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需要彭开福们

2014-08-04 02:15撰文爱言
中华民居 2014年4期
关键词:风生水水河酉阳

撰文/爱言

历史需要彭开福们

撰文/爱言

天下奇观,看我酉阳。大山苍翠,吊楼飞檐,群山逶迤,雄伟壮丽。河流浩瀚,帆影橹声,山奇峰险,峡谷幽深,古往今来,迷多少墨客骚人吟唱出篇篇绝妙诗文。观猴三黛沟,世外休闲“桃花源”,酉水民族风情游,阿蓬江里去漂流,龙潭看峡谷,清清泉水潺潺流,红色旅游世炎故居南腰界,原始森林大坂营……仙景走一走,多有十年寿。

今年68岁的彭开福,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对土家文化的如数家珍,来源于他对家乡文化的珍视。

酉阳一行,除了宜人之山水,大抵还有个叫彭开福的老者值得写上一笔。

若是有心,你会发现关于酉阳、关于后溪、关于酉水河、关于河湾的报道中,都有彭开福的身影。任何一个要了解河湾历史、土家文化的人,都会邀他坐坐,听他侃侃而谈。而他,也不嫌麻烦,一次一次地重复着关于这个区域,这个民族的故事,从公元1428年说起,从72朵浪花讲起。

今年68岁的彭开福,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但或许,更多人对于他的了解,来源于他对土家文化的如数家珍,来源于他对家乡文化的珍视。

他说:“一个人若是都不知道自家的历史了,那得多可悲啊。”

但很多时候,我们便是这样一群可悲的人。每天刷着微博,以为自己掌握了全球万千,但对于自己的历史,却一概不知。又或者说,没有这样的一个人来告诉我们,他曾经走过的历史。

再美的人情世故若是没有人来赏识和珍惜,便只是深藏马厩的千里马,最终只能以落寞来谢场。

彭开福,便是酉阳的伯乐。

他给年轻人土家语普及课程,没有了自己的语言,这个民族终将只剩一个名字,而被历史所遗弃。

“鬼脸壳舞”、“土家号子”、“哭嫁歌”……这些曾经在这片土地风生水起的影像,如今已经只作为一个符号,存在于书本和电视之中。彭开福走访了很多民间艺人,将这些艺术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了下来,“有好几个人都去世了,还好我拿文字记录了下来,不然就失传了”。当然对于彭开福来说,绝不仅仅只是期待这些艺术存在于“文字”之中。

彭开福

和睦树

彭开福做的还不止这些。现在的他仍然为保存这个村落的传统工艺以及宣传这个村落而不停地张罗。2012年,河湾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而撰写并递交材料的人当中,便有彭开福。

身边也有类似于彭开福的人。他们对于自己居住地的故事如数家珍,或者说,那些本来就是他的成长历程。只是,在岁月沉淀之后,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也渐渐地变成了历史。这样的一群人,或许算不得学界大腕,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并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但这样的人,有着一种对过往的尊重和虔诚,于是才舍得花上时间和功夫来为这些散乱的记忆著文记叙,娓娓道来。

曾经这片土地上有着风生水起的形像:鬼脸壳舞、土家号子、哭嫁歌……如今,这些只作为一种符号,存在于书本和电视之中。

对彭开福来说,酉水河镇是故里,是解不开的乡愁;而对于河湾来说,彭开福或许应该算是贵人。正是因为他和那些志同道合者的坚持,这片土地才未被完全遗忘,亦没有在现代化大浪中人云我云地变换了模样。

或许,很多个轮回以后,后人们再次翻开史书时,那个民间传说便是由彭开福他们这里传开来的。可能有所偏差,但那也是一段历史的传承。

猜你喜欢
风生水水河酉阳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鉴水河之歌
绿色高质高效典型案例专题——酉阳篇
驯服酉阳河
贵州大数据: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
湖南蓼水河石
互联网医疗风生水起
社会办医风生水起
三水河特大桥桩基泥浆净化器的运用
三水河特大桥主桥墩液压爬模施工