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艳,唐一鹏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北京 100875)
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构想不断深入人心,国家通过各项工程为高等教育系统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新近开展的2011计划。在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高校整体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部分学科已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1]。与此同时,区域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比如985高校,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仅北京、上海两地就占据了三分之一。而211高校,也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不少省份(如山西、河南、河北等)则屈指可数。在地区差异巨大的情况下,如何科学评价不同地区高校的科研生产效率,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规划面临的一大挑战。
对于生产效率的分析,主要有参数和非参数两大类方法。前者以随机边界分析(SFA)为代表,后者以数据包络分析(DEA)为代表[2]。这两种方法一般都是利用横截面数据来描述高校在某一时点上的效率状况,缺乏对效率变化的动态刻画。Malmquist指数方法则弥补了此种不足,它可以在SFA和DEA的分析基础之上,有效刻画出高校在某一时间段上的效率变化情况。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开始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高校科研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展开研究。最早的文献可以追溯到2007年,胡咏梅和梁文艳以2000年左右合并的25所高校为样本,考察了其1999—2002年间的科研生产率变化状况,结果发现技术进步是整体科研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而合并没有明显带来规模效应[3]。目前来说,很少有针对高校人文社科开展的动态评价研究,仅韩海彬和李全生综合利用AHP和DEA方法构建了一个指标体系,并对11所高校进行了初步评价[4]。但是该文仍然属于静态评价,没有利用Malmquist指数对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估。也有学者从地域的视角出发对高校科研效率展开分析,其中陆根书和刘蕾对东、中、西三个区域共5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分析[5],而李清彬和任子雄则以省为单位对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进行分析[6]。虽然这两篇文献都采用了跨期数据,但都缺乏动态评估的视角和对人文社科的关注。
本文以211高校人文社科为评估对象,利用Malmquist方法对东、中、西三个地区高校的科研生产效率进行动态评估。不仅如此,考虑到东部地区的北京和上海在科研创新上具有更为突出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将东部地区细分为京津冀、沪苏浙和其他三类,以便深入比较。
本文余下的部分安排如下:第二节介绍模型构建以及评价指标的选择;第三节对不同地区211工程高校科研生产效率进行讨论;第四节对不同地区211工程高校科研生产效率的累积提升率进行讨论;第五节进行小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是由瑞典经济学和统计学家曼奎斯特在1953年提出的[7],后成为效率动态分析中的经典方法。Malmquist指数的优点不仅在于能够展开动态分析,而且它能够通过指数分解来解释变化的原因,其分解式如下:
Malmquist TFP = TC + TEC = TC + (PTEC + SEC)
TFP是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全要素生产率)的缩写,它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TFP指除了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生产要素之外其他所有生产要素带来的增长效应。一般认为,TFP有三种来源:即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8]。1994年,法尔等人将Malmquist指数与TFP结合起来,提出了Malmqusit TFP指数来衡量不同时期的生产率变动。更进一步,Malmquist TFP指数可以分解为技术变化指数(TC)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9]。其中,TC反映两个时期生产前沿面的移动,被称为“前沿面移动效应”或“增长效应”,以衡量决策单元后一期的生产是否有技术进步。若TC 大于1 ,直观上表示技术进步,生产前沿面“向上”移动。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衡量两个时期生产单元的相对效率变化。此外,TEC又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TEC)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EC)。PTEC反映在技术和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两个时期相对生产效率的变化,以衡量决策单元的生产是否更靠近当期生产前沿面,被称为“追赶效应”。若PTEC 大于1 ,表明在没有技术创新和规模变动的情况下,决策单元后一期的生产因为管理等改善而更接近于生产前沿面,相对效率有所提高;反之,则有所下降。SEC反映决策单元两个时期规模收益状态的变化情况,以衡量决策单元的生产规模效率是否得以提升,被称为“规模效应”。若SEC 大于1 ,表明后一时期生产单元改变了要素投入,提高了规模效率;反之,则表明规模效率有所降低。
在采用DEA方法计算Malmquist指数时,指标的选取非常关键,主要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两大类。结合既有研究,以及数据的质量和可得性,我们在科研投入上,选取了人力和财力两项指标,在科研产出上,选取了专著和论文数两项指标(见表1)。鉴于此,最终进入分析的211高校共有105所,排除了数据质量较低的如下几所高校:北京中医药大学、西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防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
表1 211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生产投入-产出指标及数据来源
(1)科研人力投入指标
人力资源是科学研究的实施主体,人员的质量、数量直接影响到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一般来说,人员投入指标主要指拥有各级各类头衔的数量或者比例(如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新世纪人才、杰青等等)。考虑到目前人文社科领域的特殊性(没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也很少),以及211高校本身的差异性(长江、新世纪主要集中在部分985高校)。因此,本文以《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中的研究与发展(R&D)人员高级职称数来作为科研人力投入的度量。这里的研究与发展人员不仅包括参加研究与发展项目的人员,还包括研究与发展项目的管理人员和直接服务人员。
(2)科研财力投入指标
经费投入是投入产出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投入指标。对应于高校科研生产活动,经费投入指标一般用科研经费拨入数进行衡量。考虑到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特殊性(比如存在预算管理偏紧、年底突击花钱等现象),当年经费支出数据可信度较低,故本文中没有将其纳入,而以当年拨入的研究与发展经费为准。
(3)学术著作
公开出版的著作是高校科研活动产出的重要指标,是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来说,学术著作可以分为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等几类。对于人文社科来说,专著固然代表着较高的水平,但是翻译经典和前沿著作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许多语言类的学科来说,译著本身就是领域最高水平的代表。这里我们不再通过加权的方式对专著、编著、译著和教材进行质量上的区分,而是将出版著作总数直接作为科研产出指标。
