。(《合集》4070臼;宾三)甲寅,犬见。示七屯。允。甲寅,犬见。示七屯。(《合集》6768臼;宾三)上引卜辞中的当就是小臣。田,地名,上引第一辞应是商王命令去省查田地。第二、三、四辞中的犬是族名,耳、允是贞人名;它们的大意应是外族人和犬族进贡,负责检视进献的物品,耳、允记录。此处在商王朝任职是很明显的。后来走向了外服,卜辞载:入五。(《合集》9226反;宾一)乙亥卜,,[贞:]入。(《合集》4081;宾三)此处的也是小臣。他要向商王朝入纳物品,此时的小臣已是族的首领。小臣作为商王的同姓贵族,在商都出生;长大之后在商王朝担任各种职务;后来到外服担任首领。其从内服职官到外服首领的发展轨迹非常明确。小臣X从内服走向外服也见于小臣永的发展轨迹。殷墟甲骨中有如下卜辞:丁亥卜,永,贞:王比。(《合集》390正;典宾)癸亥卜,永,贞:旬亡。癸卯卜,永,贞:旬亡。癸酉卜,永,贞:旬亡。(《合集》522正;典宾)奠示十屯又一。永。(《合集》6527臼;典宾)上引前四条卜辞中,永是贞人。第五条卜辞中,奠检视进贡来商王朝的十一屯物品,永负责记录,永就是贞人永。这里的永在商王朝内服任职,而且,人名永和国族永重名,当来自国族永。以上的五条卜辞均为典宾类卜辞,3而典宾类卜辞时代主要是武丁时期,其中有部分可下延至祖庚之世。4而“小臣永”所在的《合集》27879是出二类卜辞,时代为祖甲时期。两类卜辞的时代不同,但大致可以前后相接。所以,贞人“永”和小臣永可能是一人。即永在武丁和祖庚之世在商王朝任贞人,在祖甲之世回到永族担任军事首领。可见,永也是从内服走向外服的。小臣口的历程可以作为第三个例证。甲骨卜辞中有:癸未卜,口,贞:旬亡。(《合集》31442;何一)癸巳卜,口,贞:旬亡。(《合集》31446;何一)以上卜辞中的“口”是贞人,应是在商王朝任职。这两条卜辞是何一类卜辞,时代大致在祖甲晚期至武乙之初。1甲骨文中还有如下的卜辞:其比犬口(擒)有狐,允擒。兹用。(《合集》28316;无名)犬口比屯日。兹用。(《合集》27751;无名)这里的“犬”是职官名,“犬口”应是在商王朝任职的。这两条卜辞为无名类卜辞,在时代上有很多和何一类卜辞处于同期。故这里的“犬口”和上面贞人“口”可能是一个人。即口先后在商王朝担任贞人和犬官。小臣口见于以下卜辞:丁巳卜,惟小臣口以匄于中室。兹用。(《合集》27884;无名)惟小臣口。(《合集》27889;无名)这两条卜辞均为无名类卜辞。有学者指出这里的小臣口和贞人口是一人。2是。所以,口可能先在商王朝任贞人、犬官,再回到外服的口族任军事首领。他也是从内服走向外服的。综上所析,商代的“小臣吴”在有些辞例中位于外服,在有些辞例中位于内服,说明商代相当一部分小臣X先后在商王朝内外服任职。从“小臣”、“小臣永”、“小臣口”的事例看,这类小臣X应是从内服走向外服的。(二)商代的外服小臣是从内服小臣中选拔出来的商王朝让某一个小臣X到商王朝任职,担任的职务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担任多种职务。这种现象,小臣吴的辞例表现的最明显。除担任上文揭示的“小藉臣”外,小臣吴还可以领导小众人臣:“贞:唯吴呼小众人臣。”(《合集》5597;典宾)这里的吴即小臣吴。小众人臣,就是管理众人的小臣。“吴呼小众人臣”应是让吴领导小众人臣去做事。不仅如此,小臣吴还要去抓捕俘虏:贞:吴执桎。(《合集》846;典宾)贞:吴执桎。(《合集》847;典宾)执,执捕;桎,意为戴上脚械。3上引卜辞大意为吴从某地逮住某种人并给其戴上脚械。这应当是商王命令吴前往抓捕。小臣吴还要辅助商王处理其他事务:呼吴取。呼吴取桎,见。(《合集》840;典宾)贞:呼吴取弓。(《合集》9827;宾三)乙丑卜,令吴省。(《屯南》204;武乙-文丁卜辞)桎,被执捕的人;见,献;省,察。,地名。上引卜辞中应是商王命令吴捕取人众进献、取弓、省查地,都是吴在辅助商王处理事务。这和卜辞所载吴协助处理王事[“吴由王事”(《合集》177、5458、5459、5460正、5461、5462、5463)]的情况相合。商王朝让“小臣吴”类的小臣X在商王朝担任各种不同职务的目的,是锻炼他们的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最终是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人员回到各自的国族任军事首领。小臣吴后来回到吴族任军事首领就是很好的验证。商王朝的这种官员训练机制可从商朝“伊尹放太甲”、武丁举傅说的史迹中得到旁证。据《史记·殷本纪》载:汤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適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太甲初即位三年,暴虐,有实权的伊尹将其放之桐宫三年。目的还是锻炼其能力,增强其执政能力。三年之后,太甲返善,于是伊尹将其迎回重新执政。太甲的执政能力确实得到极大提高,“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的成效就是很好的证明。《墨子•尚贤中》载:“傅说被褐带索,庸筑乎傅岩。武丁得之,举以为三公,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可见傅说在被举用之前,曾为“庸筑”来锻炼能力。“伊尹放太甲”、傅说庸筑的培养机理与小臣X在内服受训练再到外服任军事首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内服小臣X都能走到外服任军事首领,因为殷墟卜辞中的有很多内服小臣X只有服务于内服的卜辞,却不见活动于外服的记载,说明只有优秀的内服小臣X才能走向外服任军事首领。(三)商代方国的统治措施商代存在着大量的方国。这些方国有独立的政治、军事权力。商王朝和诸多方国之间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但并不是说商王朝对方国就放任不管,商王朝对方国也有一定的统治措施。让像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小臣这样一些来自外国族的人在商王朝任职是对方国的控制措施之一。从方国和商王的子嗣中选拔一批人到商王朝任小臣,让他们担任不同的职务进行锻炼,再将其中的优秀者派回方国去担任军事首领。这是商王朝控制方国的另一种措施。经过商王朝的培养,商代外服的小臣X大多数都和商王朝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有时进纳贡品,如小臣吴;有时出兵帮商王打仗,如表一中1—10 的小臣X;有时戍边,如小臣旨。但也有一些外服小臣不服从商王朝。针对这种情况,商王要对他们进行征伐。商代的小臣片就是这样的例子,请看下列卜辞: 己巳卜,亘,贞:王梦珏,不唯得小臣片。(《合集》5598正;典宾)唯得小臣片,告于高□妣庚。(《合集》5598反;典宾)呼小臣片[于]。(《合集》5599;典宾)贞:小臣片得。(《合集》5600;典宾)[贞:]小臣片不其得。(《合集》5601正;典宾)珏“可能是武丁或稍早于武丁时代的一个故人名” 。1从甲骨文看,“梦珏”往往预示着吉凶,如“贞:王梦珏,唯”(《合集》6033反)、“贞:王梦珏,不唯”(《合集》6033反)、“□巳卜,贞:王梦珏,唯”(《合集》17394)。得小臣片,应是战胜小臣片并捕获之。告,祭名。高□妣庚,是商王的祖先,为告祭的对象。这里的小臣片可能不服从商王朝,所以商王通过征伐,将其捕获,并杀来祭祀祖先高□妣庚。商王也征伐鬳地,并用捕获的鬳地小臣祭祀妇:贞:今庚辰夕用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九月。 。(《合集》629;典宾)癸酉卜,贞:多匕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合集》630;典宾)[小]臣七十,[小]妾。(《合集》631;典宾)鬳地小臣可能也不服从商王朝,所以商朝把抓捕来鬳地的三十小臣均杀来祭祀妇。商王朝有时还将捕获的不服从的外服小臣,杀来祭祀祖先,如:“□戌卜,彭,贞:其有求于河眔上甲。在十月。又(侑)二小臣。”(《合集》32663;何一)此辞大意为有求于河和上甲,在十月用二小臣来侑祭他们。2总之,商代有一批外服小臣X是从内服走出来的。商王朝让小臣X到内服任各种职务,目的是锻炼他们的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并从中选取优秀的人员派回各自的国族任军事首领。另外,商代通过王朝职官来培养外服军事首领是商代对方国的重要统治措施之一。五、结语至此,可在以上各部分结论的基础上来回答“商代的小臣是什么”的问题。1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在内服方面,商王朝主要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商代早期的伊尹、商代中后期的贞人中、商代晚期的臣辰和作册宅就是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出来。可能与商王朝的重臣“臣扈”、“臣沚”等相比,这批人员仍处在训练和成长阶段,因而被称为“小臣”。这批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并不固定,而像小臣吴,一人先后担任数职,则是为了锻炼其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关于这批后备人员的来源,他们可来自外国族,也可以是商王的子嗣,还可以是女性。他们所担任的职务又不同,商人往往在“小臣”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来区分他们,所以有了“A小臣”和“小臣X”不同称名形式的出现。在外服方面,商王朝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出优秀的成员回他们所来自的外服国族担任军事首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商代的外服小臣X都是国族X的军事首领的现象。而像小臣吴、小臣永、小臣口这样从内服到外服的发展轨迹,均可作为商王朝从内服小臣选拔外服军事首领的证明。实际上,商王朝通过内服小臣选拔外服军事首领也是加强对方国控制的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从后备人员小臣成为内服商王朝重要官员与外服军事首领之后,他们继续用“小臣”来称名。这也是殷商时期存有小臣纷繁多样记录的原因。[作者王进锋(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上海,200241][收稿日期:2014年1月18日](责任编辑:谢乃和)

提要:殷商时期的诸多辞例中有“小臣”。时贤对其多有研究,但在“商代小臣是什么”这一问题上仍有争论。其实,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在内服方面,商王朝主要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可能与“臣扈”、“臣沚”等商王朝的重臣相比还处于成长和训练阶段,故被称为“小臣”。这批后备人员有的来自外国族,有的是商王子嗣,还有的是女性。他们担任的职务各不相同,商人往往在“小臣”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来区分他们。在外服方面,商王朝常从内服小臣中挑选成员回他们所来自的国族担任军事首领。通过内服小臣训练外服军事首领是商朝控制方国的手段之一。这些人员在身份显赫之后,仍然用“小臣”称名,因而出现了商代小臣纷繁多样的现象。

关键词:殷商时期;小臣;外服;内服;国族商代的甲骨、铜器、玉器和石器铭文以及传世文献中的诸多辞例有“小臣”字样。它们数量众多,而又位置重要,学者们关于商代小臣的研究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是在考察其他问题时附带涉及,如胡厚宣、李学勤、白玉峥、王玉哲和李玉洁等的研究。另一种情况则是对商代小臣的专门研究,如陈梦家、于省吾、张永山、寒峰、高明、钟柏生、李瑾、李春海、魏宜辉、周言、汪宁生、王龙正、韩江苏、白川静等。1综观旧有成果,学者研究商代小臣的目的,多为弄清楚其身份或性质。相关研究在商代小臣分内外服和小臣职务存有差别等个案方面取得了共识,同时在商代小臣到底是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实有必要深入探讨。在既有成果中较少关注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商代职务不同的人甚至位于内、外服不同地方的人为什么都称小臣?第二,商代内、外服小臣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而弄清楚它们才是解决“商代小臣是什么”的重要突破口。LS002)、上海市“晨光计划”资助项目(项目批号:12CG28)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臣、小臣与商周历史”(项目批号:13FZS018)的阶段性成果。

1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05页;于省吾:《释小臣的职别》,《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08—311页;张永山:《殷契小臣辨正》,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寒峰:《商代“臣”的身份缕析》,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3—49页;高明:《论商周时代的臣与小臣》,吴荣曾主编:《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8页;高明:《论商周时代的“臣”》,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钟柏生:《卜辞职官泛称之一——臣:并略论商代至春秋各类臣的职务》,《中国文字》(新20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95年,第82页;李瑾:《论卜辞“臣方”与氐羌“纵目”人之关系——殷周古文结体之人类学透视》,《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李春海、魏宜辉、周言:《说“小臣”》,江苏省甲骨文学会:《江苏纪念甲骨文发现百年: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南京:南京甲骨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4年;周言:《释“小臣”》,《华夏考古》,2000年第3期;汪宁生:《“小臣”之称谓由来及身份》,《华夏考古》,2002年第1期;王龙正:《臣、小臣辨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84—286页;韩江苏:《商代的“小臣”》,王宇信、宋镇豪、孟宪武主编:《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韩江苏:《商代边境的“小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3期;[日]白川靜:《小臣考——殷代奴隸制社會說の一問題》,载氏著:《甲骨文と殷

一、商代小臣的种类

从称名形式来看,商代的小臣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A小臣”,如马小臣(《合集》27881、27882)、卤小臣(《合集》5596)。这类小臣,有时也作“小A臣”,如小众人臣(《合集》5597)、小多马羌臣(《合集》 5717)、小臣(《合集》9017正、9566)。这就像《合集》26916辞中“十人又五”指“十又五人”、《合集》25036辞中“百鬯又十鬯”即指“百又十鬯”一样,是甲骨文中的倒装现象。1

第二类为“小臣X”,如小臣墙(《合集》27886)、小臣口(《合集》27884)。这类小臣有时会省称为“臣X”。如小臣辰。商周金文中屡见“臣辰”(《集成》9392;《集成》7268;《近出》589),其在小臣辰父辛尊铭文中就作“小臣辰”(《集成》5835)。可见“小臣辰”可省称为“臣辰”。有时“小臣X”仅称为“X”。如小臣旨。2在《合集》36419中,小臣旨在东部作防卫。联系到出土了很多亚旨铜器的苏埠屯一号墓葬,小臣旨应在山东益都一带。而在《合集》36824中,旨在与夷方相近的攸地活动。李学勤先生指出这里的“旨”就是“小臣旨”。3此又可举小臣俞为例,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玉戈,其内容为:“曰王大乙。在。俞。”铭文中的“俞”是人名。此件玉戈铭文的字体与晚商时期的卜辞、金文相同;同时,它所记之事,与晚商时期小臣俞犀尊铭文(《集成》5990)所记之事相关联。有学者据此认为“俞”与“小臣俞”是一人。4所以,小臣俞可称为俞。另外,有学者指出“小臣”(《合集》5571反)和卜辞中的“”是一人;5“小臣口”(《合集》27884)可能就是卜辞中的贞人“口”;6“小臣中”和贞人“中”是一人。7所以,小臣、小臣口、小臣中可分别简称为、口、中。另外,从下文中可以看出,小臣吴、小臣永有时也可省称为吴、永。有时,“小臣X”可省作“小X”,如“小臣邑”(《集成》9249)在《合集》17574中就作“小邑”。第三类为“小臣”。这一类小臣依据各自不同的性质,可以分别划归为前两类。如《合集》12“贞:小臣令众黍”中的“小臣”当是“A小臣”中的一种,而《合集》1823反“小臣入二”中的“小臣”当属于“小臣X”。

这里着重分析前两类小臣的性质:

(一)商代“A小臣”之A是这类小臣所担任的职务

从甲骨卜辞记载看,商代的“A小臣”有:

