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峰
秦皇岛负山带海,位介华北与东北的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命名的城市。但是,秦皇岛的“岛”在哪里呢?很多人认为,秦皇岛就是如今的海港区。其实是一种误解。现在的秦皇岛是一个行政区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具体岛屿的概念了。
明嘉靖十二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后任礼、户部尚书葛守礼《秦皇岛》诗云:“长城争奈禁宫胡,不死神仙亦有无。寂寞阿房深草木,空余绝岛伴烟孤。”嘉靖三十五年兵部分司主事陈绾《秦皇岛》诗云:“闻说秦皇海上游,至今绝岛有名留。不知辽海城边路,多少秦人骨未收。”万历二十三年状元、吏部侍郎朱之蕃《秦皇岛》诗云:“并吞六国有余雄,鞭石为桥事不终。孤岛漫传秦帝迹,长城自是万年功。”
所谓绝岛就是孤岛,孤立于海中之岛。如今这座岛屿已经面目全非了。明季及清初秦皇岛原是抚宁县管辖下的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HTK]当地人俗称“穷荒岛”)[HT],为抚宁“老八景”之一“秦王海岛”;清乾隆二年设立临榆县后,又成为“榆关十四景”之一“秦岛渔歌”。秦皇岛虽小,却很有灵气,故史不乏书。关于秦皇岛的记载,最早见之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永平府志·山川》篇:“秦皇岛在抚宁县东七十里,有山在海中,世传秦始皇求仙尝驻跸于此。”嘉靖十四年(1535)《山海关志·山川》篇也有记载:“秦皇岛,城(山海关)西南二十五里,又入海一里,或传秦始皇帝求仙驻跸于此。”清康熙二十一年《抚宁县志》说:“秦王岛,误秦皇岛,在县东七十里。四面皆水,惟岛居中。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岛上荆条伏生,相传秦王下拜,故伏。”县志中收录了唐太宗《观海(春日望海)》一诗。抚宁岁贡生、康熙十八年县志主笔王运恒《秦王石岛》诗注说“误秦皇,今改正。”在“黄荆岛上茎眠伏”之句下注又说:“相传秦王下拜,故伏。”山阴籍博学鸿词诸元寿还有一首和诗。在国家级书籍中也有很多秦皇岛的记载。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抚宁县》记载:“又有秦皇岛,在(山海关)西南二十五里,四面皆水,岛居其中。相传秦始皇曾驻跸于此。志云:秦皇岛在县东三十里。”清雍正四年《古今图书集成·永平府·抚宁县》记载:“秦皇岛,在汤河东一里入海,传为始皇驻跸处,上有寺。又云,山海关西南二十五里,海中有秦皇岛。盖自榆关及山海,环石门,为平(平州)、营(营州)一隩区矣。”《大清一统志·永平府·临榆县》中记载:“秦皇岛,在临榆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海一里,四面皆水。相传秦始皇尝驻跸于此。”乾隆二十一年《临榆县志·古迹》中记载:“秦王岛,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海水环之。世传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在《胜境·秦岛渔歌》篇目描述了当时渔民捕鱼的情形:“岛于立夏后棹舟捕鱼,一时聚小艇数十,逐队上下,随波出没。晚归,渔歌互答,剩有佳趣。今禁海,犹有寺宇可供临眺。”光绪四年《临榆县志》对秦皇岛的描述见多且详:“秦王岛,距城西南二十五里,山脉由东转西,插入海中,横压水面,远望形如卧蚕,海阳镇之水口山也,上有观音寺。”
关于秦皇岛名称之由来,过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秦始皇驻跸于此岛。明代府志、关志和《方舆纪要》、《图书集成》和清《一统志》均宗此说。那么,秦始皇是否来过秦皇岛呢?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关于“碣石”,如今虽有争议,但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者谭其骧等都认为是昌黎县北碣石山。1986年在北戴河金山嘴路东横山上还发掘了秦始皇行宫遗址,故秦始皇来过秦皇岛是不争的事实,以秦皇来命名与历史相符。一种说法是源于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岛上。旧志中凡称“秦王岛”者皆遵此说。那么,唐太宗来过秦皇岛吗?《旧唐书·本纪·太宗》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夏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城南。五月丁丑,车驾渡辽。秋七月,李勣军攻安市城,至九月不克,乃班师。冬十月丙辰,入临渝关,皇太子自定州迎谒。戊午,次汉武台,刻石以纪功德。”一些学者认为汉武台就在北戴河金山嘴一带。《新唐书·本纪·太宗》记载:“(贞观)十九年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大飨军。六月己未,大败高丽于安市城东南山。九月癸未,班师。十月丙辰,皇太子迎谒于临渝关。戊午,次汉武台,刻石记功。”《资治通鉴·唐纪·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上》:“贞观十九年夏四月丁卯(二十日),车驾至北平([HTK]北平郡,辖今卢龙、抚宁县、秦皇岛市区一带[HT])。冬十月丙辰(二十一日),上闻太子逢迎将至,从飞骑三千驰入临渝关,道逢太子。”所谓临渝关,当指今抚宁县东榆关镇一带,因隋炀帝驻跸临渝宫在此。可见唐太宗也确实来过秦皇岛。但是,此时李世民已是唐太宗,而不是秦王了。因此抚宁岁贡生王运恒说“秦王岛”不甚准确。即便是唐太宗真的来过此岛,也应该叫“太宗岛”。为什么王运恒有“黄荆岛上茎眠伏”之诗句呢?诗注说“相传秦王下拜,故伏。”其说纯属民间讹说,不符合科学道理。依笔者拙见,秦皇岛位于海中,海风很大,将黄荆条吹倒,因而“伏生”,即匍匐生长。