(4)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高校科研产出成果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通常也是最具国际可比性的科研产出衡量指标。学术论文水平的高低常常因学术期刊级别的不同而不同。当前,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SSCI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期刊评价体系,而CSSCI收录的则是国内社会科学领域影响最为突出的中文期刊。因此,本文以SSCI(只包含ARTICLE,不包含REVIEW、MEETING ABSTRACT、EDITORIAL MATERIAL等)和CSSCI作为人文社科学术论文的产出指标。
在本小节中,我们首先对各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的年均变化状况进行分析。为了节约篇幅,这里仅呈现最后的结果,而不呈现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图1 分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年均TFP
图1呈现了各地区211高校人文社全要素生产率在2006到2010五年间的平均变化率。从图中可以看出,仅东部地区表现出增长的趋势,相对于基期(2006年)提高了3%;中西部地区则有轻微下降,分别为3%和4%,西部下降的幅度更大。在对东部地区进行细分之后,可以发现,京津冀地区是东部地区增长的主要动力源,相对于基期提高了5%,其他东部地区也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提高了3%。不过,沪苏浙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则下降了1%,制约了整个东部地区科研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对于TFP指数分解的四个指数年度平均变化状况,我们用图2进行呈现。
从图2分地区综合平均值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通过追求技术进步所获得的增长效应是各个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主要的推动力;但是由于纯科研效率下降的状况在各个地区普遍存在,且成为制约各地区高校科研人文社会学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短板因素,必须加强重视。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各地区所属211高校人文社科生产技术变化指数的五年均值全部大于1,说明在2006—2010年这五年期间,各地高校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效应。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所属211高校人文社会学科在科研生产中所表现的增长效应都比较明显,五年年均技术进步比例分别为7%、6%和7%。
将东部地区进一步细分后可以发现,尽管东部地区内部的三类地区高校在科研生产中所表现出的增长效应都比较明显,京津冀地区高校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表现最为突出,五年平均年度技术进步比例高达10%以上,明显高于沪苏浙地区和其他东部地区所属高校的4%和7%。
第二,尽管各地区所属211高校人文社科生产增长效应非常明显,但各类地区高校科研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年度均值普遍不佳,在各个地区均呈现一致下降的趋势。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中,各地区所属211高校人文社科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五年间平均下降比例分别为4%、8%和10%。对东部地区进行细分之后,京津冀地区、沪苏浙地区以及其他东部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五年间平均年度下降比例为4%、5%和3%。由于技术效率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TEC)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EC),我们接下来将通过对后两项指数的进一步分析以了解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不佳的原因。
第三,造成各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技术效率出现年均下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的下降;相反,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整体表现较好。不管是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划分,还是将东部地区进一步细分为京津冀、沪苏浙以及其他东部地区,这些地区所属211高校人文社科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五年年度均值均小于1。尤其是中部地区211高校,整体而言,这些高校自2006年到2010年人文社科纯技术效率年均下降12%;其他地区所属211高校人文社科纯技术效率则处于6%~9%不等的年度下降比例。在规模效率方面,除了西部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规模效率在五年间表现以4%的年度下降比例外,其他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规模效率均表现出3%~5%左右的提升。
图2 分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年均TFP分解指数
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科研生产率年度变化所产生的累积影响效应,我们将2006年视为基年,分析各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图3)及其分解指数(图4)相对于基年的累积提升状况。
在图3中,尽管各地区211高校全要素生产率年度累积增长状况存在差异,但地区之间整体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即五年间波动较小,但增幅较缓,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下降。
图3 分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TFP累积提升状况
具体来看,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中的沪苏浙地区在2006—2010年的五年间均出现科研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累计下降的状况。特别是其中的西部地区,相对于基期,西部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全要素生产率在各个年度都处于一致下降的状态,五年累积下降比例为15%。而中部地区和沪苏浙地区这两个地区的211高校人文社科全要素生产
率尽管在2007年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状态;但此后,这两类地区高校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出现下滑趋势,尽管在2010年这种下降趋势有所缓和,但相对于基期,两地五年分别累积下降11.6%和4.6%。
相对于基期,只有东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内部的京津冀地区和其他东部地区的211高校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一致的累积增长趋势。尽管在2008年东部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小幅波动,但以上三类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全要素生产率五年分别累积提高11.2%、22.2%和14.6%。