(1)马小臣,见于以下卜辞:

王其呼允,受有祐。

伐马,呼允,王受有祐。

丙寅卜,马小臣。(《合集》27881;无名8)

来告:大方出,伐我师。马小臣令。(《合集》27882;无名)

马小臣就是主管马的小臣,9大方即为方国。上辞的大意为大方侵犯我师,让马小臣抵御。从上引卜辞第二条里的“王受有祐”看,这里的马小臣为商王身边的官员,应在商朝的内服。(2)卤小臣,见于:卤小臣其有邑。呼邑。(《合集》5596;宾间)卤小臣就是专司盐务的小臣。1以上辞例意为司掌盐卤职官是否可以有独立的聚邑,这里的卤小臣应为内服职官。2(3)小臣,见于以下卜辞:小臣。(《合集》9017正;宾一)呼[小]臣。(《合集》9566;宾一)“小臣”应即“小臣”,是“管获之事的小臣”。3《合集》9558记载:“贞:王往立,黍于□”, 表明商王亲自莅临收割农作物的现场视察,并在□地种黍。上辞中的《合集》9566紧接在其后,可能是一类相关的卜辞,所以小臣可能是商王随身携带的官员。故这里的小臣似乎是商王身边的官员。(4)小多马羌臣,见于:丁亥卜,,贞:呼小多马羌臣。十月。(《合集》5717正;宾三)小多马羌臣。(《合集》5718;宾三),人名。“小多马羌臣”即“多马羌小臣”;马羌,应是商王朝里来自羌族的马官;多马羌小臣,就是管理多个来自羌族马官的小臣。上引第一辞的含义为是否让呼令管理多个马羌的小臣。(5)小丘臣,见于:小丘臣。(《合集》5602;典宾)“小丘臣”就是“丘小臣”。卜辞中有“乙酉卜,子于翌日丙求南丘豕,”(《花东》14)、“贞:呼宅丘”(《合集》8119正),丘,似乎是一种社会基层组织。4如《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郑玄注:“四井为邑,方二里;四邑为丘,方四里”。又《汉书•刑法志》:“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故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也。有戎马一匹,牛三头”。由此, 丘小臣就是商王朝管理社会基层组织丘的小臣。(6)小臣,见于:唐少(小)()5臣。(《合集》21386;圆体)“小臣”即“小臣”。《说文》:“,持也。像手有所据也。凡之属皆从。读若戟”。甲骨文中有这样的辞例:“贞:执生”(《合集》13924),与执并列,字义当相近。6应有执捕4 小臣妥 《合集》5578、27890; 小臣妥玉琮5 小臣 《合集》278836 小臣 (永)1 《合集》278797 小臣口 《合集》278848 小臣 《合集》278899 小臣 《合集》27875、2787610 小臣()2 《合集》2787711 小臣中 《合集》5574、5575、16559反12 小臣俞 小臣俞犀尊,《集成》599013 小臣从 《合集》5579反14 小臣旨 《合集》3641915 小臣缶 小臣缶方鼎,《集成》265316 小臣片3 《合集》5598正、5598反、5599、5600、5601正17 小臣闻 《英藏》2000+《英藏》2032反18 小臣邑 小臣邑斝,《集成》924919 小臣儿 小臣儿卣;《集成》535120 小臣辰 小臣辰父辛尊,《集成》583521 小臣系 小臣系玉瑗;小臣系玉戚;小臣系石簋;小臣系卣,《集成》5378、537922 小臣高 《合集》5576正23 小臣 《合集》5571反、5572反、557324 小臣鬼 《合集》557725 小臣吴4 《合集》5603、560426 小臣宅5 小臣宅簋,《集成》420127 小臣 ()6 小臣刻辞7表二:表一1-10“小臣X”和与之对应的“族X”小臣X 国族X 依据小臣口 口方 侯口(《殷墟文字乙编》3462、 方(《卜辞通纂》251)小臣 方 方(《合集》27992、27995)小臣 族 呼(《合集》27964)小臣妥 妥族 子妥(《合集》20038)、妇妥(《合集》21727)小臣永 永方 永方(《合集》33189、33190)小臣 () 方 侯(《合集》697正)、步于 (《合集》36828)小臣 地 在(《合集》2940、32778)、至(《合集》16487)小臣列 列国 列公(《集成》2687)、列(《中国钱币》1993年第2期)小臣() 地 伐周、、卢方(《英藏》2425)、步自(《屯南》2100)小臣墙 墙族 逐鹿于墙(《合集》10937正)、勿爯墙《合集》811反)的意思,小臣应是商王朝负责执捕外族或外地人众的官员。上辞的含义似为让唐担任小臣。(7)小藉臣,见于: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3;宾三)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4;宾三)“小藉臣”即“藉小臣”,就是管理耕作的小臣。上两辞大意为是否让吴担任管理耕作的小臣。这里的小藉臣当是内服职官。综上所析,商代A小臣有时也作小A臣,其中的A是这类小臣所担任的职务。1而且这类小臣中的马小臣、卤小臣、小藉臣、小臣都是商王身边的官员,应位于商朝的内服。比照来看,小多马羌臣、小丘臣、小臣似也是商代的内服职官。(二)商代的“小臣X”来自族X从殷墟卜辞、玉器、石簋铭文等材料看,商代有诸多的“小臣X”。见上表一。可知商代“小臣X”的数量十分可观。2笔者曾经通过研究发现,表一中1—10的“小臣X”均有相应的族3X与之相对应。4具体见上表二。从表二可知,1-10间的小臣X应当就来自族X。根据宋镇豪先生的统计,商代的甲骨、金文中称“子某”者有156名,称“某子”者有29名,其中人地同名者有90例,约占总数的49%。针对这种现象,宋先生指出这是因为这批子成家立业,以其受封的土田命名,由此构成分宗立族的标志。5也就是说这些“子”来自与之同名的地方。1976年甘肃省庆阳县董志公社野林大队出土一件玉戈,长38.6,厚0.6厘米,上有铭文“乍(作)册吾”三字,字体属殷墟卜辞的武丁时期,它的时代与之相近。6商代有国族吾与之对应。如“□巳卜,宾,贞:其亦勿吾用”(《怀特》141),“吾”是指来自吾族的人牲;“在吾卜”(《合集》15628),“吾”是个地名。综之,“吾”在商代是个族。“作册吾”应当来自族“吾”。 1表一1—10间的“小臣X”与“族X”紧密对应的现象与商代“子”人地同名和“作册吾”与族“吾”相重的情况相同,即这些小臣X来自族X。不仅如此,表一中11—27的“小臣X”也无一例外地来自相应的族X。请看下列证据:(1)小臣中。卜辞中有“庚申贞:王令擒中”(《合集》32845)的记载,中为中地的俘虏。殷墟西区的M699出土了三件青铜铙,上面皆有铭文“中”,2应是族氏名号。可见“中”是个族名。小臣中当来自中族。(2)小臣俞。商周时期的铜器中有“亚俞”(亚俞父乙卣,殷,《集成》5054;亚俞父辛觯,西周早期,《集成》6411;吴盘,西周早期,《集成》10066)类的族氏铭文,说明商周时期有个族名为“俞”。小臣俞当来自俞族。3(3)小臣从。卜辞中有“王其田从”(《合集》28576)、“王往田从,来崇,豕擒”(《合集》33362)、“王其田从南”(《合集》29414),“从”为地名。卜辞中还有“王比从”(《合集》7407甲正),“比”有“辅助”的含义,4所以此辞大意为商王辅助从族的首领。可见,从是个族名。小臣从当来自从族。(4)小臣旨。商代有多件铜器铭文中有“亚旨”铭文,旨是族名。小臣旨当来自旨族。5(5)小臣缶。卜辞中有“翌乙丑,多臣弗其缶”(《合集》6834正)、“伐缶”(《合集》6871)等卜辞,知缶是个方国名。小臣缶当来自缶方。(6)小臣片。甲骨卜辞中有“在片牧虎方”(《合集》36969)、“甲辰卜,在片牧,延启有邑在”(《屯南》2320),“片”都作地名。“小臣片”当来自片地。(7)小臣闻。卜辞中有“闻”(《合集》1136、1137),是以来自闻族俘虏作祭。所以,闻也为族名。小臣闻当来自族闻。(8)小臣邑。卜辞中有“子邑”(《合集》17577反),可能是指商王在邑地的儿子。还有“贞:呼取邑”(《史语所购藏甲骨集》58),6可能是指捕取邑地的俘虏。可见邑是个国族名。小臣邑当来自邑族。(9)小臣儿。卜辞有“丙午卜,王令臣于儿。六月”(《合集》20592),说明儿是地名。小臣儿应来自儿地。(10)小臣辰。卜辞载“乙未卜,贞:辰入驶,其”(《合集》28196),意为辰族进贡;“卜,王其田辰,无灾,擒”(《屯南》2432),意为王在辰地田猎;“其五牢又辰”(《屯南》4178),辰与牢并列,应是祭祀的牺牲,可能是辰族的俘虏。可见,在商代确有个叫辰的族。小臣辰当来自辰族。(11)小臣系。卜辞中有“系方”(《合集》27997),则系是方国名。“于系,往来无灾”(《续》181)、“在系”(《明》929),系均为地名。小臣系当来自系方。(12)小臣高。卜辞有:“入二,在高”(《合集》376反、9229)、“戊寅卜,在高贞:王田衣,逐无灾”(《合集》37533)、“壬午卜,贞:王田高,往来无灾”(《英藏》2555),高皆为地名。战国空首布有铭“高”者(《上海博物馆藏钱币·先秦钱币》43号、7《历代古钱图说》2·3)、8还有铭“高半釿”者(《上海博物馆藏钱币·先秦钱币》292号),按照钱币文字的一般规律,9“高”皆为地名。此高和殷商时的高地似是一处。小臣高当来自高地。(13)小臣。卜辞中有“贞:惟伐方”(《合集》6298),大意为命令族首领率领族众攻伐方。有学者指出族“是商王朝重要的附属方国部族”。1小臣当来自族。(14)小臣鬼。《竹书纪年》载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克鬼方,氐羌来宾”。《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卜辞中有“乙酉卜,,贞:鬼方昜,无。五月”(《合集》8591),鬼方昜指鬼方的伯长昜。可知,鬼为方国名。小臣鬼当来自鬼方。(15)小臣吴。卜辞中有“贞:使人于吴”(《合集》14474正)、“侑,至自吴”(《合集》8109),吴为地名;还有“卜,御吴于妇三牢。五月”(《合集》13740),吴是来自族吴的祭祀人牲。所以,这个时期有个族叫吴。小臣吴当来自吴族。(16)小臣宅。《说文》谓“宅”是“乇声”,所以,“宅”、“乇”音同可以通假。《仪礼·士相见礼》:“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郑玄注:“今文宅或作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子虚过诧乌有先生”,《文选·子虚赋》诧作奼;《庄子·达生》:“有孙休者踵门而诧子扁庆子曰”,《经典释文》:“诧,李本作讬”,均可作为证据。另外,战国方足布币“乇昜”(《古币文编》2第20页),也作“乇阳”(《东亚钱志》34·11),当就是“宅阳”(《古币文编》第81—84页、《史记·韩世家》)。商代的乇田舌卣有铭文“乇田舌”(《集成》5019)、西周时期的乇斧(《集成》11773)有铭文“乇”,“乇”皆为族氏名号,说明商周时期有个乇族。商代的小臣宅当来自乇族。(17)小臣。商代有族氏铭文“”(觚,《集成》6705;爵;《集成》7434),可见是一个族。小臣应来自族。至此,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表一11-27小臣X与其族氏表,具体见下表三。综上所析,商代有诸多的“小臣X”。从殷墟卜辞和相关材料看,这些小臣X都来自族X。4另外,商代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臣,不能划归为以上的任何一类。他们为:(1)小王臣,见于以下卜辞:贞:西方。令小王臣。(《合集》5570;宾三)上引卜辞中的“小王臣”似乎活动在商王身边,他应是“王臣”的一种。5“小王臣”的身份可能比“王臣”尊贵,但还是要处于“被令”的地位。“小王臣”的具体情况如何,由于辞例稀少又不明,很难确知。(2)鬳小臣,见于:贞:今庚辰夕用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九月。(《合集》629;典宾)癸酉卜,贞:多匕6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合集》630;典宾)甲骨文中有“贞:勿桎鬳”(《合集》863),意为抓捕鬳族的俘虏;还有“子鬳”(《合集》23536、23537),可能是指商王位于鬳地之子。可见,以上辞例中的“鬳”是指族名或地名。所以,“鬳小臣”是指鬳地的小臣。(3)小臣,见于:癸亥卜,,贞:令何、呼小臣弋衣。(《怀特》961;典宾)贞:令何、呼小臣弋衣。(《怀特》962;典宾)何、,人名。弋,应读为“毖”,意为敕戒镇抚。7表三:表一11-27“小臣X”及其族氏小臣X 族X 依据小臣中 中族 王令擒中(《合集》32845)小臣俞 俞族 亚俞(亚俞父乙卣,《集成》5054;亚俞父辛觯,《集成》6411;吴盘,《集成》10066)小臣从 从族 田从(《合集》28576)、王往田从(《合集》33362)、王比从(《合集》7407甲正)小臣旨 旨族 亚旨(《集成》11438-11443)小臣缶 缶族 缶(《合集》6834正)、伐缶(《合集》6871)小臣片 片族 在片牧(《合集》36969、《屯南》2320)小臣闻 闻族 闻(《合集》1136、1137)小臣邑 邑族 子邑(《合集》17577反)小臣儿 儿族 于儿(《合集》20592)小臣辰 辰族 田辰(《屯南》2432)、其五牢又辰(《屯南》4178)小臣系 系族 系方(《合集》27997)、于系(《续》181)、在系(《明》929)小臣高 高族 在高(《合集》376反、9229)、在高贞(《合集》37533)、王田高(《英藏》2555),小臣 族 惟伐方(《合集》6298)小臣鬼 鬼族 伐鬼方;克鬼方(《竹书纪年》)、高宗伐鬼方(《周易•既济》)、鬼方昜(《合集》8591)小臣吴 吴族 于吴(《合集》14474正)、自吴(《合集》8109)、御吴于妇三牢(《合集》13740)小臣宅 乇族 乇田舌(《集成》5019)、乇(《集成》11773) 小臣 族 (觚,《集成》6705;爵;《集成》7434),族名;1小臣是指来自族的小臣。根据“王田衣”(《合集》37532)、“王田于衣”(《合集》27551),衣是地名。上辞中的“令”当是商王发出的,其大意为商王命令何、呼令小臣镇抚衣地。可见,小臣具有军事性。而且小臣似是内服的职官。(4)伊小臣,见于叔夷钟:“伊少(小)臣唯辅,咸有九州”。(《集成》285,春秋时期)少即小,《国语·晋语四》:“少溲于豕牢”,韦昭注:“少,小也”;《吕氏春秋·知士》:“寡人少”,高诱注:“少,小也”;《说文•小部》段玉裁注:“不多则小,故古少、小互训通用”,均为其证。《墨子•尚贤》:“汤有小臣”;《楚辞•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王逸注:“小臣谓伊尹也”;《吕氏春秋•尊师》 :“汤师小臣”,高诱注:“小臣谓伊尹”;《吕氏春秋•知度》:“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毕沅注:“小臣,汤之师也,谓伊尹”。所以,叔夷钟铭文中的伊小臣就是伊尹。总之,根据称名形式,商代的小臣可分为几类,分别为:第一类,“A小臣”,这类小臣有时又称为“小A臣”,其中A小臣之A是小臣担任的职务。这类小臣都是商代的内服职官。第二类,“小臣X”,这类小臣有时又称为“臣X”或“小X”或“X”。小臣X往往来自国族X。第三类,“小臣”,这类小臣可依据各自不同的性质划归为前两类。另外,商代还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小臣,如小王臣、鬳小臣、小臣、伊小臣,他们的形式比较独特,并不能划归为以上的种类。在分布上,商代小臣有的位于内服,有的位于外服。下文将分别讨论商代的内外服小臣的职责、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二、商代的外服小臣在《尚书·酒诰》中,周公曾举商代的历史来告诫康叔,其中有段记载为: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可见商代从成汤至帝乙时期都存在着内、外服。相似的记载也见于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我闻殷坠令(命),唯殷边侯、田(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酉(酒),古(故)丧师已(矣)。”(《集成》2837)铭文中的“殷边侯、甸”当指外服,“殷正、百辟”指内服。此篇铭文进一步证明了商代内、外服的存在。(一)商代“小臣X”中的多数都位于商王朝的外服上文表一中1—10的小臣X皆处在《合集》27880—28008之间。笔者曾经根据这些卜辞所呈现的共同特征,认为它们是一类相互关联的卜辞,并对它们进行了排谱。排谱后的卜辞反映的历史为:商王朝遇到大方的侵扰,商王让商王朝的马小臣先行应对,可能是马小臣无法抵御大方,所以商王又命令1—10的小臣X协助马小臣抵御大方。1从卜辞内容来看,这些小臣X又被笼统称为“小臣”(《合集》28008)。他们还被称为“多辟臣”(《合集》27896),辟,君。《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郑玄笺:“辟,君也”;《玉篇·辟部》:“辟,君也”,均可为证。多君臣,说明他们是来自方国的小臣。排谱的辞例中还有这样一条卜辞:“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屯小臣。”(《合集》27896;无名)。《广雅·释诂三》:“屯,聚也”;《后汉书·班固传》“而礼官儒林屯朋笃论之士”,李贤注:“屯,聚也”。上引卜辞辞意为:是否命令多方聚集小臣。这里的小臣即指1—10的小臣X,以此看来,这些小臣X是战时从多方聚集来的。所以可以说1—10的小臣X不在商都,而是位于外服的多方。