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为民服务新机制

2014-08-06 09:21廖组
共产党员·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办事党组织党员

廖组

辽宁省下辖100个县(市、区)、886个乡镇、11369个行政村,共有农村党员88.9万名,农民党员65.3万名。近年来,省委和各级党委着眼于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新期盼和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新要求,在全省推行了以“代民办事、为民解忧、帮民致富、让民满意”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实现了施政所向与民之所需的有机对接,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和“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为民服务新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便民建平台,健全服务网络

针对以往农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各地依托乡村组织活动场所,着力构建点线结合、上下互动、横向联动的立体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的为民服务新格局。

——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各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建设规范、有序、舒适的为民办事场所。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2.4亿元,先后建成了1556个县级行政审批中心为民服务窗口、999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11044个村级为民服务站,形成了上下贯通、各级联动的工作网络。许多地方的村级服务代办点建设达到了“五个一”标准,即一个服务场所、一套服务制度、一名值班员、一本台账、一个公示栏,真正把服务代办触角延伸到村组,实现了与县乡服务代办的衔接和有序联动。

——创新服务代办模式。一些地方还探索推行村级服务代办网格化管理,把每个村组或自然屯划分为几个网格,选定热心为群众服务的骨干党员为网格员,构建“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做到有求必应、随叫随到。抚顺县还将全县95个行政村,划分为369个片区、2351个户区,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骨干的构架清晰、职责明确、运转有效的“村→片(组)→户”三级联系服务群众网络,实现了村党组织与群众的无缝连接。

——加强服务代办队伍建设。各地注重挑选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对农民有感情、热心为群众办事的干部负责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全省先后建立起了6万余名的为民服务代办队伍。许多地方坚持把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骨干作为村级为民服务代理点的代办员,确定乡镇站所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作为乡级为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各地还坚持定期对这些服务代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全面掌握服务内容、明白办事程序、掌握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强化功能抓定位,拓展服务内容

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本职责和鲜明主题,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服务领域,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

——丰富服务内容。坚持从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着眼于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先后确定了户籍登记、户口迁移、生育审批及证明、建房审批、组织关系接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户”供养、义务教育、涉农补贴以及接待来访、调解纠纷、协调关系、提供咨询等33类200余项服务项目。

——拓宽服务领域。各地还根据形势任务发展需要,遵循“边发现、边纳入”原则,不断拓展服务项目,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致富技术、科技指导、市场信息等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服务。目前,全省为民服务代办的内容和事项已经涵盖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和谐稳定等各个方面。本溪市创造性地开展“代办、代访、代诉”全程服务活动,将过去单一的事务性代办服务延伸为综合性“代办、代访和代诉”服务活动。

——深化服务方式。坚持把农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服务群众、建设新农村”“一句话承诺”等活动与为民服务代办结合起来,组织各级代办员定期深入乡村,走进农户,主动上门服务,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地唠家常,了解其所需、所盼、所忧,把服务扩大到政策宣传、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纠纷调解等方面,实现了由群众上门“找服务”向干部入户“送服务”的转变。许多县(市、区)还在行政审批大厅、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等部门开通了“为民服务直通车”,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事情办好。法库县组织开展了“五访五问五服务”活动,各级代办员坚持每人每周下村走访1次,深入到致富带头人、流动务工人员、老党员、贫困户、上访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掌握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强化管理促规范,健全服务制度

管理是服务的基础,管理的水平决定着服务的质量。各地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动服务代办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建立规范的服务制度。各地积极推行“五个一”服务代办模式,即“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结、行政事业收费“一票式”收取、“一条龙”服务,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均安装了“一点通”触摸屏服务器,办事群众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查询到低保、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相关政策等信息。各地还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直接办结、限时办结、过程公开、档案管理、抽查回访等制度,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答复。

——建立严密的服务流程。为方便群众办事,各地统一印制了《为民代理服务手册》,并配置了工作流程图,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让群众充分了解代理服务项目所需的必要程序、须提交的材料证明和按章收费标准,有效防止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和“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真正使为民服务代办工作有标准、运行有规范、操作有遵循。

——建立有力的经费保障制度。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就难以持久。为此,各地先后建立了以县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补贴、乡镇场街和企业赞助为辅的为民服务经费保障制度。法库县每年拨付300万元为民服务代办经费,用于代办机构正常运转、代办员补贴和表彰等。

——建立有效的监督考评制度。坚持把为民服务代办工作纳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考核体系,作为“五个好”乡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还制定了全程代理工作监督办法,努力做到让受理人对承办人、承办人对具体经办人及时进行催办和监督,使有效的监督贯穿全程代理的始终,并通过认真落实“双述双评”“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要求,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促进农村党员干部依规办事和工作作风转变。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务求服务实效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高了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进一步落实,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基层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可。

——服务代办成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党委、政府把行政审批办事服务送到农民的家门口,变“百姓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审批为服务,干部在服务中增进了对群众的感情。

——服务代办成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防火墙”。通过开展为民服务代办,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通过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化解矛盾,有效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服务代办成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通过开展服务代办,及时发布政策信息,推广致富项目,开展技术培训,使农民群众开阔了眼界,找到了致富门路,促进了致富增收,助推了经济发展。

——服务代办成了创新社会管理的“动力源”。为民服务代办不仅促进了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而且还使服务向深层次发展,实现了主动服务、多元服务、规范服务,促进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民生政策、扶贫救助政策的有效落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和支持。2009年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已作出服务承诺54万个,党员作出服务承诺180万个,为群众办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近260万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都在95%以上。

猜你喜欢
办事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