那么,秦皇岛又在何处呢?据1990年5月出版的《秦皇岛旅游大全》一书介绍:“秦皇求仙入海处,即清政府在这里建码头前的孤岛——秦皇岛,今日的海港区东山公园,海拔31.7米,原距海岸一华里,是历代观海胜境。”据1993年3月出版的《海港区地名志》介绍,“即指东山、南山一带”、“今南山尚存‘秦皇求仙入海处石碑一座”,此碑为“大明成化十三年(1477)立”。此时秦皇岛仍属抚宁县管辖,立碑者当为抚宁县知县胡方。据一位当地人回忆,岛南侧峭壁直立,距峭壁不远处立有赑屃碑一座,当地人称“王八驮石碑”,高约2米,宽约80厘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红卫兵”推到海里,摔折两断。南岸有卵形礁石,大小不一,绵延数里。依笔者观点,这就是《临榆县志》所指的“远望形如卧蚕”,也可能是当地秦始皇鞭石造桥传说的由来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濡水》说“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之后,引用“《三齐略记》曰: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疑即是也。”郦道元以为碣石山是秦始皇入海求仙之处,其实应该指此岛。据说,解放前后岛上每逢五月节都有逛海大会,非常热闹。
当时秦皇岛是什么样呢?据1998年秦皇岛港务局编《秦皇岛开埠纪事》一书引《光绪二十四年中外大事汇记》之记载:“该岛巨石积沙相杂成阜,高八丈余。兀峙海滨,岛前水内皆乱石,有平板桥由西岸达岛之麓,长十余丈。岸皆沙堆积成,有人烟数十户。桥左右皆米船鱼艇,维泊约数百。岛上有古庙曰联峰寺,破毁不堪。寺旁沙地,广袤二十余丈。昔唐太宗征高丽驻跸此岛,故曰秦王岛。或以为始皇求仙处,误也。岛北地势渐低,斜接滩岸,海水由溢出口。宽十余丈,平时水深三四尺,潮涨水深五六尺。”根据光绪四年《临榆县志》所绘制的“口内之图”标示,秦皇岛是一个南高北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入海的孤岛。民国十八年《临榆县志·秦王岛》按中说:“秦王岛在清同治以前荒凉一片,只有帆船停泊,栈房三两,代卸粮盐而已,并无住户。自光绪二十四年,工部侍郎、全省矿务大臣张翼奏请开为商埠,二十八年小码头修成,始有铺商二十余处,仍无居民。三十年大码头修成,东山设立非洲招募华工厂,工人皆由此上船,买卖日见兴盛,民之移徙者始有三四百家。宣统初年,开滦煤矿合并设局于此。民国五年,京奉铁路车站亦由汤河迁移岛上,商民麇集,贸易繁兴,土客杂居,遂至数千余户。惟由十一年(1922)后直奉交战,驻军数次,商家损失过巨,倒闭太多,地面因之萧索。”现代散文家奚学瑶《未名湖之偈·海祭》中说:“秦皇岛,原来只是一个方圆二三里的小岛,现在则被人们分别称之东山和南山。”
为何将秦皇岛开辟为通商口岸呢?光绪二十三年(1897)七月英国传教士甘林在北戴河联峰山大量购置土地,许多洋人妄图借机攫取秦皇岛港控制权,牟取暴利。八月清政府怕外国人捷足先登,派矿务大臣张翼到此考察建港事宜,九月以铁路公司的名义,秘密地收购秦皇岛、北戴河金山嘴及沿海土地。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初五日恭亲王奕訢在“总署奏请将直隶秦王岛地方开为通商口岸”奏折中说得非常明白:“兹查直隶抚宁县属北戴河至海滨之秦王岛隆冬不封,每年津河冻后,开平局船由此运煤,邮政包封亦附此出入,与津榆铁路甚近。若将秦王岛开作通商口岸,与京榆铁路相近,殊于商务有益。”三月二十六日光绪皇帝朱批:“依议,钦此。”四月三日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京使节,正式宣布秦皇岛自行开埠。秦皇岛开埠后,随着港口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逐年清淤挖沙,堆积于此,将岛与陆地相连。原来的“秦皇岛”就变成现在的“南山”了。1991、1993年海港区人民政府投资建成了东山公园“秦皇求仙入海处”。那么,秦皇岛何时又变成行政区域名了?直至民国十八年《临榆县志·里市》中才有“第七区为特别区,无所属堡村。秦王岛(县城西南四十里):秦王岛本街、铁道南商埠。”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由东北入关,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改称“秦榆市”(普通市,仍属临榆县管辖),1949年3月山海关建市,划归辽西省后,改“秦榆市”为“秦皇岛市”(为省辖市)。1954年8月临榆县撤销,小部分划归秦皇岛市,大部分归抚宁县。1958年12月抚宁县除南部归昌黎县外,大部分并入秦皇岛市。1961年6月恢复抚宁县建制。1983年唐山地区撤销,抚宁、昌黎、卢龙以及原属承德地区的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管辖,至今,辖域相当明清永平府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