不仅如此,表一11—27间也有小臣X位于外服。请看以下几例:其一,小臣旨。甲骨文中的“小臣旨”来自旨族。从甲骨卜辞来看,小臣旨是地位很显赫的军事首领,而且身份还在一般的地方首领之上,其应当就是旨族之长。小臣旨曾在商王朝的东边作防御,而且从时代、身份的级别来推断,山东苏埠屯一号墓的墓主人就是甲骨卜辞中的小臣旨。2小臣旨作为旨族的首领,并且死后埋葬在山东青州苏埠屯一带,说明他也在商代的外服。 其二,小臣系。小臣系见于商代后期的小臣系卣铭文,内容为:“王赐小臣(系)。赐在(寝)。用作祖乙尊。。”(《集成》5378、5379)寝,宗庙,卜辞中有“辛巳,贞:其刚于祖乙寝”(《屯南》1050),祖乙寝,就是祖乙的宗庙。小臣系卣铭文大意为商王在宗庙赏赐小臣系。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了一件小臣系玉瑗,其铭文云:“小臣(系)(谒)。”此玉瑗与上引小臣系卣铭的字体风格、铭文结构相似,“小臣系”称谓相同,“无疑应属同一人”。3由此可知小臣系玉瑗的时代也在商代后期。2005—2006年于陕西韩城梁带村发掘的西周墓葬M26中出土了一件玉戚,其上有四字铭文,与小臣系玉瑗铭文相同,4应是同一人之物。小臣系玉器铭文中的“”是“”的繁构,甲骨文中的“无”(《合集》22767),有时就作“无”(《合集》36359、36507、37835),可作证明。“”是“害”字。1“”在玉器铭文中当读为“谒”。2《尚书·汤诰》:“是日曷丧”,《孟子·梁惠王上》引“曷”作“害”;《尚书·大诰》:“予曷敢不终朕亩”,《汉书·翟方进传》引王莽《大诰》作:“予害敢不终予亩”;《尚书·泰誓》:“予曷敢有越厥志”,敦煌本“曷”作“害”,都可作为证据。小臣系玉瑗和玉戚当是小臣系谒见商王时,进献给商王的。1935年殷墟第11次发掘,于侯家庄西北冈1003号大墓出土了一件有铭石簋,一般称为小臣系石簋。其铭文载:“辛丑,小臣(系)入 (擒)。宜才(在) 。以(与)簋。”31003号大墓是一座殷墟四期的墓葬,所以这可能是件晚商石器。此处的小臣系和青铜器、玉器铭文中的小臣系应是一人。擒,应是擒获的物品。宜,祭名;,地名;宜在,就是在地举行宜祭。“与簋”,说明小臣系在进献物品的同时,向商王进贡了簋。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一件卢方剐玉戈,长38.6、援长26.4、援宽10.1、穿径1、内厚0.6厘米,其铭文云:“卢方剐入戈五”,4卢方剐是卢方的首领,他位于商王朝的外服。小臣系玉器铭中的“小臣系谒”、小臣系石簋铭中“小臣系入擒”与“卢方剐入戈五”结构相同,小臣系和卢方剐的身份当亦相当,即位于商朝的外服。综上所析,根据表一中1—10小臣X以及小臣旨、小臣系的例子,商代小臣X中的多数均位于商王朝的外服。(二)位于外服的小臣X的职责商代外服小臣X的第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参加商王朝的军事战争。表一1—10的小臣X都参加了商王朝抵御大方的军事活动,就是很好的例证。卜辞中还有:“贞:小臣伐。辟王。”(《合集》5584;宾三)辞例中的“小臣”应当位于商王朝外服。这就像1—10的小臣X称“小臣”(《合集》28008)一样。辟,开;5开,引申为发扬光大的意思。《诗经·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师望鼎铭文:“丕显考公……哲厥德,用辟于先王”。墙盘铭文:“唯辟孝友,史(使)墙夙夜不坠,其日蔑历”中的“辟”都有发扬广大的意思。这里的小臣参加征伐战争,也与军事有关。而且目的是为了发扬光大商王,可见他是为了商王的。商代外服小臣X的第二项职责是为商王朝戍边。甲骨文中有这样的卜辞:“辛卯,王小臣旨其乍(作)圉于东,对。王占曰:大[吉]。”6(《合集》36419;黄类)上辞大意为要小臣旨在东边作防御,应对(敌方的困扰)吗。王亲自占卜,结果显示是大吉大利。从此辞可以看出小臣旨具有军事性,而且,小臣旨的墓葬——苏埠屯一号墓出土了大量的兵器和两件象征身份的青铜钺,则小臣旨是军事首领式的人物。7这里的小臣旨是为商王在东边作防御的。商代外服小臣X的第三项职责是向商王进贡物品。商代的卜辞和玉器铭文中有:小臣入二。(《合集》1823反)小臣妥见。(小臣妥玉琮铭8)卜辞中有“雀入三十”(《合集》190反)、“奠入二”(《合集》151反),雀、奠均为国族名。与之相比照,可知第一辞中的小臣是从外服的国族向商朝进贡的。见,献。1记录第二辞的玉器应当就是小臣妥献给商王的。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商代玉器还有小臣玉戈,其铭文为:“小臣(投)”。“”字也见于殷墟甲骨文,如:“又(侑),羌。王受又”(《合集》26956)、“唯羊”(《合集》30315)、“二人,卯二牢”(《合集》35361),均用作动词。《玉篇》“,古为投”。投,致。《礼记·曲礼上》:“毋投以狗骨”,孔颖达疏:“投,致也”。《文选·悼亡诗》:“投心遵朝命”,刘良注:“投,致也”。“小臣投”就表示这件玉戈是由小臣向商王致送的。这件玉戈与上文的小臣系玉瑗同出一墓,小臣与小臣系当是一人。这件小臣玉戈可能是小臣谒见商王时,致送给商王的。商代的外服小臣X有时是参加军事活动和进贡物品职责同时履行的。小臣俞犀尊铭文曰:“丁子(巳),王省夒(庸2),王赐小臣俞夒贝。唯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商代后期;《集成》5990)夒,地名。夒庸,即夒地之城。夒贝就是夒地之贝。商王在征伐完人方,回商都的路上省察了夒地之城,在夒地赏赐了小臣俞贝。小臣俞应参加了征伐人方的战争。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玉戈,根据其铭文可知玉戈的主人为俞,所以可称其为俞玉戈。其铭文为:“曰王大乙。在。俞。”3李学勤指出这里俞和小臣俞是一人。,祭名;王大乙,成汤;,贡;,地名。商王在地祭王大乙,小臣俞进贡物品。玉戈铭文所记之事可能与小臣俞犀尊铭中的征人方有关系。应是在小臣俞随王征伐人方来到地,并举行祭。从以上两篇铭文中可知,小臣俞要随商王出征,还要向商王进贡,其应是军事首领式人物,可能是来自俞地的军事首领。从小臣俞的事迹看,商代的外服小臣X有时是参加军事征伐和进献物品的职责同时履行。综合而言,商代的外服小臣有几项重要职责,一为参加商王朝的军事活动,二为商王朝戍边,三为向商王进贡物品。有时小臣是多项职能同时履行。(三)商代外服小臣X的身份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国族X的军事首领。笔者曾指出表一1—10的小臣X是商王征召来应对大方入侵的,他们都是来自国族X的军事首领。4商代外服的小臣旨也曾被商王命令来“乍(作)圉于东,对”(《合集》36419;黄类),即在东边作防御,应对侵扰。可见其身份显赫。他的事迹还见于:其于之,若。旨其至于攸,若。王占曰:大吉。其大出,吉。(《合集》36824;黄类)此处的“旨”即“小臣旨”。第一条卜辞中的“”是人名,而且是地之长;“之”为地名。第二条卜辞中“其”后一字,于省吾读为“”,5“攸”是地名。上引卜辞的大意为让地之长到之地会好吗;小臣旨乘去攸地会好吗,王亲自占卜,结果显示是旨去攸地大吉大利;小臣旨率领军队大出,结果是很吉祥。上引卜辞中“小臣旨”和“”都是商王做一件事选贞的对象,小臣旨的身份和相当。据此,我们认为小臣旨也是旨族之长;而且从第二条可知,商王最终选择了小臣旨而不是,可以想见小臣旨拥有比更强的实力。另外,我们曾经论证山东青州苏埠屯一号墓(M1)的墓主人就是小臣旨。6苏埠屯M1虽被盗掘严重,但从其四个墓道的墓葬形制、大规模人殉、两件青铜钺来看,其墓主人应当是仅次于商王的方伯类的人物。而且从M1中出土的大量青铜武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当是军事首领。综合来看,小臣旨就是旨族的军事首领。要之,从1—10小臣X以及小臣旨来看,商代的外服小臣X就是来自国族X的军事首领。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军事首领可以得到传世文献的印证。《尚书·君奭》载: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上引“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一段大体说的是:各代商王在一些重臣的辅佐下,使得殷礼能升配上天,多历年许;天也大佑商,商王朝的异姓百官和同姓之臣也秉德勤勉和谨慎。可见,这一段说的是商王朝内服职官的贡献。屏,《魏石经》古文作“并”。侯、甸,侯服和甸服,是商王朝的外服诸侯。“小臣,屏侯、甸……罔不是孚”这段说的是:小臣、侯服和甸服,亦都勤勉做事,举德,来辅助其君(即商王)。所以商王有战事于四方,则占卜,被选定的小臣、侯、甸没有不来守卫的。与前段的商王朝内服职官相对,这里应当说的是商王朝外服,这从侯服、甸服可以看出。小臣与侯服、甸服并列,他们的身份应相当。上文指出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军事首领正与这点相合。文献的证据还见于《逸周书•世俘解》。这篇文献记载了武王伐商和攻伐殷商方国的过程,其中有段内容为:庚子,陈本命伐磨,百韦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陈本、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俘艾侯、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又)三百两,告以馘俘。《世俘解》一般认为是“周初作品” ,1因而能客观反映商末周初的历史。上文中的“小臣”与霍侯、艾侯、佚侯并列,地位应与之相当。小臣X是军事首领正与这种情况相合。2总之,商代的小臣X中的多数均位于商王朝的外服。商代的外服小臣X有替商王打仗、为商王戍边和向商王进贡物品的职责。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来自国族X的军事首领。三、商代的内服小臣(一)商代有小臣在内服上文已经指出,A小臣都是商王身边的一些官员,他们都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另外,商代有部分小臣X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如小臣中、小臣从和小臣闻,相关的卜辞见下:乞自廿屯,小臣中示。(系)。(《合集》5574;宾三)丙子,小臣中。(《合集》5575;宾三)大小臣中。(《合集》16559反;宾一)允十屯,小臣从示。(《合集》5579反;典宾)辛丑,乞自廿屯,小臣[闻]。(《英藏》2000+《英藏》2032反;宾三)二十屯,小臣。(《合集》5580;典宾)乞,《玉篇》“求也”。,地名。3屯,是计量单位,相当于“对” 。4“示”就是“视”。5以上第五条卜辞为钟柏生所拼合,“闻”亦由其补出。6卜辞中有“妇好示十屯。争”(《合集》7287臼)、“妇井示三十。争”(《合集》116反),妇好、妇井是商王的妻子,她们是在商都视察进贡来的物品。以上卜辞中,外人进贡二十屯物品,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察看。与妇好、妇井相比照,可知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应在商王朝任职。所以,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均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又如小臣邑。甲骨文中小臣邑的卜辞如下:壬午,邑示八屯。岳。(《合集》4632臼;典宾)戊寅,小邑示八屯。岳。(《合集》17574;典宾)第一辞中的“邑示八屯”说明邑在商王朝任职。第二辞中的“小邑”就是“小臣邑”。这两条卜辞说明小臣邑是在商王朝任职,他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再如小臣辰。“小臣辰”见于小臣辰父辛尊(《集成》5835)铭文“小臣辰。佚。父辛”。他和屡见于商周铜器铭文中的“臣辰”(如臣辰父癸盉,《集成》9392;西周早期)是一人。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臣辰本是人名,后来他的后世家族就以他的名字作为家族名号。这是一种以祖先名来命家族名的现象。1商代的臣辰父乙尊铭文载:“臣辰。佚。父乙。”(《近出》628)此铭文说明臣辰家族至迟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得到“臣辰”的名号而存在了。那么,臣辰本人应当生活在商代。臣辰铜器中还有如下铭文:唯王大龠(禴)于宗周,(出)京年,在五月既望辛酉。王令士上眔史寅:“殷于成周,百生(姓)豚,眔赏卣鬯、贝”。用作父癸宝尊彝。臣辰。。佚。(士上史寅卣,《集成》5421、5422,西周早期)铭文大意为:王在宗周举行禴祭,出来又在京举行祭;在这一年的五月既望辛酉这天,王命令士上和史寅:“去成周参见殷见礼,赐百姓小豕,同时赏赐他们一卣的鬯和贝”;士上和史寅用来制作祭祀父癸的宝器。在此篇铭文中,上担任的是“士”职,寅担任的“史”职,都不是作册。然而,他们却在自己铸造的铜器铭末标记“册”的铭文。则作册一职的担任者只能是他们的祖先臣辰。综合来看,小臣辰应是在商王朝担任作册,他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另外,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还有如下的卜辞:丙卜:隹亚奠乍(作)子齿。丙卜:隹小臣乍(作)子齿。丙卜:隹妇好乍(作)子齿。(《花东》28)此三辞是卜问亚奠、小臣还是妇好给子带来麻烦事。2这里的小臣与亚奠、妇好并列,当位于商王朝的内服。总之,商代的A小臣均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另外,从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小臣邑、小臣辰和《花东》28中的小臣来看,商代的小臣X中也有一些位于商王朝的内服。(二)商代内服小臣的性质其一,商代内服小臣的职务呈现多元化。卜辞载:贞:唯小臣令众黍。一月。(《合集》12;宾三)[贞:唯]小臣令[众]黍。(《合集》13;宾三)这里的小臣主要负责领导众种黍。又:庚申卜,:令少(小)臣取鸟。(《合集》20354;肥笔)“少”就是“小”。“”可能是地名。这里的小臣主要负责取地的鸟。还有:癸巳卜,,贞:旬无。王曰:乃兹亦有祟,若偁。甲午王往逐兕,小臣(由)3车马,王车,子央亦坠。(《合集》10405正;典宾)“”字的释读,诸家争论较大。屈万里结合《汗简》和《古文四声韵》中的“迪()”,认为其字是“由” 。4《方言》卷六:“由,辅也。燕之北鄙曰由”;《广雅•释诂二》:“由,助也”。“小臣由车马”就是小臣辅助驾驶车马。小臣的职责是负责为商王驾驶车马。上文已指出,商王朝内服的小臣辰担任作册职。另外,上文中的A小臣、小A臣、小臣和小王臣都管理一定的事务,他们也是在商王朝内服任职。其二,商代的内服小臣可由来自外国族的人担任,也可由商王的儿子担任,还可由女性担任。并且,商代的一人可担任多项小臣职务。如上引卜辞中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是在内服任职,他们是来自中族、从族和闻族。商王的儿子可担任小臣,请看以下卜辞:壬午,邑示八屯。岳。(《合集》4632臼;典宾)戊寅,小邑示八屯。岳。(《合集》17574;典宾)子邑。(《合集》17577反;典宾)第一辞中的“邑示八屯”说明邑在商王朝任职。第二辞中的“小邑”应当就是“小臣邑”,此辞说明在商王朝任职的是小臣邑。第三辞的“子邑”,则说明小臣邑是商王之子。商代的内服小臣还可以由女性担任。如:辛丑卜,争,贞:小臣娩,(嘉)。(《合集》14037;典宾)小臣娩,(嘉)。(《合集》14038;典宾)戊午卜,小臣(嘉)。十月。 戊午卜,小臣(嘉)。戊午卜,小臣不其(嘉)。癸酉甲戌,母[(嘉)]。(《合集》585正;典宾)娩就是娩子。1上引卜辞中的小臣能生育,应当是女性。另外,从下文“小臣吴”的辞例看,商代一人可担任多项小臣职务。其三,商王朝的一些重要官员曾担任小臣。上文记载“小臣中”的辞例为宾一、宾三类卜辞,2说明中在武丁、祖庚之世担任小臣。甲骨文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乙丑妇示一屯。小、中。(《合集》17508臼;典宾)甲子妇示四屯。小、中。(《合集》17510臼;典宾)癸酉卜,中,贞:四牛。(《合集》24394;出二)庚戌卜,中,贞:卜有祟。(《合集》26098;出二)“中”和“小臣中”是一人。从辞例看,一、二辞中的“中”作为妇、妇视察进贡物品后的登记人之一,是贞人;三、四辞的“中”是贞人,至为明显。典宾类卜辞中的一部分可至祖庚之世;出二类卜辞处于祖甲之世。可见中在祖庚、祖甲之世成为了贞人。则贞人中曾担任小臣。从金文和传世文献材料看,伊尹也曾在商王朝内服担任小臣。春秋时期的叔夷钟铭文载:“伊小臣唯辅,咸有九州”(《集成》285),伊小臣就是伊尹。可见伊尹曾担任小臣一职。关于伊尹的族氏,《吕氏春秋•本味》载:有侁(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则伊尹出自有莘氏。