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运用民族符号 推动仡佬文化繁荣

2014-08-06 22:43向海燕
当代贵州 2014年17期
关键词:仡佬族元素符号服饰

向海燕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立足实际,致力弘扬和传承仡佬文化,普遍运用仡佬民族元素符号,实现仡佬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仡佬文化是黔北大地民族文化的瑰宝,与其他55个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民族文化。

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即在务川这块土地上开荒辟草、繁衍生息。历经濮、獠、仡佬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仡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自强坚韧、孝义忠勇、包容和谐、开放创新的民族精神,也创造了包括饮食、服饰、建筑、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和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庆等精神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仡佬族“自强坚韧、孝义忠勇、包容和谐、开放创新”的精神要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一脉相承又紧密联系,弘扬和传承仡佬民族精神,就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仅有两个以仡佬为主要民族的自治县,务川为其中之一,全国60万仡佬族人口中的42%居住在务川,故务川有“丹砂古县·仡佬之源”之称。作为仡佬民族主要聚居区和发祥地,务川撤县立自治县以来,一直致力弘扬和传承仡佬文化,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立足仡佬民族较早被“强制同化”、“自然同化”和“现代消减”的实际,要实现仡佬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普遍运用仡佬民族元素符号是必要措施。

普遍运用仡佬民族元素符号,是从视觉和感官上,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弘扬仡佬民族文化必要措施

历史证明,因为汉化较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仡佬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强制同化”和“自然同化”,仡佬文化完整保留下来的较少,诸如最典型的吊脚楼式的仡佬民居、服饰,已多被钢筋水泥和“时尚”取代,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正逐渐消失。

要实现仡佬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从街道、建筑、服饰等方面着手,普遍运用仡佬民族元素符号,让群众耳闻目染仡佬民族文化,自觉形成使用仡佬民族文化的“条件反射”,进一步弘扬仡佬民族文化。

普遍运用仡佬民族元素符号,是从市场消费方面着力,进一步传承仡佬民族文化技艺的必要措施

凡是到过仡佬古寨的人,都惊叹其民居的排洪系统设计、安保围墙设计、“猫眼”设计和窗花的雕刻技艺。但在修复“文物”的工作中,我们不得不面对只有个别老艺人懂得这些“技艺”,甚至已经失传的现实和尴尬。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就业途径,年轻人不愿意学。如能普遍运用仡佬民族元素符号,就有消费市场、有需求,就能刺激对仡佬族“技艺”的弘扬和传承。

2013年,在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的走访中,90%以上的村民认为,在民居上使用“坡屋顶、和合标志、吊瓜吊兰、天地人和窗花、墙体汉砖”等仡佬元素符号,既好看,又实用。因此,务川在2014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将这些仡佬元素符号作为创建特色,普遍推广。

2013年务川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寻找工艺技师时,仅有十几人在反复劝导中勉强敢“揽生意”。现在,能“接单”的工程队伍已发展到近50个,每个工程队都有近10人。

普遍运用仡佬民族元素符号,是从思想理念上,进一步培养民族自觉、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的必要措施

服饰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存在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不穿自己民族的服饰,外出不敢说“自己”的话的现象。这种现象,俗话说是“碍口识羞”,实际根源在思想上,关键是没有民族自觉、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要实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是要建立民族自觉、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首先是从服饰、语言这些最直接最典型的民族元素符号来体现。

务川建立自治县以来,县委、政府就致力于这方面工作,提倡和鼓励日常着“仡佬”装、说地方话(民族语言),特别是重要节会和节庆活动的民族着装,使民族服饰得到一定展示。同时编辑了《仡佬族知识简易读本》,并以“六进”的方式推广。

2012年以前,务川县城经营服装的商家有750多家,而经营仡佬服装的仅有2家。此后,县委宣传部提倡学生、社会和公务人员等人群,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外出,都着“仡佬”装,尤其是参加重大节会和节庆活动,必须着“仡佬”装。同时鼓励服饰公司进驻务川加工“仡佬”服饰。通过这些“倡导”和“鼓励”,加之成功举办一年一度的“仡佬文化旅游节”和“仡佬吃新节”,仡佬服饰使用频率大幅提高,目前县城经营仡佬服饰的商家至少有20家。

全面运用和普及仡佬文化元素,是推进仡佬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杠杆和桥梁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克难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要实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是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把文化转换为经济实体,这一转换的重要途径,就是将文化转换为市场流通的商品。

2012年以来,务川一直致力于建设仡佬文化产业园区,着力构建“中国仡佬文化中心·黔渝人文旅游新区”,打造“丹砂古县·仡佬之源”文化品牌,助推仡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前,仡佬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文化产业“三个一”工程(“龙潭文化产业示范村”、务川自治县神砂仡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优秀演出团”、“务川仡乡婆特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特色文化产品”)申报工作,制定了第六期建设方案。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园区核心区和辐射区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引资700万元,完成园区“九天山庄花级乡村旅馆建设,并开门迎客;引资到位8000万元,启动长5.1公里、宽50米的主干道“九天大道”建设;引资5000万元,完成了洪渡河漂流技改,并投入营运;与重庆武隆星源房产公司达成开发栗园草场的意向性构想,并初步草拟了规划图。同时引入“仡佬伊人”制衣厂、“仡将军、仡香醇”酒业加工场、仡佬香猪饲养厂、仡佬棉鞋厂、仡佬民间加工作坊等小微企业。

仡佬民族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和发扬。一是饮食文化,几家食品企业加大对民族特色食品的开发力度,开发了草石蚕、豆腐乳、仡乡婆大蒜、仡佬酥食麻饼、仡佬油茶等系列民族特色食品;二是语言文化,在全县教育、宣传等部门和宾馆等服务行业使用仡佬族语言进行交流;三是服饰文化,节庆日均着民族服装,在县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汇演上,民族服饰逐渐成为主流,得到集中展示;四是艺术文化,仡佬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一一“打篾鸡蛋”代表贵州省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从148个表演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金牌。

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有效互动。仡佬民族祭天朝祖、仡佬族吃新节等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实现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草石蚕、豆腐乳、仡乡婆大蒜、仡佬酥食麻饼、仡佬油茶等系列仡佬民族特色食品持续畅销。

重要旅游景区(点)开发初具规模。随着务川打造“人文旅游新区·仡佬文化中心”力度的不断加大,九天母石寨、龙潭民族文化村五期工程的开发建设全部完成;洪渡河漂流项目已走向市场;推出“县城一九天母石一葛洪炼丹遗址一仡佬丹砂古寨一宝王府一灵崖回音壁一县城”的文化体验旅游线;在跨区域范围内,正在努力推动“遵义一湄潭一凤冈一务川”和“重庆一武隆一务川一遵义一重庆”两条区域旅游线的形成。今年,县委出台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将景区、景点公路建设列为重点,将进一步促进全县旅游景区(点)顺利通达。显然,全面运用和普及仡佬文化元素,是推进仡佬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杠杆和桥梁。

目标清晰方可凝神聚力。立足务川所处地理条件,立足仡佬族文化资源丰富、仡佬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联系以及仡佬文化完整保留较少的实际,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普遍运用仡佬民族元素符号,是推动仡佬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措施。(作者系务川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仡佬族元素符号服饰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猜朝代
传统回归之仡佬族“哭姊妹”婚俗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贵州省仡佬族音乐及音乐结构旋律浅议
仡佬族医药与水族医药对外来药物运用的比较分析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元素符号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传承和创新
Wearing History
闯关!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