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
为什么一再强调学风问题
学风问题,是一个老问题、老话题。在新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等多个场所多次讲学风问题,并把它作为“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予以突出强调。为什么一再强调并提到这样的高度?我理解,至少有四点。
首先,学风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学风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能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对于全党来说,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关系到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
其次,重视学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对待、来倡导、来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和学风,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国际舆论认为,中国共产党自身所具备的三个特性决定了它能成为中国道路成功的关键,即善于学习并与时俱进、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其中,首先是善于学习并与时俱进。韩国有媒体认为,“世界最大执政党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学习组织,这就是中国未来一片光明的原因。”
第三,弘扬优良学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攻克的体制机制顽瘴痼疾很多,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兼顾的利益很多,对党员干部的本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许多东西是“未知远大于已知”,“本领恐慌”问题依然存在。这就要求大家必须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大力弘扬优良学风,在学习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升推动改革的本领。
第四,弘扬优良学风是加强中央国家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中央国家机关是党代表人民执掌政权的重要阵地,在国家政权中处于重要的枢纽地位。干部队伍的学风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能力,更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和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应当说,当前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的学习风气总体是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学风不正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有的不重视学习,特别是不重视理论学习,认为学习研究理论是理论工作者的事,与己无关,缺乏内在动力,忙于事务,忙于应酬;有的搞 “空对空”、“两张皮”,学习和应用不统一、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还有的在学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严重,把学习当作是为了应付考试,或为了职位晋升。诸如此类的不良学风,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克服。
优良学风之一: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上下功夫
学风问题是世界观问题,也是思想方法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对待理论的问题,是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发扬优良学风,首先就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在掌握立场观点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是学习和掌握其精髓,即其中蕴含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包括:一、人民大众的立场。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列宁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代表他们的利益;毛泽东同志鲜明提出,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红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就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前提的观点,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就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主要是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三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当今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不重视理论学习,缺乏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近10年来,国际社会从关注“北京共识”,到探究“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独特之处、成功之道以及世界影响,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和深入。中国道路的成功打破了西方模式的垄断地位。不久前,曾经发表“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美国“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说:“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民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相比之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的经济危机、东亚的金融危机、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更加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学习过程中,大家要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的关联中思考比较,理解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始终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切实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增强推动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认为,关键是要学习领会好8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把握贯穿其中的5个方法、做到4个注意。
8个方面主要内容,即讲话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央的通知和刘云山同志的讲话,把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八个方面:一是关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二是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三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四是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五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六是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七是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除此之外,还包括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今后总书记发表新的讲话,我们也要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
5个方法,即贯穿讲话精神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把握五条要求:一是把握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追求,把握贯穿讲话精神的这条红线,把握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和灵魂;二是把握讲话贯穿的历史担当意识,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担国家之大任,当时代之先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三是把握讲话贯穿的真挚为民情怀,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四是把握讲话贯穿的务实思想作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五是把握讲话贯穿的科学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
4个注意,即注意做到“四要四防止”。一要原原本本地阅读讲话原文,防止不读书空议论。二要全面完整系统、融会贯通,防止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三要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中去学习和把握,防止孤立教条地理解。四要坚持深入钻研,防止就事论事、浅尝辄止,防止空洞泛化。
优良学风之二: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上下功夫
学风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待理论和实际的关系。我们提倡的学习,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发扬好的学风,就要坚持知行合一,把学习理论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彻底,才有生命力。
要强化问题意识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即“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研究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把钥匙。中央国家机关的党员干部,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对部门行业领域的宏观形势、政策思路以及存在问题比较了解,要在学习理论时以有的放矢的态度开展研究。比如,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工作大局,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研究贯彻落实的思路和举措。
要强化担当精神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要联系工作实际,还要联系思想实际,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这里着重强调一下敢于担当的问题。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敢于担当”上升为好干部的五个标准之一。他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总书记强调担当精神,抓住了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的软肋。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遇到矛盾绕着走,工作拈轻怕重;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你好、我好、大家好成为风气;世故圆滑吃得开、八面玲珑的干部往往很受欢迎。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格,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的试金石。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直接参与重大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肩负重大的历史责任。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需要啃的硬骨头很多,面对改革中的深层次难题,必须有直面矛盾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决不能被困难所吓倒。
要加强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指出:“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当前,中央国家机关一些党员干部脱离基层、脱离实际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基层不熟悉、不太了解,下去调研隔着玻璃看、坐着轮子转,接触不到普通的群众。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主意多,坐在办公室凭主观判断作决策,造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文件。这方面我们要多加注意!
要注重学习成果转化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多重视探讨知与行的关系,强调知行统一。宋代学者朱熹说过:“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意思是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只是明白道理而不去做,那么学与不学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近年来,分校各个学习班积极开展研究式学习,围绕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希望大家继续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
(作者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此文为作者在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