伊尹为商汤所用的过程,文献记载不同,兹将其中典型的摘录于此,以加以辨析: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孟子•万章上》)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包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韩非子•难言》)从万章的话可以看出,孟子时代社会上确流传着伊尹以割烹劝诫汤的说法。孟子从“成一家之言”的意识出发,对伊尹被任用的过程大加繁化,这主要是为了宣扬自己明君贤臣的思想。比较来看,《韩非子》对于伊尹被任用的过程的记载更贴近历史事实。从中可以伊尹是通过庖宰来劝诫商汤,从而被起用。庖宰可能就是伊尹被起用前所担任的小臣之职。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记载:“曰故(古)有赤鹄集于汤之屋,汤射之,获之,乃命小臣曰:‘脂(旨)羮之,我其享之”。这里的“小臣”就是伊尹。3这则材料进一步证明伊尹担任的小臣就是管理烹煮之类的事务。所以,伊尹的升迁轨迹应是出生于有莘氏,然而到商王朝任小臣职.在任小臣职庖宰时,劝诫商汤,被启用,从而担任重臣。不仅如此,上文中任作册的“臣辰”曾担任小臣,作册宅也曾担任小臣。他们可能是在任作册之前任小臣的。或说,“作册宅”出现在商代晚期的作册宅方彝(《西清古鉴》13•6)中,“小臣宅”则在西周时期的小臣宅簋铭文1中,作册宅明显早于小臣宅,为什么反而是宅先担任小臣后担任作册?这种情况,应是宅在成为作册后继续用“小臣”来称名的缘故。商代早期的伊尹在成为商汤的重臣、商代晚期的臣辰在成为作册后仍称“小臣”都可作为证据。综合上面所分析的诸多特点来看,(1)商代的内服小臣不是一个固定的职务,而是一批后备人员。商王朝主要从这批后备人员中选拔优秀的成员为商王朝的重要官员。伊尹、贞人中、臣辰、作册宅都是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出来的。(2)伊尹处在商代早期,贞人中处在商代中后期,臣辰和作册宅都处在商代晚期,如此看来,这种选拔机制贯穿了整个殷商一代。(3)这批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并不固定。而像小臣吴,一人职司数职,应是为了锻炼其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4)这批人员在成为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后继续沿用“小臣”的名号来称名,如伊尹仍称小臣,作册宅继续称小臣宅。那么,这批人员担任的职务不同,为什么都称“小臣”呢?我们知道商代的太戊时期有“臣扈”(《尚书•君奭》),武丁时期有“臣沚”(《合集》707正)2,他们都是商王朝的重臣,身份显赫。甲骨文有如下的记载:“贞:我家旧臣无我。”(《合集》3522正;典宾)卜辞中的“旧臣”是指殷商先王身边的重臣。可能与“臣扈”、“臣沚”、“旧臣”相比,这批后备人员还处于成长和训练阶段,所以被称为“小臣”。然而,从“小臣辰”成为“臣辰”来看,这批人员中的一部分后来确实成为了重臣。这批后备人员有的来自外国族,有的是商王的子嗣,还有的是女性;他们担任的职务又各不相同,但是都在商王朝任职。至此,“A小臣”和“小臣X”两类不同称名形式出现的真正原因,应是商人为了区分他们,而在“小臣”的名号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所致。总之,商代的内服有小臣。综合来看,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商王朝从这批后备人员中选拔优秀的成员为商王朝重要官员。而且,这种选拔机制贯穿了整个有商一代。可能与商王朝的重臣“臣扈”、“臣沚”等相比,这批人员还处于成长和训练阶段,故被称为“小臣”。商代的内服小臣来源于多国族,职务也多样,商人为了区分他们,往往在“小臣”的名号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这就有了“A小臣”和“小臣X”的出现。这批人员在成为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后继续沿用“小臣”的名号来称名。四、商代内、外服小臣之间的关系(一)商代部分小臣从内服走向了外服商代还有小臣X在有些辞例中位于外服,在另外一些辞例中位于内服,如小臣吴。请看下列一组卜辞: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3;宾三)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4;宾三)此处的“吴”即“小臣吴”。上辞中,小臣吴应是在商王朝担任职务的,他位于商王朝内服。小臣吴也见于:吴入一。(《合集》1076乙反;典宾)吴入五。(《合集》3979反;典宾) 吴入五十。(《合集》13338反;宾一)此处三条卜辞和《合集》5603、5604都属于宾组,时代相近,因而辞例中的吴当就是小臣吴。入,贡纳。与上文的“小臣系谒”、“小臣系入擒”、“卢方剐入戈五”相参比,知上引辞例中的吴位于外服。综合上面多条辞例可见,小臣吴有时在内服,有时在外服。小臣吴在有些辞例中在内服,在有些辞例中在外服的情况,提醒我们商代的小臣X中应当有相当一部分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可以想见,这些来自国族X的小臣X应该最初是生活在各自国族的,后来商王朝把他们征召到商王朝任职。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即这些小臣X是做到国族的军事首领再到商王朝任官员,还是先在商王朝任官员再回各自的国族任军事首领,抑或他们既在国族任军事首领又在商王朝任官员呢?我们知道,西周时期的周公旦被分封到鲁国做国君,但是他还在周王朝任职。春秋时期的郑国国君郑武公、郑庄公先后在周王朝任卿士(《左传•隐公三年》)。他们都是同时做诸侯国国君和周王朝官员的。周代的情况可能使人认为商代小臣X的任职情况是第三种可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军事首领的小臣X并不能同时在商王朝任职。商代旨族的军事首领小臣旨在商王朝的东边作防御,死后葬于山东青州的苏埠屯地区就是证明。1商代小臣X实际上是先在商王朝任职,再回到各自国族做军事首领的。卜辞中小臣的发展轨迹就是很好的例证。甲骨卜辞中的小臣见于以下卜辞: 小臣。(《合集》5571反;宾三) 小臣。(《合集》5572反;宾三) [小]臣。(《合集》5573;宾一)有学者指出,小臣能祭祀商的高祖、先公和近王,是商王的同姓贵族。2作为商王的同姓贵族的应最先生活在商都。曾在商王朝任职,见下列卜辞:贞:勿呼省田。(《合集》10546;宾一)癸酉,示十屯。耳。(《合集》4070臼;宾三)甲寅,犬见。示七屯。允。甲寅,犬见。示七屯。(《合集》6768臼;宾三)上引卜辞中的当就是小臣。田,地名,上引第一辞应是商王命令去省查田地。第二、三、四辞中的犬是族名,耳、允是贞人名;它们的大意应是外族人和犬族进贡,负责检视进献的物品,耳、允记录。此处在商王朝任职是很明显的。后来走向了外服,卜辞载:入五。(《合集》9226反;宾一)乙亥卜,,[贞:]入。(《合集》4081;宾三)此处的也是小臣。他要向商王朝入纳物品,此时的小臣已是族的首领。小臣作为商王的同姓贵族,在商都出生;长大之后在商王朝担任各种职务;后来到外服担任首领。其从内服职官到外服首领的发展轨迹非常明确。小臣X从内服走向外服也见于小臣永的发展轨迹。殷墟甲骨中有如下卜辞:丁亥卜,永,贞:王比。(《合集》390正;典宾)癸亥卜,永,贞:旬亡。癸卯卜,永,贞:旬亡。癸酉卜,永,贞:旬亡。(《合集》522正;典宾)奠示十屯又一。永。(《合集》6527臼;典宾)上引前四条卜辞中,永是贞人。第五条卜辞中,奠检视进贡来商王朝的十一屯物品,永负责记录,永就是贞人永。这里的永在商王朝内服任职,而且,人名永和国族永重名,当来自国族永。以上的五条卜辞均为典宾类卜辞,3而典宾类卜辞时代主要是武丁时期,其中有部分可下延至祖庚之世。4而“小臣永”所在的《合集》27879是出二类卜辞,时代为祖甲时期。两类卜辞的时代不同,但大致可以前后相接。所以,贞人“永”和小臣永可能是一人。即永在武丁和祖庚之世在商王朝任贞人,在祖甲之世回到永族担任军事首领。可见,永也是从内服走向外服的。小臣口的历程可以作为第三个例证。甲骨卜辞中有:癸未卜,口,贞:旬亡。(《合集》31442;何一)癸巳卜,口,贞:旬亡。(《合集》31446;何一)以上卜辞中的“口”是贞人,应是在商王朝任职。这两条卜辞是何一类卜辞,时代大致在祖甲晚期至武乙之初。1甲骨文中还有如下的卜辞:其比犬口(擒)有狐,允擒。兹用。(《合集》28316;无名)犬口比屯日。兹用。(《合集》27751;无名)这里的“犬”是职官名,“犬口”应是在商王朝任职的。这两条卜辞为无名类卜辞,在时代上有很多和何一类卜辞处于同期。故这里的“犬口”和上面贞人“口”可能是一个人。即口先后在商王朝担任贞人和犬官。小臣口见于以下卜辞:丁巳卜,惟小臣口以匄于中室。兹用。(《合集》27884;无名)惟小臣口。(《合集》27889;无名)这两条卜辞均为无名类卜辞。有学者指出这里的小臣口和贞人口是一人。2是。所以,口可能先在商王朝任贞人、犬官,再回到外服的口族任军事首领。他也是从内服走向外服的。综上所析,商代的“小臣吴”在有些辞例中位于外服,在有些辞例中位于内服,说明商代相当一部分小臣X先后在商王朝内外服任职。从“小臣”、“小臣永”、“小臣口”的事例看,这类小臣X应是从内服走向外服的。(二)商代的外服小臣是从内服小臣中选拔出来的商王朝让某一个小臣X到商王朝任职,担任的职务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担任多种职务。这种现象,小臣吴的辞例表现的最明显。除担任上文揭示的“小藉臣”外,小臣吴还可以领导小众人臣:“贞:唯吴呼小众人臣。”(《合集》5597;典宾)这里的吴即小臣吴。小众人臣,就是管理众人的小臣。“吴呼小众人臣”应是让吴领导小众人臣去做事。不仅如此,小臣吴还要去抓捕俘虏:贞:吴执桎。(《合集》846;典宾)贞:吴执桎。(《合集》847;典宾)执,执捕;桎,意为戴上脚械。3上引卜辞大意为吴从某地逮住某种人并给其戴上脚械。这应当是商王命令吴前往抓捕。小臣吴还要辅助商王处理其他事务:呼吴取。呼吴取桎,见。(《合集》840;典宾)贞:呼吴取弓。(《合集》9827;宾三)乙丑卜,令吴省。(《屯南》204;武乙-文丁卜辞)桎,被执捕的人;见,献;省,察。,地名。上引卜辞中应是商王命令吴捕取人众进献、取弓、省查地,都是吴在辅助商王处理事务。这和卜辞所载吴协助处理王事[“吴由王事”(《合集》177、5458、5459、5460正、5461、5462、5463)]的情况相合。商王朝让“小臣吴”类的小臣X在商王朝担任各种不同职务的目的,是锻炼他们的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最终是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人员回到各自的国族任军事首领。小臣吴后来回到吴族任军事首领就是很好的验证。商王朝的这种官员训练机制可从商朝“伊尹放太甲”、武丁举傅说的史迹中得到旁证。据《史记·殷本纪》载:汤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適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太甲初即位三年,暴虐,有实权的伊尹将其放之桐宫三年。目的还是锻炼其能力,增强其执政能力。三年之后,太甲返善,于是伊尹将其迎回重新执政。太甲的执政能力确实得到极大提高,“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的成效就是很好的证明。《墨子•尚贤中》载:“傅说被褐带索,庸筑乎傅岩。武丁得之,举以为三公,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可见傅说在被举用之前,曾为“庸筑”来锻炼能力。“伊尹放太甲”、傅说庸筑的培养机理与小臣X在内服受训练再到外服任军事首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内服小臣X都能走到外服任军事首领,因为殷墟卜辞中的有很多内服小臣X只有服务于内服的卜辞,却不见活动于外服的记载,说明只有优秀的内服小臣X才能走向外服任军事首领。(三)商代方国的统治措施商代存在着大量的方国。这些方国有独立的政治、军事权力。商王朝和诸多方国之间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但并不是说商王朝对方国就放任不管,商王朝对方国也有一定的统治措施。让像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小臣这样一些来自外国族的人在商王朝任职是对方国的控制措施之一。从方国和商王的子嗣中选拔一批人到商王朝任小臣,让他们担任不同的职务进行锻炼,再将其中的优秀者派回方国去担任军事首领。这是商王朝控制方国的另一种措施。经过商王朝的培养,商代外服的小臣X大多数都和商王朝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有时进纳贡品,如小臣吴;有时出兵帮商王打仗,如表一中1—10 的小臣X;有时戍边,如小臣旨。但也有一些外服小臣不服从商王朝。针对这种情况,商王要对他们进行征伐。商代的小臣片就是这样的例子,请看下列卜辞: 己巳卜,亘,贞:王梦珏,不唯得小臣片。(《合集》5598正;典宾)唯得小臣片,告于高□妣庚。(《合集》5598反;典宾)呼小臣片[于]。(《合集》5599;典宾)贞:小臣片得。(《合集》5600;典宾)[贞:]小臣片不其得。(《合集》5601正;典宾)珏“可能是武丁或稍早于武丁时代的一个故人名” 。1从甲骨文看,“梦珏”往往预示着吉凶,如“贞:王梦珏,唯”(《合集》6033反)、“贞:王梦珏,不唯”(《合集》6033反)、“□巳卜,贞:王梦珏,唯”(《合集》17394)。得小臣片,应是战胜小臣片并捕获之。告,祭名。高□妣庚,是商王的祖先,为告祭的对象。这里的小臣片可能不服从商王朝,所以商王通过征伐,将其捕获,并杀来祭祀祖先高□妣庚。商王也征伐鬳地,并用捕获的鬳地小臣祭祀妇:贞:今庚辰夕用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九月。 。(《合集》629;典宾)癸酉卜,贞:多匕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合集》630;典宾)[小]臣七十,[小]妾。(《合集》631;典宾)鬳地小臣可能也不服从商王朝,所以商朝把抓捕来鬳地的三十小臣均杀来祭祀妇。商王朝有时还将捕获的不服从的外服小臣,杀来祭祀祖先,如:“□戌卜,彭,贞:其有求于河眔上甲。在十月。又(侑)二小臣。”(《合集》32663;何一)此辞大意为有求于河和上甲,在十月用二小臣来侑祭他们。2总之,商代有一批外服小臣X是从内服走出来的。商王朝让小臣X到内服任各种职务,目的是锻炼他们的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并从中选取优秀的人员派回各自的国族任军事首领。另外,商代通过王朝职官来培养外服军事首领是商代对方国的重要统治措施之一。五、结语至此,可在以上各部分结论的基础上来回答“商代的小臣是什么”的问题。1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在内服方面,商王朝主要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商代早期的伊尹、商代中后期的贞人中、商代晚期的臣辰和作册宅就是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出来。可能与商王朝的重臣“臣扈”、“臣沚”等相比,这批人员仍处在训练和成长阶段,因而被称为“小臣”。这批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并不固定,而像小臣吴,一人先后担任数职,则是为了锻炼其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关于这批后备人员的来源,他们可来自外国族,也可以是商王的子嗣,还可以是女性。他们所担任的职务又不同,商人往往在“小臣”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来区分他们,所以有了“A小臣”和“小臣X”不同称名形式的出现。在外服方面,商王朝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出优秀的成员回他们所来自的外服国族担任军事首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商代的外服小臣X都是国族X的军事首领的现象。而像小臣吴、小臣永、小臣口这样从内服到外服的发展轨迹,均可作为商王朝从内服小臣选拔外服军事首领的证明。实际上,商王朝通过内服小臣选拔外服军事首领也是加强对方国控制的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从后备人员小臣成为内服商王朝重要官员与外服军事首领之后,他们继续用“小臣”来称名。这也是殷商时期存有小臣纷繁多样记录的原因。[作者王进锋(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上海,200241][收稿日期:2014年1月18日](责任编辑:谢乃和)

