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巧 李保良
陈悦巧:女,本科,副主任医师,功能科主任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是由于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1]。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1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与120例非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结果进行对比,探讨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住院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2],且经头颅CT 或MRI 检查证实为脑梗死,排除心脏瓣膜病变、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50~75 岁,平均(59.54 ±3.24)岁。同期选取经头颅CT 或MRI 检查证实为非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排除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其中男61例,女59例;年龄52~78 岁,平均(60.23 ±5.0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 采用飞利浦IU2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0 MHz。
1.3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高头向后仰、稍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受检部位,进行检测。
1.4 护理配合 检查前要热情接待、关心、体贴患者,告知检查的目的、方法,使其消除紧张情绪;检查时主动与患者沟通,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患者顾虑,使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检查。
1.5 观察指标 颈动脉内- 中膜(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厚度正常值<0.8 mm,通常以颈动脉IMT≥1.0 mm,颈动脉分叉处IMT≥1.2 mm 作为IMT 增厚。IMT >1.5 mm 则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根据斑块的不同病理学和影像学特征,将其分为:扁平斑,内膜不光滑,回声出现增强、增厚;溃疡斑,斑块较大,表面出现凹凸,且其基底较宽,回声不均匀,斑块边缘回声较低;软斑,斑块凸出管腔,表面光滑,回声较低不均匀;硬斑,斑块高低不平,出现强回声,且后伴声影[2],根据斑块的稳定程度分为稳定性斑块(扁平斑和硬斑)及不稳定性斑块(软斑和溃疡斑)。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χ2c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异常检出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异常检出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例(%)
近年来随着超声事业的飞速发展、机器分辨率的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中普遍应用。其具有检查快速、无创、价廉、无明显禁忌证等特点,使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的检查成为常规检查手段之一。颈部大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是导致动脉栓塞的常见原因,因此颈动脉超声能及早发现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不光滑、局限性隆起,之后出现斑块形成乃至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增快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3,4]。IMT增厚被认为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因此早期发现颈动脉的病变并进行防治对降低脑梗死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及颈动脉内膜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颈动脉内膜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间存在相关性,及早发现颈动脉内膜异常和粥样硬化斑块,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防治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进一步还显示,脑梗死组患者的不稳定性斑块(溃疡斑、软斑)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5),而稳定性斑块中的硬斑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 <0.05),说明动脉粥样硬化的类型与脑梗死的关系更密切,不稳定性斑块富含脂质及坏死物质、易出血,具有破裂倾向,是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稳定性斑块因已纤维化、钙化,不易破裂脱落,因此危险相对小,这个观点已被国内大多数研究者认可[5]。由此可见,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内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能早期筛查出病因及病变程度,故对早期诊断、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熊秋华,洪 君.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2(3):180-181.
[2] 宋保玲.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79-80.
[3] 黄月香.颈动脉彩超联合TCD 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3(2):22-23.
[4] 白 桦.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的临床价值[J].广西医学,2010,32(9):1051-1053.
[5] 孙小妹,方亚平,费名红.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