接下来,我们对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技术变化指数(TC)、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TEC)以及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EC)按照同样思路研究其各自的五年累积提升状况,目的是对地区科研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累积提升的来源进行更加深入探讨,具体见图4。
图4 分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TFP分解指数提升状况
各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生产率分解指数年度累积增长率基本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在2008年之前,各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生产率提升基本依赖于技术效率进步,即通过追赶效应获得生产率的提升;但在2008年之后,仅有技术变化指数(TC)得到了累积增长,其余各项指数各自所代表的生产率在五年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技术生产增长效应几乎成为拉动各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生产率提升的唯一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尽管在2008年以前,各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技术进步出现累积下降趋势;但在2009年之后,各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技术进步非常显著。
在几个地区中,技术进步程度最大的是京津冀地区,五年累积提升45.2%。在京津冀地区科研进步的强势带动下,东部地区高校科研生产技术进步五年累积比例达到31.7%,远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26%和29.4%。
第二,尽管在2008年之前,各类地区“211工程”高校人文社科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各地区高校科研纯技术效率在五年中出现累积负增长。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京津冀地区、沪苏浙地区以及其他东部地区所属“211工程”高校人文社科生产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五年分别累积下降27.6%、40.6%、21.1%、30.3%、28.1%和22.7%。
第三,西部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规模效率出现累积下降外,其他几个地区高校均出现累积提升状态。西部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五年累积下降16.3%;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京津冀地区、沪苏浙地区以及其他东部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五年分别累积提升16.6%、18.2%、20.7%、12.3%和15.1%。
第四,由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是由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综合得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累积下降直接带动所有地区技术效率整体呈现累积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京津冀地区、沪苏浙地区以及其他东部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五年分别累积下降15.6%、29.8%、33.9%、15.8%、18.1%和11%。由于技术效率变化状况综合衡量了学校科研生产资源配置状况及其管理制度的状况,以上结果反映出,高校在2006—2010年的科研发展过程中,对于科研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从长期来看,如果这种状态一直保持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各地区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生产率的提升。
在我国,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有目共睹,特别是一些诸如985、211在内的重点倾斜政策,一直成为研究者热议的话题。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中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却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忽视了公平。对于清华、北大动辄上亿的科研经费总量来说,地方重点高校难免相形见绌。在科研成为地区创新驱动力的今天,必须从地域视角对高校科研生产效率进行思考。
通过前面的研究发现,从时间序列上来看,东部地区的人文社科研究具有相当的实力,其投入产出效率要优于其他地区。这其中,主要是以北京为核心的高校群具有较高的科研生产率所致,而以上海为核心的高校群表现则差强人意。这与北京作为文化学术中心的地位不无关系,但也值得对上海高校的科研效率进行反思。当然,Malmquist指数分解结果也显示,无论哪个地区,纯技术效率低下和规模效率低下都是普遍现象,成为制约各地区211高校人文社科建设的瓶颈。这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对于高水平科研产出的重视,而不是通过重复劳动增加无意义的科研产出。
在未来,我国还将通过各项措施继续加大对高校科研的投入力度,构建更为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成为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其中地区因素非常值得纳入考量。对于已经具有较高科研效率的高校,政策必须引导其克服以科研经费数量、文章发表数量、专著出版数量为导向的陋习,通过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牵引鼓励涌现更多创新成果。对于那些效率相对较低的高校,则应当加强问责制度,提高科研管理的透明度和执行力。此外,政策制定还应该适当向中西部高校倾斜,比如通过地区专项的形式,带动中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叶伟萍,唐一鹏,胡咏梅. 中国科研实力距美国有多远——基于InCites数据库的比较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3(10):40-44.
[2] 胡咏梅.效率和生产率方法在高校科研评价中的应用[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3):57-72.
[3] 胡咏梅,梁文艳. 高校合并前后科研生产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1):62-70.
[4] 韩海彬,李全生. 基于AHP/DEA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效率评价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49-56.
[5] 陆根书,刘蕾. 不同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比较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06(2):55-59.
[6] 李清彬,任子雄. 中国省际高校科研效率的经验研究:2002—2006——基于DEA模型的效率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1):7-12.
[7] Malmquist, S. Index Numbers and Indifference Surfaces[J]. Trabajos de Estatistica,1953(4):209-242.
[8] Fried,Harold O. & Knox Lovell,C.A. & Schmidt, Shelton S.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growth[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9] Färe,Rolf. & Grosskopf,Shawna. & Norris,Mary. &Zhang, Zhongyang.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3):6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