提要:殷商时期的诸多辞例中有“小臣”。时贤对其多有研究,但在“商代小臣是什么”这一问题上仍有争论。其实,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在内服方面,商王朝主要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可能与“臣扈”、“臣沚”等商王朝的重臣相比还处于成长和训练阶段,故被称为“小臣”。这批后备人员有的来自外国族,有的是商王子嗣,还有的是女性。他们担任的职务各不相同,商人往往在“小臣”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来区分他们。在外服方面,商王朝常从内服小臣中挑选成员回他们所来自的国族担任军事首领。通过内服小臣训练外服军事首领是商朝控制方国的手段之一。这些人员在身份显赫之后,仍然用“小臣”称名,因而出现了商代小臣纷繁多样的现象。

关键词:殷商时期;小臣;外服;内服;国族商代的甲骨、铜器、玉器和石器铭文以及传世文献中的诸多辞例有“小臣”字样。它们数量众多,而又位置重要,学者们关于商代小臣的研究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是在考察其他问题时附带涉及,如胡厚宣、李学勤、白玉峥、王玉哲和李玉洁等的研究。另一种情况则是对商代小臣的专门研究,如陈梦家、于省吾、张永山、寒峰、高明、钟柏生、李瑾、李春海、魏宜辉、周言、汪宁生、王龙正、韩江苏、白川静等。1综观旧有成果,学者研究商代小臣的目的,多为弄清楚其身份或性质。相关研究在商代小臣分内外服和小臣职务存有差别等个案方面取得了共识,同时在商代小臣到底是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实有必要深入探讨。在既有成果中较少关注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商代职务不同的人甚至位于内、外服不同地方的人为什么都称小臣?第二,商代内、外服小臣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而弄清楚它们才是解决“商代小臣是什么”的重要突破口。LS002)、上海市“晨光计划”资助项目(项目批号:12CG28)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臣、小臣与商周历史”(项目批号:13FZS018)的阶段性成果。

1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05页;于省吾:《释小臣的职别》,《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08—311页;张永山:《殷契小臣辨正》,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寒峰:《商代“臣”的身份缕析》,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3—49页;高明:《论商周时代的臣与小臣》,吴荣曾主编:《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8页;高明:《论商周时代的“臣”》,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钟柏生:《卜辞职官泛称之一——臣:并略论商代至春秋各类臣的职务》,《中国文字》(新20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95年,第82页;李瑾:《论卜辞“臣方”与氐羌“纵目”人之关系——殷周古文结体之人类学透视》,《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李春海、魏宜辉、周言:《说“小臣”》,江苏省甲骨文学会:《江苏纪念甲骨文发现百年: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南京:南京甲骨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4年;周言:《释“小臣”》,《华夏考古》,2000年第3期;汪宁生:《“小臣”之称谓由来及身份》,《华夏考古》,2002年第1期;王龙正:《臣、小臣辨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284—286页;韩江苏:《商代的“小臣”》,王宇信、宋镇豪、孟宪武主编:《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韩江苏:《商代边境的“小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3期;[日]白川靜:《小臣考——殷代奴隸制社會說の一問題》,载氏著:《甲骨文と殷

一、商代小臣的种类

从称名形式来看,商代的小臣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A小臣”,如马小臣(《合集》27881、27882)、卤小臣(《合集》5596)。这类小臣,有时也作“小A臣”,如小众人臣(《合集》5597)、小多马羌臣(《合集》 5717)、小臣(《合集》9017正、9566)。这就像《合集》26916辞中“十人又五”指“十又五人”、《合集》25036辞中“百鬯又十鬯”即指“百又十鬯”一样,是甲骨文中的倒装现象。1

第二类为“小臣X”,如小臣墙(《合集》27886)、小臣口(《合集》27884)。这类小臣有时会省称为“臣X”。如小臣辰。商周金文中屡见“臣辰”(《集成》9392;《集成》7268;《近出》589),其在小臣辰父辛尊铭文中就作“小臣辰”(《集成》5835)。可见“小臣辰”可省称为“臣辰”。有时“小臣X”仅称为“X”。如小臣旨。2在《合集》36419中,小臣旨在东部作防卫。联系到出土了很多亚旨铜器的苏埠屯一号墓葬,小臣旨应在山东益都一带。而在《合集》36824中,旨在与夷方相近的攸地活动。李学勤先生指出这里的“旨”就是“小臣旨”。3此又可举小臣俞为例,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玉戈,其内容为:“曰王大乙。在。俞。”铭文中的“俞”是人名。此件玉戈铭文的字体与晚商时期的卜辞、金文相同;同时,它所记之事,与晚商时期小臣俞犀尊铭文(《集成》5990)所记之事相关联。有学者据此认为“俞”与“小臣俞”是一人。4所以,小臣俞可称为俞。另外,有学者指出“小臣”(《合集》5571反)和卜辞中的“”是一人;5“小臣口”(《合集》27884)可能就是卜辞中的贞人“口”;6“小臣中”和贞人“中”是一人。7所以,小臣、小臣口、小臣中可分别简称为、口、中。另外,从下文中可以看出,小臣吴、小臣永有时也可省称为吴、永。有时,“小臣X”可省作“小X”,如“小臣邑”(《集成》9249)在《合集》17574中就作“小邑”。第三类为“小臣”。这一类小臣依据各自不同的性质,可以分别划归为前两类。如《合集》12“贞:小臣令众黍”中的“小臣”当是“A小臣”中的一种,而《合集》1823反“小臣入二”中的“小臣”当属于“小臣X”。

这里着重分析前两类小臣的性质:

(一)商代“A小臣”之A是这类小臣所担任的职务

从甲骨卜辞记载看,商代的“A小臣”有:

(1)马小臣,见于以下卜辞:

王其呼允,受有祐。

伐马,呼允,王受有祐。

丙寅卜,马小臣。(《合集》27881;无名8)

来告:大方出,伐我师。马小臣令。(《合集》27882;无名)

马小臣就是主管马的小臣,9大方即为方国。上辞的大意为大方侵犯我师,让马小臣抵御。从上引卜辞第二条里的“王受有祐”看,这里的马小臣为商王身边的官员,应在商朝的内服。(2)卤小臣,见于:卤小臣其有邑。呼邑。(《合集》5596;宾间)卤小臣就是专司盐务的小臣。1以上辞例意为司掌盐卤职官是否可以有独立的聚邑,这里的卤小臣应为内服职官。2(3)小臣,见于以下卜辞:小臣。(《合集》9017正;宾一)呼[小]臣。(《合集》9566;宾一)“小臣”应即“小臣”,是“管获之事的小臣”。3《合集》9558记载:“贞:王往立,黍于□”, 表明商王亲自莅临收割农作物的现场视察,并在□地种黍。上辞中的《合集》9566紧接在其后,可能是一类相关的卜辞,所以小臣可能是商王随身携带的官员。故这里的小臣似乎是商王身边的官员。(4)小多马羌臣,见于:丁亥卜,,贞:呼小多马羌臣。十月。(《合集》5717正;宾三)小多马羌臣。(《合集》5718;宾三),人名。“小多马羌臣”即“多马羌小臣”;马羌,应是商王朝里来自羌族的马官;多马羌小臣,就是管理多个来自羌族马官的小臣。上引第一辞的含义为是否让呼令管理多个马羌的小臣。(5)小丘臣,见于:小丘臣。(《合集》5602;典宾)“小丘臣”就是“丘小臣”。卜辞中有“乙酉卜,子于翌日丙求南丘豕,”(《花东》14)、“贞:呼宅丘”(《合集》8119正),丘,似乎是一种社会基层组织。4如《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郑玄注:“四井为邑,方二里;四邑为丘,方四里”。又《汉书•刑法志》:“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故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也。有戎马一匹,牛三头”。由此, 丘小臣就是商王朝管理社会基层组织丘的小臣。(6)小臣,见于:唐少(小)()5臣。(《合集》21386;圆体)“小臣”即“小臣”。《说文》:“,持也。像手有所据也。凡之属皆从。读若戟”。甲骨文中有这样的辞例:“贞:执生”(《合集》13924),与执并列,字义当相近。6应有执捕4 小臣妥 《合集》5578、27890; 小臣妥玉琮5 小臣 《合集》278836 小臣 (永)1 《合集》278797 小臣口 《合集》278848 小臣 《合集》278899 小臣 《合集》27875、2787610 小臣()2 《合集》2787711 小臣中 《合集》5574、5575、16559反12 小臣俞 小臣俞犀尊,《集成》599013 小臣从 《合集》5579反14 小臣旨 《合集》3641915 小臣缶 小臣缶方鼎,《集成》265316 小臣片3 《合集》5598正、5598反、5599、5600、5601正17 小臣闻 《英藏》2000+《英藏》2032反18 小臣邑 小臣邑斝,《集成》924919 小臣儿 小臣儿卣;《集成》535120 小臣辰 小臣辰父辛尊,《集成》583521 小臣系 小臣系玉瑗;小臣系玉戚;小臣系石簋;小臣系卣,《集成》5378、537922 小臣高 《合集》5576正23 小臣 《合集》5571反、5572反、557324 小臣鬼 《合集》557725 小臣吴4 《合集》5603、560426 小臣宅5 小臣宅簋,《集成》420127 小臣 ()6 小臣刻辞7表二:表一1-10“小臣X”和与之对应的“族X”小臣X 国族X 依据小臣口 口方 侯口(《殷墟文字乙编》3462、 方(《卜辞通纂》251)小臣 方 方(《合集》27992、27995)小臣 族 呼(《合集》27964)小臣妥 妥族 子妥(《合集》20038)、妇妥(《合集》21727)小臣永 永方 永方(《合集》33189、33190)小臣 () 方 侯(《合集》697正)、步于 (《合集》36828)小臣 地 在(《合集》2940、32778)、至(《合集》16487)小臣列 列国 列公(《集成》2687)、列(《中国钱币》1993年第2期)小臣() 地 伐周、、卢方(《英藏》2425)、步自(《屯南》2100)小臣墙 墙族 逐鹿于墙(《合集》10937正)、勿爯墙《合集》811反)的意思,小臣应是商王朝负责执捕外族或外地人众的官员。上辞的含义似为让唐担任小臣。(7)小藉臣,见于: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3;宾三)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4;宾三)“小藉臣”即“藉小臣”,就是管理耕作的小臣。上两辞大意为是否让吴担任管理耕作的小臣。这里的小藉臣当是内服职官。综上所析,商代A小臣有时也作小A臣,其中的A是这类小臣所担任的职务。1而且这类小臣中的马小臣、卤小臣、小藉臣、小臣都是商王身边的官员,应位于商朝的内服。比照来看,小多马羌臣、小丘臣、小臣似也是商代的内服职官。(二)商代的“小臣X”来自族X从殷墟卜辞、玉器、石簋铭文等材料看,商代有诸多的“小臣X”。见上表一。可知商代“小臣X”的数量十分可观。2笔者曾经通过研究发现,表一中1—10的“小臣X”均有相应的族3X与之相对应。4具体见上表二。从表二可知,1-10间的小臣X应当就来自族X。根据宋镇豪先生的统计,商代的甲骨、金文中称“子某”者有156名,称“某子”者有29名,其中人地同名者有90例,约占总数的49%。针对这种现象,宋先生指出这是因为这批子成家立业,以其受封的土田命名,由此构成分宗立族的标志。5也就是说这些“子”来自与之同名的地方。1976年甘肃省庆阳县董志公社野林大队出土一件玉戈,长38.6,厚0.6厘米,上有铭文“乍(作)册吾”三字,字体属殷墟卜辞的武丁时期,它的时代与之相近。6商代有国族吾与之对应。如“□巳卜,宾,贞:其亦勿吾用”(《怀特》141),“吾”是指来自吾族的人牲;“在吾卜”(《合集》15628),“吾”是个地名。综之,“吾”在商代是个族。“作册吾”应当来自族“吾”。 1表一1—10间的“小臣X”与“族X”紧密对应的现象与商代“子”人地同名和“作册吾”与族“吾”相重的情况相同,即这些小臣X来自族X。不仅如此,表一中11—27的“小臣X”也无一例外地来自相应的族X。请看下列证据:(1)小臣中。卜辞中有“庚申贞:王令擒中”(《合集》32845)的记载,中为中地的俘虏。殷墟西区的M699出土了三件青铜铙,上面皆有铭文“中”,2应是族氏名号。可见“中”是个族名。小臣中当来自中族。(2)小臣俞。商周时期的铜器中有“亚俞”(亚俞父乙卣,殷,《集成》5054;亚俞父辛觯,西周早期,《集成》6411;吴盘,西周早期,《集成》10066)类的族氏铭文,说明商周时期有个族名为“俞”。小臣俞当来自俞族。3(3)小臣从。卜辞中有“王其田从”(《合集》28576)、“王往田从,来崇,豕擒”(《合集》33362)、“王其田从南”(《合集》29414),“从”为地名。卜辞中还有“王比从”(《合集》7407甲正),“比”有“辅助”的含义,4所以此辞大意为商王辅助从族的首领。可见,从是个族名。小臣从当来自从族。(4)小臣旨。商代有多件铜器铭文中有“亚旨”铭文,旨是族名。小臣旨当来自旨族。5(5)小臣缶。卜辞中有“翌乙丑,多臣弗其缶”(《合集》6834正)、“伐缶”(《合集》6871)等卜辞,知缶是个方国名。小臣缶当来自缶方。(6)小臣片。甲骨卜辞中有“在片牧虎方”(《合集》36969)、“甲辰卜,在片牧,延启有邑在”(《屯南》2320),“片”都作地名。“小臣片”当来自片地。(7)小臣闻。卜辞中有“闻”(《合集》1136、1137),是以来自闻族俘虏作祭。所以,闻也为族名。小臣闻当来自族闻。(8)小臣邑。卜辞中有“子邑”(《合集》17577反),可能是指商王在邑地的儿子。还有“贞:呼取邑”(《史语所购藏甲骨集》58),6可能是指捕取邑地的俘虏。可见邑是个国族名。小臣邑当来自邑族。(9)小臣儿。卜辞有“丙午卜,王令臣于儿。六月”(《合集》20592),说明儿是地名。小臣儿应来自儿地。(10)小臣辰。卜辞载“乙未卜,贞:辰入驶,其”(《合集》28196),意为辰族进贡;“卜,王其田辰,无灾,擒”(《屯南》2432),意为王在辰地田猎;“其五牢又辰”(《屯南》4178),辰与牢并列,应是祭祀的牺牲,可能是辰族的俘虏。可见,在商代确有个叫辰的族。小臣辰当来自辰族。(11)小臣系。卜辞中有“系方”(《合集》27997),则系是方国名。“于系,往来无灾”(《续》181)、“在系”(《明》929),系均为地名。小臣系当来自系方。(12)小臣高。卜辞有:“入二,在高”(《合集》376反、9229)、“戊寅卜,在高贞:王田衣,逐无灾”(《合集》37533)、“壬午卜,贞:王田高,往来无灾”(《英藏》2555),高皆为地名。战国空首布有铭“高”者(《上海博物馆藏钱币·先秦钱币》43号、7《历代古钱图说》2·3)、8还有铭“高半釿”者(《上海博物馆藏钱币·先秦钱币》292号),按照钱币文字的一般规律,9“高”皆为地名。此高和殷商时的高地似是一处。小臣高当来自高地。(13)小臣。卜辞中有“贞:惟伐方”(《合集》6298),大意为命令族首领率领族众攻伐方。有学者指出族“是商王朝重要的附属方国部族”。1小臣当来自族。(14)小臣鬼。《竹书纪年》载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克鬼方,氐羌来宾”。《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卜辞中有“乙酉卜,,贞:鬼方昜,无。五月”(《合集》8591),鬼方昜指鬼方的伯长昜。可知,鬼为方国名。小臣鬼当来自鬼方。(15)小臣吴。卜辞中有“贞:使人于吴”(《合集》14474正)、“侑,至自吴”(《合集》8109),吴为地名;还有“卜,御吴于妇三牢。五月”(《合集》13740),吴是来自族吴的祭祀人牲。所以,这个时期有个族叫吴。小臣吴当来自吴族。(16)小臣宅。《说文》谓“宅”是“乇声”,所以,“宅”、“乇”音同可以通假。《仪礼·士相见礼》:“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郑玄注:“今文宅或作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子虚过诧乌有先生”,《文选·子虚赋》诧作奼;《庄子·达生》:“有孙休者踵门而诧子扁庆子曰”,《经典释文》:“诧,李本作讬”,均可作为证据。另外,战国方足布币“乇昜”(《古币文编》2第20页),也作“乇阳”(《东亚钱志》34·11),当就是“宅阳”(《古币文编》第81—84页、《史记·韩世家》)。商代的乇田舌卣有铭文“乇田舌”(《集成》5019)、西周时期的乇斧(《集成》11773)有铭文“乇”,“乇”皆为族氏名号,说明商周时期有个乇族。商代的小臣宅当来自乇族。(17)小臣。商代有族氏铭文“”(觚,《集成》6705;爵;《集成》7434),可见是一个族。小臣应来自族。至此,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表一11-27小臣X与其族氏表,具体见下表三。综上所析,商代有诸多的“小臣X”。从殷墟卜辞和相关材料看,这些小臣X都来自族X。4另外,商代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臣,不能划归为以上的任何一类。他们为:(1)小王臣,见于以下卜辞:贞:西方。令小王臣。(《合集》5570;宾三)上引卜辞中的“小王臣”似乎活动在商王身边,他应是“王臣”的一种。5“小王臣”的身份可能比“王臣”尊贵,但还是要处于“被令”的地位。“小王臣”的具体情况如何,由于辞例稀少又不明,很难确知。(2)鬳小臣,见于:贞:今庚辰夕用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九月。(《合集》629;典宾)癸酉卜,贞:多匕6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合集》630;典宾)甲骨文中有“贞:勿桎鬳”(《合集》863),意为抓捕鬳族的俘虏;还有“子鬳”(《合集》23536、23537),可能是指商王位于鬳地之子。可见,以上辞例中的“鬳”是指族名或地名。所以,“鬳小臣”是指鬳地的小臣。(3)小臣,见于:癸亥卜,,贞:令何、呼小臣弋衣。(《怀特》961;典宾)贞:令何、呼小臣弋衣。(《怀特》962;典宾)何、,人名。弋,应读为“毖”,意为敕戒镇抚。7表三:表一11-27“小臣X”及其族氏小臣X 族X 依据小臣中 中族 王令擒中(《合集》32845)小臣俞 俞族 亚俞(亚俞父乙卣,《集成》5054;亚俞父辛觯,《集成》6411;吴盘,《集成》10066)小臣从 从族 田从(《合集》28576)、王往田从(《合集》33362)、王比从(《合集》7407甲正)小臣旨 旨族 亚旨(《集成》11438-11443)小臣缶 缶族 缶(《合集》6834正)、伐缶(《合集》6871)小臣片 片族 在片牧(《合集》36969、《屯南》2320)小臣闻 闻族 闻(《合集》1136、1137)小臣邑 邑族 子邑(《合集》17577反)小臣儿 儿族 于儿(《合集》20592)小臣辰 辰族 田辰(《屯南》2432)、其五牢又辰(《屯南》4178)小臣系 系族 系方(《合集》27997)、于系(《续》181)、在系(《明》929)小臣高 高族 在高(《合集》376反、9229)、在高贞(《合集》37533)、王田高(《英藏》2555),小臣 族 惟伐方(《合集》6298)小臣鬼 鬼族 伐鬼方;克鬼方(《竹书纪年》)、高宗伐鬼方(《周易•既济》)、鬼方昜(《合集》8591)小臣吴 吴族 于吴(《合集》14474正)、自吴(《合集》8109)、御吴于妇三牢(《合集》13740)小臣宅 乇族 乇田舌(《集成》5019)、乇(《集成》11773) 小臣 族 (觚,《集成》6705;爵;《集成》7434),族名;1小臣是指来自族的小臣。根据“王田衣”(《合集》37532)、“王田于衣”(《合集》27551),衣是地名。上辞中的“令”当是商王发出的,其大意为商王命令何、呼令小臣镇抚衣地。可见,小臣具有军事性。而且小臣似是内服的职官。(4)伊小臣,见于叔夷钟:“伊少(小)臣唯辅,咸有九州”。(《集成》285,春秋时期)少即小,《国语·晋语四》:“少溲于豕牢”,韦昭注:“少,小也”;《吕氏春秋·知士》:“寡人少”,高诱注:“少,小也”;《说文•小部》段玉裁注:“不多则小,故古少、小互训通用”,均为其证。《墨子•尚贤》:“汤有小臣”;《楚辞•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王逸注:“小臣谓伊尹也”;《吕氏春秋•尊师》 :“汤师小臣”,高诱注:“小臣谓伊尹”;《吕氏春秋•知度》:“小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毕沅注:“小臣,汤之师也,谓伊尹”。所以,叔夷钟铭文中的伊小臣就是伊尹。总之,根据称名形式,商代的小臣可分为几类,分别为:第一类,“A小臣”,这类小臣有时又称为“小A臣”,其中A小臣之A是小臣担任的职务。这类小臣都是商代的内服职官。第二类,“小臣X”,这类小臣有时又称为“臣X”或“小X”或“X”。小臣X往往来自国族X。第三类,“小臣”,这类小臣可依据各自不同的性质划归为前两类。另外,商代还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小臣,如小王臣、鬳小臣、小臣、伊小臣,他们的形式比较独特,并不能划归为以上的种类。在分布上,商代小臣有的位于内服,有的位于外服。下文将分别讨论商代的内外服小臣的职责、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二、商代的外服小臣在《尚书·酒诰》中,周公曾举商代的历史来告诫康叔,其中有段记载为: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可见商代从成汤至帝乙时期都存在着内、外服。相似的记载也见于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我闻殷坠令(命),唯殷边侯、田(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酉(酒),古(故)丧师已(矣)。”(《集成》2837)铭文中的“殷边侯、甸”当指外服,“殷正、百辟”指内服。此篇铭文进一步证明了商代内、外服的存在。(一)商代“小臣X”中的多数都位于商王朝的外服上文表一中1—10的小臣X皆处在《合集》27880—28008之间。笔者曾经根据这些卜辞所呈现的共同特征,认为它们是一类相互关联的卜辞,并对它们进行了排谱。排谱后的卜辞反映的历史为:商王朝遇到大方的侵扰,商王让商王朝的马小臣先行应对,可能是马小臣无法抵御大方,所以商王又命令1—10的小臣X协助马小臣抵御大方。1从卜辞内容来看,这些小臣X又被笼统称为“小臣”(《合集》28008)。他们还被称为“多辟臣”(《合集》27896),辟,君。《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郑玄笺:“辟,君也”;《玉篇·辟部》:“辟,君也”,均可为证。多君臣,说明他们是来自方国的小臣。排谱的辞例中还有这样一条卜辞:“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屯小臣。”(《合集》27896;无名)。《广雅·释诂三》:“屯,聚也”;《后汉书·班固传》“而礼官儒林屯朋笃论之士”,李贤注:“屯,聚也”。上引卜辞辞意为:是否命令多方聚集小臣。这里的小臣即指1—10的小臣X,以此看来,这些小臣X是战时从多方聚集来的。所以可以说1—10的小臣X不在商都,而是位于外服的多方。不仅如此,表一11—27间也有小臣X位于外服。请看以下几例:其一,小臣旨。甲骨文中的“小臣旨”来自旨族。从甲骨卜辞来看,小臣旨是地位很显赫的军事首领,而且身份还在一般的地方首领之上,其应当就是旨族之长。小臣旨曾在商王朝的东边作防御,而且从时代、身份的级别来推断,山东苏埠屯一号墓的墓主人就是甲骨卜辞中的小臣旨。2小臣旨作为旨族的首领,并且死后埋葬在山东青州苏埠屯一带,说明他也在商代的外服。 其二,小臣系。小臣系见于商代后期的小臣系卣铭文,内容为:“王赐小臣(系)。赐在(寝)。用作祖乙尊。。”(《集成》5378、5379)寝,宗庙,卜辞中有“辛巳,贞:其刚于祖乙寝”(《屯南》1050),祖乙寝,就是祖乙的宗庙。小臣系卣铭文大意为商王在宗庙赏赐小臣系。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了一件小臣系玉瑗,其铭文云:“小臣(系)(谒)。”此玉瑗与上引小臣系卣铭的字体风格、铭文结构相似,“小臣系”称谓相同,“无疑应属同一人”。3由此可知小臣系玉瑗的时代也在商代后期。2005—2006年于陕西韩城梁带村发掘的西周墓葬M26中出土了一件玉戚,其上有四字铭文,与小臣系玉瑗铭文相同,4应是同一人之物。小臣系玉器铭文中的“”是“”的繁构,甲骨文中的“无”(《合集》22767),有时就作“无”(《合集》36359、36507、37835),可作证明。“”是“害”字。1“”在玉器铭文中当读为“谒”。2《尚书·汤诰》:“是日曷丧”,《孟子·梁惠王上》引“曷”作“害”;《尚书·大诰》:“予曷敢不终朕亩”,《汉书·翟方进传》引王莽《大诰》作:“予害敢不终予亩”;《尚书·泰誓》:“予曷敢有越厥志”,敦煌本“曷”作“害”,都可作为证据。小臣系玉瑗和玉戚当是小臣系谒见商王时,进献给商王的。1935年殷墟第11次发掘,于侯家庄西北冈1003号大墓出土了一件有铭石簋,一般称为小臣系石簋。其铭文载:“辛丑,小臣(系)入 (擒)。宜才(在) 。以(与)簋。”31003号大墓是一座殷墟四期的墓葬,所以这可能是件晚商石器。此处的小臣系和青铜器、玉器铭文中的小臣系应是一人。擒,应是擒获的物品。宜,祭名;,地名;宜在,就是在地举行宜祭。“与簋”,说明小臣系在进献物品的同时,向商王进贡了簋。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一件卢方剐玉戈,长38.6、援长26.4、援宽10.1、穿径1、内厚0.6厘米,其铭文云:“卢方剐入戈五”,4卢方剐是卢方的首领,他位于商王朝的外服。小臣系玉器铭中的“小臣系谒”、小臣系石簋铭中“小臣系入擒”与“卢方剐入戈五”结构相同,小臣系和卢方剐的身份当亦相当,即位于商朝的外服。综上所析,根据表一中1—10小臣X以及小臣旨、小臣系的例子,商代小臣X中的多数均位于商王朝的外服。(二)位于外服的小臣X的职责商代外服小臣X的第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参加商王朝的军事战争。表一1—10的小臣X都参加了商王朝抵御大方的军事活动,就是很好的例证。卜辞中还有:“贞:小臣伐。辟王。”(《合集》5584;宾三)辞例中的“小臣”应当位于商王朝外服。这就像1—10的小臣X称“小臣”(《合集》28008)一样。辟,开;5开,引申为发扬光大的意思。《诗经·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师望鼎铭文:“丕显考公……哲厥德,用辟于先王”。墙盘铭文:“唯辟孝友,史(使)墙夙夜不坠,其日蔑历”中的“辟”都有发扬广大的意思。这里的小臣参加征伐战争,也与军事有关。而且目的是为了发扬光大商王,可见他是为了商王的。商代外服小臣X的第二项职责是为商王朝戍边。甲骨文中有这样的卜辞:“辛卯,王小臣旨其乍(作)圉于东,对。王占曰:大[吉]。”6(《合集》36419;黄类)上辞大意为要小臣旨在东边作防御,应对(敌方的困扰)吗。王亲自占卜,结果显示是大吉大利。从此辞可以看出小臣旨具有军事性,而且,小臣旨的墓葬——苏埠屯一号墓出土了大量的兵器和两件象征身份的青铜钺,则小臣旨是军事首领式的人物。7这里的小臣旨是为商王在东边作防御的。商代外服小臣X的第三项职责是向商王进贡物品。商代的卜辞和玉器铭文中有:小臣入二。(《合集》1823反)小臣妥见。(小臣妥玉琮铭8)卜辞中有“雀入三十”(《合集》190反)、“奠入二”(《合集》151反),雀、奠均为国族名。与之相比照,可知第一辞中的小臣是从外服的国族向商朝进贡的。见,献。1记录第二辞的玉器应当就是小臣妥献给商王的。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商代玉器还有小臣玉戈,其铭文为:“小臣(投)”。“”字也见于殷墟甲骨文,如:“又(侑),羌。王受又”(《合集》26956)、“唯羊”(《合集》30315)、“二人,卯二牢”(《合集》35361),均用作动词。《玉篇》“,古为投”。投,致。《礼记·曲礼上》:“毋投以狗骨”,孔颖达疏:“投,致也”。《文选·悼亡诗》:“投心遵朝命”,刘良注:“投,致也”。“小臣投”就表示这件玉戈是由小臣向商王致送的。这件玉戈与上文的小臣系玉瑗同出一墓,小臣与小臣系当是一人。这件小臣玉戈可能是小臣谒见商王时,致送给商王的。商代的外服小臣X有时是参加军事活动和进贡物品职责同时履行的。小臣俞犀尊铭文曰:“丁子(巳),王省夒(庸2),王赐小臣俞夒贝。唯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商代后期;《集成》5990)夒,地名。夒庸,即夒地之城。夒贝就是夒地之贝。商王在征伐完人方,回商都的路上省察了夒地之城,在夒地赏赐了小臣俞贝。小臣俞应参加了征伐人方的战争。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玉戈,根据其铭文可知玉戈的主人为俞,所以可称其为俞玉戈。其铭文为:“曰王大乙。在。俞。”3李学勤指出这里俞和小臣俞是一人。,祭名;王大乙,成汤;,贡;,地名。商王在地祭王大乙,小臣俞进贡物品。玉戈铭文所记之事可能与小臣俞犀尊铭中的征人方有关系。应是在小臣俞随王征伐人方来到地,并举行祭。从以上两篇铭文中可知,小臣俞要随商王出征,还要向商王进贡,其应是军事首领式人物,可能是来自俞地的军事首领。从小臣俞的事迹看,商代的外服小臣X有时是参加军事征伐和进献物品的职责同时履行。综合而言,商代的外服小臣有几项重要职责,一为参加商王朝的军事活动,二为商王朝戍边,三为向商王进贡物品。有时小臣是多项职能同时履行。(三)商代外服小臣X的身份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国族X的军事首领。笔者曾指出表一1—10的小臣X是商王征召来应对大方入侵的,他们都是来自国族X的军事首领。4商代外服的小臣旨也曾被商王命令来“乍(作)圉于东,对”(《合集》36419;黄类),即在东边作防御,应对侵扰。可见其身份显赫。他的事迹还见于:其于之,若。旨其至于攸,若。王占曰:大吉。其大出,吉。(《合集》36824;黄类)此处的“旨”即“小臣旨”。第一条卜辞中的“”是人名,而且是地之长;“之”为地名。第二条卜辞中“其”后一字,于省吾读为“”,5“攸”是地名。上引卜辞的大意为让地之长到之地会好吗;小臣旨乘去攸地会好吗,王亲自占卜,结果显示是旨去攸地大吉大利;小臣旨率领军队大出,结果是很吉祥。上引卜辞中“小臣旨”和“”都是商王做一件事选贞的对象,小臣旨的身份和相当。据此,我们认为小臣旨也是旨族之长;而且从第二条可知,商王最终选择了小臣旨而不是,可以想见小臣旨拥有比更强的实力。另外,我们曾经论证山东青州苏埠屯一号墓(M1)的墓主人就是小臣旨。6苏埠屯M1虽被盗掘严重,但从其四个墓道的墓葬形制、大规模人殉、两件青铜钺来看,其墓主人应当是仅次于商王的方伯类的人物。而且从M1中出土的大量青铜武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当是军事首领。综合来看,小臣旨就是旨族的军事首领。要之,从1—10小臣X以及小臣旨来看,商代的外服小臣X就是来自国族X的军事首领。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军事首领可以得到传世文献的印证。《尚书·君奭》载: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上引“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一段大体说的是:各代商王在一些重臣的辅佐下,使得殷礼能升配上天,多历年许;天也大佑商,商王朝的异姓百官和同姓之臣也秉德勤勉和谨慎。可见,这一段说的是商王朝内服职官的贡献。屏,《魏石经》古文作“并”。侯、甸,侯服和甸服,是商王朝的外服诸侯。“小臣,屏侯、甸……罔不是孚”这段说的是:小臣、侯服和甸服,亦都勤勉做事,举德,来辅助其君(即商王)。所以商王有战事于四方,则占卜,被选定的小臣、侯、甸没有不来守卫的。与前段的商王朝内服职官相对,这里应当说的是商王朝外服,这从侯服、甸服可以看出。小臣与侯服、甸服并列,他们的身份应相当。上文指出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军事首领正与这点相合。文献的证据还见于《逸周书•世俘解》。这篇文献记载了武王伐商和攻伐殷商方国的过程,其中有段内容为:庚子,陈本命伐磨,百韦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陈本、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俘艾侯、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又)三百两,告以馘俘。《世俘解》一般认为是“周初作品” ,1因而能客观反映商末周初的历史。上文中的“小臣”与霍侯、艾侯、佚侯并列,地位应与之相当。小臣X是军事首领正与这种情况相合。2总之,商代的小臣X中的多数均位于商王朝的外服。商代的外服小臣X有替商王打仗、为商王戍边和向商王进贡物品的职责。商代的外服小臣X是来自国族X的军事首领。三、商代的内服小臣(一)商代有小臣在内服上文已经指出,A小臣都是商王身边的一些官员,他们都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另外,商代有部分小臣X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如小臣中、小臣从和小臣闻,相关的卜辞见下:乞自廿屯,小臣中示。(系)。(《合集》5574;宾三)丙子,小臣中。(《合集》5575;宾三)大小臣中。(《合集》16559反;宾一)允十屯,小臣从示。(《合集》5579反;典宾)辛丑,乞自廿屯,小臣[闻]。(《英藏》2000+《英藏》2032反;宾三)二十屯,小臣。(《合集》5580;典宾)乞,《玉篇》“求也”。,地名。3屯,是计量单位,相当于“对” 。4“示”就是“视”。5以上第五条卜辞为钟柏生所拼合,“闻”亦由其补出。6卜辞中有“妇好示十屯。争”(《合集》7287臼)、“妇井示三十。争”(《合集》116反),妇好、妇井是商王的妻子,她们是在商都视察进贡来的物品。以上卜辞中,外人进贡二十屯物品,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察看。与妇好、妇井相比照,可知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应在商王朝任职。所以,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均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又如小臣邑。甲骨文中小臣邑的卜辞如下:壬午,邑示八屯。岳。(《合集》4632臼;典宾)戊寅,小邑示八屯。岳。(《合集》17574;典宾)第一辞中的“邑示八屯”说明邑在商王朝任职。第二辞中的“小邑”就是“小臣邑”。这两条卜辞说明小臣邑是在商王朝任职,他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再如小臣辰。“小臣辰”见于小臣辰父辛尊(《集成》5835)铭文“小臣辰。佚。父辛”。他和屡见于商周铜器铭文中的“臣辰”(如臣辰父癸盉,《集成》9392;西周早期)是一人。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臣辰本是人名,后来他的后世家族就以他的名字作为家族名号。这是一种以祖先名来命家族名的现象。1商代的臣辰父乙尊铭文载:“臣辰。佚。父乙。”(《近出》628)此铭文说明臣辰家族至迟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得到“臣辰”的名号而存在了。那么,臣辰本人应当生活在商代。臣辰铜器中还有如下铭文:唯王大龠(禴)于宗周,(出)京年,在五月既望辛酉。王令士上眔史寅:“殷于成周,百生(姓)豚,眔赏卣鬯、贝”。用作父癸宝尊彝。臣辰。。佚。(士上史寅卣,《集成》5421、5422,西周早期)铭文大意为:王在宗周举行禴祭,出来又在京举行祭;在这一年的五月既望辛酉这天,王命令士上和史寅:“去成周参见殷见礼,赐百姓小豕,同时赏赐他们一卣的鬯和贝”;士上和史寅用来制作祭祀父癸的宝器。在此篇铭文中,上担任的是“士”职,寅担任的“史”职,都不是作册。然而,他们却在自己铸造的铜器铭末标记“册”的铭文。则作册一职的担任者只能是他们的祖先臣辰。综合来看,小臣辰应是在商王朝担任作册,他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另外,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还有如下的卜辞:丙卜:隹亚奠乍(作)子齿。丙卜:隹小臣乍(作)子齿。丙卜:隹妇好乍(作)子齿。(《花东》28)此三辞是卜问亚奠、小臣还是妇好给子带来麻烦事。2这里的小臣与亚奠、妇好并列,当位于商王朝的内服。总之,商代的A小臣均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另外,从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小臣邑、小臣辰和《花东》28中的小臣来看,商代的小臣X中也有一些位于商王朝的内服。(二)商代内服小臣的性质其一,商代内服小臣的职务呈现多元化。卜辞载:贞:唯小臣令众黍。一月。(《合集》12;宾三)[贞:唯]小臣令[众]黍。(《合集》13;宾三)这里的小臣主要负责领导众种黍。又:庚申卜,:令少(小)臣取鸟。(《合集》20354;肥笔)“少”就是“小”。“”可能是地名。这里的小臣主要负责取地的鸟。还有:癸巳卜,,贞:旬无。王曰:乃兹亦有祟,若偁。甲午王往逐兕,小臣(由)3车马,王车,子央亦坠。(《合集》10405正;典宾)“”字的释读,诸家争论较大。屈万里结合《汗简》和《古文四声韵》中的“迪()”,认为其字是“由” 。4《方言》卷六:“由,辅也。燕之北鄙曰由”;《广雅•释诂二》:“由,助也”。“小臣由车马”就是小臣辅助驾驶车马。小臣的职责是负责为商王驾驶车马。上文已指出,商王朝内服的小臣辰担任作册职。另外,上文中的A小臣、小A臣、小臣和小王臣都管理一定的事务,他们也是在商王朝内服任职。其二,商代的内服小臣可由来自外国族的人担任,也可由商王的儿子担任,还可由女性担任。并且,商代的一人可担任多项小臣职务。如上引卜辞中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是在内服任职,他们是来自中族、从族和闻族。商王的儿子可担任小臣,请看以下卜辞:壬午,邑示八屯。岳。(《合集》4632臼;典宾)戊寅,小邑示八屯。岳。(《合集》17574;典宾)子邑。(《合集》17577反;典宾)第一辞中的“邑示八屯”说明邑在商王朝任职。第二辞中的“小邑”应当就是“小臣邑”,此辞说明在商王朝任职的是小臣邑。第三辞的“子邑”,则说明小臣邑是商王之子。商代的内服小臣还可以由女性担任。如:辛丑卜,争,贞:小臣娩,(嘉)。(《合集》14037;典宾)小臣娩,(嘉)。(《合集》14038;典宾)戊午卜,小臣(嘉)。十月。 戊午卜,小臣(嘉)。戊午卜,小臣不其(嘉)。癸酉甲戌,母[(嘉)]。(《合集》585正;典宾)娩就是娩子。1上引卜辞中的小臣能生育,应当是女性。另外,从下文“小臣吴”的辞例看,商代一人可担任多项小臣职务。其三,商王朝的一些重要官员曾担任小臣。上文记载“小臣中”的辞例为宾一、宾三类卜辞,2说明中在武丁、祖庚之世担任小臣。甲骨文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乙丑妇示一屯。小、中。(《合集》17508臼;典宾)甲子妇示四屯。小、中。(《合集》17510臼;典宾)癸酉卜,中,贞:四牛。(《合集》24394;出二)庚戌卜,中,贞:卜有祟。(《合集》26098;出二)“中”和“小臣中”是一人。从辞例看,一、二辞中的“中”作为妇、妇视察进贡物品后的登记人之一,是贞人;三、四辞的“中”是贞人,至为明显。典宾类卜辞中的一部分可至祖庚之世;出二类卜辞处于祖甲之世。可见中在祖庚、祖甲之世成为了贞人。则贞人中曾担任小臣。从金文和传世文献材料看,伊尹也曾在商王朝内服担任小臣。春秋时期的叔夷钟铭文载:“伊小臣唯辅,咸有九州”(《集成》285),伊小臣就是伊尹。可见伊尹曾担任小臣一职。关于伊尹的族氏,《吕氏春秋•本味》载:有侁(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则伊尹出自有莘氏。伊尹为商汤所用的过程,文献记载不同,兹将其中典型的摘录于此,以加以辨析: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孟子•万章上》)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包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韩非子•难言》)从万章的话可以看出,孟子时代社会上确流传着伊尹以割烹劝诫汤的说法。孟子从“成一家之言”的意识出发,对伊尹被任用的过程大加繁化,这主要是为了宣扬自己明君贤臣的思想。比较来看,《韩非子》对于伊尹被任用的过程的记载更贴近历史事实。从中可以伊尹是通过庖宰来劝诫商汤,从而被起用。庖宰可能就是伊尹被起用前所担任的小臣之职。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记载:“曰故(古)有赤鹄集于汤之屋,汤射之,获之,乃命小臣曰:‘脂(旨)羮之,我其享之”。这里的“小臣”就是伊尹。3这则材料进一步证明伊尹担任的小臣就是管理烹煮之类的事务。所以,伊尹的升迁轨迹应是出生于有莘氏,然而到商王朝任小臣职.在任小臣职庖宰时,劝诫商汤,被启用,从而担任重臣。不仅如此,上文中任作册的“臣辰”曾担任小臣,作册宅也曾担任小臣。他们可能是在任作册之前任小臣的。或说,“作册宅”出现在商代晚期的作册宅方彝(《西清古鉴》13•6)中,“小臣宅”则在西周时期的小臣宅簋铭文1中,作册宅明显早于小臣宅,为什么反而是宅先担任小臣后担任作册?这种情况,应是宅在成为作册后继续用“小臣”来称名的缘故。商代早期的伊尹在成为商汤的重臣、商代晚期的臣辰在成为作册后仍称“小臣”都可作为证据。综合上面所分析的诸多特点来看,(1)商代的内服小臣不是一个固定的职务,而是一批后备人员。商王朝主要从这批后备人员中选拔优秀的成员为商王朝的重要官员。伊尹、贞人中、臣辰、作册宅都是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出来的。(2)伊尹处在商代早期,贞人中处在商代中后期,臣辰和作册宅都处在商代晚期,如此看来,这种选拔机制贯穿了整个殷商一代。(3)这批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并不固定。而像小臣吴,一人职司数职,应是为了锻炼其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4)这批人员在成为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后继续沿用“小臣”的名号来称名,如伊尹仍称小臣,作册宅继续称小臣宅。那么,这批人员担任的职务不同,为什么都称“小臣”呢?我们知道商代的太戊时期有“臣扈”(《尚书•君奭》),武丁时期有“臣沚”(《合集》707正)2,他们都是商王朝的重臣,身份显赫。甲骨文有如下的记载:“贞:我家旧臣无我。”(《合集》3522正;典宾)卜辞中的“旧臣”是指殷商先王身边的重臣。可能与“臣扈”、“臣沚”、“旧臣”相比,这批后备人员还处于成长和训练阶段,所以被称为“小臣”。然而,从“小臣辰”成为“臣辰”来看,这批人员中的一部分后来确实成为了重臣。这批后备人员有的来自外国族,有的是商王的子嗣,还有的是女性;他们担任的职务又各不相同,但是都在商王朝任职。至此,“A小臣”和“小臣X”两类不同称名形式出现的真正原因,应是商人为了区分他们,而在“小臣”的名号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所致。总之,商代的内服有小臣。综合来看,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商王朝从这批后备人员中选拔优秀的成员为商王朝重要官员。而且,这种选拔机制贯穿了整个有商一代。可能与商王朝的重臣“臣扈”、“臣沚”等相比,这批人员还处于成长和训练阶段,故被称为“小臣”。商代的内服小臣来源于多国族,职务也多样,商人为了区分他们,往往在“小臣”的名号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这就有了“A小臣”和“小臣X”的出现。这批人员在成为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后继续沿用“小臣”的名号来称名。四、商代内、外服小臣之间的关系(一)商代部分小臣从内服走向了外服商代还有小臣X在有些辞例中位于外服,在另外一些辞例中位于内服,如小臣吴。请看下列一组卜辞: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3;宾三)己亥卜,[贞:]令吴[小]藉臣。(《合集》5604;宾三)此处的“吴”即“小臣吴”。上辞中,小臣吴应是在商王朝担任职务的,他位于商王朝内服。小臣吴也见于:吴入一。(《合集》1076乙反;典宾)吴入五。(《合集》3979反;典宾) 吴入五十。(《合集》13338反;宾一)此处三条卜辞和《合集》5603、5604都属于宾组,时代相近,因而辞例中的吴当就是小臣吴。入,贡纳。与上文的“小臣系谒”、“小臣系入擒”、“卢方剐入戈五”相参比,知上引辞例中的吴位于外服。综合上面多条辞例可见,小臣吴有时在内服,有时在外服。小臣吴在有些辞例中在内服,在有些辞例中在外服的情况,提醒我们商代的小臣X中应当有相当一部分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可以想见,这些来自国族X的小臣X应该最初是生活在各自国族的,后来商王朝把他们征召到商王朝任职。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即这些小臣X是做到国族的军事首领再到商王朝任官员,还是先在商王朝任官员再回各自的国族任军事首领,抑或他们既在国族任军事首领又在商王朝任官员呢?我们知道,西周时期的周公旦被分封到鲁国做国君,但是他还在周王朝任职。春秋时期的郑国国君郑武公、郑庄公先后在周王朝任卿士(《左传•隐公三年》)。他们都是同时做诸侯国国君和周王朝官员的。周代的情况可能使人认为商代小臣X的任职情况是第三种可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军事首领的小臣X并不能同时在商王朝任职。商代旨族的军事首领小臣旨在商王朝的东边作防御,死后葬于山东青州的苏埠屯地区就是证明。1商代小臣X实际上是先在商王朝任职,再回到各自国族做军事首领的。卜辞中小臣的发展轨迹就是很好的例证。甲骨卜辞中的小臣见于以下卜辞: 小臣。(《合集》5571反;宾三) 小臣。(《合集》5572反;宾三) [小]臣。(《合集》5573;宾一)有学者指出,小臣能祭祀商的高祖、先公和近王,是商王的同姓贵族。2作为商王的同姓贵族的应最先生活在商都。曾在商王朝任职,见下列卜辞:贞:勿呼省田。(《合集》10546;宾一)癸酉,示十屯。耳。(《合集》4070臼;宾三)甲寅,犬见。示七屯。允。甲寅,犬见。示七屯。(《合集》6768臼;宾三)上引卜辞中的当就是小臣。田,地名,上引第一辞应是商王命令去省查田地。第二、三、四辞中的犬是族名,耳、允是贞人名;它们的大意应是外族人和犬族进贡,负责检视进献的物品,耳、允记录。此处在商王朝任职是很明显的。后来走向了外服,卜辞载:入五。(《合集》9226反;宾一)乙亥卜,,[贞:]入。(《合集》4081;宾三)此处的也是小臣。他要向商王朝入纳物品,此时的小臣已是族的首领。小臣作为商王的同姓贵族,在商都出生;长大之后在商王朝担任各种职务;后来到外服担任首领。其从内服职官到外服首领的发展轨迹非常明确。小臣X从内服走向外服也见于小臣永的发展轨迹。殷墟甲骨中有如下卜辞:丁亥卜,永,贞:王比。(《合集》390正;典宾)癸亥卜,永,贞:旬亡。癸卯卜,永,贞:旬亡。癸酉卜,永,贞:旬亡。(《合集》522正;典宾)奠示十屯又一。永。(《合集》6527臼;典宾)上引前四条卜辞中,永是贞人。第五条卜辞中,奠检视进贡来商王朝的十一屯物品,永负责记录,永就是贞人永。这里的永在商王朝内服任职,而且,人名永和国族永重名,当来自国族永。以上的五条卜辞均为典宾类卜辞,3而典宾类卜辞时代主要是武丁时期,其中有部分可下延至祖庚之世。4而“小臣永”所在的《合集》27879是出二类卜辞,时代为祖甲时期。两类卜辞的时代不同,但大致可以前后相接。所以,贞人“永”和小臣永可能是一人。即永在武丁和祖庚之世在商王朝任贞人,在祖甲之世回到永族担任军事首领。可见,永也是从内服走向外服的。小臣口的历程可以作为第三个例证。甲骨卜辞中有:癸未卜,口,贞:旬亡。(《合集》31442;何一)癸巳卜,口,贞:旬亡。(《合集》31446;何一)以上卜辞中的“口”是贞人,应是在商王朝任职。这两条卜辞是何一类卜辞,时代大致在祖甲晚期至武乙之初。1甲骨文中还有如下的卜辞:其比犬口(擒)有狐,允擒。兹用。(《合集》28316;无名)犬口比屯日。兹用。(《合集》27751;无名)这里的“犬”是职官名,“犬口”应是在商王朝任职的。这两条卜辞为无名类卜辞,在时代上有很多和何一类卜辞处于同期。故这里的“犬口”和上面贞人“口”可能是一个人。即口先后在商王朝担任贞人和犬官。小臣口见于以下卜辞:丁巳卜,惟小臣口以匄于中室。兹用。(《合集》27884;无名)惟小臣口。(《合集》27889;无名)这两条卜辞均为无名类卜辞。有学者指出这里的小臣口和贞人口是一人。2是。所以,口可能先在商王朝任贞人、犬官,再回到外服的口族任军事首领。他也是从内服走向外服的。综上所析,商代的“小臣吴”在有些辞例中位于外服,在有些辞例中位于内服,说明商代相当一部分小臣X先后在商王朝内外服任职。从“小臣”、“小臣永”、“小臣口”的事例看,这类小臣X应是从内服走向外服的。(二)商代的外服小臣是从内服小臣中选拔出来的商王朝让某一个小臣X到商王朝任职,担任的职务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担任多种职务。这种现象,小臣吴的辞例表现的最明显。除担任上文揭示的“小藉臣”外,小臣吴还可以领导小众人臣:“贞:唯吴呼小众人臣。”(《合集》5597;典宾)这里的吴即小臣吴。小众人臣,就是管理众人的小臣。“吴呼小众人臣”应是让吴领导小众人臣去做事。不仅如此,小臣吴还要去抓捕俘虏:贞:吴执桎。(《合集》846;典宾)贞:吴执桎。(《合集》847;典宾)执,执捕;桎,意为戴上脚械。3上引卜辞大意为吴从某地逮住某种人并给其戴上脚械。这应当是商王命令吴前往抓捕。小臣吴还要辅助商王处理其他事务:呼吴取。呼吴取桎,见。(《合集》840;典宾)贞:呼吴取弓。(《合集》9827;宾三)乙丑卜,令吴省。(《屯南》204;武乙-文丁卜辞)桎,被执捕的人;见,献;省,察。,地名。上引卜辞中应是商王命令吴捕取人众进献、取弓、省查地,都是吴在辅助商王处理事务。这和卜辞所载吴协助处理王事[“吴由王事”(《合集》177、5458、5459、5460正、5461、5462、5463)]的情况相合。商王朝让“小臣吴”类的小臣X在商王朝担任各种不同职务的目的,是锻炼他们的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最终是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人员回到各自的国族任军事首领。小臣吴后来回到吴族任军事首领就是很好的验证。商王朝的这种官员训练机制可从商朝“伊尹放太甲”、武丁举傅说的史迹中得到旁证。据《史记·殷本纪》载:汤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適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太甲初即位三年,暴虐,有实权的伊尹将其放之桐宫三年。目的还是锻炼其能力,增强其执政能力。三年之后,太甲返善,于是伊尹将其迎回重新执政。太甲的执政能力确实得到极大提高,“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的成效就是很好的证明。《墨子•尚贤中》载:“傅说被褐带索,庸筑乎傅岩。武丁得之,举以为三公,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可见傅说在被举用之前,曾为“庸筑”来锻炼能力。“伊尹放太甲”、傅说庸筑的培养机理与小臣X在内服受训练再到外服任军事首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内服小臣X都能走到外服任军事首领,因为殷墟卜辞中的有很多内服小臣X只有服务于内服的卜辞,却不见活动于外服的记载,说明只有优秀的内服小臣X才能走向外服任军事首领。(三)商代方国的统治措施商代存在着大量的方国。这些方国有独立的政治、军事权力。商王朝和诸多方国之间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但并不是说商王朝对方国就放任不管,商王朝对方国也有一定的统治措施。让像小臣中、小臣从、小臣闻、小臣这样一些来自外国族的人在商王朝任职是对方国的控制措施之一。从方国和商王的子嗣中选拔一批人到商王朝任小臣,让他们担任不同的职务进行锻炼,再将其中的优秀者派回方国去担任军事首领。这是商王朝控制方国的另一种措施。经过商王朝的培养,商代外服的小臣X大多数都和商王朝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有时进纳贡品,如小臣吴;有时出兵帮商王打仗,如表一中1—10 的小臣X;有时戍边,如小臣旨。但也有一些外服小臣不服从商王朝。针对这种情况,商王要对他们进行征伐。商代的小臣片就是这样的例子,请看下列卜辞: 己巳卜,亘,贞:王梦珏,不唯得小臣片。(《合集》5598正;典宾)唯得小臣片,告于高□妣庚。(《合集》5598反;典宾)呼小臣片[于]。(《合集》5599;典宾)贞:小臣片得。(《合集》5600;典宾)[贞:]小臣片不其得。(《合集》5601正;典宾)珏“可能是武丁或稍早于武丁时代的一个故人名” 。1从甲骨文看,“梦珏”往往预示着吉凶,如“贞:王梦珏,唯”(《合集》6033反)、“贞:王梦珏,不唯”(《合集》6033反)、“□巳卜,贞:王梦珏,唯”(《合集》17394)。得小臣片,应是战胜小臣片并捕获之。告,祭名。高□妣庚,是商王的祖先,为告祭的对象。这里的小臣片可能不服从商王朝,所以商王通过征伐,将其捕获,并杀来祭祀祖先高□妣庚。商王也征伐鬳地,并用捕获的鬳地小臣祭祀妇:贞:今庚辰夕用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九月。 。(《合集》629;典宾)癸酉卜,贞:多匕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合集》630;典宾)[小]臣七十,[小]妾。(《合集》631;典宾)鬳地小臣可能也不服从商王朝,所以商朝把抓捕来鬳地的三十小臣均杀来祭祀妇。商王朝有时还将捕获的不服从的外服小臣,杀来祭祀祖先,如:“□戌卜,彭,贞:其有求于河眔上甲。在十月。又(侑)二小臣。”(《合集》32663;何一)此辞大意为有求于河和上甲,在十月用二小臣来侑祭他们。2总之,商代有一批外服小臣X是从内服走出来的。商王朝让小臣X到内服任各种职务,目的是锻炼他们的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并从中选取优秀的人员派回各自的国族任军事首领。另外,商代通过王朝职官来培养外服军事首领是商代对方国的重要统治措施之一。五、结语至此,可在以上各部分结论的基础上来回答“商代的小臣是什么”的问题。1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在内服方面,商王朝主要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商代早期的伊尹、商代中后期的贞人中、商代晚期的臣辰和作册宅就是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出来。可能与商王朝的重臣“臣扈”、“臣沚”等相比,这批人员仍处在训练和成长阶段,因而被称为“小臣”。这批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并不固定,而像小臣吴,一人先后担任数职,则是为了锻炼其执政能力、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关于这批后备人员的来源,他们可来自外国族,也可以是商王的子嗣,还可以是女性。他们所担任的职务又不同,商人往往在“小臣”上加上他们所担任的职务或所来自的国族来区分他们,所以有了“A小臣”和“小臣X”不同称名形式的出现。在外服方面,商王朝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出优秀的成员回他们所来自的外服国族担任军事首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商代的外服小臣X都是国族X的军事首领的现象。而像小臣吴、小臣永、小臣口这样从内服到外服的发展轨迹,均可作为商王朝从内服小臣选拔外服军事首领的证明。实际上,商王朝通过内服小臣选拔外服军事首领也是加强对方国控制的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从后备人员小臣成为内服商王朝重要官员与外服军事首领之后,他们继续用“小臣”来称名。这也是殷商时期存有小臣纷繁多样记录的原因。[作者王进锋(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上海,200241][收稿日期:2014年1月18日](责任编辑:谢乃和)

猜你喜欢
内服铭文王朝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Summer Is Coming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五名足球运动员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
内服外敷方治面部色斑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读中山王铭文札记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